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2/34页


生于英国,在澳大利亚悉尼乡间父亲的农场里度过童年.193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攻读现代语言,其间游历了许多欧洲国家,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1939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幸福谷》问世.1955年发表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人类之树》标志着他进入了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1973年出版的《风暴眼》使他荣获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了粤大利亚和大洋洲地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作家.他先后共发表了11部长篇小说,6部剧本,1部诗集,1部自传,1部演讲集和3部短篇小说集.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际文坛上享有盛誉,怀特的大多数作品均以澳大利亚为背景,反映澳大利亚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方式.他早年深受乔伊斯、沃尔夫、哈代和劳伦斯等英国作家的影响,擅长意识流手法,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着重塑造人物,描绘心理,专心刻画那些被现代社会扭曲了心灵的人和他们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灵魂,以此来探索人生的意义,寻求生活的真谛,并且讽刺、批判和嘲弄了那个现实社会.由于怀特的创作实践在澳大利亚文坛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的创作主张又得到文艺界广泛的赞同.加之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声望和地位,使澳大利亚文艺界形成了以怀特为核心的一大批怀特派作家,雄踞着澳洲的文坛,从一定意义上讲,左右着澳大利亚今后的文学发展的方向.
内容概要在澳大利亚悉尼市郊一座豪华的花园别野里,镶着银太阳的宽大的花犁木床上,躺着年迈、垂死的伊丽莎白·亨特.她是当地最富有的大枚场主亨特先生的遗擂.伊丽莎白年轻时风姿绰约,聪明过人,以自己的美貌和才干叩开金钱的大门,成了大仗场主亨特先生的妻子,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而今,年已耄耋的亨特太太双目失明,两腿不能行动,僵卧病榻,但她乃是这里汉势的"女王"扣豪富的偶像.她竭力表现自我.为了显示其不减当年的威严和活力,她雇用精干美容的曼胡德小姐每天为她化妆、打扮,用各种油彩湿阁她那早已干瘪的肌肤,用昂贵的香粉填平她脸上深凹的皱纹,并用稀肚的珍宝把她打汾得珠光宝气.她追求别人对她的崇拜,但也渴望得到真正的爱.可是,她却是一个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女人,一生都处于想让人爱却又不肯爱人的矛盾之中.如今,不管如何精心打扮,如何炫耀财富,她只是旁人心目中一个非常有钱但令人讨厌的"老婴儿,"一个在护士手中日渐萎缩的"包裹".她只能日日夜夜地僵卧病床.在乱梦中昏睡,在昏睡中追忆,在迷惆和失落中逐渐地了却残生.她儿子巴兹尔是个演员,早年在英国舞台上因善于扮演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而享有盛名,获得过爵士的称号,但他的成功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欢乐,他沉涸酒色,不求上进,随着岁月的流逝,池当演员的名声每况愈下,最后众叛亲离,孑然一身,沉溺于酗酒和纵中不能自拔.在母亲病危之际,他回到了澳大利亚,他又一心盘算着如何攫取母亲的钱财,垂涎母亲病榻前美貌的护士.他曾竭力寻找失去的自我,但一切都是徒然的,正如他的第一个妻子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他老是扮演同一个角色——他自己."因为他只会见风使舵、逢场作戏,而这一切又都是为了自己.亨特太大的另一个亲人是她的女儿多萝茜.她年轻时
远嫁法国,丈夫出身于名门望族.可借好景不长,多萝茜很快成了一名被遗弃了的公爵夫人.在她身上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澳大利亚的自我,这使她顽固成性、吝啬刻薄;另一个是法国的自我,这又匣她自命不凡、矫揉造作.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自我却在疯狂追求钱财上统一了,更何况她在回澳大利亚时早已穷愁潦倒,颇似丧家之犬了.巴兹尔扣多萝酋获悉风烛残年的母亲已经奄奄一息,即将离开人世时,都急匆匆地从海外飞来,在母亲的病榻周围展开了一场争夺遗产的激烈争斗.儿女们觊觎财产的情景亨特太太一目了然,她发誓要更顽强地生存下去,不能让儿女们的阴谋得逞.她不时喟然长叹:"漂亮的脸蛋和物质生活的富足并不能驱走孤独和失望."她自己一生是在自私自利的驱使下度过的,但临终前也尝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滋味,她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犹如海岛与海岛之间的关系一样,尽管有海水、空气相连,但在感情上谁也不会向谁靠拢,而且"最冷峻、最偏狭的海岛,莫过于自己的儿女".病榻前的一切象毒蛇一样纠缠着她,啮噬着她破碎了的心,即使她痛苦不堪,也使她重新估量人生的价值.因此,她自叹自怜,自我反省,自我发现,自我否定,在痛苦煎熬、乱梦、恍馏中度过她最后的一刻.而她的儿女们为了对付不肯轻易死去的母亲,从唇枪舌战、匀心斗角,到最后沆瀣一气,千方百计地从精神上、心灵上对她折磨,促其早死.同时,他们还各自施展手段,分别与女护士和男律师鬼混、调情.这既有憎欲上的要求,也有争夺同盟的企图.不仅如此,当母亲死讯传来时,这一对不知廉耻的孪生姐弟竟在父母生育他们的床上肆意纵欲乱伦!
