《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7/34页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人到中年(1980)
作者简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英国小说家.
1939年6月5日出生于约克郡的设菲尔德一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和哥哥都是法官,大妹是当代著名作家A・S・拜厄特.德拉布尔出生不久,举家南迁.她曾受教干剑桥纽汉姆学院,学习英国文学.1960年获学上学位.毕业后她曾随C・斯威夫特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搞戏剧,不久与他结婚,怀孕和抚养孩子使她离开了演员的生涯,开始文学创作.第一部小说《夏天的鸟笼》(1963)写于她婚后的第一年,反映了德拉布尔和她的同龄人大学毕业后没有工作无所事事的心态.1964年创作的《加里克年》是她怀第二个孩子时所作.小说以主人公爱玛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微妙而复杂的心情.此书尤受女权主义批评家的青睐.1965年她完成了《磨石》,这部寓言式的小说获1966年里斯纪念奖,后被改编成电影《非常感谢你们大家》.小说写25岁的斯苔西,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与一个BBC播音员相爱,不期怀孕使她苦恼.最后她下决心要生下这个孩子.经过努力她还成功地完成了论文.1967年发表的《金色的耶路撒冷》获布莱克纪念奖,奠定了作者的地位.在此后的10年内她又写了《瀑布》(1969),《针眼》(1972)《金的王国》(1975)和《冰的时代》.其中《针眼》通过罗斯和她丈夫的冲突表现了作者的伦理道德观.小说尤受美国读者的喜爱.此后她的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学在世界各地出版.1975年,德拉布尔与丈夫离婚.《人到中年》(1980)是她至今完成的第9部,也是最后一部小说.此后她至力于《英国文学剑桥指南》的编写工作.1980年秋,她被英国女王授与"不列颠帝国Commandel"的荣誉称号.
内容概要凯特想得很周到,她帮助雨果切开牛徘,涂上芥末.雨果曾是驻中东的记者,因受伤失去了一条胳膊.凯特边吃边和他谈,告诉他最近她家来了一个伊拉克学生,她和他语言不通,希望雨果去和他聊聊.凯特是写妇女问题的记者,她告诉雨果,早上收到一大包邮件,全是向她反映妇女问题的,她看着就烦.雨果说她的厌烦是因为一切对她来说都来得太容易了,凯特似乎同意他这种分析.她说:"你是否在说我不喜欢大家都同意我的看法?""你不喜欢别人假装同意你的看法,你应该写点新的东西."雨果说.吃完饭他们一起向办公室走去.在10月的阳光下,人群熙熙攘攘.凯特吃惊地意识到她对雨果失去了一条胳膊竟觉得暗自高兴.现在她可以照顾他,让他产生感激之情而又不便他觉得这是她强加于他的.雨果呢,想着凯特和他的友谊,她最近遇到的不幸,想着她会如何渡过这难关重新开始.雨果心里也暗自庆幸,他不必装着喜欢枪炮声,不必再去当什么战地记者了.他不想装假肢,这样他还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照顾.凯特总也弄不清自己是否与一般女人不同.有时她觉得她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经历过恋爱、结婚、生孩子、有年迈的父母要照顾,离婚、失去爱情,等等.有时她又觉得自己很孤独.她倒并不是担心自己精神上的失落感,而是担心自己是不是到了象雨果说的那种"中年危机"期了.她第一次感到不知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凯特・弗莱彻出生于1937年2月7日,当时她家住伦敦东区.她的妈妈长得胖而高大,爸爸则是个小个子.他在抽水站工作,凭着自学他对排污有一定研究.凯特一方面佩服父亲对工作的热爱,敬佩他对工运的热心.在1970年的罢工中,他的辞职演讲感动了不少人.她赞成他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女孩
子,她更觉得父亲可笑的一面.凯特和她哥哥皮特的童年并不幸福,她俩常生病.后来皮特长得越来越胖,常被人讥笑,使他变得神经过敏,常常躲在屋里看书,做些坦克和飞机模型.凯特则喜欢和别的孩子玩.1947年她的父亲被提升,她家搬到了另一个区,新家与原来的家仅隔2英里,但环境大不相同,又安静又整洁.凯特仍然留恋过去住的地方,那里才有真正的生活,凯特因数学不好未能考上高中,于是她上了一所女子专业学校.在那里她显示出讲故事的才华,常获大家的好评,唯独老师不喜欢她,说她不用功,喜欢耍小聪明.16岁她离开了那所女子学校.她不知该做什么,在社会上游逛.她曾与16岁的卖旧货的旦尼有过一段交往,他又介绍她认识了亨特.亨特见多识广,有各式各样的朋友,常在一起聚会.在亨特那里,她认识了她的前夫斯图亚特・阿姆斯特朗.不久他俩相爱了.阿姆斯特朗的父母都是画家,他们很喜欢凯特,她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评论画的知识.在斯图亚特哥哥的帮助下,凯特去IPC公司作了一名秘书,后又当了一名编辑.她和斯图亚特结婚不久就怀了孕,因而中断了工作.而斯图亚特是个爱幻想的人,他的画却总是不能受欢迎.他们的生活很艰难,常常没有钱,他就常常借钱.凯特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终因贫困而离婚,她在有了第3个孩子后离开了斯图亚特.六十年代,她边工作边抚养孩子.她写的文章人们很喜欢看,她就很快出了名,而且也有钱,凯特和斯图亚特离婚后,她和台德有了恋情.他俩是在孩子的家长会上认识的.几次交谈很投机.他的太太伊文琳常常邀请凯待去坐坐.她们在一起谈孩子、淡台德.台德是个地方病专家,常去非洲等地考察,太太是个社会工作者.她工作负责,家务也治理得井井有条,是个一见就让人喜欢的女人.不幸的是他们的长子是个弱智儿.凯特和伊文琳一家的关系处得不错.可有一个时期她发觉台德好象不爱她了.不久她发现她怀孕了.她不想把这事告诉台德,心里却为是否要这个孩子而苦恼,夜里常作恶梦.最后她决心要生下这个孩子,她感到满足踏实了.但医生告诉她孩子已得了脊柱裂的毛病,劝她做流产.她的大儿子马克也劝她不要这个孩子.她去医院做了流产.后来伊文琳来告诉她,台德又有了一个新的女人.凯特断然中止了与台德的关系.她又象以前那样地工作了.但是伊拉克大学生慕扎备的来临又打乱了她的生活.她不能不收留他.他女友的母亲曾是凯特的老朋友.她和慕扎备语言不通,交谈困难,因此她请雨果到她家来和他谈谈.雨果来的那晚,凯待显特得别忙,总有电话打来找她.凯特喜欢在别人面前显得很忙.不久,一家电视台约她去制作一部有关她中学同学的电视片.她又回到了她过去的中专学校,回到了她幼时居住的地方.她采访了她的同学、老师.她发现她的同学和以前大不相同,喜欢交谈、喜欢炫耀.她觉得她没有灵感再写那种文章了,虽然她过去写得很好.她觉得很可悲,她曾觉得生活很有意思,但观在这种感觉没有了.而且近来她发现她的父母越来越老,哥哥也变得心理变态,常写信骂她,一天她吃惊地听说伊文琳被人打伤了.眼睛差点儿被打瞎.凯特毫不犹豫又去了台德的家帮助照理家务和孩子.台德也为这次事故而深感内疚.他对自己混乱的生活感到厌倦.凯特要办一个晚会,她邀请了她的亲戚朋友,甚至也邀请了斯图亚特和他父母.晚会上她看见雨果.雨果告诉她,他就要去巴尔各答,他还要装上假肢.他俩谈了很多.儿子马克要过19岁生日.慕扎备也要去巴黎念书.她这时已把他当作家庭的一员,很舍不得他走.儿子开着车带她去买东西准备一个晚会.她发现儿子长大了,心情无比高兴.她买了花,还买了一棵月桂树,她打算
开始新的生活.
作品鉴赏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至力于表现60年代以来中产阶级知识妇女的生后.她们是普通人,但又是幸运的人,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象德拉布尔本人一样.她小说里的女主人公,经历过婚姻、生孩子、工作、离婚等大多数西方妇女经历过的事,但在这平凡的生活中充满着辛酸苦乐.她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善良而富有同情心.她们信奉与人为善的处世观,就象凯特一样,希望能有一个"人人平等的太平盛世".她们工富有女性特征,而这突出地由"母爱"体现出来.没有人家德拉布尔那样深刻而细腻地展现出女人在怀孕、生孩子、做流产时的微妙心情.而且,母爱之情往往成为拯救她处于困境的女主人公的重要因素.当凯特处于"中年危机"时,是儿子,长大成人的儿子给了他信心和希望.德拉布尔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第三个特点是,她们不能安于家务琐事,而有自己的追求、敢于追求.凯特从16岁就走出家庭,凭着一腔热情踏进社会的大门.她回想起来,虽然也看到自己当时恋爱的盲目和太早的婚姻,但她并不后悔.在丈夫不能维持家庭生活的情况下,她边工作、边抚养孩子,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当然她并不是一个女强人,她的家里常常是乱糟糟的,不象伊文琳,既干社会工作,又把家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她的善良也使凯特不能拒绝那些她不喜欢的男人,她常为此而苦恼.《人到中年》与德拉布尔以前的小说又有很大不同.首先,它的内容更深厚了.它反映了中年妇女的思想危机.14岁的凯特,作为一名成功的妇女问题专栏记者,回顾自己所做的事,除了写妇女问题还是妇女问题,她感到那些受人吹棒的文章观点浅显毫无意义.她为之感到厌烦,甚至她开始厌倦女权主义."她觉得自己落入了一个老套子.她为大家都在对女权主义感兴趣而她却反而感到心情沉重."但她又干不了别的,她后悔当初没有读大学,不象伊文琳、台德,都受过大学教育,而她似乎只会写那类文章.她对今后应该怎么干,干什么而感到迷惘.实际上伊文琳也和她有同感.她对那循环往复的填写表格感到厌倦,看不出意义和收获所在.41岁的凯特还开始为她那日渐衰老的父母而担心,他们和她那种快节奏的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她的哥也让她同情.作为母亲,凯特还要操心3个孩子的生活.而在这时她又怀孕,她的孩子会怎样想呢?作为一个41岁的离婚女人,她不愿自己在感情上越来越依赖孩子,同时她也希望有一个让她爱的男人来爱她.因此在离婚后,她和台德有过一段恋清.台德之后她又有过阿德里安、凯文、马修、科诺、派特里克..,但是他们都不能让她产生爱情,而且要让这些男朋友都满意,又令她有一种说不出的烦恼.最终在儿子的劝告下,她断然拒绝了他们.甚至对她真的有些爱上的雨果,她也不愿放松自己的感情,而坚守"再也不跟任何人走"的信条.德拉布尔在提到这本书时说:《人到中年》是一本"记录".她所追求的是"真实".《人到中年》也许会被看作是一部批评女权主义的书,但是"真实比思想要更加重要".其次,《人到中年》中人物的心路历程是在当今世界和英国社会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慕扎备的出现,使读者想到动乱的中东战事,他对凯特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表明了两个地区、两种世界思想认识上的隔膜和差距,也使读者对繁华的伦敦生活打上问号,而伊文琳遭受的不幸事故,更揭示了当前英国社会的不安定.凯特的父母,和以伊文琳、台德、雨果为代表的各种类型人物,构成了英国中产阶级30年来的生活历史图卷.社会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然而人的信心却越发减少.但是德拉布尔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凯特通过制作
电视片,又看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小说的结尾,她举办了"黛洛维式"的聚会,当她看到19岁的儿子长大成人,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战胜了"中年危机".第三,《人到中年》也体现了德拉布尔对艺术手法的新的尝试.心理描写是她的特长.而在这本小说中,她试图用一个中年人的眼光来看英国的现状,看她的现在和过去.她把第三人称的叙述描写和第一人称的思考、表白相结合.小说通过回忆、梦,以及雨果的一段自叙,描写了二战后的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心态,虽然有的批评家认为德拉布尔在艺术上的尝试并不成功,小说缺乏情节,节奏太慢,"每一件事都有太多的历史",但是也有德拉布尔的崇拜者赞扬这部小说的结构,成功地表现了凯特思想上经历的怀疑的痛苦.认为这部小说是她艺术表现的顶峰.
