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1/34页


古永恒的喟叹吟咏的母题.大海启迪了多少智者圣哲的沉思冥想,大海触动着多少骚人墨客的吟歌咏怀,海无尽头,吟咏大海的诗篇便同样永无穷尽.海在塞弗里斯的作品中也是一个经常反复出现的母题.他用希腊人对海所特有的那份心灵感应,以诗的形式赋予海一种新的意义,使之成为一个意象,一个表征,一个神谕.《大海向西》这首诗就是通过大海这一意象,来抒发诗人的感受、体验和冥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这一古老命题的理解和释义.这首诗是一首意象化与意绪化完美融合的诗.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化的处理方式,赋予司空见惯的事物以清晰而又朦胧的意义,增加了诗歌词语本身的载覆能量和深刻内涵,并将自己独特的冥想意绪浸润到每个意象之中.诗的第一段,主要由三个核心意象组合构成,这三个核心意象是大海、房子和信.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是散在的非逻辑的,但其中蕴含着诗人关于人与自然的诗哲式的述说.大海无疑表征着自然,房子作为人类的栖居所在,成为一个独特的象征.人借自然而主存,但他又超出于自然,用人工的操作营造一个存居的空间,这个空间是温存而安逸的,可同时也形成一种幽闭和阻隔.这样,在诗中自然的空间――大海与营造的空间――房屋便显示着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疏离状态以及渴求交流的企盼.营造的空间是幽闭的同时又是敞开的,那种渴求交流的企盼,通过写信方能表达,且通过写信方能达成.信成了沟通联结人与自然的唯一中介."让我们给你写信,到如今已写了这么久,/那些信投入了分隔我们的裂缝中,/为的是将裂缝填乎."在这里,塞弗里斯构思奇巧,在大海与房子之间切入了一个写信的行为,从而赋予这一寻常的生活行为以不同寻常的哲理意蕴.信固然是一种信息的传递,然而作为人类指称世界的符号,作为人感知冥思的载体,信――语言乃是人类自身的内在设定,因而它也构成了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前提和媒介,也许正是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说:"语言乃存在之屋."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行为其实质乃是一种照明活动,仰赖语言的照明,一切存在才得以示现出来,使之完成通向存在的去蔽澄明的境界.因此,一切在的示现与澄明都藉赖于语言照明这一行为,藉赖于通过语言所进行的对话交谈,正是"交谈指证出了一个共同世界的存在".(海德格尔《荷尔德休与诗的本质》)塞弗里斯可否受过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穿透意象,《大海向西》一诗涵蕴的深奥哲理确确实实在向我们敞开着一个存在的意义.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首哲化的诗,正如海德格尔的某些哲学论著是诗化的哲一样.更有意味的是海德格尔一生致力于拨转西方哲学的"误入歧途",以重新恢复柏拉图以前希腊文化的本来状貌,而塞弗里斯的创作灵感也正是渊源于古希腊的文化精神之中.两人对古希腊文化同样是心向往之、敬仰备至的.或许正是在古希腊文化这一共同基点上,我们找到了塞弗里斯与海德格尔关于人与自然、人与存在的共同感受.冥想和体悟.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曾说过:"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自然就是人类的家园,人的存在伫立在一块充满悖论的大地上,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赐予人类以血肉之躯,赐予人类以性灵.人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本真而存在,一方面作为与自然相抗衡相争斗的异在而存在.这设定了人的诞生必将标识着一个苦难历程的开端,人自己放逐了自己,使自身成为与自然相疏离的流浪者.《大海向西》表达了这种诗哲式的流浪精神与忧患意讽,这是作者面对自然所产生的还乡冲动."吃过流亡响苦果以后,在晚上,/只要我们留在那粉墙前面,/你的声音便如希望之火来接迎我们."哲学冥思
响归宿是精神的还乡,诗又何尝不是一次精神的漂泊与还乡.在漂泊与放逐中,人类企盼着家园的回归.对漂泊放逐异在的行吟诗人来说,还乡的冲动执著于一个神圣的秘而不宣的守望.在这守望中,人获得了步履维艰的旅途上的精神支点.守望来自于神圣的承诺,在静静的守望中,人战胜放逐的孤独与绝望."我们每个人都给你写同样的东西,每个人都在别人跟前沉默不语,每个人都各自守望着同一个世界,守望着山脉上的白天和黑夜,守望着你."守皇是一个神圣的承诺.它既神秘又清晰,但很难用理性逻辑去验证去把握去解析.理性逻辑所造铸的思想之塔,永远无法企达守望所默录的一切,因而,"我们为思想,/好比昨天那松针般的雨脚纷乱如麻,/它们波捆着不用,放在我们的门旁,/准会堆成一座崩溃的高塔."人与自然的疏离,导致了存在的遮蔽,导致了自然的本真与人的木真的遮蔽,"它的山脉在我们前面遮蔽着你."要让自然向人敞开,让人向自然敞开,仍需要人自身的努力.人于神圣的守望中,藉赖语言的照明盾动来完成存在的去蔽.在漂泊中,在放逐中,在守望中,人类做出了无数次的祭奠和奉献,或许这仅意味着一个西西弗斯式的神话.不管这祭奠和奉献是否值得,是否荒诞,是否可靠,是否有人或有神的承领(计算),守望和奉献无疑都将是一个命运的设定,正如漂泊与流浪同样是一个命定一样.塞弗里斯是一位具有希腊精神的诗哲.《大海向西》这首诗,虽是一首精炼短小的诗,但在充满意象的诗行中,浓缩着诗人对于自然与人这一古老命题的哲学沉思.这首诗的表述是纯诗式的,它通过怠象的张力,把极富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哲学思辨精神高度浓缩在诗的意象之中.诗人的哲学冥想也许是有意识的,也许是无意识抑或是潜意识的,但不管怎样,在我们穿行意象的迷宫时,总会或少或多地捕捉到一些深奥的玄思,感受到一点神秘的启示,领悟到一些难以言说的东西.由于塞弗里斯对于意象创造的得心应手,也就避免了一般哲理诗那种桔燥乏味的概念图解,并确保了其中的奥义永远向阐释者敞开.