亨特太太终于离开了人世,她亲生的这对孪生姐弟巴兹尔和多萝茜也终于心满意足地瓜分了母亲遗下的大笔遗产,各奔东西,追求他们新的乐趣了.在最简单的丧葬仪式上,参加葬礼的只有侍侯过亨特太太的见名护士和佣工,她仅有的亲人——儿子巴兹尔和女儿多萝茜都以各自的借口逃之夭夭.这位曾经用自己的美貌和才干叩开金钱大门、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显赫一生的富孀,只能在其死后并在这荒凉孤寂的墓地里才真正得到一角平静之地——风暴眼——大风暴中的一点宁静点.
作品鉴赏《风暴眼》的问世使怀特荣获197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在这部长达52万字的小说中,怀特用"史诗般的和擅长于刻画人物心理的叙事艺术,介绍一个新的大陆进入文学领域".因此,这部小说备受评论家的推崇,称它为"怀特25年中全部作品的大规模集中","别具一格地把史诗的真实和诗歌的感情熔于一炉".这部小说的题材在文学创作中屡见不鲜的,但怀特从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加工赋予主题薪的内涵.在围绕金饯而展开的这场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之中,作者不是满足于暴露人世间表层的丑态,而是把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角落,用心理分析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敌对的原因,使作品像一把剖析灵魂的手术刀,阶那些腐朽、堕落的创疮,唤起读者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的思索.小说的中心就是那张躺着亨特太太的病床,所有的情节设计,都是从这里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的.主人公亨特太太是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一个对世俗生活贪得无厌的追求者.她出嫁以后,生活授予她极大的权势和荣耀,成了物质生活中的女王.但奢侈豪富并不能驱走她心灵上的孤独和失望,她在精神世界里形单影只,是个孤家寡人.她渴望将自己编织进别人的生活图案,满足自身的空虚、孤寂的灵魂,却发现自己不能取信于人,甚至连自己的躯体也无法伴随那颗不甘寂寞的心,而父母与子女间最真挚的感情也被铜臭所窒息,留
下的只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就是铜臭味弥漫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图像.在写作技巧上,怀特频频使用意识流手法,使以亨特太太为中心的故亭内容具有纵横交叉、放射性的主体结构.小说中既有传统的内心独白,也有潜意识的描述,有机地串联了主人公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不同经历和接触过的各类人物.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的描写上,一种是通过某种宜觉感触引起的联想或者幻觉,由此及彼地把此时此地的感觉和彼时彼地的体验串联起来,构成一张密集的意识之网.超越时空,纵横交叉,回旋翻腾,撒向四面八方,勾起她对往事一系列喜怒哀乐的思绪.另一种是通过亨特太太的梦幻,串联她一生的理想、憧憬、感情和际遇,组成她生平经历的画卷.在梦境中,她有时追回到孩提时代与好友尽情戏要的林荫河畔,表现了她当时天真无邪的童心,有时依偎在丈夫温暖的怀里,反映了他们夫妻生活中的缕缕情思,有时却是与情夫幽会偷情的床第,彻底撕去了她清醒时那副伪善的画皮..这种使用辐射式立体交叉结构的写作技巧把各类人物、各层时间,甚至各色事物有机地串联起来、多色调、多声部地融成一体,不仅扩展了小说的容量,也构成了这部小说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朱炯强)
西萨摩亚文学
艾伯特,温特榕树叶子(1979)