(童燕萍)
萨尔曼・拉什迪午夜的孩子(1981)
作者简介萨尔曼・拉什迪(1947―)英籍印度作家.他出生在印度孟买一个富有的穆斯林商人家庭,在孟买一个英国教会学校读小学,在乌尔都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环境中长大,1964年举家移居巴基斯坦,对此他是反对的.他在英国中部城市拉格比的市立学校上中学,学校中的种族主义、排外主义使他深恶痛绝,以致他一度中断学习返回巴基斯坦.后在父亲坚持下,他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历史,其间热衷于戏剧艺术和西方现代文学.毕业后他当过演员和广告作家.他与英国人克拉丽萨结婚,生有一子扎法尔.他的第一部小说《格里姆斯》(1975)出版后反应平平.此后他以近6年时间两易书稿,写出了第二个长篇、他的代表作之一《午夜的孩子》(1981).此书以其丰富的想象和独特风格在英国文坛引起轰动,并在印巴次大陆和欧美受到一致赞扬,获得布克奖、布莱克纪念奖和英语国家文学奖等三项重要文学奖.短时间内,此书被译成12种文字出版.英国当代文学史界公认这部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在英国的扛鼎之作.他的第三部长篇《羞耻》(1983)以巴基斯坦为背景,在评论界再获好评.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是本世纪引起最广泛关注的作品――《撒旦诗篇》(1988).该书干当年11月获得英国怀特右莱德书奖.次年2月,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声称该书攻击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悬赏52,万美元号召全世界的穆斯林除掉这个"叛逆".作家拉什迪只好隐身埋名,在警察的严密保护下过日子.但他并未停笔,现已完成第五部小说.
内容概要《午夜的孩子》以第一人称叙述.书中主人公,我――萨利姆・希奈,是午夜孩子中神通最大的一个.我的外公阿齐兹是克什米尔人,曾在德国学医.他是印度近、现代史的见证人,他又使我的家族既有印度古老的文化背景又有现代西方文明的自由精神.我母亲阿米娜是外公的第二个女儿,她的前夫为逃避军方的逮捕离开了她,行前留下一封休书.阿米娜后来再嫁给德里的商人阿赫迈德・希奈,他们便是我的父母.1947年初,随着印巴分治日期的迫近,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教派冲突日益激化,流血事件不断发生,在希奈家住的穆斯林区里,在一次冲突的关键时刻,已怀孕的阿米娜挺身而出,制止住本区冲动的群众,救了一位印度教青年的性命.为报达救命之恩,这个青年让自己的表兄为阿米挪看手相,预言她孩子的未来.预言家说,这孩子将有两个头,并将未老先衰,未死先亡.这些专人费解的谶语使阿米娜惶恐,但多年后竟一一应验.印度教徒的暴力组织"罗波那"向希奈等穆斯林企业家勒索赎金,声称如不交钱就放火烧他们的企业.希奈等人由于阴错阳差没能把钱交到勒索者手里,结果企业被付之一炬.事后,希奈听从老朋友纳尔里卡尔大夫的劝告,趁大量英国人离境、盂买房地产贱如尘土之机,在盂买大买房地产,并移居孟买.阿米娜住进纳尔里卡尔的诊所待产.同时住进去的还有卖唱歌手文基的妻子,她也马上就要临盆了.其实她未来的孩子是她与英国老爷梅斯沃尔德偷情的产物.1947年8月15日零时,当印度全国欢庆独立时,这个私人诊所中同时降生了两个孩子.在一片忙乱中,仇视富人的护士玛丽,乘人不备偷换了两个新生婴儿的名牌,使穷孩子有了一个阔家庭,富该子有了一个穷童年.所以我实为卖唱人的孩子,而卖唱人的儿子湿婆(印度教中破坏之神的名字)才是阿米娜的亲骨肉.这个谜底10年后才被拆穿.我被抱回希奈家.由于我与印度独立同时诞生,我
的照片被列登在《印度时报》上,并收到总理尼赫鲁的一封亲笔贸信.信中说我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将是新生印度的一面镜子.护士玛丽原是为讨好自己的情人、激进分子菲力普才干下调包的罪行,事后却发现菲力普已经弃她而去.她对自己的罪过感到后悔,又不敢承认,于是自荐作了我的奶妈,以求赎罪.玛丽住进我家后,发现废弃的钟楼上夜半有人活动,十分害怕,便报告了警察.警察发现那是通缉的要犯菲力普,并将他击毙,而钟楼是他的炸药库・玛丽为此悔恨终生.我从9岁起开始具备心灵感应能力,进而发展成为能够每天午夜与分布在全国的午夜孩子们通话,并使他们所有人的灵魂集中到我的内心中来开会.出身于不同种姓.宗教、阶级、社会集团的孩子们,在这个会议上谈自己的生活、理想,发表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于是这个会议真正成了现代印度社会的缩影.这些午夜的孩子们,有的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大小,有的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任意旅行,有的能随意出入镜面,有的能随意改变自己的性别,有的能比鸟飞得高,有的能比风跑得快..但神力最大的是主子钟敲零时整的我和湿婆,我的灵魂能钻入任何人的大脑,知人心事,而湿婆有一双威力无比的神膝、打仗成无不胜.他在贫寒中长大,生就了只重物质利益的观念和残忍的性格.他父亲为了使他可以终生有一份讨饭收入,曾想打碎他的膝盖,他却以神膝夹碎了父亲的手腕.在讨论如何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时,我主张所有午夜孩子团结一心,以善改造社会,湿婆却主张暴力.在我与他之间出现了领导权之争.父亲由于投资上的失误一下子变得囊空如洗,从此陷入酒色争逐的颓废生活.而性无能则使他与阿米娜的关系更加恶化.我发现母亲与其前夫、现在的红色分子纳迪尔暗中往来,决意警告她,止她从别人的遭遇中汲取教训.我早就发现邻居、海军上将萨巴尔玛蒂的妻子丽拉与电影大王卡特拉克偷情,便把这情况以密信方式通知了将军本人.设想到此举竟造成将军杀死电影大王、重伤妻子、他本人被判刑30年的严重后果.我在一次与同学打架的意外事故中,被挤断一节手指.在医院治疗中,发现我与父母血型不对.这件事再加上菲力普的鬼魂的督促,终于使玛丽讲出当年调包的真情.希奈原怀疑阿米娜不贞,现在更是变本加厉地虐待她.这使外婆忍无可忍,带着阿米娜、我们兄妹和新寡的舅妈皮亚到巴基斯坦,投奔已成为巴基斯坦高级将领的女婿左勒菲卡尔将军.我作为将军的亲戚,参加了军方推翻政府、实行军事政变的策划和行动,并得到后来的巴总统阿尤布・汗将军的赏识.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午夜的孩子们受到自己所属社会集团日益巨大的影响,矛盾趋于尖锐化,午夜的会议陷入一片混乱,绝大多数孩子感到失望,退回到自己的生活圈子中去,会议名存实亡.停战后,我被父母骗到一个医院,强行做了治疗鼻子的手术,这个手术使我丧失了与午夜孩子们神交的能力.战后父亲对印度绝望了,我们全家移居巴基斯坦.行前,我将出生时的照片、总理的信等纪念品放在一个破地球仪中,埋在花园里,这标志着我与午夜孩子们神交时期的结束.我在巴基斯坦长大成人,参加了印巴战争,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后来我作为逃兵与难民碰到了一个午夜的孩子――巫女帕瓦蒂,她用魔篮装着我,混过军警盘查,将我带进印度.我还见到了在印巴战争中成为万人崇拜对象的战争英雄、印军军官湿婆.帕瓦蒂爱他,他却对她始乱终弃.最后帕瓦蒂肚子里怀着湿婆的儿子嫁给了我.在印度实行紧急状态法的岁月里,我和绝大多数午夜的孩子成了甘地夫人的心腹之患,因而备受迫害,只有湿婆飞黄腾达.但甘地夫人下台后,他也成了阶下囚.后来,一个被他抛弃的钢铁大王的妻子闯入监
狱,用手枪将他打死.而我未老先衰,一如算命先生所言.但我寄希望于未来一代,作品鉴赏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是一部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现代文学经典之作.首先,这部作品的总构想就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奇思怪想:在印度同一时刻降生的1001个孩子,能够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每夜聚会,这个会议于是成了现代印度的一面镜子.应该承认,这个基本构想足以造就一部杰作,因为它不汉给了读者一个新奇的意象,而且赋予《午夜的孩子》以史诗般广阔的画面,使读者得以从多个视角认识印度社会.作者以自由飞腾的想象力,通过一个人的命运来审视一个民族的历史,使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容.魔幻是这部小说的基本艺术特色.拉什迪绝不是"空绝依傍的",他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们那里汲取了营养.书中游荡在自金汉别墅中的菲力普的鬼魂,在时间长河中自由往来的孩子,等等,都是魔幻手法的再现.拉丁美洲古老的印地安文化、土著传说的深厚土壤,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源头,而印度同样具有悠久的文明、丰富的神话以及迫切的社会问题.这就使从印度这块土地上走出来的拉什迪与魔幻手法不仅一拍即合,而且开出比它的本源更加灿烂的花朵.比如:"罗波那"匪帮烧穆斯林企业的冲天大火,在天空中汇成一团,向一个方向飞驰而去,变成一个高空中的手指,指向大事即将发生的地方;纳尔里卡尔大夫被愤怒的群众连同巨大的填海水泥构件一起推入大海,他的尸体却从海底象火焰一样发着光..火葬后,他的骨灰被抛入恒河竟不下沉,漂在水上,发着磷光,使夜海上的船长们心惊胆战;印度教圣人普鲁施培姆为了等待天命所归者,在一个花园水龙头下一动不动坐了10年,最后死时还保持体坐莲花的姿势..所有这些都是古老的甲度文比所独有的素材,是拉什迪匠心独运的创造.然而,现实主义又是这部小说的基调.这部作品本身不是游戏之作,而是有感而发的.作者在小说得奖后谈到,他是有感于印度的紧急状态法而写作这部作品的.他还说:卡夫卡善于把悲剧与幽默结合起来,他钦佩卡夫卡,并力图向他学习.这部作品将魔幻与现实做了极好的结合.书中几平涉及了现代印度社会的每一件大事,写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但又无一不赋予艺术的再创造,使之服务于作者的主题.比如写到德赛,拉什迪抓住他每日生活中一个真实的情节,写主人公潜入德赛体内,听着德赛每天上午喉咙发出的咯咯声响,把一大杯冒着泡的自己的尿喝下去,而主人公则在德赛肚子里,"体会着那种暖洋洋的感觉".拉什迪总是把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与虚构的人物和事件糅合在一起,达到了"到了真时真亦假,到了假时假亦真"的真假难辨的效果,使读者兴味无穷,不知不觉间顺着他的航道,驶进了他所营造出来的、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业已消失的艺术天地之中.另外,这部作品除了故事与哲理,还包含有印度神话、宗教、历史、风俗民情的丰富知识,在阅读中颇能给人以享受与启发.在这部作品中,拉什迪一直保持着诙谐风趣的笔调,夹叙夹议,妙语连珠.它是"一个可笑的却又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是一部抒胸臆吐块垒的黑色幽默作品.
(邹海..)