(宋炜王宁)
奥季塞夫斯・埃利蒂斯疯狂的石榴树
作者简介奥季塞夫斯・埃利蒂斯(1911―)希腊著名诗人,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希腊克里特岛一个富商家庭,中学时代就酷爱文学,1930年人雅典大学学习法律.由于对法国超现实主义尤其是艾吕雅和茹弗感兴趣,他在30年代就开始诗歌创作,并陆续在《新文学》上发表.《新文学》是个先锋派杂志,他早期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特点.193呻他的第一本诗集《方向》问世.它与另一本诗集《太阳第一》(1943)代表了诗人的早期创作追求.1914年纳粹德国占领希腊时,他到前线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这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诗歌创作转向对人和自由的赞颂,长诗《献给在阿尔巴尼亚牺牲的陆军少尉的英雄挽歌》(1945)标志着诗人这一时期的转变和成熟.1957年至1959年,埃利蒂斯隐居独处,潜心创作长诗《理所当然》,同时为另一首长诗《对天长叹》定稿.1959年《理所当然》问世,并获第二年的国家诗歌大奖.长诗包括《创世》、《受难》和《赞美》三个部分,以宗教为题材,展示了人类的苦难历程,赞美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971年到1984年.又先后出版了《光明树》、《花押字》、《玛丽亚・奈弗利》以及《看不见的四月的日记》.其中《玛丽亚・奈弗利》代表诗入晚期创作的艺术追求.1982年当选为希腊作家协会的名誉会长.
内容概要疯狂的石榴树
在这些刷白的庭园中,当南风/悄悄拂过有拱顶的走廊,告诉我,是那疯狂的石榴树/在阳光中跳跃,在风的嬉戏和絮语中/撒落她果实累累的欢笑?告诉我,/当大清早在高空带着胜利的战栗展示她的五光十色,/是那疯狂为石榴树带着新生的枝叶在蹦跳?当赤身裸体的姑娘们在草地上醒来,/用雪白的手采摘青青的三叶草,/在梦的边缘上游荡,告诉我,是那疯狂的石榴树/出其不意地把亮光照到她们新编的篮子上,/使她们的名字在鸟儿的歌声中回响,告诉我,/是那疯了的石榴树与多云的天空在较量?/当白昼用七色彩羽今人羡妒地打扮起来,/用上千支眩目的三棱镜围住不朽的太阳,/告诉我,是那疯了的石榴树/抓住了一匹受百鞭之笞而狂奔的马的尾鬃,/它不悲哀,不诉苦;告诉我,是那疯狂的石榴树/高声叫嚷着正在绽露的新生的希望?
告诉我,是那疯狂的石榴树老远地欢迎我们,/抛掷着煤火一样的多叶的手帕,/当大海就要为涨了上千次,退向冷僻海岸的潮水/投放成千只铅舶,告诉我/,是那疯狂的石榴树/使高悬于透明空中的帆缆吱吱地响?
高高悬挂的绿色葡萄串,洋洋得意地发着光,/狂欢着,充满下坠的危险,告诉我,/是那疯狂的石榴树在世界的中央用光亮粉碎了/魔鬼的险恶的气候,它把白昼的桔黄色的衣领到处伸展,/那衣领绣满了黎明的歌声,告诉我,/是那疯狂的石榴树迅速地把白昼的绸衫揭开了?
