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0/34页


在练习演讲的大学者堂伊夫拉姆突然听见有人叩门.原来是楼上的邻居马埃斯特雷.他惊慌地报告说,苏亚雷斯的母亲死了,是被人用毛巾勒死的.伊夫拉姆赶紧通知警察,并去叫医生.经大夫检查,那位夫人确实已死.马埃靳特雷被吓得浑身哆嗦,两腿乱蹬,翻着白眼珠,嘴里吐白沫.其他邻居也不知所措.伊夫拉姆要求大家保持镇静,检查各自的房间,但没有发现任何疑点.警察来了,向居民们查问了情况,死者叫堂娜马尔戈特,儿子就是搞同性恋的苏亚雷斯.当天夜里,警察把苏亚雷斯和他的朋友"木头片"拘留了起来.但他们却不知道为什么被抓起来.这桩人命案很快传播开去.但是报上的消息却把年轻诗人马丁・马科视为杀人嫌疑,警察也到处授寻马丁,了解马丁的人困惑不解,为他担心,特别是他姐姐菲洛.
作品鉴赏《蜂房》出版于1951年,被认为"不仅是塞拉作品中最杰出的一部,而且也是当今西班牙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是30年来西班牙出版的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共分6章和一个尾声.写的是西班牙内战结束不久马德里的下层社会.故事发生在1942年12月的短短3天里:堂娜罗莎的咖啡馆终日营营不息,各类顾客吃喝、间聊,轶事丑闻无所不谈.从咖啡馆到街头,从酒吧到妓院,工人、职员、警察、巡夜人、妓女、同性恋者、小贩、擦鞋匠..数百名各色各样的人物象蜂群一般骚动奔波,饱受着贫困、饥饿、绝望、空虚、失业、情欲等物质和精神上的忻磨.其中有一个青年诗人,叫马丁,因失业而生活无着.他放荡不羁,无所事事,出入于咖啡馆、酒吧,以作诗消遣、自慰,不是因付不出钱被逐出店门,便是因欠帐而受到质问.用讨来的钱付帐时还显出一副自命不凡的样子.正当他自我感觉畅快之时,老妓女堂娜马尔戈特在家被人勒死,他被视为杀人犯而受到搜捕.这部小说客观而真实地描写了内战后马德里的社会生活,再现了当时西班牙政局动荡、经济困难、人民痛苦的凄凉现实.正如作者在初版自序里写的那样:"我这本小说没有更多的(当然也不能更少的)希求,它不过是生活的一个片断,既不隐讳什么,也无惊人的悲剧,也不发善心,只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准确地一步一步加以描写."在写作上,《蜂房》充分表现了塞拉文学创作的鲜明特点:勇于进行新的艺术尝试,追求新的风格、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具体地说,主要有这样五点:其一,小说形式打破了传统的线式结构,不为时间和空间所约束.叙述故事采用倒叙、跳叙、闪回、同步等方式,象电影的分镜头那样把人物的活动过程分割开来,于是就形成了多达200有余的独立小节,构思精心,安排巧妙,被认为是作者全部创作中结构形式最新颖最独特的一部作品.其二,描述中充分运用对话形式,就象放映一部电影,叙述者的叙述或介绍不过是一种过度或画外音.翻开作品就会发现,一对对的人物如同日常生活中一样对话、闲聊、争吵、谈情说爱..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真切的、生动而朴实的生活气息,同时也使人物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等种种感受跃然纸上.其三,"集体主角"的巧妙运用.小说虽以咖啡馆女主人堂娜罗莎开头,其间以诗人马丁的故事为主要线索,但他们都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在作者看来,他要写的真正主角不是一两个人,而是成千上万的马德里下层市民.所以他便选取了300多个人物,作为三教九流、象蜂群一样多的马德里人的代表.这众多的人物极为重要,唯独如此才能广泛而真实地反映象蜂房一般营营不息的、为生存奔波的芸姜众主的痛苦生活.在作者笔下,这浩浩荡荡各色人等性格迥异、血肉丰满、形象鲜明,充分显示了塞拉驾驭语言、刻画人物的深厚功力.其四,时间的高度浓缩.
小说约合中文二十余万字,人物众多,叙述头绪繁复.而全部故事却仅仅发生在短短的3天年,即第一天下午、晚上、夜里,第二天上午、下午、晚上,以及三四天后的一个上午.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讲述如此多的人物的如此复杂的故事,作者如何绞尽脑汁地进行构思、安排,做到杂而不乱,多而不散,是可想而知的.其五,客观如实的描述.这正如作者在初版序言中所说的.整个小说他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一步一步准确加以描写的."他对生活既不粉饰也不夸大,因为"企图用文学的疯狂面具来掩饰生活,是一种欺骗."所以,《蜂房》不过是日常、粗暴、亲切而痛苦的现实的真实反映.无论叙事写人,状物绘景,作者总是客观地不加评论地叙述,给人一种生活就是这样的真情实感.
(朱景冬)
安・布埃罗.巴列霍基金会(1974)
作者简介安东尼奥・布埃罗,巴列霍《1916―),西班牙当代戏剧家.
1916年9月29日出生在西班牙瓜达拉哈拉市.他的父亲是军队的一名上尉军官,爱好艺术.他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便显露出绘画的才能,尽管他在上中学时曾获中学文学奖,但他对绘画的兴趣却始终如一.中学毕业后,他随父亲到马德里,进了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深造.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他积极投身子反对法西斯的战斗.他的父亲在1937年遭法西斯分子枪杀,而他本人在1939年被佛朗哥当局逮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他在死囚牢里关押了8个月,后被数次减刑,转狱,直至1946年才获得自由.出狱后他便开始从事戏剧创作.1949年他的第一部剧作《一个楼梯的故事》首演获得成功,并获该年度的洛贝・德・维加奖.他是一位以写悲剧见长的剧作家.他认为"悲剧的最大和最终的效果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希望".他创作的主要剧作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在燃烧的黑暗中》(1950),有取材于佩涅洛佩等待奥德修斯的古希腊传说的《编织梦的女人》(1952),有以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克兹的历史故事改编的《宫娥图》(1960).有反映大革命前巴黎生活的《圣奥维迪奥音乐会》(1962),等等.他还将莎士比亚的《汉姆雷特》译成西班牙文.他获得过多种戏剧奖、文学奖,1986年获西班牙文学最高奖一塞万提斯奖.1971年他当选为西班牙皇家文学院院士.
内容概要《基金会》是一出两幕四场悲剧.25岁的托马斯因散发传单被捕,他经受不住酷刑,供出了同伴,受到良心的谴责,因而精神错乱,产生了幻觉,认为监狱的牢房是个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金会,同牢的4名死囚分别是医生、工程师、摄影师、数学家等技术人员,他自己也成了作家.他在"基金会"里与未婚妻相会,与同伴们听音乐看电视,品尝啤酒,过着舒适的生活.他的幻觉与同伴们的现实发生了种种冲突,特别是与耿直的图利奥发生了矛盾.他还与已死去多日正散发着臭气的同牢病友谈话,并认为臭气是从失修的厕所里散发出来的已请"基金会"负责人派人修理.对于托马斯的境遇,老成练达的阿塞尔十分同情,他循循善诱地开寻托马斯,力图使托马斯从幻觉回到现实中来.与此同时,熟悉监狱图纸的阿塞尔一直在策划越狱的计划.他让囚伴们向狱方隐瞒了牢房内一病人已死去数天的、事实,正是企望狱方为惩罚他们的这一过失将他们罚到地下室里,以便从那里挖地道越狱.然而,狱方对此有所怀疑,图利奥被拉出去处决,马克斯被提去受审,居心叵测的利诺趁机向阿塞尔诬陷马克斯泄密.阿塞尔感到问题严重,便将从地道逃跑的计划告诉了利诺和托马斯.当监狱长来提审阿塞尔的时候,阿塞尔为了保护同伴,夺门而逃,坠楼身亡.利诺乘混乱将马克斯从楼上推下摔死.最后,利诺和托马斯被罚到地下室.监狱长身着礼服,在大厅迎接薪的"研究人员"的到来.