法国文学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1942)
作者简介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存在主义文学流派的创始人之一.1913年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父亲是酒窖工人,战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加缪早年生活贫困,靠母亲帮佣度日.1931年进阿尔及尔大学哲学系,半工半读,1936年毕业.加缪曾演过戏,当过导演,在左翼报纸任过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缪参加抵抗法西斯运动,先后编辑《法兰西晚报》、《战斗报》,1945年任《战斗报》主编.其间与存在主义文学旗手萨特相识,并支持他的活动.1946年起,加缪思想右倾,发表文章和演说反对社会主义.1947年退出《战斗报》.195二年发表哲学随笔《反抗者》,反对马克思主义和人民革命,表明加缪的某些哲学思想与萨特产生分歧.萨特为此与之激烈沦战,最终两人绝交.1960年,加缪罹难于车涡.加缪发表的作品有小说、戏剧、散文和哲学随笔.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是成名作.长篇小说《鼠疫》(1947)是代表作.《流亡与王国》(1957)是较重要的短篇小说集.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的神话》(1942)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其他作品还有中篇小说《堕落》(1956),剧本《卡里古拉》(1938)、《误会》(1944)、《戒严》(1948)、《正义者》(1949),散文集《反与正》(1937)、《婚礼集》(1939)、《夏天》(1939)等.加缪的创作表明世界和人生的荒谬性,人的责任就在于反抗这种荒谬的存在.1957年,加缪获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在本世纪四十年代的阿尔及利亚.主人公默尔索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小说以主人公第一人称叙述:"我"的住养老院的母亲死了."我"赶到离阿尔及尔八十公里的养老院为她送葬.母亲的棺材搁在停尸房里.门旁准备将棺盖打开让"我"看看母亲的遗容,"我"说不想看了.母亲下葬后回到阿尔及尔.第二天在海滨浴场遇见曾一起工作的打字员,女友玛丽."我"和她一起游泳、看电影,最后到"我"的住处住了一夜.几天后,玛丽问"我"爱不爱她,"我"回答说:"这种话毫无意义","我好象不爱她".后她又问"我"愿意不愿意跟她结婚,"我"说"怎么样都行,如果她愿意,我们可以结婚.""我"有两个邻居.一个叫萨拉马诺.8年来,他死了老婆后一直跟一条狗厮守在一起.另一个叫莱蒙.他供养着一个情妇,后发觉她欺骗了他,打算惩罚她.莱蒙出了个主意,要"我"替他写封信给那个情妇,将她引诱到莱蒙的住处.过了几天,情妇果然上门,被莱蒙揍了一顿.一次,莱蒙约"我"和玛丽去他朋友的海滨木屋去度假.在海滩上遇到两个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将莱蒙刺伤逃跑了.莱蒙想报复,没有成功.他回到了木屋."我"因怕爬台阶,怕跟两个女人说话,未进去.为避酷热,"我"向一片阴影走去,当走近时,恰遇到了刺伤莱蒙的阿拉伯人."我"并不想替邻居报仇,"对我来说,那件事已经完了,我来到这儿根本没想那件事".可阿拉伯人却抽出刀来."刀锋闪闪发光,仿佛一把寒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此时,太阳热辣辣地晒着,"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着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我"就在这无意识中向阿拉伯人开了枪,接着又向尸体连放四枪."我"被捕了.先是警察局替"我"找的律师跟"我"交谈.他问我在母亲下葬的那天是否惑到难过.
"我"说:"毫无疑问,我很爱妈妈,但是这并不说明任何问题.所有健康人都或多或少盼望过他们可爱的人死去."律师打断了"我",要"我"保证不要在法庭上说这句话."我"对他说,"我更希望妈妈不死".他启发着问,在母亲下葬的那天,"我"是否控制住了对她的感情?"我"回答说不能那样说,"因为这是假话",他很生气地走了.不久,"我,被带到预审推事面前,他问"我"在打阿拉伯人时,为什么开了第一枪,又连续开四枪,"我"不知如何回答.他说任何人,哪怕是罪孽深重的人,必须向上帝海过,上帝都能饶恕.他问"'我"是否信仰上帝,我回答说不.他听了极为愤怒."我"的案子开始审讯.法庭庭长让养老院的院长证明"我"在母亲下葬那天表现过于冷静,下葬后也没有在坟前默哀.他们又让停尸房的门房证明"我"不想看看母亲的遗体,却抽烟、睡觉、喝牛奶,在法庭上,"我"的朋友和邻居为"我"辩护,说"我"是"男子汉","不说废话",是"正经人"、"老实人".最后,检察宫将母亲下葬和海滩杀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证明"我"杀人是有预谋的."我"被判处死刑."我"想逃避这不可逆转的进程,考虑上诉.但"我"作了最坏的打算,上诉很可能被驳回,那么,"我"就去死."谁都知道,活着是不值得的.事实上我不是不知道30岁死或70岁死关系不大"."反正总是我去死,现在也好,20年后也好.""我"放弃了上诉,"我"数次拒绝接待神甫.最后一次他进入牢房坐在我的床上,请我坐在他旁边,我拒绝了.他安慰"我":"上帝会帮助您的."但"我不愿意人家帮助我","我"也"没有时间去对我不感兴趣的事情再发生兴趣,"他气得两手发抖.他缠着"我",还要跟"我"谈上帝.他硬要为"我"祈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象我身上有什么东西爆裂了似的,我扯着喉咙大叫,我骂他","把我内心深处的话,喜怒交迸的强烈冲动,劈头盖脸地朝他发泄出来."神甫走后,"我"平静下来.在这生命将尽的时刻,"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放开了心扉.""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我"太孤独了.为了使"我"不那么孤独,"我"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之以仇恨的喊叫声."
作品鉴赏默尔索跟常人一样,他工作、交友、游玩.可他更迥异于生活中的人,他是那样的怪异.母子之爱,原是人世间神圣的感情,而默尔索对母亲却极为冷漠.他连母亲的年岁都弄不清;母亲住养老院,他怕占用星期天休息日,很少去看望.母亲死了,对于常人来说,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可在默尔索的感情冰水中,激不起细微的涟漪.养老院要他再看看母亲的遗体,他阻止了,说自己不想看,虽然他离开她已有一年,在送葬过程中,默尔索除感到难以忍受的炎热之外,毫无伤痛之意.下葬的第二天,就投入跟女友的欢爱之中.默尔索显然不是现实的人,而是作家着意塑造的荒诞的"局外人".小说全力渲染人物对于世界、社会、人生、乃至自我的局外感.对于母亲之死,默尔索就站在母子关系的局外,漠然置之.女友要跟他结婚,他也超然于恋人关系的局外,无可无不可.对于他的两个邻居,说不上是同情还是厌恶.他做汪何事情,毫无情感色彩.默尔索作为"局外人"的性格特征,集中表现在他对死亡的态度上.死前他拒绝向神甫忏悔.对于死,他不感到恐惧;对于生,也没有过多胞留恋.在生命结束的前夕,他倒觉得自己是"幸福"的.默尔索实在是一个超平一切的十足的"局外人"!相对现实人物而言,"局外人"是一种荒诞的变形.加缪塑造这个人物是为了表现
他的哲学观点.他认为,现实存在的一切都是荒诞的《局外人》集中表现了法津的荒谬性.默尔索在毫无杀人动机的情况下犯了罪,可是法律不是用证据,而是以荒诞的推理给他判罪.审判官将他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泣、跟开枪杀人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事联系在一起,从而断定默尔索杀人是有预谋的.在整个审讯过程中,不让犯人声辩."他们好象在处理这宗案子时把我撇在一边.一切都在没有我的干预下进行着.我的命运被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更有甚者,检察宫还将默尔索的案子跟一宗弑父案联在一起,说:"一个在精神上杀死母亲的人,和一个杀死父亲的人,都是以同样的罪名自绝于人类社会."多么可笑的逻辑,多么荒唐的法律!
默尔索就是"意识到一切都是荒谬的人".既然人生原是一出荒诞剧,那么,一切都不必愿望,不必执著,不必认真、不必热情,极端的冷漠才是唯一可奉行的人生哲学.加缪极为赞赏默尔索对荒谬的认识和漠然的人生态度.《局外人》最后一段,作家以充满哲理和诗情的语言传达了默尔索临刑前夕的心理活动."我好象是两手空空.但是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因此,"我是幸福的".这种"把握",就是人物对荒谬现实的彻底洞察,就是冷漠、傲然的人生态度以及蔑视死亡、天神的气概,无疑,默尔索的形象具有形而上学的寓言意义."局外人"成为二十世纪西方畸零人的共名,他概括了三、四十年代的部分青年对现实的绝望心理.不言而喻,"局外人"愤世嫉俗是可取的,悲观绝望则应扬弃.