在四月初春的裙子和八月中旬的蝉声中,/告诉我,那个欢跳的她,狂怒的她,诱人的她,/那驱逐一切恶意的黑色的,邪恶的阴影的人儿,/把晕头转向的乌倾泻于太阳胸脯上的人儿,/告诉我,在万物怀里,在我们最深沉的梦乡里,/展开翅膀的她,就是那疯狂的石榴树吗?(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
作品鉴赏欣赏一首诗,会有许多难以言传,难以表达的感受,反复玩味,你或许会发现无数的意蕴和哲理内涵,但一首诗给你印象最强烈最深刻
的恐怕要致第一次读她时的直觉感受了.在审美判断中,直觉第一次展示给人的感受往往也是最可靠的.第一次读埃利蒂斯的《疯狂的石榴树》,我的感觉获得了一种近平疯狂的张力.这种疯狂的张力与其说它来自于视觉形象和感宫意象的奇异组合,倒莫如说它渊源于诗中洋溢的原始生命力.这是一支生命的赞歌.全诗运用意象组合的方式,赋予石榴树以生命的象征,把生命内在的原始冲动和无限的力度,提升到一种疯狂的境界.主命是一种奇异的存在,由于技术理性的浸染,生命的奇异性几乎完全被理性逻辑程序所控制所操纵.理性固然是生命得以得在的必要条件之一,但理性的单向度片面化发展,往往导致生命的异化,使生命变得越未越苍白无力.在泛理性主义的时代,一切主命都被舒舒服服规规矩矩地编织进逻辑的网络之中.生命似乎可以躺在逻辑的床褥上安然入睡了,那神奇的相遇,那偶然的欣悦,那秘而不宣的迷狂以及那不可遏止的神秘冲动似乎都已成了昔日的神话.而对生命的如此境况,诗人何为?埃利蒂斯与很多现代诗人一样,努力用诗的光芒去照彻生命,让生命力在诗境之中得以极度的高扬和升腾,恢复待所固有的那种生命本体意义.荷尔德林曾追问过,"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有什么用呢?他所捐的贫瘠并不是指技术科学或物质的贫瘠,而是物的增值与人的生命的贬值的贫瘠.在这种贫瘠和苍白中,只有诗是富有的和充满活力的.正如埃利蒂斯所说的那样:"诗即站上理性主义弃械的地方,继续朝禁地向前推进;证明是它最不为磨损所挫败,它尽职地捍卫使生命成为一件看得见的作品的永久据点."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至于对全诗给予我们的疯狂感感到无所适从或恐慌.诗中所表现的疯狂,是对于泛理性主义的帚有力冲撞,是对于生命的神异的召唤.生命置身干这种召唤中,才能从沉睡的黑暗走向无限敞开的世界.
埃利蒂斯是一位运用语词的大师.他在复归语词的感性本源的过程中,赋予语词一种神奇的魔力.在他的诗中,我们看到那些抽象的指称符号已从干瘪苍白的逻辑之网中挣脱出来,带着挣脱后的狂喜和原始的魅力,以抵挡不住的诱惑和迷狂,召唤着沉睡在生命深处的冲动.《疯狂的石榴树》调动了语词的全部感性魅力.全诗自始至终不离开具象的融汇重叠,并运用了通感等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词的感宫张力和跳跃感.你看那疯狂的石榴树"撒落她果实累累的欢笑",在"衣领绣满了黎明的歌声","把晕头转向的鸟倾泻干太阳胸脯上".读这些诗句,你恨难再用惯常的逻辑语式或语法规则去衡量它.诗在这里重新获得了另外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是一种无规则的规则,正象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说的那样,它是无法之法,因而乃是至法.艺术的规则显然活存于这种无法之法之中.如果我们只知刻板的按科学逻辑的程序:让诗去规规矩矩地缚手就范,就无法感受诗,从而也就无法感受生命.
细细体味此诗,我们发现全诗的构成是基建在两个希腊文化的原型之上的.这两个基本原型就是日神和酒神.尼采曾认为正是日神和酒神构成了希腊相文化艺术的基本原型.日神阿波罗是光明的象征,它支配着人们内在的梦幻世界,是智慧之光源,具有形上学的象征意义;而酒神狄奥尼索斯则是生命之流的象征,它使人进入一种沉醉迷狂的状态,代表弄放不羁的原始生命冲动,具有形下学的感性特征.在《疯狂的石榴树》中,日神那种睿智的形上学象征气酒神那种狂醉的生命感性冲动,本真的融汇为一体,结晶为一个意象――疯狂的石榴树.埃利蒂斯的一句诗,有助于我们解开石榴树这个意象的谜底:"由于你的反映、太阳在石榴中结晶了,并且感觉良好."在
石榴的结晶中凝结着太阳的形上学本源.通过石榴,形上学的本源又与那疯狂的生命冲动血肉般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绚烂光华、生机勃勃的世界.人类在这一世界中栖屠、升华或飞升,进入一个超凡入圣的境界.太阳或日神是埃利蒂斯诗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原型,他因此享有"饮日诗人"的美称.他认为太阳之神是美之神,具有形上学的启示和象征意义.埃利蒂斯在诺贝尔奖受奖演说中说:"双手捧着太阳而不炙伤,把它象火胆般地传给后继者,是一项艰苦,但我相信也是受祝福的任务,而我们正须如此做.有一日当意识浸澜于光明中,与太阳融为一体而泊于人性尊严与自由的理想汇流时,那些绊羁人类的教条就得屈膝让位了."这段论述可以说是我们能读此诗的最好注释了.