作品鉴赏《基金会》构思巧妙,主题鲜明,手法新颖,寓意深邃.作者颇具匠心地将幻觉和现实这一对处于不同平面上的矛盾交织在一个立体画面上,使战后西班牙人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剧中人物为思想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参与其中,受到自迪.幕启时,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间普普通通、摆设颇雅的房间.靠墙放着一张床,上面躺着一个病人,床边的屏风上挂着6个挂包.房间的右侧是一个陈放着盘、叉、桌布和精致玻璃器皿的碗橱,左侧则是一个上层陈列着精装书籍和一套剔透玲
珑的艺术瓷器,下层放着一架电视机的木书架,紧挨着书架的小铁桌上放着杂志、报纸和一架白色电话机.胸前别着一枚黑底白字的矩形胸章C―72的托马斯正随着罗西尼的乐曲的节奏清扫房内的垃圾,并与那位病人谈话,这时托马斯的未婚妻来同他相会,她胸前的胸章是蓝色的,她手里还捧着一只小白鼠.观众从他们围绕作试验用的小白鼠的一段饶有风趣的对话中,知道这是一个设备尚不齐全、被叫做基金会的高级研究中心.整个气氛轻松活泼,只是两个人的胸章,以及他们对小白鼠的不幸的命运的议论,才使观众感受到一缕含义深长的伤悼之情.接着,在托马斯的伙伴们到来时,贝尔塔已离去,他们不相信贝尔塔也在基金会工作,也不相信贝尔塔给托马斯打的电话.对此,托马斯十分苦恼.在托马斯收拾餐具时,图利奥去帮忙,但他只是摆出搬餐具的样子,并不去拿餐具;托马斯给同伴们递烟,图利奥又是漫不经心地应付,托马斯对图利奥的举动很是恼火.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开始对自己最初看到的一切产生了怀疑,渐渐明白那都是托马斯的幻觉,作者将虚幻与现实的位置颠倒过来,让观众感受到的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托马斯与贝尔诺、与病人的谈话,乐曲声,餐具、电视、电话都是托马斯的幻觉,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而图利奥空握餐具、托马斯手握着看不见的铁窗铁栏这些想象中的动作则是事实.这种幻觉与现实到置,并且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的立体交叉的手法,使观众处在托马斯的位置上,与剧中人物错了位的思想同步,接受现实的考验,这种观众的"积极参与意识"正是作者争比观的核心.到了第二幕的第一场,布景有所变比,雅致的摆设消失了,但仍保留着电话、电视机几件东西.囚犯们的衣着变得破旧不堪,室内光线也没言前一幕明亮.这是幻觉与现实之间的又一层次.图利奥与托马斯的矛盾逐渐缓解,图利奥从托马斯的美好的幻想中受到启发,他对托马斯说:
"你去做你的梦吧!托马斯,我不该指责你,做梦是我们的权利,但要睁开眼睛做梦,你正在睁开双眼.只有这样梦想,我们才会清醒."图利奥说的白日做梦指的已是更深一层的含义了.人要探索受压抑受束缚的潜意识,才能越过自身思想深处的障碍,争得进一步的心灵的自由.作者赋予"幻觉"的这个深沉含义在第二幕第二场,即最后一场中,得以全面展开.面对图利奥的这番话,托马斯并不理解,仍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就在图利奥被拉去处决时,他对图利奥说:"友谊是件美好的东西,朋友,你一定会带着未婚妻回来的,生活的幸福在等待着我们大家."同牢的难友就要绑赴刑场,而他却这样幼稚地憧憬.这时,幻觉与现实的对比是何等鲜明!观众正是在这幻觉与现实之间多层次的反衬中,在扑朔迷离的变化中,去思考剧中人物的命运和人生.在最后一场托马斯回到现实中来时,舞台布景迅即变化,"基金会"成了又脏又湿的牢房,基金会的负责人也成了穿警服的监狱长.这个从幻觉到现实的彻底转换是作者对战后西班牙社会专制暴政的最直接的揭露和抨击.然而,作品的深义并不局囿于此.在阴暗的死囚牢里阿塞尔和托马斯的一段对话将上一场图利奥提出的想法加以深化.当阿塞尔问托马斯:"你还想回到基金会去吗?"时,托马斯回答说:"我已经知道那不是真实的了,但我常常问自己,世界的其他地方是不是真实的..外面的人也会突然失去电视机,失去喝水的怀子,失去手中的钱..或者失去自己亲爱的人..然而他们仍然相信他们舒适的基金会.."托马斯经过前一段的经历,开始悟出"基金会"的双重含义了.阿塞尔又进一步开导他:"也许这一切都是一场巨大的幻觉.如果我们逃避现实,不深入了解它,那我们永远也得不到真
理.""几年前当我从这样一个监狱里出去时便明白了这个道理.刚一出去时我感到无比欢欣:无拘无束地漫步,沐浴着阳光,浏览群书,享受生活,生儿育女..但是,我很快便发现我是在另一所监狱里."阿塞尔意味深长地告诉托马斯,要从一个监狱走向另一个监狱,再走到另一个监狱,如此循环不止,也就是说要不断地从束缚心灵自由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真理只有在探求中才能得到,一旦识破了思想中的"基金会",认识便会提高一步,只有这样一步一步地认识,人的认识才会逐步完善.这里所说的"监狱"两字已失去了原意,它指的不仅是肉体的囹圄,而是心灵的束缚.人们要努力发现自己内心的"基金会",认识自己真正的处境,只有循环往复地去探求,方能争得往往被忽视了的心灵的自由.在阿塞尔坠楼身亡后,托马斯满怀希望地往惩罚牢走去,他决心象阿塞尔那样坚强,不断去争取自由.这是托马斯思想"净化"的全过程,观众的思想是否也得到了"净化"?剧的结尾正是引导观众去回答这个问题,当监狱长身着礼服,伴着罗西尼的乐曲,去迎接新的"研究人员"的时候,观众是否愿意再经历一次这种从幻觉到现实的转化?可以肯定,观众会在这令人悲悯的气氛中深深地去思考,去寻求自己的答案.
(陈凯生)
卡・何・塞拉为两个死者演奏的玛祖卡舞曲(1983)
作者简介《见"蜂房"条)
内容概要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地区,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吉辛德家族世代居住本地.因血缘相近,后代长相古怪:两排稀松的牙齿配上一张长长的马脸,但他们彼此和睦团结,友善相处.就是对在帕罗恰妓院里一贫如洗的盲人客尔家高登西奥,大家也从不嫌弃.高登西奥原先并不残废,年轻时还是神学院的学生,后因患眼疾久治不愈,被赶出神学院.他生活无着,便在帕罗恰妓院演奏手风琴,以求温饱.古亲德家族的祖先是声名显赫的帕尔多・德・塞拉元帅,但现今这一辈的大多数人却以种田、打猎、捕鱼为主.另一些居民是从外省迁居来的卡罗波人,被称为"外边飞来的人."他们长相也很特别:额头都天生一块红晕,仿佛家族徽记,他们既不耕耘土地,也不饲养牲畜,从事的是"坐着干活"的行当,如修鞋匠、裁缝、药材店伙计等等.西班牙内战烽烟四起,波及加利西亚.原来就有宿怨的古辛德人和卡罗波人关系日趋紧张.卡罗波人法维安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他做过裁缝,也当过小贩,长着一头暗栗色的头发.仪表堂堂,可满肚子都是坏水,人称"死神之鸟".此时,他认为铲除对头的机会来了.他的死敌是盲人音乐家高登西奥的姐夫希德拉和外甥巴尔多梅罗.巴尔多梅罗兄弟9人,都是好汉.老大巴尔多梅罗更是胆识过人,勇猛异常.最令人惊异的是他前额生育一块会变色的星形斑痕,有时它会发出红色光芒、有时变成晶莹透明的黄玉,有时又仿佛玲珑剔透的翡翠..由于巴尔多梅罗的英勇和神奇色彩,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威望.法维安对他又恨又怕,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一个阴云密布的夜晚,法维安纠集一帮歹徒,去希德拉家抓人.希德拉用枪回击,双方相持不下.诡计多端的法维安遂点火烧房,迫使希德拉放下武器.希德拉被孤获,其妻阿德加也被歹徒用枪托揍得失去知觉.巴尔多梅罗不甘束手就擒,便用猎枪抵抗,打死一名歹徒.法维安恼羞成怒,就把巴尔多梅罗的妻子和5个孩子抓住作为人质,巴尔多梅罗被迫牺牲自己来挽救全家的生命.希德拉和巴尔多梅罗被五花大绑,残害致死,法维安狞笑着,额上的红晕发出咄咄逼人的凶光.阿德加大难未死,与女儿一起把丈夫和儿子的遗体搬上牛车,运到墓地安葬.她们在死者墓前起誓,一定要亲眼看到让杀人凶手偿命.消息传到在巴罗恰妓院谋生的高登西奥的耳里,他第一次演奏起玛祖卡舞曲,为姐夫和外甥这两位死者哀悼.乐曲悲怆深沉,催人泪下,彻夜不息.这事发生在1936年8月,法维安在杀害了希德拉和巴尔多梅罗之后,内心十分恐慌,惶惶不可终日.他每天晚上都要开灯睡觉,而且从不宽衣解带,手枪还佩在腰带上.但古辛德家族并没有忘记这血海深仇.3年后的圣卡洛斯节,他们举行家族会议,决定由巴尔多梅罗的二弟丹尼斯执行报仇决议.丹尼斯武艺高强,皮肤长得跟钢铁一般坚硬.而且他还是一个喂养猛犬的行家.他的狼嗅觉十分灵敏,能够根据人的手汗气息的细微差别来判断敌人,然后如猛虎一般地扑上前去.丹尼斯接受命令后便伺机行事.一天,他带上两条训练有素的大狼狗,找到了走近溪边准备喝水的法维安."死神之鸟"掏出手枪打算自卫,但丹尼斯眼疾手快,一棍就把他的手枪打落在地.法维安吓得六神无主,跪在地上哀求饶命.丹尼斯说:"杀人者必偿命,这是山里的规矩."说罢,把拴着狼狗的绳子一松,两条猛犬直扑上去,咬住要害,撕裂肢体,法维安一命归阴.高登西奥闻讯后,第二次演奏起玛祖卡
舞曲.乐曲悠扬,持续到翌日凌晨.盲人乐师兴高采烈,因为上帝已经把杀人凶手送进地狱化成灰烬.