(赵惠平)
保尔・艾吕雅自由(1942)
作者简介保尔・艾吕雅(1895―1952),法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欧仁・艾米尔・保尔・格兰代尔.他出生于巴黎北部的圣・德尼,这是一个逐步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其父为会计师,母亲是个裁缝.父亲后来又到巴黎经营地产生意.1912年夏季,艾吕雅害重病,不得不中断即将结束的学业.在达沃的疗养院里,他阅读了大量的作品,井开始尝试文学创作.一次大战中他作为护士被征召上前线.1917年他发表第一部诗集《责任与焦虑》.战后通过让・波朗的介绍,艾昌雅结识了布勒东和阿拉贡.1924年,一场婚姻危机使得艾吕雅独自一人远走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六个月后他返回法国,全身心投入超现实主义运动,写出一批重要作品:《痛苦之都》(1926)、《生活的底层或人类金字塔》(1926)、《爱情与诗歌》(1929)等.艾吕雅与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画家们过从甚密,初期有马克斯・思斯特,后来又有毕加索.由于政治和艺术上的观点差异,艾吕雅与布勒东产生裂痕,到1938年终至分道扬镳,这期间他出版了《丰富的眼睛》(1936),《自由的手》(1937)、《自然之流》(1938)等诗集.诗人尽情地歌唱被征服的孤独,女性的导引作用以及一种广泛的兄弟般的友爱.二次大战期间,他积极参与抵抗运动,写了《诗与真》(1942,1943年增补重版)和《赴德国人的约会》(1944)等诗集.战后诗人出版了《没有中断的诗一集》(1946),还写了一些带有很强烈的政治倾向的诗,如《政治诗》(1948),《为所有人写的诗》(1948).他的第二个妻子努淑的死给他打击极大,他为此几乎要自杀,只能从诗中来寻求安慰与平衡:《一堂道德课》(1919),《一切都可以说》(1951),《凤凰》(1951).1952年11月18日,一场突发的心绞痛夺去了诗人的生命.1953年,艾吕雅的《没有中断的诗二集》出版,艾吕雅的诗不仅在形式上刻意创新,而且还贴近现实,不懈而深入地探究爱情与人生的意义,正是这一点,使他成为20世纪法国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内容概要在我的学生练习簿上/在课桌和大树上/在沙地上在雪地上/我写你的名字在所有读过的书页上/在所有空白的书页上/石头血纸张或灰烬/我写你的名字在金黄色的图片上/在武士们的刀剑上/在国王们的王冠上/我写你的名字在热带丛林和沙漠上/在鸟巢和花草上/在童年的回声上/我写你的名字在夜的奇景上/在日常的白面包上/在订婚的四季上/我写你的名字在我所有天蓝色的旧布头上/在沤烂太阳的池塘上/在月光皎皎的湖水上/我写你的名字在原野上在地平线上/在鸟雀的翅膀上/在暗影幢幢的磨坊上/我写你的名字在喷薄而出的朝阳上/在大海上在船舶上/在高峻的山岗上/我写尔的名字在云堆的泡沫上/在暴雨的汗珠上/在稠密而乏味的雨水上/我写你的名字在闪烁不定的形状上/在领色的钟铃上/在自然的真实上/我写你的名字在苏醒的小道上/在舒展的大路上/在挤满人群的广场上/我写你的名字在一盏点燃的灯上/在一盏熄灭的灯上/在我的会聚一起的房子上/我写你的名字在镜子里和我房间里/被切成两半的果实上/在我那贝壳似的空床上/我写你的名字在我那贪吃而又温驯的小狗身上/在它竖起的耳朵上/在它笨拙的爪子上/我写你的名字在我房门的门板上/在那些熟悉的物件上/在颤动的烛火上/我写你的名字在胁调的肌体上/在朋友们的额头上/在每只伸出的手上/我写你的名字在罩住惊奇之物的玻璃窗上/在专注的嘴唇上/在沉默之上/我写你的名字在我被摧毁的避居地/在我坍塌的灯塔上/在我烦恼的墙壁上/我写你
的名字在没有欲望的空虚上/在赤裸的孤寂上/在死神的行迹上/我写你的名字在康复的身体上/在消失的危险上/在无牵桂的希望上/我写你的名字由于这两个字的魔力/我开始新的生活/我活在世上就是为了认识你/为了称呼你自由作品鉴赏《自由》一诗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收在艾吕雅1942年秘密出版的《诗与真》集中.那时欧洲在法西斯的铁蹄下呻吟,法兰西被纳粹德国扼住了咽喉,自由被凌辱,被杀死在尘埃中.读完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强烈的追求,诗人仿佛在做梦,那种推动他着魔似地在一切物体上涂写"自由"的力便是他潜意识中对自由的渴望,对民族解放的渴望.该诗较长,共二十一节,八十五行,继承了西诗铺陈的特色.从第一节到第四节,诗人梦见的是童年所见的旧物:小学生的练习本,学校里的课桌,教室外的大树,夏天的沙地,冬日的白雪,写到第二节,梦境变得有些模糊起来,读过的书页和空白的书页上幻化出"石头血纸张或灰烬",接着诗人仿佛又看见书里那些"金黄色的图片",图片上画着古代的武士,国王的王冠..诗人触景主情,想到国土丧失,自己和整个民族一起沦入异族的统治,而童年已逝,一去不返,无优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可复得,如今童年的情景在梦中重现,于是诗人便满怀深信地在这些旧物上――写上自由两个大字."在童年的回声上/我写你的名字",这一句最叫人耳目一新.童年时具体可感的物件都比作一片回声穿透时间的隔膜,直传到现在,诗人甚至连这回声部不放过,也要在上面写下自由的名字.在飘渺的回声上写下自由的名字,这个意境来得空灵虚渺,更加深了读者的梦幻感.接着诗人的梦境移到了大自然,从第五节到第十节,罗列了一系列自然景观.当然梦境是不连贯的和没有很强逻辑性的,在自然景物中有时也插入其他的事物,而且自然景物本身往往也改变了模样.比如在"夜的奇景"中奇怪地幻入了每日不可或映的"白面包".再往后诗人见到他的那些"大蓝色的旧布头",又见到了一口腐烂的池塘,在这池塘里连太阳都沤烂发霉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一片清幽的湖水,湖面上映着熠熠生辉的月亮,诗人的眼光又转向夜色笼罩的原野和遥远的地平线,归巢的夜鸟扑拘着翅膀,一堆一堆的黑影象是一座座黑平平的磨坊,随后夜渐渐离去,朝霞升起,映着大海和海上的船只,映着耸立的山岗.在所有这些梦境中的美景上,诗人怀着喜悦的心情部写上"自由"这个字眼.后来梦境从地下移到天上,象泡沫一样的云堆,暴风雨庄急骤地流着"汗珠","稠密而乏味的雨水"倾盆似地从天上泻下来,就是在这样一些无定型的自然景观上,诗人幻想着也能够写上自由的名字.他仿佛有无限的威力,能把自由带给世上所有的事物.从第十一节到第十六节诗,诗人的梦幻从自然界回到"人间",回到他周围熟悉的事物."切成两半的果实"似乎是相当时分裂成两半的法国领土,即北方的"占领区"和南方的维希政权辖区,如果这个推测能够成立,那么"点燃的灯"和"熄灭的灯"这两个形象就容易解释了:"熄灭的灯"指法国本土,人民在纳粹的黑暗统治下艰难度日,"点燃的灯"显然指在伦敦由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诗人抚着他心爱的小狗,在它全身写遍"自由",他看着身边一切熟悉的物件,一支蜡烛在燃烧,颤动的火焰照着屋里的一切,诗人更感觉到自由的珍贵,没有自由,这一切心爱的物件也会变得索然寡味,于是他在这些东西上面也写下它的名字.诗人还梦到了他的那些参加抵抗运动的朋友们,他在他们的额头上,在他们为互相鼓励而伸出的手上写下自由的名字.从第十七节到第二十一节诗,涛人的涂写对象变得虚幻和更加抽象起来."在罩
住惊奇之物的玻璃窗上",惊奇之物是指什么呢!这也许就是人民的反抗力量,人民"专注的嘴唇"从来就没有沉默过,一旦爆发出来,将会翻天覆地,对纳粹法西斯来说,就不仅仅局限在大吃一惊上面了.诗人从事地下活动,到处躲避纳粹的魔爪,自由的灯塔暂时倒下了,诗人为国家民族的命运也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他也经常感觉到"空虚","孤寂",仿佛听到死神的脚步声在门外走过,看到它留下的"行迹".对自由的追求从来都伴随着危险,有时甚至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诗人并不被这一切吓倒,即使在梦中他也见到希望曙光;遭受创伤的身体定会复原,危险将会消失,希望的嫩芽将会毫无顾忌地生长出来.第二十一节诗似乎是诗人从梦中醒来后的独白,比较直露,感情充沛,语句问的逻辑联系也非常清晰,与前面的诗句大不相同.梦醒了,诗人追求自由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最末一句"自由"二字,在原文里也只有三个音节,但在读者的耳朵里似乎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其响悠长,其意深远.诗人在梦中涂写的"自由"这时变得明朗了,自由蕴藏在一切事物之中,它是扼杀不掉的,它生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此外,未句的"自由"与诗题的"自由"正好形成一个回环,遥相呼应,可见诗人的匠心所在.综观全诗,可发现该诗有两个主要特色,其一,诗歌形式的独创性.《自由》诗的主题开门见山,一点也不晦涩难懂.全诗八十五行,有二十句"我写你的名字",前二十节的句式全是"在..之上",这里采用的是"迭句"和"反复"的手法.这种手法若使用不当,会给人以絮叨和繁琐的感觉,可是艾吕雅在诗中用得比较成功,第一部分诗人罗列了童年时的旧物,然后是自然的景观,接着是身边熟悉的人和物,第四部分上升到抽象的概念,虽然是一幅幅跳跃式的梦幻般的画面,却还可以分出比较清晰的层次来.诗人的感觉很细腻,列出的物件和景物给人以亲切感,每节最后一句"我写你的名字,饱含深情,很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全诗虽无韵,但每行音节大致相当,节奏和词语富有音乐的和谐.第二个特点,就是诗人善用许多奇崛的意象和新奇的字句来加深读者的印象,显示出诗人很深的炼字炼句的功夫.诗的语汇不仅要精炼,而且要具备象征和暗示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精炼简洁的文字中要包蕴尽可能多的内涵,能引发读者尽可能多的想象和美感.《自由》一诗在这方面虽然算不上最优秀的作品,但也有许多意象饱满、耐人寻味的好诗句,如:"在我童年的回声上/我写你的名字","在灿烂太阳的池塘上/有月光皎皎的湖水上/我写你的名字,等等."新"和"奇"正是超现实主义诗人追求的目标,艾吕雅虽然脱离了超现实主义运动,但是却继承了这份遗产.《自由》一诗中,新奇的形象比比皆是:"云堆的泡沫"、"暴雨的汗珠","颜色的钟铃","烦恼的墙壁","赤裸的孤寂",等等."梦是愿望的达成".诗人艾吕雅在愿望受到压抑的年代,在诗中构筑梦境,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愿望,也是整个民族的愿望.自由不应该是虚幻的,它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上,一切事物都烙上了"自由"的字迹.愿自由不再成为幻梦,这,恐怕也是《自由》诗作者的希望所在.
(邓永忠)
让一保尔・萨待厌恶(1944)
作者简介让一保尔・萨特(Jeam-pauLSarire)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小说家和戏剧家,也是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国际知名人物.1925年他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海军军官家庭,2岁丧父,母亲改嫁,3岁起一只眼睛失明,跟祖父母一起生活.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哲学,受胡塞尔、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黑格尔等人的影响很深,文学上受卡夫卡影响.1929年,他在大中学教师学衔会考中名列前茅,取得哲学教师的资格,并认讽了他后来的终身伴侣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1936年,他在第一部哲学著作《想象》中提出了存在主义的观点,1938年,他的哲学观点在长篇日记体小说《厌恶》(又译《恶心》)中得以通俗的阐述,这部小说使萨特有了名声.1939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入伍,参加抵抗运动,同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墙》,反响限大.以后,他热衷于政治运动.1943年,他的哲学代表著作《存在与虚无》发表,同时写的剧本《青蝇》和次年写的《禁闭》两个剧本都是阐述他的存在主义观点的.他提出"倾向性文学"的主张,并亲自实践,如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描写二次大战期间游击队的活动,剧本《可敬的妓女》(1946)反对种族主义.他写的剧本还有《肮脏的手》《1948)、《魔鬼和上帝》(1951)、《涅克拉索夫》(1956)、《阿尔托纳的隐藏者》(1959)等剧本.他还写有《什么是文学》等论文和有关福楼拜的传记.1955年他到过中国,1971年起离开书斋走向街头,卖左翼书刊.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接受.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
内容概要(这是一部日记自述体的长篇小说,故用第一人称概述)我叫安东纳・洛根丁,住在布城,想把所发生的事情逐日记下来,以便看个清楚.有些顽童在打水票,我学样,把石头投到海面上.忽然,我停了下来,让石块落下,顽重在背后笑我.这是表面发生的事,在我内心并没留下痕迹.我看见一件东西感到厌恶,我不知道看的是海还是那块石头.我摆好了一个小雕像,但我觉得它讨厌而且呆笨,我感到深深的厌倦.我对我的经历、谈话、穿衣等等都无法理解.一个体积庞大而乏味的观念,大使我感到恶心.一天早上,我在路上很想捡起一张废纸,但没能做到,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我捡了脏纸,安妮就会气得要命.记得前几天打水漂的感觉,那是一种带甘味的恶心感觉.法国历史上的德・洛勒旁的事使我感兴趣,又使我烦困.我对我的面孔息不了解,我反复地照镜子.在咖啡馆里,"厌恶"一直跟着我,抓住我.它在我身边的一切事物上,我让人放了一张唱片,它就消失了.我在街上老太婆身上看见了将来,她粗大的男子鞋子,那就是时间,它慢慢地进入存在,人们等待它,它来了,人们又厌恶它.一位"自学者"到我房间来,问了我许多有关旅行、奇迹等方面古怪的问题.他走后,我孤单一人,只还有面前那个感觉陪着我.我拿着一本小说,并不是从中获得乐趣,而是因为我必须做点什么.街上有的是人,不能代表什么的人.人们在侮边看海鸥、看海岛、灯塔,于是我心里充满了一种有了奇遇的伟大感情.已经结束的周日,给人们留下了余味,他们又转向周一,对我来说,既没周一,也没有周日,只有一大堆乱七八槽的日子椎挤着前进.一切部没有改变,一切又不象原先那样,我不能描绘出来.这跟"厌恶"一样,可是又恰好相反.我发现了我自己,我在这里,冲破了黑夜的我,我很快乐和幸福.第二天,我又感到厌恶.安妮来信说要到巴黎去,让我去旅馆看她.我们分
手六年了,我已把她全忘了.在一个旅馆里,有一个矮汉子也一定在等待他的"厌恶"的东西.咖啡馆里,一对男女坐在我对面,女的老让男的干这干那.老板没有下楼来,一个老太婆说他也许凑巧死了.侍者愤怒地骂她,我便想象着走上楼看他死的情景.那位"自学者"来邀请我吃午饭,我宁愿死也不愿意和他一起吃饭,我还记挂着那个老板,表面上还是答应了他.我想到能见到安妮而感到幸福.我多次在布城博物馆看一些画像,画中的人物使我产生这样的思想:他们对一切都享有权利,对生命、工作、财富、指挥权、受人尊敬等等.奥里维叶・布列威纳的画像的眼睛里有一种判决,它动摇了我的存在的权利.我感到我没有存在的权利,我是偶然出现的,我的存在,是我在想着我的存在.我对存在的憎恨和厌恶,同样都是使我自己存在的方式.我看到一张报纸的轰动新闻:小女孩露茜昂被人强奸后杀死,卑劣的汉子逃走了.我感觉一切都是存在的.我与"自学者"共餐,他说他当过战俘,又给我读了他记下的名言.边上有一对青年男女在亲热地交谈.我对"自学者"说:"我在想着我们所有这些人都在这里又吃又喝来保存我们宝贵的生命,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丝毫也没有任何生存的理由."他尽力设法理解我的话,他认为这是悲观主义.他说:"我们不必对生命的意义找寻得那么远."他告诉我在德国被俘后的生活,说以前感到孤独,从那以后却感到了快乐,他说他参加了法国社会党,是个社会主义者.他问我为什么写书,我说是为了写书而写书.他说要爱全人类,我说:"一个人不能够仇恨人类更甚于他热爱人类."我不想和他搅在一起对人道主义发议论.我不再说话,"自学者"靠近了我的捡.我想呕吐――突然间"厌恶"到来了.我坐了电车,在公园里待了一会.傍晚时,我感到沉重,只不过我的目的达到了,我懂得了,"厌恶"没有离开我.几天以前,我没有预感过所谓"存在"的意义."荒谬"这个词在我笔下产生了,它不是一个观念,而是没有生命的长蛇.我找到了"存在"的关键,我的"厌恶"的关键、生命的关键,我能够理解的一切,都可以归纳到这种根本的荒谬里去.我站起来,走了出去.树木和月桂花的微笑,是想说些什么,它就是存在的真正秘密.周六,我到安妮那儿去,她给我开了门,她不再象小姑浪,长胖了.见我进去,猛然大笑,对我说除窗口前外什么地方都可以坐.沉默了一会儿后,她说:"你难道一点都没有改变吗?你是一块界石,你毫不动摇地指出某地离某地的距离,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需要你的原因."我只想默默地望着她,在沉默中完成"安妮在面前"的重要性.她说我的头发颜色与什么都不配,帽子也一样.她的样子砷秘而满足.她说:"长时间地注视着某些东西对我也不是一件好事,它们使我厌恶."这情形和我的情形正巧合,我以为我们殊途同归了.她却说:"我知道有人和我的想法相同,反而下高兴.""你抱怨是因为你周围的事物不象花那样安排妥当,我想行动."她说她要到英国去.我内心不愿地站起来,想搂抱她,被她拒绝了.我明白,我的过去已经死了,我孤独而自由,但这种自由象死亡."自学者"被人看作是同性恋者,给打出了鼻血,我为他报了仇,但他不愿我陪他.我觉得"我"暗淡了,完了.我与以前的相好老板娘告了别.在等火车离开布城市前,我听了以前常听的唱片,感到心跳得更快.我会对自己说:就是从那天、那时开始了一切,我能够通过我的过去来判定自己了.