(宋炜王宁)
埃及文学
纳吉布・马哈福兹《宫间街》三部曲(1956―1957)
作者简介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出生在开罗杰马耶勒老区一个中等家庭.父亲当过会计,退休后与朋友合伙经商.纳吉布是家中老小,在虔诚的伊斯兰信仰与充满爱国主义的家庭环境中长.从小聪慧好学,兴趣广泛,喜好读书,渐渐对文学发生兴趣.中学时代,为提高英语水平试泽《古埃及史》(1932).1929年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受埃及思想家文学家塔哈、侯赛因、阿高德和萨拉姆、穆萨的影响,立志作个社会改革家.干1930年考人开罗大学哲学系.1944年毕业后又攻读硕士学位.在文学强烈的诱惑下,1936年放弃哲学,选择了称之谓"狡猾艺术"的文学.马哈福兹良朗在政府部门供职.1939年从开罗大学转至宗教基金部.1955年进入文化部,朱后在艺术局、电影公司任职,直至担任文化部顾问,1971年退休,任《主字塔报》专职作家及理事会成员.马哈福兹的写作全部在业余时间进行.为了不受干扰,他不肯恋爱结婚,养成严格的生活秩序.1959年才改变初衷,没征得母亲同意就与好友之妻妹结合.马哈福兹的创作以长篇为主、短篇几乎成为长篇创作的准备、补充和练兵场.在半个世纪的写作主侄中,他一共创作了17部短篇集和31部中长篇.主要作品有三部曲、《我们街区的孩子们》、《尼罗河上的絮语》和《平民史诗》等.1957-1968年先后两次获国家奖和一级国家勋章,198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将阿拉伯文学推向世界.其作品译成英、法、德、俄、西等十几种文字.我国翻译出版了近十种,他是拥有中译本最多的阿拉伯作家.
内容概要《宫间街》描写本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典型的埃及家庭.主妇艾米娜深夜等待丈夫消夜归来,回忆起进这家门从不习惯到驯服恭顺的经历.丈夫艾哈迈德・贾瓦德是位商人,他道貌岸然,成严可惧.5个孩子对他必恭必敬,只有晚饭之后围坐在母亲身边,谈天说故事,他们才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乘父亲外出似生意,儿女怂恿,母亲走出家门,丢侯赛因清真寺朝拜,回程中不慎被车撞伤.父亲闻讯大怒,一俟母亲康复,便逐出家门.经多方解劝,方允许返家.儿女亲事是家庭大事,自然需家长做主,任何自由行为均被扼杀,二子法赫米与邻女玛丽娅相爱,欲谈婚嫁,被父亲斥为不守礼法,偷看女人.小女阿漪莎爱上青年警官,只能从窗户暗送秋波.父亲做主,将一双女儿先后嫁到邵凯特家.长子亚辛为前妻所生,游手好闲,以酒、女人填补空虚的生活.在妹妹婚礼上,他认识父亲纵情声色的另一面,变得更加放肆.父亲宽容了他企图强奸女仆的行为,并为他娶妻.他携新婚妻子外出看戏,遭父亲斥责.1918年埃及诞生了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反帝战线形成并提出明确的独立要求.二子法赫米不顾父亲禁止,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占领的学生运动,牺牲于反英游行示威的队伍中.他的死使全家包括不过问政治的母亲和两个女儿成为华夫脱党的支持者.父亲为哀悼儿子,停止寻欢作乐.阿漪莎生下千金.《思宫街》尽管父亲起初禁止儿子参与政治,但是儿子的勇敢和爱国主义令父亲引以自豪.他深感失子之痛.5年后,一场大病致使他体态衰老明显,他感到青春已逝,不久又开戒,恢复原来的生活,岁月流逝也同时动摇了父亲在家中的绝对权威.母亲已毫无顾忌地去候赛因清真寺钥拜或探望已婚儿女.亚辛公然违抗父亲,喜新厌旧,
休了宰娜卜,娶了玛丽娅,离家独居.小儿子凯马勒已经长大,他热恋着同学侯赛因的姐姐阿漪黛,把她奉为美神.双方家庭社会地位悬殊,凯马勒欢下阵来.高中毕业后,他拒绝父亲要他学法律,走传统仕途之路,决心献身学术,报考了师范学院.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无神论哲学动摇了他从小热衷的宗教信仰.于是,凯马勒陷于感情与信仰为双重危机之中.因撰写介绍达尔文进化论的文章与父亲发生觊龉.在动荡的政局下,他找不到出路而刍干痛苦根迷惘之中,一个胡气蓬勃的年轻人变得抑郁寡欢,出嫁后的大女儿海迪法不习惯婆家开放的生活,看不惯妹妹入乡随俗,执意按传统方式生活,闹得家庭不和,亚辛夺去父亲的情人,不顾一切与之结婚.放荡生活使父亲心脏病发作,险些送命,民族领袖柴鲁尔逝世.身后留下一个危机四伏的华夫脱党,阿漪莎在一场瘟疫中失去丈夫和两个儿子,与女儿相依为命.亚辛妻子临产.《甘露街》三十年代,埃及社会已发生很大变化,开罗大学建立.男女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交往,电灯、收音机进入殷实人家,老一代专横的统治濒于崩溃,父亲已无法约束妻子儿女的活动,每周五家庭的大聚会给他老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凯马勒当上小学教师、虽然他并不喜欢这一职业,从小生性好强的他仍兢兢业业地干,博得他人的敬重.每月写一文稿促使他学习不断探索,既排遣内心的孤寂,也逃避了家庭中沉闷的空气.他依然徘徊不定,找不到归宿,怀疑自己的文章,甚至怀疑自我的价值.家庭中第三代人也已长大.亚辛的儿子里都万靠巴莎举荐,当上部长秘书.海迪去的两个儿子信仰不同,走上不同的道路.阿卜杜・蒙依姆进了法学院,成为穆斯林兄弟会的骨干,狂热的宗教分子.弟弟艾哈迈德大学毕业后进报社工作,结织了印刷工人的女儿、社会主义者苏珊.在舅父凯马勒和女友的影响下,艾哈迈德走上革命之路,成为马克思主义看.他不顾母亲反对,毅然与苏珊结合.两兄弟都把自己的住处作为宣传聚会的地方.均因宣传异端而被捕入狱.艾哈迈德在狱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信仰,使哥哥、舅舅受到鼓舞.继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也离开人世.分崩离析的家庭又迎来了新一代的诞主.