作者简介艾伯特·温特(1950一),当代西萨摩亚著名小说家兼诗人,南太平洋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他是带有日耳曼血统的西萨摩亚一个酋长的儿子,十三岁获政府奖学全去新西兰学习,先读中学,后进阿德尔师范学院,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与新西兰姑娘珍妮结婚后,在库拉努伊学院任教.在北岛度过十二年之后,于1966年返回萨摩亚,在首都阿皮亚任萨摩亚学院院长.1974年,受聘到南太平洋大学讲学,参与南太平洋艺术创作协会的工作,现在该大学任文学教授.他是西萨摩亚第一位写长篇小说的作家,他的作品在甫太平洋岛屿国家新兴文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1973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儿子们要回归祖国》付梓问世.它不仅开创了萨摩亚小说的历史篇章.而且也标志了南太平洋文学史的重要开端.小说以自传体为主,描写了主人公去新西兰留学,由于和白人姑娘恋爱而遭到固守萨摩亚传统观念的父母的坚决反对,最后被迫与家庭彻底决裂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种族矛盾与两种文化冲突的矛盾.1977年,他发表了第二部长篇小说《黑暗》,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力图采用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表现主题,即把古老的神话传说与当今的社会现实融为一体而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青年之际的主人公为了仍然能够控制着家族的权力,以装疯卖傻为起始最终抡为李尔王式的人物,从而对腐朽的权力欲进行了无情的鞭挞.长篇巨著《榕树叶子》于1979年公开出版,先在葡西兰发行,后于美国再版.这部巨著奠定了他在南太平洋文学中的突出地位,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榕树叶子》是西萨摩亚第一部被译为中文的作品.
内容概要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一家三代五十年的历史,全书分三卷,各卷均以一个人物为中心,描述了父亲的创业、儿子的反抗及孙子继业时财产的旁藩.主人公塔乌依洛佩佩,性格强悍,一心想出人头地,对未来充满向往.他带着家族的厚望与重托在神学院读书.但偶然的机会使他在神学院接触到西方世界进步的标志机械化的耕种机器,他一下子便被这种先进的物质文明所深深地吸引,为此他甚至摒弃了原先对宗教的信仰,最终彼神学院开除回家.在承继了父业成为萨佩佩村三大族长之一后,他不甘家境的衰败,野心勃勃地要振兴家族,以恢复其家族在村中的威望,因此与村中另一富裕家族族长马洛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借采用了一切可鄙的手段.首先,他串通了三足鼎立并掌握着全村重要大权的又一族和长托萨,逼迫马洛与他平分了原始林地,他因此而开辟出以"榕树叶子"命名的种植园.拥有了这个资本之后,他与对方又展开了争夺劳力之战.他蓄意煽起两族人的械斗,竭力利用马洛族人在械斗时打伤了德高望重的托阿萨族长这一事端,大作文章,最后迫使族长议会剥夺了马洛在族委会上的发言权.急剧膨胀的野心使其不甘就此罢休,他又处心积虑地利用他与马洛妻子通奸的隐私,连哄带骗地驱使马洛妻子与汽车司机私奔,逼使马洛陷于人财两空的绝境,终于把对方彻底地击垮了.从此,他的种植园日益兴盛."榕树叶子"带给他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地位与成功.年长的托阿萨一死,他便成了村中不可一世的人物.他在首都阿皮亚也建立了豪华的宅第,并且广交政界人物,声名在外,显赫一时.同时,他把宗教也作为猎取富贵的一