作吕鉴赏这是一部很难读懂的哲理小说,因为它几乎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通俗读本,但萨特自己则说:"从纯粹文学的角度来说,《厌恶》是我
最好的文学作品."不管怎么说,要读懂这部作品,我们还是有必要搞清萨特存在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原理.概括说来,萨特的哲学核心是三点:"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世界是荒谬的,也就是说,人生和现实是荒诞而令人厌恶的,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人存在着就是为了自由选择、自由创造,这样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人在选择和创造自我本质的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自由,但这种本质的获得和确定,只有在整个过程的最后终结时才能完成.这些观点和原理,在作品中几乎全部得到了形象的显现.小说开头引了一段话:叫也是一个没有集体重要性的小伙子,他仅仅是一个人而已."它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仅仅是一个人",那就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一种先干一切的存在,承认与否都一样;"而已",吐露的是一种无可奈何、不得已的叹息,甚而有点厌恶的感觉;"没有集体重要性",不是含有自由选择的意味吗?小说循着这一底蕴展开叙述、描写和议论的,它又通过厌恶或称恶心这一心理和生理感受展开的.情注意作品最先那篇没日期的日记中写的一件事:"我"学顽童在海边打水漂.这是很单纯的一个行动,但"我看见了一件东西而且感到厌恶",作品多次提到这一事情,想到它就感到厌恶,但它又是客观存在(石头和海),奈何它不得.小说通过"我"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和物体,都表达了这一感受,摆雕像、与"自学者"接触、街上和公园里的情景、博物消和各种店铺里的境况等等,都无例外,这可看作是作者对那么个社会和现实的迷惆、不满、厌恶与批判.这说通过"我"的感受与思考,反反复复表达的还是三层东西:一是客观存在无法理解,包括自我和时空,二是客观存在是那么荒谬而又使人厌恶;三是自我不能支配与主宰一切.这既理性化地道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又因渗入了主观情绪、情感和心理、生理等内容,而显得形象,通俗、丰富、深刻.作品中的另两个主要人物――"自学者"和安妮,则同"我"不一样,驱使他们行动和从他们的性格心理表现出来的,表面看来是另一种观念和思想."自学者"更富人情味,他主动向"我"请教、邀请"我"吃饭、谈他的被俘时的真切感受,甚至被人看成同性恋的行动(抚摸一小孩的嫩手)等,都与我的冷漠与悲观形成较强烈的对比.他爱人生、爱人类、如饥似渴汲取知识,虽然还带有某种盲目与泛化,但人物形象依然惹人喜爱.安妮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想信念,地在厌恶现实、雷同、模式和冬烘方面,与"我"相似,但她崇尚行动、向往自由与自主,又与"我"相龃龉.这两个人起了对比与衬托作用,一方面使."我"的悲观主义相形见绌,显得暗淡无色,另一方面又从另一侧面补充了"我"的观念与思考.因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某种程度上是等于人道主义的,它强调的选择与创造又都与人的行动有关.这样,"我"的感受和思考就有了进一步和深一层的升华了(小说结尾就表现了这一点).作品虽充满了议论,但毕竟是循着自己形象和感性的逻辑轨迹演化的,它有着情感、心理的细腻刻画和描绘,又不乏有极浓郁的象征意味.
(朱希祥)
让―保尔・萨特禁闭(1944)
作者简介(见"厌恶"条).
内容概要地狱里一间第二帝国时代款式的客厅.放着三只样式、颜色各异的躺椅.壁炉上有一尊青铜像,旁边摆着一把裁纸刀.约瑟夫・加尔散由听差带着第一个走进这房间.他是政论文作家、文人,曾被十二颗子弹穿进了皮肉,他的死是不体面的.他发现这是没有牙刷、镜子,没有窗户、床,没有刑具、书,没有任何容易打碎的东西.灯始终亮着,不分昼夜,仅有的一只电铃已不听使唤.第二个进来的是伊内斯・塞拉诺,她当过邮局职员,是煤气中毒死的.最后出现的是艾丝黛尔・里戈尔,她是因肺炎而死的.言谈举止中,三个人发现彼此没有共同的爱好,生前互不相识,也没有共同认识的朋友,不知为什么把他们凑在一起.加尔散说是机缘,伊内斯断言这是精心安排好的.艾丝黛尔则怀疑别人弄错了.伊内斯建议每个人说出自己干过什么事,"为什么他们把您送到这儿来?"艾丝黛尔说她没什么好隐瞒的.她从前是个孤儿,家境贫寒,还要抚养她弟弟.她和她父亲的一位老朋友结了婚,和和睦睦地生活了六年.两年前,另一个人和她相爱,但她没和这人私奔,后来便生了肺炎,加尔散说:他办了一家和平主义的报纸,战争爆发后他袖手旁观,他们就把他枪毙了.他认为自己按照自己的原则处世没有错,而且他还把他的妻子从堕落的泥坑里救了出来.伊内斯点破他们两个人是在做戏,人们决不会无缘无故地把人打入地狱,实际上,我们都是地狱里的罪人.她还说,每个人都是另外两个人的刽子手.加尔散表示他不会做刽子手,要求大家都别说话,保持安静.艾丝黛尔想搽脂抹粉,需要一面镜子,伊内斯殷勤他说她可以当艾丝黛尔的镜子,并要艾丝黛尔用"你"称呼她,而艾丝黛尔说用"你"称呼女人不习惯,她希望自己能引起帕尔散的注意.而这时加尔散正竭力想听清阳间报社里的人在谈论他什么,他请求她们两个闲嘴,忘掉他人的存在,但伊内斯说这是不可能的.加尔故要艾丝黛尔说出波罚下地狱的原因,艾丝黛尔说自己也弄不清楚,于是加尔散只得自己首先坦白,他说他到地狱来是因为他折磨了妻子五年犯下了不可浇恕的罪.她的妻子崇拜他,逆来顺受,从没怨言.他曾经把一个混血女人带回家过夜,而她还给他们送早点.伊内斯接着坦白道,说自己是个该入地狱的女人.她以前住在表兄家里,弗洛朗丝是她表兄的妻子.伊内斯对表兄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渐渐地,这种看法影响弗洛朗丝,她也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的丈夫.结果,弗洛朗丝投入了伊内斯的怀抱,她们在城市的另一角祖了个房间.她表兄则在一次事故中被有轨电车压死.一天夜里,弗洛朗丝趁伊内斯不注意时打开了煤气管,接着又躺到她身边,这样两个人都丧了身.伊内斯看见那间空房子被人上了封条,后来又租出去了.艾丝黛尔在加尔散和伊内斯的逼问下,也只得供出自己的隐秘:婚后她又爱上了一个叫罗歇的青年,他跳起探戈舞来象个职业舞蹈家,但是他很穷.他想和艾丝黛尔生个孩子,但艾丝黛尔不愿意.结果孩子还是生下来了,为了不让人知道,艾丝黛尔去瑞士住了五个月.罗歇很高兴有了个女儿,然而艾丝黛尔不高兴.他们居住房子的阳台下面是一个湖,一天,艾丝黛尔拿了块大石头走上阳台,尽管罗歇一再恳求,她还是把石头和小孩一同扔下湖去.回到巴黎后,罗歇就朝自己脸上开了一枪,自尽了.艾丝黛尔还有一个称她为"活水"的情人皮埃尔,此刻艾丝黛尔看到他正和她的女朋友奥尔加一起去舞厅,不由妒火中烧,因为她
认为"皮埃尔是她的.伊内斯说人世间已没有任何东西属于艾丝黛尔,而她伊内斯却是永远属于她的.但艾丝黛尔要加尔散把她搂在怀里,与她亲热.伊内斯横加阻拦,说当着她的面,他们办不到.此时加尔散又看到了戈梅等报社同志,他要艾丝黛尔信任他,理解他当初的行为.原来战争爆发后,加尔散不愿去打仗,而想去墨西哥办一份和平主义报纸,结果当了逃兵,在边境上被抓枪毙了.她的妻子为他蒙受了极大的耻辱,也伤心而死.他希望能证明自己是死得清清白白的,而不是胆小鬼.伊内斯劝艾丝黛尔别爱这个胆小鬼,但艾丝黛尔说:"胆小鬼也好,不是胆小鬼也好,只要他拥抱得甜甜蜜蜜就行."加尔散一再要求艾丝黛尔信任他,证实他是勇敢的.艾丝黛尔回答说即快他是胆小鬼,她也仍然爱他.伊内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艾丝黛尔根本不把加尔散的话放在心上,只是需要男人罢了.加尔散对两个女人说:"你们叫我心烦."他想逃离这房间,艾丝黛尔竭力挽留,伊内斯则希望这里只留下她们两个女人.这时门突然打开,但加尔散决定不走了.艾丝黛尔要加尔散帮她一起把伊内斯关到门外,而加尔散说他正是为伊内斯留下的,因为她知道什么叫"胆小鬼",他如果能止伊内斯信任他,就可以丢掉沉重的思想包袱.但伊内斯说加尔散的一生已成定局,她就是要叫他"胆小鬼".艾丝黛尔渴望加尔散拥抱她,也可以此来报复伊内斯,然而加尔散明白,只要伊内斯在场,在她的目光的监视下,他就不能与艾丝黛尔拥抱.艾丝黛尔气势汹汹地从桌子上拿起裁纸刀,奔向伊内斯连砍几下,伊内斯哈哈大笑,说她是死人,刀子、毒药、绳子都不中用了.