作品鉴赏四十年代,马哈福兹被一种表现几代人生活为"家族小说"
深深吸引.他明白写这种小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充裕的时间.尽管如此,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令他心神不安.于是他认真阅读了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托马斩・曼的《布登动洛哥一家》,从中找到了他的艺术感觉.在完成他著名的四部社会小说《新开罗》,《始未记》,《赫利利市场》,《米达格胡同》后,酝酿两年,开始了阿拉伯小说史上最重要的冲刺.他面壁4年,倾注了全部心血,完成了他的家族小说,长达1500页.由于篇幅过长,出版时一分为三,每部恰到好处地侧重描写一代人,并以所在的街区命名.一部作品拦腰截为三段且前后呼应,是见其布局谋篇之精细.小说以细腻的写实手法,描绘了开罗一个商人家庭三代人的不同命运.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的历史变迁,反映出埃及现代历史上最重要寸期的社会风云变幻,新与旧、黑暗与光明的搏斗.作者没有正面描绘1919―1946年间埃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对此着墨不多.他把全部的激情和笔墨集中描写人,从家庭成员的反映情感变化中展现外部世界的变化,揭示埃及现代历史的进程,特别是埃及资产阶级政党毕夫脱党及其领袖柴鲁尔等人的活动及历史作用.小说也从阿卜社、贾瓦德和邵凯侍两个家族几代人的生活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勾勒出现代埃及的人情风俗史.小说描绘的传统家庭与贵族家庭不同的主活方式及家风,长幼关系,婚丧嫁娶,衣著打
扮,建筑布局,房间装饰等等,无不说明三部曲不愧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马哈福兹以其生花之笔成功地刻画、塑造了众多的个性鲜明生动的典型人物.最令人难忘的是专制的家长阿卜社、贾瓦德,阿拉伯旧式妇女――母亲艾米娜,东西文化碰撞中迷惘困惑的一代知识分子的低表――小儿子凯马勒.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极为复杂,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人们很难用"好"与"坏"来评价.从中既能看到历史文化的积淀,又可发现时代运动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家长呵卜杜、贾瓦德是埃及伊斯兰宗清制度的卫道士.他用传统的封建礼教、宗教信仰约束家人.女儿出嫁,未来的女婿必须是向他攀亲,妻子是他的奴仆,唯言是听,决不许越雷池一步.而他本人似乎有一种特权,可以不循规蹈矩.他是个虔诚的穆斯林,认真完成宗教功课.与此同时,他又以"真主是宽容的"为其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开脱.他是个诚实的商人,在商界颇有威信和人绿;作为一个埃及人,他也有一颗爱国之心.他支持民族领袖,为华夫脱党捐款,产要求独立的代表团委托书上签名.但是,却逼着儿子发誓不参加爱国斗争.作者从各个层面上揭示这个人物的表里不一,矛盾而又统一的个性特征.凯马勒晕小说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经历反映了埃及现代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思想与心理危机.作者运用心灵分析法,细致人微地描绘了这个人物为内心世界,思想感情的激烈冲突.他接受了不同文化的熏陶与冲击.孩提时,心中充满了对真主和祖国的热爱,小学时曾与英国士兵交朋友,二哥牺牲后才懂得了仇恨.中学时代崇拜著名学者,立志改革社会,大学时代在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潮影响下,从东方神话般的梦境中腥来,追求真理与自由.科学改变了他的宗教信仰.对受西方教育的贵族小姐的爱恋,体现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然而,严酷的现实粉碎了他的美梦.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困扰着他,旧的被否定,新的信仰一时又确立不起来.他失去上一代人的心理平衡,陷于一代人的精神危机之中.而第三代人不论左中右都已确立了坚定的信仰,并为之奋斗.三氏人不同的命运充分展示了埃及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心灵轨迹.三部曲的结构独特精湛.时间成为小说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哈福兹十分注重时间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每一部都以一人死去,一个小生命诞生结束.读者便在生与死、新与旧的交替中感受到时代的脉博,看到社会内部酝酿的深刻变化.小说结尾以第三代信仰共产主义的艾哈迈德和穆斯林兄弟会骨干蒙依姆双双被捕,预示了埃及的前途,至今仍有其合理性.三部曲问世后,立即受到舆论界的一致好怦.法国东方学者杰克・热米写了70页的长文盛赞它的成就.西德东方学者马尔丁称马哈福兹为"埃及的歌德".埃及评论家拉迦乌・尼高什将他与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这部作品奠定了马哈福兹在阿拉伯小说史上的地位,将阿拉伯现实主义小说推到顶蜂.