作品鉴赏塞拉于1983年推出的这部《为两个死者演奏的玛祖卡舞曲》,无论从思想深度或艺术水准来衡量,应该说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可以列为西班牙当代小说的经典作品.西班牙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这部小说具有更为深邃的思想内涵.作家向读者展示的,绝不仅仅是血肉模糊的尸体,凶狠野蛮的残忍行为,报仇雪恨的杀戮场面,从而造成人们胆战心惊的"可怕主义"感觉.我们从作品中可以明显地体味到,作家强烈地遣责这种迷信、粗野、毫无理性,几近兽性的鲁莽暴虐行为.作家叫探讨的乃是人类的命途.他力图揭示,在封闭、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社会环埃里,在内战狼烟蔓延的阴影下人类的生存状态.作家认为,人类犹如一头可悲的、伤痕斑斑的、被猎叉紧紧卡住脖子的野兽在进行顽强然而绝望的挣扎.这无疑又是一幅触目惊心的悲惨图景.古辛德人原本安居乐业、与世无争,内部和睦团结,对外绝不骚扰,但却为以法维安为首的兴罗波人所不容,后者甚至非欲置之于死地而后诀.作家虽然没有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来裁决这两大家族的争斗,但却也明辨了人类社会这两个方面或者说两个营垒的是非.作家认为,人类有人性的一面,也有兽性的一面,而最终,人性必然会战胜兽性,尽管人类在这过程中间要经历许多曲折、磨难和牺牲.作家实际上居高临下,悲沧地俯瞰着历尽劫难的人类的坎坷命运.据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在作家宽广的胸膛里,跳动着祝福人类的一颗善良心灵.本部小说,全书并不分章,为保持故事情节的完整和连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只是在最后,附加了法医解剖法维安尸体的一份验尸报告.这可以说是塞拉的故伎重操.在中篇小说《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一家》中,小说以回忆录的形式写出,前后还加了重抄者(即发现和整理这部回忆录手稿的人)的几个说明,以期造成"真实效果".本书末尾的那份验尸报告,也很奏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综观全书,本部小说在艺术手法上尚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摄影机眼"的进一步运用."摄影机眼"是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倡导运用的.根据这种技法,作家仿佛长了一双电影摄影机般的眼睛,对他笔下的人物,可以运用全景、远景、近景、特写、溶入、切入、闪回等影视手段来加以刻画描绘,因而显得灵活生动,效果真实.这是塞拉喜爱的一种创作手法,在过去的几部小说里,他曾经尝试过,而在本部作品中,较前更为娴熟恰当,二是神话寓言般的魔幻现实主义笔法,如写巴尔多梅罗前额生有一块会变色的星形斑痕,卡罗波人额头生有一块红晕,等等,使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读来引人入胜,这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几乎如出一辙.三是时空的转换和压缩.全书的情节并不一一按时间和场景顺序排列,作家往往采用倒叙、跳叙、同步以及并置等一系列新颖的时空描写手段处理,从而加深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增进了读者对于小说的参与意识.最后,作家在小说中无论叙事写人,状物绘景,都由一个客观的叙述者客观地、不加议论地从客观的角度进行客观的镜头摄取或笔头记录,然后加以播发或报道,其中的是非曲直,而给读者以极大的思索和判断空间.当然,美中不足之处也还是有的,那就是作品中仍然还有些许履历表式的人物介绍和不太必要的、直露的性描写.
(林一安)
意大利文学
瓦恩科・普拉托里尼麦德罗(1955)
作者简介瓦思科,普拉托里尼,意大利当代作家.1913年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统治的苦难岁月里度过的.由于家境贫寒,他九岁时就辍学谋生,先后干过电梯工人、排字工人、商店学徒等多种职业.艰苦的境遇并未使他丧失生活的理想.从少年时起,他就如饥似渴地学习,想将来当一个作家.所以,一天的劳累过后,他常常不顾休息,刻苦自学,或者到大学去旁听课程.过度的劳累和忍饥挨饿的生活,使他得了肺病.过早的走上社会和苦难的遭遇,使他对下层劳动者的生活、感情和愿望有了深切的体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普拉托里尼的文学生涯起步于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他发表了一批为自己在意大利文学界赢得声望的作品:如《马加契尼路》(1941)、(女友们》(1943)和《街区》(1945)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拉托里尼曾在那不勒斯艺术学院任教,但主要精力仍集中于文学创作.1947年,他发表了两部作品:《家庭纪事》和《苦难情侣》.其中《苦难情侣》获得很大成功.普拉托里尼重要的代表作品是《意大利历史》三部曲.第一部《麦德罗》(1955)、第二部《奢侈》(1960)、第三部《比喻和嘲讽》(1966).在这三部曲中,《麦德罗》的成就最大.它标志着普拉托里尼的写作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部作品以它独特的观察角度、崭新的艺术手法、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获得意大利最有名的文学奖之一――维阿雷焦奖.
内容概要麦德罗・萨拉尼是一个孤儿.他出生在佛罗伦萨,可是在15岁之前,他却从未在那住过.他的父亲卡柯是个淘沙工,早年曾是个无政府主义者,非常崇拜巴枯宁.麦德罗的母亲是个天使般温顺的女人.她在生麦德罗的时候去世了,妻子的离世和幼子的出生,改变了卡柯的生活.他戒了酒,把儿子送到三十公里外的乡下去,寄养在一个叫蒂纳伊的农民家里.自己则整天拼命干活,挣钱养活儿子.不久,卡柯在一次打捞沙石的时候,因船翻而淹死在阿尔诺河里.卡柯死后,善良的蒂纳伊老人收养了麦德罗这个可怜的孤儿.从此,麦德罗便长期地住在了乡下,同奶妈家的四个孩子一样作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而过着虽然贫困但却无优无虑的生活,一直到15岁.1887年,也就是麦德罗15岁那年,由于农业的连年歉收,农民的生活日渐贫穷.麦德罗的养父因忍受不了农场主的剥削和压迫而无奈背井离乡,携全家去比利时做矿工,把麦德罗留给了家中的两位老人.从那天起,麦德罗的美好的记忆模糊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结束了.于是,就在养父一家人离开的那天夜里,麦德罗逃跑了,跑到了他的故乡、他的出生地――佛罗伦萨.然而,等待他的并不是家乡的温暖怀抱,而是饥饿.为了填饱肚子,他只好去当搬运工,每小时的工钱电比其他人少一分钱.在这同时,麦德罗很诀就认识了父亲生前的两位老朋友,两个无政府主义者贝托和佩斯泰利.贝托不忍心让自己老朋友的儿子到市场上去卖苦力.他建议麦德罗选一个正当的职业.于是,麦德罗便当上了泥瓦匠.他一天要劳动十几个小时,身为一名"小工",他每小时的工资也低得可怜.贝托不但关心麦德罗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关心麦德罗的文化学习.他每天都要教麦德罗认字、写字.聪明的麦德罗恨快就学会了签名、写信,并且能十分流利地背诵大段的文章.贝托是个
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又是个酒鬼.每天晚上都要喝得烂醉.而从未见过父亲的麦德罗,早已把贝托看作自己的父亲,他每天晚上都要把醉成一团泥的贝托背回家来.一天深夜,贝托酒后来归,他突然失踪了.麦德罗焦急地四处打听,多方寻找,但均不见踪影.后来,他只好到监狱去查问贝托的下落.但不料反被卫兵抓进了监狱.这是他第一次坐牢.在狱中,他有幸结识了一个青年泥瓦匠凯里尼.从凯里尼的口中,他第一次听到了"社会主义"、"平等"、"按劳取酬"、"社会党"等新鲜名词.尤其是凯里尼的一席话:"在职业上你越是变得能干,你就越会明白自己是一个被剥削者",对他的震动很大.两天的牢狱生活结束后,为了尽快摆脱警方对他的监视,麦德罗继续做他的泥瓦匠工作.可贝托则彻底地消失了.这时,麦德罗发现无政府主义者的人数越来越少,而社会主义者的队伍在逐渐扩大,并且日益引起警方的关注.在生活的实践中,麦德罗用自己的朴素的目光看到了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他发现社会主义有自己的领袖,有自己的明确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他也亲眼目睹了社会党人为增加工人的工资、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于是,带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参加了社会党人的工作.他经常阅读进步的理论和文学书刊,出席社会党人召开的会议.他虽然还未正式加入社会党,但已经从一个普通的穷苦工人,成长为一个还残留着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者.到了1898年,劳资矛盾日趋紧张.食品价格大幅度的一再飞涨,而工人的工资却依旧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上.这促使大批饥饿的工人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也正是由于参加了这次示威游行,麦德罗和其他许多同事被警察逮捕,关进了牢房.这是他第二次坐牢.在这期间,他同常常来看望他的工人的女儿艾尔黄丽娅产生了炽烈的爱情.艾尔茜丽娅是一个美丽、热情、善良的姑娘,她十分同情并支持麦德罗所从事的斗争.1900年1月5日,麦德罗出狱后,他们便结了婚,建立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两次铁窗生活,锻炼了麦德罗的意志,使他在斗争中成长起来,他加入了社会党.1910年4月4日,在罗马的一个剧场里,召开了有1750名泥瓦匠出席的泥瓦匠代表大会.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大会.会者着重讨论了如何保护工人的实际收入等问题.1902年5月14日,一直未能缓和的劳资矛盾到了极点.工人们要求增加工资,而资本家则拒绝谈判,因而导致了从5月15日开始的为期46天的泥瓦匠工人大罢工.这是最为艰苦的一次斗争.在那难忘的46天中,以麦德罗为代表的一批坚定人士始终站在罢工斗争的第一线,领导着工人们坚持斗争,他们忍饥受饿,克服了罢工队伍中的动摇和妥协情绪,抵制了资本家的利诱和威胁,粉碎了资本家动用军警镇压工人的手段.使这场时间长久、规模空前的大罢工,终于以工人的胜利、资本家的失败而宣告结束.然而,作为罢工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麦德罗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在罢工刚刚胜利的第二夭,麦德罗第三次被警方关进了监狱,同时被捕的还有其他20几位同志.这时的麦德罗,已经成为一个坚强的、有觉悟的工人运动的领袖.在狱中,他带领大家坚持斗争,妻子艾尔茜丽娅也忍辱负重,全力支持他的事业.共同的信念,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夫妻间的真挚感情.麦德罗出狱时,看到艾尔茜丽娅抱着孩子,托着已有七个月身孕的身体前来接他.而麦德罗所思考的,则是今后的斗争事业.