"我们这几个人永远在一起",艾丝黛尔、加尔散也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永远只能这样继续下去.
作品鉴赏就文学创作方面,萨特的戏剧成就高于小说,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戏剧中得到最为生动的体现.萨特强调人的"自由选择",认为"人是自由的","人是自己的主人",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思想、行动,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主宰自己的命运、前途.这出戏的一男二女生前都作出了"恶"的卑劣选择,因此导致了下地狱的结局.加尔散有个温柔体贴的妻子,但他却处处折磨她,还把其他女人带回家过夜.他尽管一直想成为一名英雄,但当战争需要他上前线打仗时,他却临阵脱逃,当了可耻的逃犯,终成为一个被人唾弃、鄙视的懦夫、胆小鬼.伊内斯"活着就要别人受痛苦"是个变态的、同性恋者.她讨厌、憎恨男人,勾引上了表兄弟的妻子,以至他们夫妇不合,家庭破裂,而她则心安理得地和弗洛朗丝另租旁子过同居生活.艾丝黛尔是个色情狂,一味追求异性带给她的快乐.她有强烈的占有欲,嫉恨她为情人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她本性冷酷、无情,竟狠心地把自己的亲生骨肉摔死,成了一个罪孽深重的"杀婴犯".正如剧中伊内斯说的,他们三个人都是罪人,他们得为他们所做出的一切付出代价.三个人都是"自愿入地狱,"咎由自取.当然,"善有善很,恶有恶报"并非是这出戏剧要宣扬的主题,萨特旨在"通过荒诞的形式指明自由对我们的重要性.即以行动改变行动的重要性."萨特在谈这出戏剧时说这出戏里的"死人"有某种象征的意义.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苦恼子别人的定见,在别人的目光注视下物化了,不思行动,不力求改变平庸的生活,那么就是死人,或是活死人.而后人不管"处在怎么样的地狱圈内",都"有砸碎地狱圈的自由",显然萨特提倡积极、主动的选择,主张人不必依附他人的判断,不必受任何他人的管束,可以我行我素.但这出戏又客观地让我们感到,所谓的
"绝对自由"的"选择"还是要受到人际关系等外界因素的制约.萨特借剧中人物加尔散之口说出了"他人就是地狱"的名言.作者自己解释说:"人们以为我想说我们跟他人的关系总是很坏的,始终关系恶劣.然而我想说的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的意思是说,如果跟他人的关系起了疙瘩,变坏了,那么他人只能是地狱."剧中的三个幽灵一方面彼此提防,掩盖自己身前的丑行,一方面又设法探听,了解别人的罪过,互相利用,彼此纠缠,勾心斗角.他们每个人仍坚持着生前的自由"选择",怀有自己的索求:伊内斯扭曲的心态致使她把艾丝黛尔作为新的猎物而加以频频的引诱,而和男性加尔散势不两立、壁垒森严;艾丝黛尔丝毫不理解加尔散的精神苦恼,只为填补自己空虚的色情心理、满足肉体的需要,而百股挑逗加尔散,倍施青睐.加尔散则希望有人同情他当初的行为,改变在别人眼中的不光彩的形象.这样,三个幽灵就各有所求,处在无法调和的矛盾对立、冲突中,互不容忍,彼此成为死对头.他们牵连在一起,互通底细,困扰于别人对自己的定见,在别人清醒的目光监视下,永远不能随心所欲,如愿以偿,到达"自由选择"的彼岸,只能倍感折磨与群居中的孤独.他们生活的地狱不是但丁笔下阴森恐怖的样式,这里没有烧犯人的柴堆,没有琉璜和刑具,也没有刽子手,但如伊内斯道出的,他们每个人"充当了另外两个人的刽子手."这出剧的法语原名为:HnisClos,原意为法律上的"禁止旁听",也形象地表明剧中人物互不沟通,互相隐瞒、互相封闭的关系.处于这样恶劣的人与人关系之中,其生活痛苦、难熬的感受就如同在地狱一般.这出剧描绘的是个幻想故事,特定环境是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地狱".这样的艺术构思更好地体现出此剧的深刻哲理性.这出戏剧于1944年5月27日首演,取得巨大成功,被评论家誉为法国现代戏剧经典作品.
(徐玲)
西蒙挪・德・波伏瓦他人的血(1945)
作者简介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
她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介乎于贵族与资产者之间的殷实家庭,从童年起便酷爱读书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中学时代起,她便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先后在天主教学院和巴黎大学求学,1926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928年她与后来的学术界泰斗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等人一起取得教师学衔资格.次年她结识萨特,被他的学识所"慑服",成为他的终身伴侣,但对他的结婚请求却加以拒绝,以保持自己的自由.波伏瓦在马赛、鲁昂、巴黎等地执教达十余年之久.1943年,她出版了以自己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女宾》,从此走上专业作家道路.在存在主义作家中,她的地位仅次于萨特,连续写出了一批作品:剧本《吃闲饭的嘴》(1945),小说《他人的血》(1945),《人无不死》(1946),《一代名流》(1954获年龚古尔奖).与文学创作相比,波伏瓦的学术著作似乎影响要更大一些,最早于1948年发表于萨特主持的《现代》杂志上的巨著《第二性》奠定了她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从五十年代未开始,波伏瓦专心致力于回忆录的创作:《一位循规蹈矩的少女的回忆》(1958),《而立之年》(1960),《时势的力量》(1903).1980年萨持去世后,她写了哀惋动人的《告别仪式》(1981),从此,波伏瓦便开始过隐唇的生活.波伏瓦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认为文学必须干预政治和生活,主张"干预"文学.她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热衷于表现时代精神,发掘当代人的思想和疑问,充分表达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
内容概要让坐在床边,海伦躺在床上,气息奄奄,医主说她过不了今夜..往事如烟,历历在目.三十年代,资产看脑满肠肥,工人阶级则为生存而斗争.让・布劳马和自己的资产者家庭决裂,当了印刷工人,参加共产党须导的工会运动.马赛尔和惟克兄弟俩都是他的挚友.一次与警察冲突,持枪的雅克被击毙.手枪是他给雅克的,雅克却为此送命.他人的血.让退出共产党.他人的血白白流掉了.他赐然从事工会运动,但是却不过问政治,他认为工会只应该为工人争取更好的生存条件,仅此而已.他的朋友保尔则不同,保尔过问政治.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遇到了保尔的情人海伦,海伦爱上了他.海伦有勇气,有魄力,敢作敢为.她与保尔分手.但是让已有女友,他将海伦拒之门外.她报复了,与一个无赖过了一夜,结果有了身孕.打胎的痛苦是在布劳马的床上经受的.她爱他.他不能拒绝这样的爱.他说他也爱她,这是撒谎,可是撒谎却能使别人快乐.为什么不撤谎呢?海伦最喜欢崭新的自行车和香甜的巧克力.她与让第一次邂逅就支使他去偷她房东太太的自行车.如今她只要让,她有了让就感到心满意足,因为让说他也爱她.她拒绝了去美国就业的难得机会,因为她不愿与让分开,让表示异议,她说:"你不是说,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吗.."这是惨淡的、令人沮丧的年代.雅克死了,马赛尔是个有才能的画家,可他一天比一天消沉,他选择的是无所作为.马赛尔的妻子德媚兹想写一部小说.德妮兹象保尔一样关心政治.可她的小说完全失败了,让说了实话,她从此心灰意冷,她和马赛尔分居了.动荡不宁的年代.德国法西斯甚嚣尘上.让组织罢工,工会运动占据了他的一切;马赛尔则成天下棋.他们对政治都无动于衷.法西斯也选择自己的存在.法西斯进入苏台德区,接着是捷克、波兰..必须拯救和平.那
就得退让.退让便是和平.捷克和平了;波兰和平了;法西斯铁惋下的阳平.法国人开始不安了.德国人终于向法国伸出了爪子.马赛尔被抓进了劳动营.让・布劳马又作了选择.他进了军队.当一名跌滚在战壕中的普通一兵.不能光流他人的血.可是流血为了什么?一纸调令.海伦通过关系将让调回巴黎."这是她干的!"让怒不可遏.他和海伦毕竟同床异梦.他不能原谅她.可海伦却坚决他说:"我不想让你送命.你可以和我断绝关系,你可以打我,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我还是觉得那比炮弹作掉你的脑袋好."他们分手了.战争爆发.德国人进占巴黎.马赛尔的劳动营移往德国.德妮兹和海伦逃避城外.让负伤退役.伙伴们分化了.工会主义者中竟有人公开接受占领,打算庄新的统治下"谋求工人利益".让又作了选择.他留在巴黎,建立起一个地下抵抗组织.一次他们袭击盖世太保,结果却有大批人质被枪决.干这一切为了什么?"为了让法国人知道这是战争."占领的下和平不是和平,他们必须有所行动.海伦在撤退途中把自己的座位让给陷入绝境的一对母子.她又回到巴黎."如令德国人来了.而我的存在并无改变."既然注定如此,与德国人共处也未必不是一种存在.她接受一个德国人的邀请,决定去柏林就业.可是,德妮兹望着她,马赛尔望着她,伊冯娜望着她,"他们都在望着我."海伦在舞池中停下步子,她从那德国人的怀抱中挣出身子:"我想我不能去柏林了,"她说.人人选译存在.马赛尔从劳动营回国.他在劳动营学会了蒙目下棋,可以同时对付七盘.可如今他向让・布劳马说:"给我派点任务."人是不能在任何制度下都下棋的.和好如初的马赛尔和德妮兹冒着生命危险主持一个地下活动据点.让又想起了雅克..他人的血.海伦的挚友伊冯娜是个犹太姑娘,法西斯将要决定她的存在.海伦找让求援.让答应帮助伊冯挪偷渡到自由区去.海伦突然脱口而出:"让,我想和你们一起干.""这是危险的工作,"让说."那没关系,你曾对我说过,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甚至可以去冒死亡的危险."她选择了自己的存在.海伦开车开得极好,完成任务极其出色.还是那个有勇气、有魄力、敢作敢为的海伦...此刻,她却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是我杀死了你"让痛苦地沉思:永远是他人的血."第一个是雅克,现在轮到她.."那是为了营救保尔,第一次行动失败了,海伦坚决要求单身去干第二次.让开始不答应,他要一起去."你不应参加任何外边的危险行动,这是一条绝对的纪律.""我知道,"让说,"我派别人去送命,而我却不能和他们共命运.""你会在我身边的,"她说,"距离没有什么,你永远在我身边."让紧紧把她搂在怀中:她是对的,如今什么也不能再把我们分开了.他爱她.她永远爱着他.保尔得救了.可海伦却胸口中弹.医生说她过不了今夜.让俯下身子,用唇轻吻她的脸颊."海伦,你知道么,我爱你.""是的,现在你真的爱我了.""我不该答应你去."她微笑了:"你没有权利决定我的事,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始终是这句话.她没有改变.她死了."第一个是雅克.."始终是他人的血.你给了我永远冒险和焦虑的勇气,给了我承受我的罪过和合我感到无限痛心的内疚的勇气,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作品鉴赏《他人的血》是一部典型的阐释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小说.