(李琛)
尼日利亚文学
索因卡囚犯
作者简介索因卡,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1934年7月13日生于尼日利亚西部阿贝库舆塔市.父母是约鲁巴族人.18岁他先在伊巴丹大学学习文学,1954年入美国利兹大学,专攻英语.毕业后受聘于英国皇家宫廷学院,任剧本审读.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后,他回国从事戏剧工作,并任演员和导演.1967年,他从美国返回正爆发内战的祖国后被捕,1969年获释.1973年获利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76年起任伊费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同时被聘为剑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耶鲁大学客座教授.1986年,他成为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决定中赞扬他"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诗意般的联想影响当代戏剧","他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表现手法,并把这些运用于机智的对后、讽刺扣怪诞的描述、典雅的诗歌和闪现生命活力的散文之中."索因卡用英语写作,著作宏丰,除以戏剧著称外,于小说、诗歌、文学批评均有建树.主要作品有小说《译员》、《反常的季节》,剧本《雄狮和宝石》、《路》、《疯子和专家》、《森林舞蹈》、《死亡和国王的马夫》、《未来学家的安魂曲》,诗作《囚犯》等.其中《囚犯》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真实生活的体验.此诗风格冷峻,色调冷郁,诗人善于兼容并蓄,大胆引进了欧美现代派诗歌的风格,显示了诗人独到的艺术功力.
内容概要囚犯
灰暗,面对稀疏的浅草被扬起,潮湿的苔藓,如此滞重的烟雾中的细缕,躲避向土地弯卷的利刃,繁值灰色的时刻,以及日子,以及年月,因为智慧的灰庙不必由我们建造绘发热病的年月,从这里开始,不必带着眼泪和灰尘,然而这悲哀的嘲弄恩绪,是时刻的逼迫吗?
沙漠的荒野,那时,孤独的仙人掌食人生番是他的爱――纵使在馋岩和峡谷中间,在跳跃和夜晚的颇栗之间纵使象遗留的陶瓷碎片以及陷落的沙暴――暗示已经出现.
在这风暴的旋涡中心,一曲挽歌但并非由此而来.因为那遥远的伴侣突然彼变成陌生人,当风力减弱中心塌陷,悲哀.而打碎的陶片躺在地上,闷闷不语一又一次暗示但并非由此而来.他只知道突然地占有.时间的征服把无助的他捆缚于每一件灰暗的物体.
作品鉴赏索因卡因战乱从美国返回尼日利亚,被军政当局拘捕,在狱中夫押了两年.监狱生活使诗人失去自由,那种强烈的失落感使他陷于绝望.因而,在这一诗作中,他通过丰富的比喻,联想及腾挪的意象,尽情泼洒感情的笔默,以表述这种痛苦、绝望,这便成了他刻意描绘的主题.
诗人匠心独运,对诗的整体进行了精心的勾画,并使主客体两相映衬,通过对监狱生活多角度的描写,烘托了囚犯监狱生涯的情景与氛围.全诗的格调被诗人重重地抹上一层冷色调――凝重、冷峻、晦暗阴郁,这恰恰映衬了囚犯的心理.
此诗一开始,便集中、概括地描写了"潮湿"与"滞重"构成了监狱漫长的生活,而"繁殖灰色的时刻"则突出地概括了监狱生活的特征.
紧接着的不是诗人对主体心理的正面描述,而是宕开笔,通过对景物的
描写,来衬托主体的心态.诗人描写了荒漠"仙人掌"的执著、坚毅与不屈的意象,尽而表述了自己面对险恶环境而奋斗的经历,衬托出当时诗人的心态及对人生命运的忧患及关注.最后,诗人通过"塌陷"、"悲哀"等意象人反映了由此而罹难的囚犯被"捆缚于""灰暗的物体"――监狱的结局.在这首诗中,诗人纯熟地运用现代诗的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自由的联想,多方位地表现了监禁生活,而对监狱生活及囚犯的描写,作者也不是采取普通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一组组滞重、怪诞、灰暗的意象群,如,"灰尘"、"沙漠"、"荒野"、"岭崖"、"峡谷"、"沙暴"等意象,多角度、多则面地衬托诗的整体氛围,折射着囚犯们心态的晦暗和阴郁,凝重与冷峻.
综观全诗,不难看出诗人高超的诗艺和深沉、含蓄,冷峻的整体风格.