作品鉴赏在意大利当代文学史上,围绕着《麦德罗》一书的出版,曾引发过较大的文学沦争.评论家们对这部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麦德罗》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在创作方法上,它标志着战后的新现实
主义文学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危机,预示着把新的创作方法引入文学领域的开端.在表现生活上,它找到了一个从普通劳动者和普通社会党人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干预生活的新观点.而另一方则认为《麦德罗》并没有跳出新现实主义的框子,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也不成功.作者热衷于反映人的动物性而忽略了同样复杂的社会性.但总的来说,评论界、读者和出版界都觉得这是一部近年来罕见的优秀作品,因此小说出版后被抢购一空.《麦德罗》以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的佛罗伦萨为背景,以主人公麦德罗的成长过程为基本情节主线,成功地描写了意大利早期工人运动的一个侧面,生动地展现了19世纪和20肚纪之交意大利的社会生活图画,艺术地再现了意大利工人阶级的觉醒、觉悟和成长的历史过程.严谨的创作态度,坎坷的生活经历,丰富的写作经验,使普拉托里尼塑造出了麦德罗这个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真实感的典型形象.他不仅是当代意大利文学中少见的正面典型,同时也是一个带有自传色彩人物形象.从他的出生地点、他的家庭、他所受的教育以及他少年时代的经历,人们处处都可以找到作者的影子.然而,作者并没有人为地无限抬高麦德罗这个人物,把他写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工人运动的领袖,而是冷静地、客观地描写了麦德罗的成长经历.既以褒赞的词语写了他的优点和长处,又以贬责的笔触写了他的缺点和错误.从而使这个人物更加接近生活,更加真实可信.麦德罗是由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工人运动领袖的形象.他从小失去双亲,是好心的奶妈抚养了他.这不幸的遭遇使他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辛酸,同时也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在争取工人自身权利的斗争表现得更为坚强.麦德罗的成长经历了觉醒、觉悟、成熟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竟是以他的三次被捕入狱作为标志的.当第一次无辜地被抓进监狱时,麦德罗还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而当他经过两天的铁窗生活,迈出监狱的大门时,已决心同无政府主义告别而投身了社会主义者的斗争行列.因为在狱中,青年工人凯里尼的社会主义思想启迪了他,震动了他,使他第一次找到了较为明确的生活目标.所以出狱后,他便经常阅读进步的刊物,参加社会党人的会议,思想也由自发走向自觉.他的第二次入狱是由于卷进了工人的示威游行的浪潮.这使他更清醒地认识到工人群众的斗争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纲领,否则的话,只能带来更多的痛苦.所以出狱后,他毅然加入了社会党,主动地、积极地承担起工人运动领导者的重任.在1902年的为期46天的大罢工中,麦德罗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他始终战斗在斗争的第一线,克服种种困难和压力,终于取得了胜利.而他本人也因此而第三次被捕入狱.如果说麦德罗第一次出狱时如大梦初醒,第二次出狱时目光更加明晰的话,那么,当他第三次迈出监狱的大门时,已经成为一个坚强、成熟的工人运动的领袖了.然而,麦德罗不是神,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作者在令人信服地描写了他成长过程的同时,又客观地展示了他性格中的另一方面.那就是他年青时生活的放荡,对爱情和婚姻的轻率,从而使这个人物的存在,有了坚实的土壤.小说也表现了作者很高的艺术造诣.它既有可歌可泣的劳资斗争场面,又有不带政治色彩的感情渲染.既有新现实主义的白描纪实,又有散文式的委婉动人的篇章.作者独具匠心地交替运用追忆和记实两种手法,把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风格和佛罗伦萨文学创作的传统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风俗画卷.
(王福和)
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豹(1958)
作者简介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意大利现代作家,1896年12月23日生于西西里岛巴勒摩城的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他本人就是世袭的兰佩社萨亲王.从小时起,兰佩杜萨就表现出聪颖的天资、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广泛的兴趣.钵而,他的少年时代并不幸福.由于家庭中不断出现的变故,使他的那段日子充满了孤独和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毅然应征入伍,奔赴前线,在一次战斗中被俘.后来,他逃出了战俘营,历尽艰辛,返回了祖国.1925年,他从军队退役.当时,正是墨索里尼执政时期.他因不愿为这样一个政府服务而长期旅居英、法等国,直到40年代初才重返西西里,闲居家中.贵族阶级的衰亡使他惆怅,一次次社会变革的失败又使他失望.于是,在极度的苦闷和孤独中,他开始用文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郁闷.早年就萌发的创作意念,便日渐成熟.《豹》是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写成的,这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于1958年11月在米兰出版,立即以它特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意大利文坛.评论家们称它为"划时代的佳作","20世纪最比秀的小说之一."然而,兰佩杜萨并没有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就在《豹》出版的前一年――1957年,当他刚刚抄完这部作品的手稿时,病魔便夺去了他的生命.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860年5月.在西西里岛的巴勒摩城郊外,在萨利纳亲王法布里契奥的府第,萨利纳亲王一家人在念完了晚上的玫瑰经后,正在用晚餐.在大厅的墙壁上,挂着萨利纳家族的王爵纹章,上面画着一只后腿站立的张牙舞爪的豹.年近50,身材高大强壮的法布里契奥,就象这一只豹在威严地统治着萨利纳家族.然而,此时的家族已处处显露出大势已去的哀败迹象.法布里契奥长子法兰西斯科懒散而毫无作为.他最宠爱的次子乔瓦尼也突然离家出走,宁愿做一个小职员,独立生活,也不愿在安乐窝里虚度一生.能在家里陪伴他的,只有三个女儿:卡罗莉娜、贡切达和卡特莉娜以及才仅仅16岁的小儿子保罗.看着贵族阶层的一天天没落,家产的一天天毁灭,他不但无能无力,甚至连进行补救的愿望都没有了.这时,西西里的形势十分紧张.加里波第统领着皮埃蒙特军队正准备大举登陆进攻.可法布里契奥仍然冒着风险,星夜进城去同情人幽会.第二天一早,他的外甥唐克雷迪赶来向他告别,唐克雷迪是法布里契奥姐姐的儿子.他的姐夫挥霍无度,把家产全部耗尽后便一命呜呼.唐克雷迪十四岁的时候又失去了母亲.国王便把他交给法布里契奥监护.唐克雷迪是一个热情奔放、生气勃勃、英俊潇洒的青年,法布里契奥喜欢他甚至胜过自己的儿子.此刻,他正准备去投奔加里波第的军队,向波旁王朝宣战.不久,为了躲避战乱的风烟,萨利纳全家到他们在多纳富伽塔的领地去度夏.此时,加里波第的军队已占领了西西里岛,波旁王朝彻底垮台了.唐克雷迪已是加里波第军队的中尉.正是由于他的关系,萨利纳一家人的度夏旅行在各关卡才得以顺利通过.在欢迎法市里契奥亲王一家抵达多纳富伽塔的晚宴上,当地上流社会的头面人物全都出场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本城迅速崛起的暴发户、新任市长堂卡洛杰罗和他的女儿安琪莉卡.在加里波第的军队登陆时,堂卡洛杰罗不但积极频繁地活动,而且利用战争的危机高价售出了大批粮食,挣了一大笔钱,购买了大量的地产.他当上了市长,他的财产已经可以同萨利纳家族分庭抗礼了.除此之外,堂卡洛杰罗又是当地自由派的领袖,在选民中享有很高的
威望,但是,由于他是从一个出身低下的暴发户起家的,所以穿着土气,举止粗俗,在贵族社会中没有什么市场.他的女儿安琪莉卡,由于在佛罗伦萨读书期间受过很多的教育,因而言谈举止颇象个贵族小姐.她的高高的、匀称优雅的身材,象乳汁一样白皙的皮肤,浓密的卷发,端庄沉着的仪表,使在场的宾客惊讶不已,更使唐克雷迪销瑰落魄,一见钟情.他很快便抛下了正在追求的贡切达而堕入了对安琪莉卡的情网.一日清晨,法布里契奥收到唐克雷迪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安琪莉卡的火一般的爱情,并请求法布里契奥代表他向安琪莉卡求婚.虽然法布里契奥这个情场老手也对安琪莉卡的美垂涎欲滴,但出于对外甥的喜爱,他还是向堂卡洛杰罗提出了这件婚事,美丽的安琪莉卡一日允诺.堂卡洛杰罗不计唐克雷迪已是一个破产的贵族子弟,并且答应给女儿一笔丰厚的嫁妆.于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已经是撒丁国王手下的正规军官的唐克雷迪赶回多纳富伽塔与安琪莉卡订婚.从这门婚事中,两家都得到了好处.安琪莉卡所带来的嫁妆,挽救了法布里契奥家即将垮台的产业.同萨利纳亲王这个大贵族的联烟,也使堂卡洛杰罗学到了贵族的作风和气派,成了一个新贵族.西西里王国和撒丁王国合并后,都灵政府想任命几个西西里的著名人士当者员.在这些著名人士中,法布里契奥名列榜首.但是他婉言谢绝了,并推荐堂卡洛杰罗去当者员.因为新的王国、新的政府、新的统洽,并没有给西西里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巴勒摩的上流社会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秩序.整天是名目繁多的交际,花样翻新的酒宴,五光十色的舞会.安琪莉卡同唐克雷迪结婚后,在唐克雷迪的一番指教下,掌握了上流社会的一些礼节和应酬.所以,当唐克雷迪把她引进巴勒摩的社交界时,安琪莉卡在舞会上俨然以一个十分合格的王妃的身份出现,博得贵族社会的一片赞叹.燃而,在这热闹非凡的欢宴和通宵达旦的舞会中,法布里契奥却倍感孤独.他宁愿一个步行回家,去欣赏清晨的街景.一晃26年过去了.法布里契奥感到生命之流正缓缓不停地从自己的体内离去.这只曾经是如此强壮的"豹、在身体状况一再恶比后,终于在1886年,他73岁时倒下了.在以后的21年中,萨利纳家族的人东零西散.到了1901年,在巴勒摩城郊外的府第里,只剩下了三个年近70的老小姐:长罗莉娜、贡切达和卡特莉娜.这时,唐克雷迪已死去三年了.安琪莉卡也年近70.而巴勒摩城正在准备庆祝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她是筹委会的成员之一.