种手段,他的座右铭是"上帝、金钱和成功".当他梦寐以求的野心一一得到满足之后,便转而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佩佩身上,以便后继有人.然而,儿子佩佩与其截然不同,生性懦弱,多愁善感,胸无大志.由于在首都学校读书时结识了同学塔加塔这个存在主义者,受其影响,他开始愤世嫉俗,甚至公开宣称不信上帝,对一切持玩也不恭的态度.他非但背叛了父亲,而且还纠帮结伙、烧教堂、抢银行,终于被判入狱,成为一个异教徒.在其病入膏育躺在病床上时,他写了一部有关他自省的小说.他在小说中的厌恶父亲的贪婪,却崇尚着固守传统与尊严的托阿萨长老的公开道白,使塔乌依洛佩佩对其彻底地绝望.塔乌依洛佩佩终于抛弃了这个不可救药的亲生的儿子.被遗弃的佩佩因患肺病而早逝,留下了孤霜独子.一向对妻子就毫无感情的塔乌依洛佩佩,在妻子死后,便与村中牧师的女儿、一个受过教育的妙龄女郎结了婚,惺婚后来生子女.为了日后有人继承他的家业,他硬从媳妇手中把孙子拉洛拉基夺了过来,并不借代价地送到国外去学习.但就在这时,一个自称是马洛族中名叫加卢波的青年突然来到村中,他宣称要振兴马洛家族,重建马洛家族的种植园.然而,在一次与塔乌依洛佩佩和谈时,加卢波竟然说道,他是塔乌依洛佩佩的私主子,是马洛妻子私奔后七个月生下来的.尽管这种说法令人似信非信,但他的出现却严重地威胁着塔乌依洛佩佩的财产和地位.正值此时,一场前所未有的飓风袭击了塔乌依洛佩佩经营多年的种植园,被摧毁的种植园急需重整,而此时塔乌依洛佩佩深感自己年事已长,精力不支,而且孙子尚幼,也急待找一名象加卢波这样精明强干的年轻人来承担这一重汪,于是,他与妻子和管家塔伊法乌串通一气,导演了一场愿认加卢波为予以赎他过去罪过的骗局,但暗中却另立有遗嘱,言明财产日后仍由其孙子拉洛拉基来继承.精明的加卢波把一切看在眼里,遂将计就计.加卢波很快便掌管了全村所有的大权.在重建种植园的过程中,他身体力行,带领着族中大多数人不辞劳累,舍命苦干,而且他善解人意为人们排优解难,分配上公平待人,在两个家族间也起了很好的媒介作用.他以其独特的管理才能和领导天赋,终于赢得了村民们一致的好感和信任.可就在塔乌依洛佩佩临终之前,果断的加卢波毅然地抓住其"父亲"的律师艾什顿盗窃其父现金这一罪证,要挟并逼迫律师另立新遗嘱.为了确呆新遗嘱的可信性,他又利用旧遗嘱中没有考虑到忠耿一生的管家塔伊法乌利益的缺陷,挑唆管家反叛主人,并在新遗嘱中让管家及其家族也能得到相应的报偿,因此新遗嘱终于获得了管家的支持.塔乌依洛佩佩惨淡经营了一生的一份惜大的家业就这样轻易而又合法地落人了加卢波的手中.小说的结尾是,当塔乌依洛佩佩停止了呼吸时,加卢波却哈哈地大笑起来,因为所有的权力和荣誉现在都已非他莫属了.
作品鉴赏随着20世纪的来临,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南太平洋岛国西萨摩亚这个近平原始般的乡村部落,陡然地面对着欧洲白人传教士,面对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在这种鲜明的比照之下,西萨摩亚古老的生活方式及旧的观念与外来殖民主义的生活方式和其新的观念不可避免地形成两种激烈的思想冲突.在这样一个特定而又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下,作者截取了西萨摩亚一个乡村部落的侧面,反映了殖民前后西萨摩亚社会所发生的这一巨变的现状.这部小说是以开辟出的"榕树叶子"种植园来命名的.从原始的灌木丛林中开垦出能够带来金钱和利益的种植园,这本身就意味着对古老传统的摈弃,对新兴资产阶级利欲的追求,同时也表明了西方资本主义
的权力欲已渗透到这个原始古朴的乡村部落.小说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金钱、地位及权力的激烈竞争.主人公塔乌依洛佩佩是个新兴资产者的形象,在他的身上既具有资产者的共性,又具有在萨摩亚这个典型环境中的特殊个性.他祖租辈辈都生活在这古老的山脚之下,但在他驱除了象征着祖先和历史神话的山上的"狮子与鬼"并开辟出他的种植园时,他从此就不再是山之子了.他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为了利欲可以不借一切代价和手段.可是,在他对世俗名利执著追求的同时,他竟也成了其自身这一荒谬思想意识的囚犯,上帝、金钱和成功也同时把他给彻底地毁了.当然,这决非是他一意孤行的主观愿望,而是一旦置身其中便不可自拨的资产阶级利欲观所导致的一种必然的结果.可悲的是,他虽然控制了萨佩佩正在运转的经济实体和社会力量,但对各种力量所内含的意义及其所起的客观效益竞茫然无知,这是导致他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把塔乌依洛佩佩的人生是置于三代人之中来描写的.他的寄父托阿萨,是古老传统和权威的象征:他寄予了厚望的儿子佩佩,虽是个叛逆其父的嫉俗者,可又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改变现状.