(逸梅)
塞内加尔文学
阿米纳塔・索・法尔乞丐罢乞(1979)
作者简介阿米纳塔・索・法尔(生年不详)是一位从7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的塞内加尔女作家.1976年,阿米纳塔・索・法尔发表了她的成名作《幽灵》,从而奠定了她在塞内加尔及黑非洲文坛上的显著地位.1979年间世的《乞丐罢乞》更是引起了国际文学界的高度重视.1980年,阿米纳塔・索・法尔即成为法国最高文学奖金"贡古尔文学奖金"的遴选人.在黑非洲文学史上,她是迄今为止这一殊荣的第二位获得者.1980年底,《乞丐罢乞》又荣获黑非洲文学大奖.
内容概要今天上午的报纸有人撰文这样写道:这些乞丐、游民、衣衫滥褛的穷光蛋们,他们是人类的累赘,应该把这些幽灵从城市里清除干净.对此,公共卫生总局局长姆尔・恩迪埃的体会可能要比别人更深刻、更复杂些,因为他主管的工作之一就是清除乞丐.
姆尔找来他的助手凯巴・达波,态度十分明确地向他布置了在市区内彻底清除乞丐的任务:"这关系到我们局的声誉,不能让别人说我们无能."姆尔知道,共事六丰的下属凯巴是可以信赖的.同时姆尔更清楚,乞丐问题着是解决得漂亮,自己将会又一次赢得晋升的良机.
通往隐没在丛林深处的凯欧・加罗村的小路上,疾驶着一辆奔驰牌个轿车,车上坐着姆尔的妻子罗莉.作为一个忠于丈夫、关心丈夫前程的妻子,她此行的目的是前来求教于塞里涅・比拉玛经师."很清楚,我青得很清楚,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正在升起,姆尔会有他意想不到的大福的."罗莉对比拉玛的这番话非常满意.
几乎是与此同时,达波号集来的二十来个人正在开会,研究搜捕乞丐的具体力案,到会者都是新成立的各行动队的队长,可以说是个个摩拳擦掌,大有雷厉风行之势,唯有女秘书莎加对此大惑不解:"要是不让穷人行乞,以后有钱的人向谁施舍呢?施舍可是宗教的一条重要训条啊!"姆尔打电话得知行动的进展情况,高兴极了.他似乎进一步看到了这次成功将给他带来的好运.
本城的乞丐聚会的地点是城外洁地新区的莎拉大妈家.莎拉是乞丐互助会的管帐,以公正无私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这一天,除瘸子马迪亚贝以外的全体乞丐互助会的成员都到齐了,而马迪亚贝在逃避警察搜捕时被汽车撞伤了.双目失明的恩基拉纳对同伴们的遭遇忧心仲仲:"政府压根儿就不认为我们这些乞丐也是人!"这时,传来马迪亚贝因伤势严重死去的不幸消息,众乞丐心情异常沉重.莎拉号召大家说:"伙计们,是觉醒的时候了.让我们少说几句祝愿的话,想一想如何统一行动吧!"
还是在几个月前,总统曾讲过他要挑选一位副总统充实政府的班子,近来传说此事马上就要决定了,而姆尔是很有希望的人选之一.罗莉闻此十分欣慰,她频频拜访比拉玛,卜问姆尔的前景.比拉玛说得很肯定:"真主保佑,副总统的职位你丈夫准能得到."罗莉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俨然已经成了共和国副总统的夫人似的.但好梦不长,这天刚从比拉玛处回到家里,姆尔就告诉她:"明天,有人要再送给我一个妻子."罗莉闻此,如同晴天霹雳.
姆尔终于与17岁的西恩结了婚.罗莉大闹了一场之后,还是忍了下去.
头几天她还板着脸,过后却是加倍的热诚,以便重新博得她的老爷的欢心.当姆尔在他的"二房"那里住了四天回来时,罗莉穿着盛装,象迎接国王一样迎接丈夫的归来.
乞丐们越发义愤填膺了,这些天来,他们只能在天亮之前混在密集的人群里溜进市场和清真寺,而当城市醒来时候,他们又得悄悄回到莎位的院子里.人们把目光集中在经验丰富的莎拉身上,莎拉对众乞丐说:"从现在起,大家都呆在这里,哪儿也不去了.走着瞧吧,那些企盼真主保佑他们长生不老升官发财的有钱的人会象需要空气一样地需要我们的.每个想施舍的人都需要有施舍的对象!"
由于大街小巷都见不到乞丐的踪影了,姆尔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赞誉之辞,他不但被政府授予荣誉骑士勋章,共和国总统在年终祝词里还肯定了姆尔的成绩,对他的才干、智慧和勇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此,姆尔更相信自己已经击败了对手和上司杜马内・萨内先生,有希望被任命为副总统了.
然而有一天夜里,姆尔做了一场不祥的恶梦,醒后立即去求教于经师.
经师让他设法把七颗白色的可乐果仁施舍给一位年迈的妇人,便可事事如愿.姆尔把这事交给女佣莎丽去办,莎丽在城里无法送掉施舍品,便登上开往洁地新区的公共汽车,在一个被人们叫做"乞丐车站"的地方下了车.她惊奇地发现,手里拿着各种物品,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的人还很多,大家都抱怨为了施舍要跑这么远的路.莎丽以切身的体会意识到,缺少乞丐对于象主人这样的富人来说是多么不便啊!