贡切达在家中十分空虚,尤其看到还保存着父亲生前最喜爱的狗本迪科的那张皮时,便又勾结她辛酸的回忆.于是,派人把它扔了出去.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有着很强的家族自传色彩的作品,它描写的是西西里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在资产阶级的革命风暴中逐渐衰亡,被新兴的资产阶级所取代的历史,小说的乞字"豹"指的是这个家族的族徽.它象征着萨利纳亲王和这个家族的权势及威严.小说以萨利纳亲王法市里契奥一家在时代的动荡和历史的变革中丧失权势、日趋衰落为主线,展开了新旧两个阶级之间为斗争、妥协、联合、更迭的错综复杂的场面,刻画了主人公法市里契奥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他周围的各种人物在世态炎凉中不断变化着的种种面貌,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叶意大利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权力交替的一个时代.从公元前735年到公元1860年的近26个世纪里,西西里始终是外族统治的殖民地.希腊、迦太基、东哥特、秤占庭、撒拉逊、诺曼底、西班牙等侵略者纷纷拥来,他们部想把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加给西西里人民,以此来
同化西西里人民.从而使这个美丽的岛屿成为历史的根源和外族侵略双重挤压下的畸形儿.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大陆风起云涌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影响下,意大利也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复兴统一运动.虽然这场革命遭到了失败,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毕竟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削揭了外国统治者的势力,从而为意大利的统一开辟了道路,1859年,意大利和法国在同奥地利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进一步推动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革命浪潮,使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首先实现了统一.不久,革命的浪潮又席卷南方各地.1860年4月,西西里爆发农民起义,遭到政府军的血腥镇压,青年意大利党人加里波第闻讯率军赶往援助.他在西西里岛的马尔萨拉登陆,首战告捷,大大鼓舞了西西里人民.加里波第乘胜前进,不久解败了西西里全境,摧垮了波旁王朝的政权.兰佩杜萨的这部作品正是以加里波第登陆前后的大动荡时期为背景,描写了萨利纳这个古老而濒于灭亡的家族在这一历史变革时期的种种表现.由于萨利纳亲王的原型就是作者的曾祖父朱利奥、托马西,所以,作者在对萨利纳亲王法布里契奥这一形象的描写中,无疑倾庄了自己的情感.然而,同情的泪水并没有遮挡住作家那犀利的目光.兰佩杜萨对这个形象的刻画,基本上是冷静的、客观的.作为当时西西里社会中最显要的大贵族,法布里契奥在社会变革的大潮面前,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象水上的浮萍,随潮流任其飘动.而另一方面,他又毕竟同旧的王朝、旧的制度、旧的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的时候,他又时常流露出对往昔的眷恋,对逝去的荣华富贵的哀叹.看不惯新的变化又不得不顺应它,怀念过去又不得不抛弃它.这种矛盾的内心冲突使他经常为一种孤独没落和死亡之感所折磨,从而在面对现实的时候表现出一种苍白的病态.法布里契奥的死宣告了这个阶级命运的最后终结.在深入刻画主人公形象的同时,小说也深刻揭示了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资产阶级的革命风暴中,贵族阶级衰败了.以暴发户堂卡洛杰罗及其女儿安琪莉卡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然而,他们并没有把贵族阶级送进坟墓,而是与之互相勾结,互相妥协,甚至同贵族联姻,以使自己成新贵族.作者以此十分客观地揭示出革命失败的原因.小说对人物性格的刻划也是十分成功的.萨利纳亲王的自恃高贵而内心空虚;堂卡洛杰罗的鼓鼓的钱包和粗俗的举止,唐克雷迪和安琪莉卡的勃勃生机,萨利纳家三个老小姐的墨守陈规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福和)
奥莉阿娜・法拉奇男子汉(1979)
作者简介奥莉阿娜・法拉奇,意大利当代著名记者和女作家.1930年6月29日生于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她16岁时便开始创作.很快就以自己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才华在新闻界和文学界崭露头角.法拉奇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她的创作题村广泛、形式多样,有名人采访记、报道文学、散文、小说等.其中最重要的有《讨厌鬼》(1963)、《假如太阳陨落》(1965)、《对历史的采访》(1974)、《给一个从未出世的孩子的信》(1975),她的所有作品部已被译成英文和法文,有的译本竟多达二十来种,她的访问记和小说曾多次获得意大利和欧美各国颁发的新闻奖和文学奖.所以,她既是意大利人民所熟悉的记者,又是在欧美文坛上享有盛誉的作家.为表彰她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授予她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80年8月,她还曾应邀来中国访问,《男子汉》(1979)被公认为是法拉奇的代表作品.这本书初版于1979年7月,而到了9月份便已出了第七版.这部作品还荣获了同年度的维阿雷焦奖,该书在意大利己经印行了150万册,是意大利出版史上最畅销的书.这部优秀作品也震动了欧美文坛.小说在意大利尚未出版,就有许多国家先后购买了它的翻译出版权.现在,这部小说已经有了美国、南斯拉夫、西班牙、西德、荷兰、瑞典、挪威,丹麦、希腊等儿个国家的译本.此外,还有一些国家的译本也将陆续问世,本书在美国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三个半月内再版五次,有关评论文章达上万篇.
内容概要这是一个孤身奋斗、受排挤、忍欺凌、不被人们所理解的英雄的故事.这是一个拒绝向教会、恫吓、时尚、思想教条和形形色色的绝对原则屈服的男子汉的故事.这是一个渴求自由的男子汉的故事.这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听天由命、有独立思想井因此而被人们杀害的男子汉的悲剧.我伫立在你的灵柩前,透过水晶棺注视着你那大理石雕像一般的身躯,注视着浮现在你唇边的那个充满痛苦和略带讽刺的微笑.没有指针的时钟标志着记忆的行程,长眠在地下的你是我唯一可以倾诉衷肠的人.下面我要讲述的,就是你的故事.你――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炸死希腊军政府的独裁者乔治・帕帕多普洛斯.在实施这一计划的前一天夜里,你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海鸥落入大海后被无数的鱼咬伤而沉入海底.虽然对你来讲,梦见鱼,一向是个不吉利的预兆,但你还是准时来到预定地点,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由摩托车、小汽车、吉普车、救护车、无线电联络车组成的庞大车队开过来了.帕帕多普洛斯乘坐的那辆林肯牌黑色桥车就在车辆的中间,你的脑子用电子计算机的速度开始工作,迅速而准确地计算着那辆黑色轿车开上小侨的时间.桥上,有你埋设的地雷,汽车开过来了,地雷炸响了.然而,希望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你的计划失败了.由于没能及时撤离,你落入了警察的魔掌,在两个半月之久的时间里,为了弄清你的身份、你的动机、你的组织等等,他们一刻也没停留地折磨和摧残你的身体和精神.他们用钢鞭抽打你的身体,用毯子堵住你的鼻子和嘴.用钢针扎进你的尿道,用烟头和打火机灼烧你的身体.你的左脚被打残了,腕骨和掌骨脱开了,身上连一根完整的肋骨也没有了.尽管你无数次地昏死过去,但你始终没有吐露一个字.在法庭上,你义正词严地阐述了自己对暴力、对政治谋杀的态度.你指出,在一个有议会自由、有公民言论自由、有组织反对派自由的国家里,谋杀和暴力是应受到遣责的.但是,在一个用暴力进行强权统治、用暴力去
镇压人民的言论和反抗的国家里,谋杀和暴力就不可避免.你的慷慨陈词的申诉,你所例举的大量的自身遭受摧残的证据,把法庭变成了对军事独裁者的审判所.然而,残忍的军事审判庭并不理睬你所讲述的一切.他们仍然以图谋颠覆国家罪而判处你死刑.对此,你不屑一顾.甚至连眼皮也没眨一下,脸色也没变,只是做出了一个嘲弄式的微笑.她们把你押上了艾吉纳岛,那里是你的刑场.在执刑前,他们给你送来了一张赦免申请书,被你平静地拒绝了.因为你不愿向一个军事独裁者乞求饶命,好让他们利用你向全世界大肆宣传,凌晨5点30分,你生命的最后时刻到来了.但不知为什么,行刑队没有来.到了6点,他们还没有来.这样,一直到了8点钟,行刑队一直没有露面.于是,你又活了二十四小时,痛苦地等待着下一个黎明.然而直到第二天上午9点钟,行刑队依然没来.来的是一位军官,他再次要求你在赦免申请书上签字,又被你严辞拒绝了.第二天下午.行刑队终于出现了.但是,他们没有对你执行枪决,而是把你押往一座叫波亚蒂的军事监狱.牢房又窄又小,死一般沉寂.除了马桶什么也没有.没有手表,不知道时间.没有日历,不知道日期.没有人回答你的问题或者跟你说半句话.你坚持绝食,直到昏迷不醒.这时,整个欧洲都在谈论着你.你已经成了一种象征,你的名字挂在所有人的嘴边.正是迫于舆论的压力,你被缓刑三年.在这几年中,你曾经奇迹般地越狱出逃,但很快又被抓了回来,你仍不灰心,继续进行越狱的尝试,但两次越狱却都在即将成功时遭到了失攻.为了防止你再次出逃,他们专门为你设计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坟墓伏牢房.里面看不见太阳,看不见天空.你形单影只,孤独无伴,还没有死便被活埋了.在5年的岁月中,你除了看守之外,所接触到的生命只有一只蟑螂和136只蚂蚁.1973年8月21日,你被特赦出狱,恢复了自由.但你感到沮丧,因为你不想接受敌人的施舍.第二天,我终于同你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相见了.出狱后,你虽然没有放弃斗争的勇气和信念,但仍未能摆脱敌人的监视.你曾幻想用个人的力量组织一个战斗队,以改变目前的局面.可是,没有人肯跟你去冒这个风险.因为你不属于任何一个政党,你没有后台.你既不崇尚资本主义,也不崇尚马克思主义.只有蒲鲁东、柏拉图和加谬的学说能合你的胃口.我们结合了.过了能多过一些幸福的日子,我们费尽了周折才到了意大利的罗马.然而,我们的住所又被安上了窃听器,时时处处都有人跟踪监视我们.塞浦路斯发生政变后,希腊军人政府为了避免与土耳其作战,把政权让给了平民.但军权仍把持在他们手中.你立即返回了希腊.在议会选举中,你靠着别人剩余的选票,当上了一个不体面的议员.你在议会里向那些脱了军装的独裁者所进行的斗争,使他们对你恨之入骨.又由于你要在《新闻报》上发表那些不利于独裁者的秘密文件,所以,他们扬言要叫你死无完尸.1976年5月1日夜,你驾驶的小车遭到了两辆车的夹击,你的心脏和身躯裂成了碎块.而为政府效劳的司法部门却把这次谋杀当作一次普通的车祸草草处理了.你去了,你是不愿俯首听命的人,是不能被人们理解的人.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人,生活就不会有任何意义.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位微小的种子,会绽开一朵美丽的鲜花,这将是获得解放的一天,有意义的一天.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有着很强的纪实性和传记性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确有其人.他是抵抗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之一.1967年8月,在一次袭击希腊军人政权总统帕帕多普洛斯的行动中被捕.在狱中,他受尽了酷刑,最后披判处死刑,但没有立即执行.1973年,他被特赦出狱.