存在主义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即"自由选择".萨特说:
"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不选择的自由.不选译实际上也是一种不选择的选择..由此产生了自由的荒诞性."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帝,也不是由神仙来决定,而是完全决定于自己,你要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你就
应该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命运.正是从这个理论出发,《他人的血》围绕着青年人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展开主题,并把主人公置放在最严峻的国家存亡的主死关头,使得这种选择更加庄严和不平凡.让・布劳马经历了选择的痛苦历程.他出身资产者家庭,目睹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又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决心为"没有战争,没有失业,没有劳役,没有贫困"而斗争,但他父亲制止他参加共产党的活动,于是他在家庭和共产党之间选择了共产党.但是他的好友雅克的死亡,却使他深感内疚,认为他的行动是靠他人的血来完成的,于是退出共产党.德国法西斯占领了巴黎,从前线负伤退役的布劳马又一次面临选择,他选择了积极的战斗,尽管他组织的行动招致德国人的报复,流了他人的血,甚至连情人海伦也丧失生命,但布劳马最终明白,每一个人都有权走自己的路,只要它是通向有价值的目标.书中的另一主人公海伦短暂的一生也充满了选择,她的那些选择要么令她身心痛苦不堪(在保尔与让之间选择了让,但后者却将她拒之门外,为了报复,与流氓过夜,结果怀孕打胎),要么使她的良心受到责备(巴黎沦陷时与德国人打得火热),只有最后的选择――为祖国解放而斗争,才使她感到幸福、哪怕流血牺牲也在所不借.国家的存亡命运,使得象颓废消沉的马赛尔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德妮兹等人也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投身抵抗运动.由此可见,波伏瓦所提倡的"自由选择",是一种带有强烈倾向性的选择,即这种选择应该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正义的事业,只有这种选择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自由",人的自我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让・布劳马和海伦可以说是自由选择的英雄.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进行选择的自由,并充分利用这种自由进行选择,他们的选择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他人的血》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颇有深度.让参加共产党集会,好友被打死,他领导抵抗运动,无辜的人质被枪杀,他的一切行动似乎部染上了他人的血.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是停止抵抗,还是忍心让人质血溅刑场?这个问题表明,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直接关系的人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即使毫无关系的人,只要在这个世界上共存就有互相排斥的一面.波伏瓦没有把这种对立孤立起来,而是从更高的角度把这种对立统一了起来,为了民族利益,为了赶走法西斯,用他人的血来换取祖国的解放是必要的.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另一个辩证的观点: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对立的一面,还有团结一致,为更高的奋斗目标服务的一面,读完这本书,我们发现作者的写作技巧与传统的小说相比较有了很大的创新.作者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读者参顶作者的创作,摆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个一气呵成、具有连贯性的故事,情节断断续续,跳跃得很厉害,很象是一些故事片断,读者须得用联想和想象与作者共同完成创作.虽说叙事方法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但许多地方采用了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手法,很多方面甚至与后来兴起的新小说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时间的次序方面,作者故意将其打乱,让它随着主人公的思绪运转.故事叙述了近二三十年的事情,但小说的中心情节却是在海伦弥留之际的床边发生的,前后不过十来个小时,这使故事显得凝练、集中.这部小说还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地方,那就是作者大幅度地转换人称,在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的人称来叙述,在叙述过程中大量插入内心独白,并且用斜体字加以突出.这种手法使得小说的结构脉络起伏有致,生动而不呆板,有根强的节奏感.
(邓永忠)
阿尔贝・加缪鼠疫(1947)
作者简介(见"局外人"条)
内容概要20世纪40年代的某一年,在法属阿尔及利亚沿海的一个省城奥芏市,这是一个市容和生活都极其平淡无奇的省城.一天,奥艺市医院的主任医生里厄在他的门前楼梯口发现了一只死老鼠,随着又有人报告说出现了第二只、第三只..大量的老鼠死在了露天.接着,人跟着发高烧而死去,第一个是看门人米歇尔,此后,许多人也走上了米歇尔的道路,人们从震惊转为恐慌.里厄医生与同行卡斯特尔明白,这便是鼠疫,20年前巴黎还发生过.里厄医生决心加紧防治,"把本位工作做好"."鼠疫"一经确定,就肯定得采取一些无情的措施.所以,开始时,省长与医生们关于此事的议论是秘密的,甚至怕传到过道中去.然而,几天内死亡人数的骤增,使市民们再也无法掩盖内心的优虑,"他们走在街上已显得沮丧和沉默了".疫情发展之猛迫使政府决定"正式宣布发生鼠疫,封闭城市."一场人与鼠疫之间的斗争展开了.至此,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急,然而索回脑际的仍是个人琐事,别人的生死则与己无关.人们处于荒诞之中,各走各的路,各行各的事:帕纳卢神甫登台讲道,阐说鼠疫的天意根源和这一灾难的惩罚性质,唯一希望的是"这个城市的人不要管这些日子的景象多么可怖,垂死者的悲号多么凄惨,都向上天发出虔诚教徒的心声,倾诉爱慕之情,其余的事,天主自会作出安排、一些人设法适应这种禁闭的主涯;另一些人则一心想逃出这个灾难的牢狱.总之,人人都有一种别离流放的恐怖之感.春之神在鼠疫和炎热的双重压力下香消玉殒.暴热与直线上升到每周近七百人的死亡数字同时出现,从而"扑灭了一切色彩,赶走了一切欢乐、沮丧的情绪席卷全城.也就在这么一个伏态下,里回医生和知识分子塔鲁组织起了第一支志愿防疫队.献身于卫生防疫组织的人们明白这是唯一非做不可的事,这些组织的成立有助于在一定范围内使人们确信,鼠疫既已发生,那就应该进行必要的斗争,抗疫是大家的事.为了使尽可能多的人不死,尽可能多的人不致永远诀别,只有一个办法:与鼠疫作战.于是,老卡斯特尔满怀信心,使出全部力量,就地取材制造血清;失意的小公务员格朗贡献出自己的业余时间,埋头担当起卫生防疫组织的秘书工作;因鼠疫的突发事件而滞留在城里的记者朗贝尔,为了爱情正想方设法逃离出城,然而他要求里厄同意在他离开之前,能跟大家一块儿干一阵子..唯有走私商人科塔尔例外,他幸灾乐祸,忙于黑市买卖,希望鼠疫无限期延续下去,以逃避刑事判处.八月中旬,瘟神的黑影已笼罩住一切,个人命运已不存在,有的只是集体的遭遇.在这热浪和疫潮双双达到顶峰的时期;城里,纵火、抢劫,持枪袭击城门的事,时有发生;埋尸坑越挖越深,焚尸炉的容量已应付不了形势;那些曾披相思之苦纠缠得最深的人们也已失去了对过去的回忆,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鼠疫使奥厄市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城.疫病势滔不减,里厄及其朋友们深感疲惫不堪.里厄的任务已从给人治病转到了断定病人是否患了不治之症,从救人之命转到了下令隔离,可见疫势之严重.十二月底,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来到了,然而"这一年的圣诞节与其说是福音节,倒不如说是地狱节".店铺里空空如也,黯然无光,教堂里充满着的不是谢思声,而是哀鸣.就在圣诞节前夜,格朗病倒了,病情与其它许多人一样,发高烧,肺部深处有怪声,里厄不抱希望的为格朗注射了血清,然而奇迹出现了,格朗居然起死回
主脱离了险境,同时,里厄的一位年轻女病人的院里也一连发生了四起同样的情况.再一个情况是人们发现老鼠又跑出来了.有关的数字表明.疫情已经减弱,人们虽然不敢高兴过早,然而这种出人意抖的疫情变化,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又荫动起一种强烈的,但又不敢明说的希望.人们在里厄医生的率领下,终于暂时地战胜了鼠疫,鼠疫象被打得精疲力尽般地悄然远会.二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拂晓时分,城门终于开放了.人们举行起规模盛大的狂欢活动,里厄倾听着城中震天的欢呼声,心中却沉思着:威胁着欢乐的东西始终存在.他清醒地知道,鼠疫不会就此绝迹,因为鼠疫杆菌会隐藏在各种地方,潜伏守候,正象他在书中最后提醒的:"也许有朝一日,人们又遭厄运,或是再来上一次教训,瘟神会再度发动它的鼠群,驱使它们选中某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他明白这次鼠疫斗争的结束,不可能是决定性的胜利.