这段时间里,姆尔与经师的接触更广泛、更频繁了,他已不满足求教于比拉玛一人了.前两天,他到一个僻远的牧民部落里,请了一个名叫基菲・波库勒的卜算灵验的经师,将其安排在家中.经过七天七夜的闭门静身,经师作出判断:"姆尔,您将成为副总统.为此,您必须奉献出一只公牛,将肉分成七十七份分送给手拿葫芦瓢在城里行乞的人.同时,再准备三块七米长的白色料予以及七百颗可乐仁.也一并施舍出去.这样,八天之后,您便成为尊贵的副总统了!"
姆尔迅速把这些东西备齐,并且每天都要坐在面包车里漫无目标地在城里转了一圈,但每次都很令他失望:一个乞丐也碰不到.经过三个难熬的不眠之夜后,姆尔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他的命运正掌握在已被他下令赶出城里的乞丐们的手中.他顾不得自己的尊严,再次找来助手凯巴:"我把你叫来,仍然是关于乞丐问题.请你想办法再把他们请回到城里来,哪怕只行乞一天也行!"他本以为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凯巴的才干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谁知这次凯巴却用激愤的双眼直盯着这位上司,高声吼叫起来:"这事太荒唐了,停我的职我也不干!"这下子姆尔可慌了神,他变得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可怜.
无奈,姆尔只好自己亲自出马了.在女佣莎丽的引导下,他来到莎拉的家中,乞求众乞丐们第二天到城里"辛苦一趟".莎拉心里明白,姆尔之所以要给大伙儿一点施舍,既不是可怜他们吃不上饭,更不是出于他乐善好施的天性,而是注入了他最强烈、最贪婪的个人欲望.但莎拉还是代表大伙儿答应了姆尔的请求,好言将他打发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姆尔就让司机把车开了出去.可一直在市内转悠到太阳当空,也没见到半个乞丐的身影.姆尔既沮丧,又有怒不可遏之感.不过他
还是耐着性子重登莎拉的家门.他看到,从城里来的抱着各种目的的施兰正蜂拥而至,乞丐们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好容易才有机会同莎拉搭上腔,得到的答复是:"放心吧,下午我们肯定去!"
姆尔总算放心了,他来到西思的豪华别墅,他在进餐室找到了叨着香烟的西思,不由火胃三丈:"西思,把烟灭了,我正式禁止你抽烟."要在过去西恩早乖乖地顺从了,可今天她却用做馒的目光盯着姆尔,口中吐出一长串烟圈,接着郑重地申明:"我是人,别象摆布动物那样摆布我!"姆尔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没有再和西思接着理论下去.虽说是腹内空空,头晕目眩,他还是坚持作了祷告,重又回到面包车上.
车子在城里绕了十多圈,走遍了各个角落,仍未见到一个乞丐.他们在莎拉的领导下,正在继续罢乞.
太阳西沉,姆尔又国到西恩身边,他疲倦极了,体力上、精神上都是如此.他没想到象他这样的大人物竟成了乞丐们手中的玩物.此时,他对西思已不再怨恨了,但西恩却连一句话也没同他说.姆尔倒在沙发里,想必是睡着了,因为只有当电视新闻预备曲传进他耳朵时,他才回到现实中.这时他又想起应该注意一下西恩是否还在抽烟.但正当他转过眼去看西恩的时候,耳朵却听到播音员用一种庄重的语调报告的新闻:
"共和国总统发布命令:一、免去社马内・萨内的内政部部长职务:二、任命什马内・萨内为共和国副总统.."
作品鉴赏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和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涨,黑非洲文坛上涌现出一批崭露头角的女作家,问世了一批引人瞩目的文学作品.阿米纳塔・索・法尔的《乞丐罢乞》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评论界认为,《乞丐罢乞》是一部"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的力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充分显示了揭示社会弊端的胆识与才华.小说围绕着某大城市开展清除乞丐的运动,向读者晨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画面.作者不但对处于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而且对那些靠损害穷人利益而升官发财的政客也给予了无情的鞭挞.作者通过笔下丰满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富人为什么富,穷人为什么穷,乞丐为什么行乞,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同时,作者还向人们大声疾呼:穷人也是人,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
《乞丐罢乞》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语言简朴而生动,读之犹如置身于社会生活的激流之中,似能饱览人物内心世界的一切奥秘.作者把一个个有血有肉,而不是公式化的典型人物,如莎拉、罗莉等带到读者面前.其中,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姆尔给人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作者犀利的笔锋,似层层剥笋,把这个伪君子丑恶的灵魂揭露得淋漓尽致,不禁使人联想起莫里衷、巴尔扎克等文学巨匠当年勾勒典型人物的神笔.也许,这一点也是使本书获得高度评价的原因之一吧.
(王炜)
澳大利亚文学
帕特里克・怀特风暴眼(1973)
作者简介帕特里克、怀特(1912一)澳大利亚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当前:第21/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