两天后,法拉奇前往雅典对他进行采访,随即与他结为生活伴侣.1976年5月1日夜,刺客制造一起车祸,杀害了帕纳古里斯.由于记者职业的影响,使法拉奇特别善于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因而她的作品充满了写实风格,她的创作也大部带有现实主义的特色.也正是由于记者的敏感的政治嗅觉,使法拉奇非常善于以重大的政治事件作为创作的题材.因而她的作品往往在一个政治事件刚刚结束不久就迅速问世,对当今社会有最为直接的影响,《男子汉》就很能代表法拉奇的创作风格.小说以主人公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的斗争经历为线索,描写了20世纪70年代希腊人民为反对军人独裁政权所进行的艰苦斗争,为读者展示了发生在希腊国度里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由于这部作品完全以伯纳古里斯的传奇性经历为题材,所以,它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都是当代生活中曾经存在和发生过的真人真事.因而,使这部长篇佳作别具一格,有着大大高于其他许多作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它就象一面镜子,鲜明、生动而又真实地映照出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重大的政治事件的背景上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是法拉奇创作的一大特色.在《男子汉》中,法拉奇在描写帕纳古里斯的坎坷生涯的同时,成功地穿插描写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象希腊军人政府的强权专洽、对军人独裁者帕帕多普洛斯的刺杀、世界舆论对帕纳古里斯的声援、希腊军政府为掩饰局面所下发的大赦令、塞浦路斯政变、希腊政府换汤不换药的议会选举、谋杀帕纳古里斯等等.小说对希腊政治历史事件的真实描写为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创造了有力的氛围,提供了典型的环境.从而使主人公作为反叛战士的性格更加鲜明、突出.同时,也正是这些纷纭复杂的历史事件构成了主人公苦苦挣扎的矛盾漩涡.从而使主人公在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始终如一、视死如归的昂扬斗志和非凡的工作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为一个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家,法拉奇对帕纳古里斯形象的塑造也是十分成功的.身为帕纳古里斯在生活和事业上的伴侣,法拉奇并没有因个人的情感而放弃她的现实主义原则.所以,在塑造帕纳古里斯这一形象的过程中,她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主人公英雄行为的渲染上,而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从而使主人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了坚实的生活土壤,显得真买可信.帕纳古里斯是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形象,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对军人独裁政权的斗争信念,对自己的信仰的追求,以及在遭受了难以形容的非人折磨后仍不屈服的精神,都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抵抗运动战士的优秀品质.然而,他的性格又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憎恨邪恶,却又主张宽容.不怕牺牲,却又留恋生活.渴望胜利,却崇拜死亡.面对死刑的判决,他报之一笑.即使已预感到死亡的来临,却还迎着死神走去.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着重描写了他的勇敢、他的坚强、他的视死如归.而随着小说情节的进展,他性格中的另一个方面,即他的固执已见、他的孤傲不驯、他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无政府主义的倾向等便一一显露出来.使人觉得他不是神,而是一个同样有缺点、有错误的活生生的人.小说从始至终以作者向主人公讲话的形式写成,有着独特的第二人称小说的特色.此外,小说在描述历史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抒发情怀时,饱含深情,文笔流畅,富于哲理,对读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王福和)
南斯拉夫文学
安德里奇德里纳河上的桥(1945)
作者简介安德里奇(1892―1975)南斯拉夫作家.1892年10月9日生于特拉天尼克附近的多拉茨村.两岁丧父,跟母亲一齐到了姑母家,在维舍格勒读小学.架设古城郊德里纳河上的11孔大石桥给予幼小的安德里奇以丰富的精神营养,几个世纪以来关于此桥的种种传说和故事在他心灵深处播下了良好的文学种子,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安德里奇在萨拉热窝读完中学,并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14年被奥地利当局逮捕入狱,1917年获释.1918年,《南方文学》杂志创刊,安德里奇即是该刊的创始人之一.以后,他以《南方文学》为阵地,发表了一系列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诗歌,散文诗和文学评论,积极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德里奇隐居在贝尔格菜德,拒绝同法西斯合作,埋头文学创作作.写出了〈特拉夫尼克记事〉(1945)、〈德里纳河上的桥〉(1945),《女士》(1945)部长篇小说.它们取材子波斯尼亚历史、采用记事体,注重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并大量运用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特拉夫尼克记事〉写法国驻波斯尼亚领事达维尔寻求正确的人生道路及其理想的幻灭.《女士》则记述了拉伊卡・拉达科维奇的一生.
而《德里纳河上的桥》以一座大桥的兴废,追述了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波斯尼亚在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占领下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波斯尼亚人民为争取民族狸立所进行的英勇斗争.此外,安德里奇还著有《泽科》(1950),《万恶的庭院》(1954)等作品,他于196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概要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丞相穆哈默德.巴夏为了开拓疆界,巩固帝国的霸业,在德里纳河渡口建造了一座大桥.从此,这座大桥就和维舍格勒城居民的主活发生了悠久而密切的联系,以至于在任何场合都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因此,关于大侨的建设和变迁的传说也就是一部有关维舍格勒城及其世世代代的居民生活、奋斗的历史.大桥就象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向人们讲述了一连串饱含着血泪的故事.穆哈默德・巴夏原是波斯尼亚人,小时候作为"血贡"被拉到土耳其禁卫军中,置身异国他乡,可他长大后却被擢升为海军大将和丞相,并当上了附马,成为土耳其苏丹统治人民的得力工具.这位巴夏与波斯尼亚上层社会中的许多大人物一样,在土耳其占领巴尔于半岛后,为了讨得主子的欢心,保全自己的地位和特权,竟然纷纷改变信仰,唯土耳其统治者之命是从.然而,信奉基督教的"赖雅"(平民百姓)则坚决反对他们在德里纳河上建侨,更反对官员的趁机横征暴敛.他们在暗地里组织起来,千方百计地破坏这项给维舍格勒人带来无穷灾难的工程,于是一场建桥与反建桥的生死斗争就这样惊心动魄地展开了.乡民拉底斯拉夫就是在这一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成千上万民族英雄的突出代表.他虽然个儿矮小,沉默寡言,而且有点神经质,但却非常善于鼓动,经常人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乡民中间进行宣传,"弟兄们,这种日子我们受够了,我们应当起来自卫.谁都看得出来,这个工程会把我们的命断送,每一个人都不能幸兔."后来,破坏大桥工程的事故不断发生,破坏的程度时大时小,同时,关于河神不让在德里纳河上建桥的谣令也越来越甚嚣尘上.土耳其统治者对拉底斯
拉夫恨之入骨,把他绑在桥头上,施以桩刑,如同烤叉串小羊,不同的是,木桩的尖头不是从嘴里出来,而是从背上出来,鲜血从木桩的进口和出口处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在木板上汪了一滩又一滩.他的两肋上下起伏,颈上血管的跳动清晰可辨,他的一双眼睛一直不停地,慢慢地转动着.从他那紧闭的牙缝中透出喃喃的声音,"土耳其人..上耳其人.."他咒骂道,"造桥的土耳其人..你们不得好死..你们不得好死.."统治者的野蛮暴行丝毫也没有吓住勇于斗争的维舍格勒人.在他们看来,上身裸露,四肢被捆,头靠在木桩顶上的拉底斯拉夫的挺宜的身躯是不会倒下的,他象一尊塑像,高高在上,不怕风吹雨打,永远屹立在那里.在拉底斯拉夫英雄形象的鼓舞下,乡民们组织过一次又一次的起义,进行过多种形式的斗争,终于迫使统治波斯尼亚几百年的土耳其帝国由盛到衰,不得不退缩到遥远的南方海边.然而,波斯尼亚人民并未从此得到解放,他们又沦落到奥匈帝国占领军的铁蹄之下.从表面上看,奥匈帝国要比土耳其帝国"文明"得多,他们开银行,建铁路,铺设供水管道,给小城带来一片"繁荣"和"进步"的景象,使得原来的一座古老的维舍格勒城也涂上了一层欧洲式的色彩.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物价腾贵,通货膨胀,小城居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罗蒂卡,"大桥酒家"的老板,一个精明强悍,深谋远虑的犹太女人.她能够巧妙地运用她那完美的身躯,非常狡猾的手段以及相当大的胆量,把每一个欲火难忍的人镇住.每一个顾客都瞩目于她,为了得到她的青睐和满足自己的私欲,把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扔在了酒家.而她则把赚来的钱用于周济穷亲戚,过问他们的生活琐事,安排他们的婚事,让他们的小孩去读书或者学手艺,让病人去治疗,并告诫和责备那些懒汉和挥霍浪费的亲人,表彰勤和苦干的美德.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妓院竞争,股票下跌,她最终仍没有逃脱破产的命运.阿里霍扎则出身于城里最悠久、最受人尊重的家庭.他为人忠厚,性格耿直,可在近代文明咄咄逼人的进攻面前却采取不抵抗政策,在整个城市遭受战争浩劫的同时,他感到自己的生命的火花已日趋暗淡,这是否标志着世界的末日已经到来,最后,他竟同代表伊斯兰古老文化的大桥同归于尽.1914年来到了,这是德里纳河上的大桥最后存在的一年,同以往的每一年一样,这一年来得很慢,但各种事件层出不穷,专人眼花绩乱.民族觉醒的怒涛冲击着巴尔干半岛,维舍格勒的青年也开始忧虑起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他们常常在桥头举行热烈的讨论,探求如何奋起,摆脱外来侵略者的压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轰然一声巨响,德里纳河大桥被拦腰炸成二段,这正是人类即将迎接新的曙光――1917年10月革命――的历史转折关头,它象征着古老的波斯尼亚,连同她的被占领,受屈辱的历史永远结束,而新的自由独立的波斯尼亚必将在斗争的烽火中诞生.