作品鉴赏长篇纪事小说《鼠疫》是法国现代著名存在主义文学家阿尔贝・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以象征手法写出的哲理小说自1947年出版以来,几十年,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它同作者的另一篇代表作《局外人》均被列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虚构的纪事影射着真实的历史,"鼠疫"的流行隐喻着纳粹的猖獗,纪事小说《鼠疫》就是这样形象地刻画了那一个恐怖的时代.《鼠疫》以极其平淡的口吻记述了一个足以使读者深思的故事.形象地描写了那个彼鼠疫病菌吞噬着千万人生命的恐怖时代.鲜明地勾勒了在这场人与鼠疫的斗争中,人们从觉醒到胜利的艰难历程.并以冷静而细致的笔触写出了他同时代人在"鼠疫流行"的年代里的惧慌、焦虑、痛苦、挣扎和斗争.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为人物形象.如正直而富有牺牲精神的医生里厄,为得内心安宁而积极参战的知识分子塔鲁、平凡而兢兢业业为反抗鼠疫作贡献的个职员格明、追求个人幸福,最终又毅然把责任放在首位的新闻已者明贝尔,以及"具有一颗愚昧无知的心"的科塔尔等.真是平淡之中有机巧,冷漠之中有严肃的思想.当然,对于一向视小说为"形象化哲学"的加缨来说,以虚构来表现真实,以历史影射现实,"用一种囚禁来描绘另一种囚禁"只是其创作的目的之一罢了,通过小说显示自己所追求的某种哲理,并以此影响读者,才是作者更为注重的艺术效应.这篇长篇纪事作品在真实生动地描写了"鼠疫"战中的艰巨而伟大,提醒人们警惕斗争来了的同时,又竭力宣扬了人生之荒诞,命运之无常,以及客观时时威胁着"自我"的存在主义哲学观.书中所述写的这场"鼠疫"就是来无踪去无规的荒诞现实.不知何日何时何故,鼠疫就发生了,虽然人们反抗、斗争,多方面的努力,可是似乎部无济于事,人显得那么无可奈何,真正是悲剧性的存在.然而,曾几何时,鼠疫的疫势又自行减弱了,奇迹在一起无以解释的病例中出现了,出入意料的变化.一切天灾人祸,说来就来,说去就去,谁也说不清个所以然,事情的发生和结束都无迹可寻无理可言.从人物塑造来看,加缪所重视的也是人物的行为,即人物在面临危境时的"自由选择".他把人物作为思想的承担者、表现体.在加缪看来,人生是荒诞的,但人又不能在荒诞中生存,人要走出荒诞的状态,而要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就是反抗.正如加缪在评论萨特的《恶心》时所说:"对我来说,唯一的已知数是荒诞.问题在于知道如何走出去..意识到生活的荒诞性不能成为一种目的,而只能是一种开始..令人感兴趣的不是这种发现,而是其后果和人们从中引出的行动准则."在《鼠疫》中,围绕着这一宗旨,加缨组
织了一系列不同思想和行为的对立和交锋,描写了在"鼠疫城中"面临死伸的威胁,各种人的"自由选译".而里厄身上则更明显地集中体现了加缪的这种哲学观点.在奥芏市里,可以说荒诞无处不在:城市里是无法想象的"丑陋",居民生活是那样平庸而毫无生气,而"鼠疫流行"更使人们处于流放和囚禁的状态之中,时时受到死神的威胁,"鼠疫,这就是生活",正是里厄医生首先认识和发现了这一荒诞的现实.然而,人们不能在荒诞中生存,"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苦难,只有疯子、瞎子或懦夫才会向鼠疫屈膝",因此,真理的道路是"向客观作斗争".里厄不能接受神甫帕纳卢对鼠疫的"天意根源"的阐释,和:"集体惩罚"的说法,也不愿象塔鲁自我完善式的行圣人之道,他只是踏踏实实地做着普通人应做的事.虽然医生的职业使他明白,对鼠疫的胜利是暂时的,这次鼠疫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一连串没完没了的失败",然而这并不能成为不向疫病作斗争的理由.作者通过里厄之口多次表明了人应正视恶、承认恶,抵抗恶、战胜恶,恶虽败而不会绝迹,人虽胜而不能上步的生活哲理.里厄医生对"圣人"塔鲁的生活哲学的否定,对格朗生活态度的充分肯定,以及他承认朗贝尔为了爱情千方百计离开疫城的要求的合理,然又从不给以任何帮助的矛盾反映.特别是作者让新闻记者在出城计划即将成功之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已是"这城里的人了"而决意留下.这一切部明显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对幸福的看法:幸福总是存在于相对之中,人生的第一要义是幸福,但在必要的时侯,个人的幸福可以而且必须牺牲.真正的幸福就该"爱在一起或死在一起"舍此别无他途.所以,对于凡有共同信念的人,里厄都能理解他们爱他们,与他们"爱在一起,吃苦在一起,放逐在一起".作者虽然尽力以客观冷静的态度来记述这一切,然而在字里行问仍可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那无以解脱的矛盾、苦闷,以及他对世界人生的主观消极的看法,加谬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看成了必然永恒的荒谬世界,把帝国主义间的矛盾祸害视为人类无法逃脱的灾难,加缪始终也没有能够摆脱阶级的局限.虽则如此,纵观全篇.读者不难体验到作者以貌似平淡不动声色的铺叙反衬出一场生死搏斗的悲壮,使作品更具真实性,正是《鼠疫》艺术风格的独到之处.而深入细致的人物心理刻画,浓郁清晰的生活气息,色彩奇幻的滨海画面更时时透露出其现实主义手法的特色,此外,象征、寓意、隐喻等笔法的大量运用亦使作品增添了特有的韵味,这一切都使《鼠疫》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李惠芬)
莫里斯・德吕翁大家族(1948)
作者简介莫里斯・德吕翁(1918―)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
他出生于巴黎,曾在大学里攻读政治学,后又在索米尔骑兵学校肄业,二次大战爆发时参加过著名的卢瓦尔河战役,后来在伦敦参加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部队,先在BBC电台与他舅舅、著名作家约瑟夫・凯塞尔一起参加"荣誉与祖国"节目的广播,后又任战地记者,1946年出版长篇通讯《最后一个旅》.从此以后他便投身文学生涯,同时也对政治感兴趣,写过许多政治文章.他于1966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1968年他在一篇题为《混乱的未来》的文章中,诋毁学生运动.他曾在1973―1974年间任文化部长1978―1981年任巴黎保卫共和联盟的议员.德吕翁政治观点趋于保守,常招致多方面的批评.然而,使他名扬天下的却是他的三部曲长篇小说《人的结局》和7卷
历史小说《被诅咒的国王》(自1955年开始发表,1965年重写,1977年始告完工).《人的结局》第一部《大家族》获1948年龚古尔奖,第二和第三部《肉体的堕落》、《地狱里的约会》分别发表于1950年和1951年.此外他的文学作品还有小说《生存的快乐》(1954),两卷本神话小说《宙斯回忆录》(1963和1968),短篇小说集《一些人的幸福》(1967),还有童话《绿拇指蒂斯图》(1968).德吕翁是一个充满激情,笔锋犀利,贴近生活的小说家,他继承了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的传统,以上流社会为背景,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现代法国社会里那些俊彦名流们的种种"不平凡的"和富有典型意义的经历,带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德吕翁的小说经常被改编成电影或戏剧上演,许多作品亦被泽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内容概要西蒙・拉肖姆把他的乡下老母亲送上离开巴黎的火车后,不等火车开车,便回到了卢贝克大街拉莫纳里小公馆.著名诗人、法兰西学院院上让・德・拉莫纳里躺在书房隔壁的卧室里奄奄一息.拉肖姆写了一篇研究拉莫纳里的论文,带了校样来看望诗人.论文的标题是:《让・德・拉莫纳里,或第四代浪漫主义》.季死的诗人翻阅着那篇沦文,埋箴在深邃的生活沉渣中的住事便再度一幕幕闪现在他的记忆之中.蓦地,他的喉头发出一声水泵阀门关闭的响声,头随即向后倒下,诗人死了.西蒙回到他那简陋的家,躺在妻子身边那半边冰凉的被褥里,在黑暗中闭起眼睛,身子挺得笔直,仰着头,竭力摆出一副身着院土礼服在灵床上安息的漠样.西蒙为《晨声报》写了一篇描述拉莫纳里临终情况的文章,由此结识了有望进入学士院的拉尔社瓦医生、《晨声报》老板、银行家、工业家诺埃尔・舒德雷男爵,在诗人的隆重作礼之后又偶然坐上了国民教育和艺术部长阿纳托尔・卢梭的汽车,从此他飞黄腾达,由一个寒酸的中学教师而进入了上流社会,接着池便与拉莫纳里生前的情妇鬼混,还与诗人的外甥女伊莎贝尔私通,使她怀孕.拉尔社瓦教授在他的诊所里为伊莎贝尔检查,企图强奸她,但未得逞.为了掩饰丑闻,德・拉莫呐里夫人让伊莎贝尔嫁给了苦苦追求她30年而不得的老单身汉、68岁的奥利维埃・梅涅雷.伊莎贝尔在瑞士小产,丢了孩子.回巴黎后她又去找西蒙,希望重叙旧好.然而短短几个月时间,西蒙的变化令人难以相信,他现在是升任为陆军部长的阿纳托尔・卢梭的助手,每日代表部长神色匆匆地出席一些微不足道的仪式,将军们对他很是尊重,大腹便便的参议员也纷纷同他握手.伊莎贝尔现在对于他来说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来自那个被死亡了的爱情阴影笼罩着的国度.给他生个孩子本可以满足他的虚荣心,现在孩子没有了,她再也没有什么可让他留恋的了.失望的伊莎贝尔转而狂热地爱她那年近古稀的丈夫,结果老迈的臭利维埃终于在一天夜里口鼻流血而死,他死的时候正趴在伊莎贝尔身上,搂得她喘不过气来.舒德雷家族是个四世同堂的家族,94岁的老男爵谢格弗里德早上领着他6岁的曾孙子让・诺埃尔在府邸大门外向乞丐们布施面包和硬币.管理这个家族巨大产业的是年过60的诺埃尔男爵和刚刚30出头的年轻男爵弗朗索瓦.可是当诺埃尔到"新大陆"美国旅行两个月回来之后,发现《晨声报》在版面安排、评论专栏的布局和广告设计方面,都由弗朗索瓦作了改革.为此,父子俩发生口角,诺埃尔不愿意就这样把权力让给儿子,他把松谢尔糖厂的经营权交给儿子,不许他插手报社的事情.然而这却是一个阴谋,诺埃尔想让儿子吃点苦头.弗朗索瓦接任松谢尔糖厂总经理之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他准备建立一个包括将原料加工为成品的所有生产程序的托拉斯,买一家造纸厂
加工纸箱和纸盒,办一家印刷厂,出版他的周报..可是当他提出要父亲增加资本的时侯,诺埃尔却毫不隐晦他说他无力资助.弗朗索瓦惊呆了,因为工程已经上马,而松谢尔搪厂目下拥有的资金只够应付日常开支.诺埃尔在想教训儿子的同时,还想搞垮他的死对头、他妻子的前夫吕西安・莫勃朗.他假意求吕西安帮忙,购买讼谢尔股票,而后者也正因夺妻之痛而一直寻找机会给舒德雷家族捅上一刀.事情完全是依照诺埃尔的设想发展的.松谢尔股票在交易所大量抛售,价格猛跌.弗朗索瓦大惑不解,诺埃尔说:"是你把我们的松谢尔股票弄成这个样子."并且告诉他是莫勃朗在背后捣鬼.诺埃尔以为只要一个星期他便能恢复松谢尔股票的正常牌价,把那个鼠目寸光的莫勃朗击垮.可他万万设想到,弗朗索瓦却去跟莫勃朗面谈了一次.莫勃朗得意洋洋,宣告说:"你们完蛋啦,垮台啦,破产啦,这已成定局了."弗朗索瓦感到万念俱灰,认为舒德雷家族的即将破产全是他的责任,于是便饮弹自杀.诺埃尔后悔不迭,亲自到交易所与莫勃朗决战,使莫勃朗遭到惨败.可是莫勃朗认为他逼死了舒德雪家族年轻有为的儿子,他取得了胜利.痛心至极的诺埃尔决心要将莫勃朗置于死地而后快.莫勃朗患有严重的阳疾病,他的妻子正是因此离开他嫁给诺埃尔的,他最忌讳人家说他没儿子.他霸占了一个名叫西尔薇娜的女演员,立下字据,说如果她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就给她100万法郎.西尔薇娜背着他与许多男人睡觉,总也怀不了孕,原来她患有不育症.为了得到100万法郎,她求人找到一个未婚有孕的姑娘,和她一起到南方一个小村住下,把她生的孩子说成是西尔藏娜的,事成后给她5万法郎.那姑娘生了双胞胎,西尔薇娜向莫勃朗敲诈了200万法郎,而他却蒙在鼓里,反而喜出望外.诺埃尔雇人把此事的前因后果调查得一清二楚,策划召开了一个家族会议,把吕西安的丑行揭露出来,用法律手段将他置于自己的监护之下,把他的所有财产都冻结,他每花一分钱都要向诺埃尔请示,而诺埃尔利用这一点百般折磨他,弄得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最后流落街头,发疯了,被送进收容院.当伊莎贝尔去看望他时,他拉着伊莎贝尔的衣袖,悄声说:"告诉我的哥哥让,说我就要去见妈妈了,她不会训斥我们的."半个月后,的短讯拦里发了一条不引人注目的讣闻.德・拉
《费加罗报》福维尔・莫纳里、勒卢瓦一莫勃朗、莫勃朗一卢吉埃和舒德雷各家都发表了吕西安・莫勃朗突然逝世的消息,终年63岁.葬礼规模极小,只有少数亲友参加,而护灵前往墓地的只有家族委托的一个代表:波朗夫人.
作品鉴赏《大家族》是一部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长篇小说.它为读者展示出一幅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上层社会的讽刺画卷,着重揭露了文艺界、金融界和报界的黑暗内幕以及淫乱无耻的生活场景,显示出大资产者及所谓社会名流对权力、金钱和名誉的追求是如何摧残人性、达到了怎样骇人听闻的程度.首先,作者以戏谑的笔法描写上流社会的淫靡之风.著名诗人让・德・拉莫纳里临终前留下的最后几行字是给他的情妇埃戴尔兰夫人的,而当他的学生西蒙拿着这个字条去拜访那位夫人时,徐娘半老、刚刚失去忠诚的情夫的埃戴尔兰夫人却露骨地勾引那年轻人.渴望进入法兰西学士院的医学教授在汽车里奸污妇女,甚至在诊所里企图占有女病人..在这里,上流社会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腐化堕落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接下来小说中塑造了一个野心家的典型,西蒙・拉肖姆本是个农家出身的中学语文教师,他以一篇给让・德・拉莫纳里树碑立传的论文为敲门砖,挤进上流社会,在陆军部部长办公室工作,他先勾引贵族小姐伊莎贝尔,并使她怀孕,后为了

当前:第17/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