作品鉴赏《德里纳河上的桥》这部表现形式新颖别致的小说,仅用20多万字的篇幅就概括了一个国家450年的历史.它既准确地描述了几今世纪以来维合格勒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细致地勾画出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生活场景,成功地塑造了几十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小说涉及的历史事件如此之治繁,描写的人物又是如此之众多,但井没有给读者留下支离破碎,东拼西凑的印象,相反,读过之后却觉得作品前后浑然一体,互为关联,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得到这样完美的艺术效果,关键在于作者新奇巧妙的艺术构思.德里纳河上的桥即是作者构思的焦点,几乎成了小说主人公的化身.它在地理上连结着东方和西方,在时间上联结着过去和现在.它更象人民苦难
的目击者,亲眼看到波斯尼亚儿童像羔羊一样被土耳其侵略者送往异地充当"血贡";亲眼看到成千上万的乡民像小鸡一样被抓到工地上服苦役,还亲眼看到勇敢无畏的维舍格勒人怎样组织起来,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斗争的颂歌.总之,这座大桥好似反映波斯尼亚历史的万花筒或多棱镜.有了这样一个万花筒或多棱镜,作者便可以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中随心取舍,自由驰骋.不管任何人物与事件,只要能和大桥联系起来,便可纳入作者构思的网络.这就使得小说的跨度异常浩大,头绪极为繁多.然而,它并不是一部谨严的历史著作,而是一部塑造众多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小说.譬如乡民拉底斯拉夫在小说中出场的场面并不是很多,但是通过对其在桥头所受桩刑的具体描绘,他的高大形象在读者心中即深深扎下了根.一如作品中所说,"他已超凡人圣,割断了尘缘,本身自成体系,不受人间任何羁绊,无忧无虑.谁也不再能把他怎样,刀枪,谗言恶语乃至土耳其人的淫威都对他无可奈何了."同样,罗蒂卡的精明强干和乐善好施,作者也是通过与酒鬼周旋和救济乞丐、病人这样一些具体场面来加以体现的.至于为了更深刻他说明阿里霍扎对大桥的挚爱以及大桥在其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作者索性在小说的结尾安排他与大桥同归于尽.虽然,大桥和他的生命都不存在了,但是他的灵魂则得到了真正的升华.另外,《德里纳河上的桥》还创造了长篇小说的新形态,可以说它是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有关波斯尼亚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庄严史诗.安德里奇以大桥为媒介,辅之以民间文学的多种表现手法及各式民间故事传说,大大增强了小说的传奇色彩,读来格外引人入胜,这是小说另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首先,小说的题目《德里纳河上的桥》就来源于欧洲的一首民歌.开头几章有关大桥的种种传说,往桥墩里活活埋葬一对正在吃奶的挛生耍儿的故事,都是作者从民间文学中吸取的营养.书中对波斯尼亚、塞尔维亚中世纪和上一个世纪的一些民歌也运用得恰到好处.民歌和传奇故事使小说不同于一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德纳河上的桥》在南斯拉夫曾有"巴尔干人民的史诗"之称.评论家说它兼有"托尔斯泰的纪念碑式的风格"和"屠格涅夫的抒情情调",而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泽成许多国家的文字.这部作品的不足之处,是在描写人民大众的反抗斗争时,没有充分揭示它的阶级牛净实质,有时反而被宗教斗争所掩盖,而人民大众波澜壮阔的武装起义在有些故事中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
(阿明)
罗马尼亚文学
拉哈里亚,斯坦库乌露玛(1970)
作者简介扎哈里亚・斯坦库,罗马尼亚当代著名作家、诗人、政论家和政治活动家.1902年10月了日生于罗马尼亚的特列奥尔曼县,1932年毕业干布加勒斯特大学语言哲学系.在三十年代,他同左派和民主派的刊物积极合作,写诗和政论文章,抨击旧制度,保卫劳动人民的民主权利,1939至1945年因从事反法西斯活动而被监禁在集中营,1946至1952年担任国家民族剧院经理,1955年被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1958年至1968年任罗马尼亚《文学报》主编,1964年起担任罗马尼亚作家协会主席直至1974年12月5日逝世于布加勒斯特.斯坦库首先是作为一个诗人登上文坛的,1927年发表了诗《普通的歌》.30年代,他又发表了诗集《金钟》(1939).在战争年代他写出了《硝烟迷漫的岁月》(1944).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连续发表了《低声吟唱》(1970)、《时代的利剑》(1972).《天鹅之歌》(1973)、《月光诗》(1974)等.他还曾经把叶赛宁的诗译成罗文.斯坦库又写过许多长篇小说,其中最主要的有《赤脚汉》(1948)、《猎狗》(1952)、《苦根》(1956―1959).此外还有《拼命》(1962)、《疯狂的森林》(1960)、《风风雨雨》(1969)等.这些作品揭露了旧罗马尼亚地主资产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描写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对战前和战后罗马尼亚的政治生活都作了广泛的概括.他的许多小说曾被译成多种文字.《乌露玛》(1970)是斯坦库晚年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
内容概要从浊流翻滚的多瑙河,到奔腾不息的大海,从灌木丛生的荒滩,到白垩岩峭壁,整个多布罗加古老而神秘.仲夏时节,习习的清风吹沸着平坦无垠的大地,成熟了的麦子好象给原野涂上了一层熔化的黄金.秋天,猛烈的飓凤袭来,暴雨倾盆,铺天盖地,使闪耀着金色光彩的多布罗加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古旧的、蒙上一层绿衣似的青铜.冬季,肆虐的暴凤雨一直在天空和大地之间狂奔,整个多布罗加似乎成为一个结上一层薄冰的银色世界.春天来了,天气转暗,万里无云,多布罗加又呈现给人们一个翡翠般娇绿的世界.在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度过了几个月的时光,那是平淡无奇而又动人情怀的几个月,是幸福而又痛苦的几个月,它在我的心灵上留下了一道久不愈合的创伤,我叫达利耶,是一个瘸脚流浪汉,在意大利半岛游荡了将近一年时间,终于又回到了祖国.在康斯坦萨,我同那些帮助我重返故上的海员们分手后,带着在甲板上赌赢的一点钱,想在当地找个工作干.但是,没有人肯要我找这个残废.于是,我便沿着海岸,毫无目标地向南走去.我又渴又累,在中午时分,走进了一个叫索格的鞑靼人居住的小村庄.我找到了村长,他叫赛利姆、列什特,我讲述了自己的来历,然后向他要活干.经过一段激烈的讨价还价后,他决定雇用我直到秋天.除了给我吃的和住的外,还能给我一点少量的工钱.于是,向在场的其他人告别后,我便随着村长向他家走去,他的妻子并不欢迎我,而且对我充满了敌意.只是慑于丈夫的权威,才勉强答应了我的到来.这时,一对青年男女赶着一群马象激流一样涌进了大院.他们是村长的掌上明珠.儿子叫乌巴特,女儿叫乌露玛.乌巴特长得丑陋不堪,而乌露玛却美貌动人.我只看了她一眼,就被她迷住了.我望着她,望得出了神.她的一双碧绿的眼睛,象月亮一样
可爱的脸庞,柳叶以的弯眉,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魂飞天外.我的任务是同乌露玛,同去放牧.第二天清晨,当东方的天际刚刚露出一线鱼肚白的时候,我们便赶着马群冲出了院落.很快,朝霞就染红了大海,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几乎陶醉了.等乌翼玛策马向远处飞驰而去的时候,我便脱下衣服奔向了大海,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可是,乌露玛又突然返了回来,她也一丝不挂地问我游来.我觉得自己仿佛处在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里.上岸后,乌露玛突然而大胆地向我表露了她的爱情.我经不住她的亲切呼唤,抵御不了她那迷人的诱惑,终于投入了她的怀抱.从此以后,我们亲密无间,共同饮马,共同放牧.大海中,回响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沙滩上,留下我们爱的足迹.然而,时间却迈着无声的脚步在悄然地前进.仲夏时节,麦子成熟了.为了抢收庄稼,村长让我去割地、打场,不止我去放马了.虽然通过争执,我又多得了一份工钱,但这消除不了我同乌露玛分离的痛苦.地里的活又累又苦.天刚蒙蒙亮就要起床,夜里躺下后,又有无数的蚊虫赶来吞吸我的血液.就这样,从清晨干到落日,总算在三周内把村长的庄稼收割完毕.他额外给了我一点钱,让我到邻近的科尔甘村去找女人快活快活.可是,我心中想念的女人是乌露玛.我们已经好些天没在一起了.即使见了面,也只能偶尔说上一两句悄悄话.她告诫我,到那个村子里喝酒要特别小心,千万别接触那里的女人,因为她们的身上都有脏病.第二天一早,我便动身去了科尔甘村.在酒店里,有两个女人陪我喝了不少酒.但我没碰她们一下.待她们酒醉睡着后,就返回了索格村.村长家接下来的活是打场.但是,乌露玛却不愿意理我了,而且还经常莫名其妙地用鞭子抽打她的坐骑哈桑.打场完毕后,村长又叫我去放夜马,因为夜里的草可以使马膘肥体壮.就这样,在每天晚上,当别人都安然入睡后,我便赶着马群来到农场,然后直挺挺地躺在沙滩上,一直到天明,等到太阳升起来后,我就脱下衣服,跳进大海,一天夜里.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海面,我痛痛快快地游了一阵后,躺在岸上休息.这时,乌露玛出现在我的身边.我想拥抱她,但被她拒绝了.我们骑马在草原上奔驰.乌露玛说,如果我能追上她,捉住她,她就作我的女奴,听凭我的摆布.然而遗憾的是,我无论怎样也没能追上地.乌露玛的心情越来越糟了,对那匹马的虐待也日趋严重.乌巴特割礼的日期临近了,他热情地邀请我去参加他的割礼,并且希望我也成为一个鞑靼人.可乌露玛对我的感情却一天天冷淡了.乌巴待的割礼如期举行,仪式庄重而热烈.一个星期以后,他十分自豪地以一个男子汉的姿态出现了.而乌露玛则显得十分的憔悴,闷闷不乐.她说,自从我去科尔甘村那天起,他就不爱我了.虽然我没碰那里的女人一下,但毕竟同她们一块喝了酒,从而使自己遭到了亵渎.一天,她来到牧场,用一把锋利的铁叉,把那匹心爱的马哈桑杀掉了.秋风阵阵,凉意袭人,又落下了秋雨.我独自坐在海边,下定了离开这里的决心.这时,传来了鸟巴特落水遇难的消息.我疯狂地问那里奔去,远远看见乌巴特的尸体在海浪上漂浮.尽管村长和乌露玛冒死救回了他,但已没有成活的希望了.村长发给我工钱后,便打发我离开此地.他说是我这个瘸腿鬼给他家带来了灾难.我想,临走前再见乌露玛一面,向她告别.但她始终没有露面.我的希望破灭了,我沿着原路赶回了城里,登上了一列开住布加勒斯特的火车.在我的心中,多布罗加成了一段苦涩的回忆.
作品鉴赏在普希金的长诗里,美丽的茨冈姑娘真妃儿同贵族青年阿乐哥的浪漫爱情曾使我们难忘.在梅里美的短篇中,吉卜赛少女卡门那桀骜不
驯的性格和"不自由,毋宁死"的独立精神曾使我们惊叹.在肖洛霍夫的巨笔下,顿河哥萨克的纯朴生活场景更使我们陶醉.在这里,斯坦库为我们所展现的,又是一段充满强烈的抒情气息,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动人故事、一幅生活在罗马尼亚多布罗加大草原上的少数民族的风俗图画.在这幅洋溢着草原生活气息和颇具民族特色的画卷中,作者巧妙地交错运用诗的语言和散文语言,深情动人地描写了一对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鞑靼族姑娘、天真活泼的乌露玛爱上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个异教徒达利耶(林克).她爱得奇特.奇特得当她第一眼见到达利耶时,就把他当作是命运为她所安排的意中人.所以,她不顿对方是个瘸子,是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是她家的长工,主动而大胆地爱上了他.她爱得狂热.狂热得同达利耶第一次出外放马时就直接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情.并且不计一切后果,献出了自己的女儿之身,她更爱得深沉,深沉得作为村长的大小姐竟要发誓做一个长工的奴仆,听长工的摆布和安排,爱情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但更多的却是痛苦.由于出身的不同,经历的不同,种族的不同,信仰的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爱情观念的不同,他们的爱情很快就陷入了痛苦的漩涡之中.达利耶是个流浪汉.见多识广,老于世故,饱经风霜.而乌露玛则始终生活在一个偏僻闭塞的小村子里,"差不多是个不开化的野蛮人."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爱情问题上很难有共同的语言.达利耶的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偶然性.流浪的生涯和坎坷的经历已使他的胸中很难燃起爱的火焰.即使爱起来也不如乌露玛那样深沉,那么热烈.而乌露玛的爱则是野性的爱,占有的爱、排他的爱.她认为,达利耶的出现是命运为她一人安排的.她不允许达利耶爱别人,更不能容忍别人爱达利耶.所以,一旦她得知达利耶去了科尔甘村同别的女人一道喝酒以后,在她的爱的洪流中便涌进了一股恨的怒潮.一方面,她对达利耶爱得发疯,发疯得要做达利耶的女奴.另一方面,她对达利耶又恨得切齿,以至于把无处表达的恨全部倾泻在那匹无辜的马身上.而当她终于明白达利耶不过是她生活中的一个匆匆的过客之后,便为了不当杀人犯而杀掉了那匹可怜的马,从而宣告了他们那短暂而又痛苦的爱情终结.如果说通过乌露玛的形象我们似乎找到了真妃儿、卡门的身影的话,那么,通过作家对大自然的描绘:我们又仿佛看到了屠格涅夫优美文笔的再现.在这部作品中,斯坦库对他的故乡多布罗加充满眷恋之情.于是,多布罗加的景色便成了作品的"主旋律".而在这首一往情深的乐曲中,大海唱出了它的最强音.作家不但特别善于写海,而且还十分善于通过对海的描写来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心态.当达利耶又渴又累地在烈日下行走时,"海上烟波浩淼,波浪不兴."当达利耶找到了工作时,大海"主机勃勃奔腾喧闹."当达利耶面对乌露玛爱的呼唤迟疑不决的时候,"海在激荡.海在怒吼.海在高声呐喊.喧声阵阵,不绝于耳,..."当达利耶面对乌露玛的再次呼唤仍不敢上前的时侯,"碧绿的海又象原始森林那样咆哮着,波涛滚滚,扑上海岸,.."当达利耶和乌露玛终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明亮清澈的蓝天竟突然融化在大海的碧波之中.""蓝天和碧海忽然和烘托我们的滚烫的沙合为一体."当科尔甘村的两个女人企图勾引达利耶时,他觉得"大海也发现了我,它却对我发怒,它咆哮着,掀起万顷波涛."当乌露玛对达利耶表示决裂的时候,"风声飒飒,巨浪涛涛."当达利耶痛苦地离开多布罗加,回到城市的时候,"黑夜,笼罩着天空和大地,笼罩着城市和大海."主人公的心境通过大海的变化而展现出来,显得那样的和谐,那样的自然.
希腊文学
塞弗里斯大海向西
作者简介塞弗里斯(1900―1971),希腊著名诗人、散文家和外交家.
本名乔治・塞弗里阿底斯・塞弗里斯是他的笔名.塞弗里斯曾在法国巴黎攻读法律,后参加希腊外交工作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曾在卡拉和贝鲁特任职,后又任驻伦敦大使.1931年出版了第一部成名之作――诗集《转折点》,引起人们的注目,被誉之为"未来的诗人".此后又陆续出版了《水池》(1932)、《神话和历史》(1935)、《习作》(1940)、长篇诗《画眉鸟号》(1942)及《航海日志》(1940)卷.其中《神话和历史》共收诗二十四首,描述了诗人对古代神话和逝去历史的缅怀和追忆,这本诗集是他成熟期的代表之作.塞弗里斯的诗影响很大,被广泛译成各国文字,其中长诗《画眉鸟号》被称之为当代欧洲诗歌中的杰出之作.由于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塞弗里斯1917年获得希腊雅典学院的帕拉马斯奖金,1960年获剑侨大学荣誉博上称号,196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获得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博士及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等荣誉称号.塞弗里斯的诗作注重把古代神话与当代日常生活的表现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强有力地反映了希腊文化的优点,也唤起人们内心深刻的共鸣."(诺贝尔奖得奖理由)他的诗作在敏锐感受希腊文化的同时,深受象征派诗歌和爱略特诗的影响,从而把象征主义全面引人到希腊现代文学之中.他用优雅的抒情和清新的词汇给希腊诗坛带来了新的活力.
内容概要大海向西
大海向西同一列山脉相会合./南风在我们左边吹着,刮得我们恼火极了,/是那种切肤刺骨的风啊!/我们的房子在松树和角豆树中间/.高大的窗户,宽大的方桌,/让我们给你写信,到如今已写了这么久,/那些信投入了分隔我们的裂缝中,/为的是将裂缝填平.
启明星,当你俯下你的眼睛,/我门的光景便那么甜蜜,胜过那/涂在伤口上的油膏,那样欢欣,/胜过浸润舌根的凉水;/那样宁静,胜过天鹅的羽翼./你把我们的生活掌握在你的手心./吃过流亡的苦果以看,在晚上,/只要我们留在那份墙前面,你的声音便如希望之火来接迎我们,/而这风又开始呜咽,/象把剃刀刮着我们的神经.
我们每个人都给你写同样的东西,/每个人都在别人眼前沉默不语/,每个人都各自守望着目一个世界,/守望着山脉上的白天和黑夜,/守望着你.
谁来揭掉我们心上的优愁呢?/昨夜一场大雨,今朝又是那样,/满天乌云紧压着我们.我们的思想――/好比昨天那松针般的雨脚纷乱如麻,/它们被捆着不用,放在我们的门旁一/准会堆成一座崩溃的高塔.
在这些大部被毁灭了的村子中,/在这面对南风的海岬――/它的山脉在我们前面遮蔽着你――/谁来为我们计算我们决定忘记所要付出的代价?/谁将接受我们的奉献,在这秋季的末尾?(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
作品鉴赏大海是单纯而又神秘的,流动而又恒在的.海以它寥廓无垠的恢弘,向人类展示着无限和永恒,展示着自然的全部兢力.海是大自然的象征.当你身临大海,呼八面来风,远眺那天海一线所交织的浑饨时,你的思绪,你的情怀被海的诱惑所呼唤,思接千载,心驰万里.大海成为人们亘

当前:第20/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