小说中很重要的一个情节就是通过年老的托阿萨之口向孙子佩佩讲述了关于"狮子与鬼"的神话故事,实际上,这是作者从历史一一哲学的宏观上,把现实与神圣的历史并置,让历史的时代与神话的时代融为一体.瞬息间读者看到,历史嘲笑着年长的托阿萨和年轻的佩佩竟成为"同时代的人",而现实中的塔乌依洛佩佩却成为神话中被嘲讽的对象,这不仅显示出作者别具匠心的创作技巧,而且也不露痕迹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倾向.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真正寄予希望的是佩佩的同代人真正能够驾驭生活的加卢波.他与佩佩不同,有自我意识并能付诸于行动,而与塔乌依洛佩佩的根本之别在于,他是用"勤劳、节俭和关注他人"替代了塔乌依洛佩佩的"上帝、金钱和成功".他是有理想的开拓看,他把自己的命运与萨佩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用自己独特的才能在萨佩佩赢得了合法的权位.尽管他有可鄙的一面,但他毕竟代表着一种新兴的进步力量.不过,在这儿我们看到,萨佩佩的命运又一次按照主观的意愿操纵在个人的手中,历史就是这样以螺旋式的回归向前发展的.其实,作者通过小说人物的塑造,表现了现存的世界.这部小说也是体现作者创作风格的一部杰作.在创作中,作者不落俗套,独辟溪径,在西方文学和民族文学之间创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小说是以两条主线来表达主题的,作者以现实主义手法描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又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由托阿萨来讲述神话故事,两者实际上是平行的结构,托阿萨一死,对佩佩意味着失去了中心,对萨佩佩则象征着已经分裂的世界将进一步解体,这种神话隐喻现实,现实遁入神话,不仅体现了作者独创的风格,也显示出一种魔幻的魅力,从而提高了审美的意境.其次,作者在第二卷的创作中,采用两个小说的创作结构,一是作者叙述的小说,另一个是佩佩自我意识的小说,这是作者有意打破那种严谨的基调把瞬息即逝的意识流完全当作一种廷续不断的客体来表现的一种成功的尝试.此外,作者还采用多层次多线条相互交叉,使作品具有一种纵横交错的全景感及历史厚度.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善于在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学的沃土中辛勤地耕耘、采撷,借鉴了西方文学的创作技巧,发挥出自己独特的艺术天赋、从而创造出为世界文库增添了色彩的萨摩亚小说.
(王晓凌)
新西兰文学
伊思·罗伯特·克罗斯上帝的孩子(1957)
作者简介伊恩·罗伯特·克罗斯(1925—)新西兰小说家,出生在马斯特顿,就学于旺阿努伊技术学院.在本国"疆土"报当过记者,在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边界处经营过香蕉园,后又在"新西兰听众"杂志社当编辑,1954—1955在哈佛大学学习一年,1959年获奥塔戈大学罗伯特·彭斯研究员奖金.1957年他的长篇处女作《上帝的孩子》在美国问世,接着相继在英国和新西兰出版,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认为是新西兰战后文学繁荣的一个标志.新西兰著名文学评沦家琼·史蒂文斯肯定小说"获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功".由于小说素材、人物的本国本上化以及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手法,《上帝的孩子》在五、六十年代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克罗斯还著有《迟缓的性欲》(1960)和《安萨日之后》(1961),但其影响都没有超过他的处女作.克罗斯注重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中发掘出重大的社会主题,立意深沉、凝重,文笔简洁、犀利.
内容概要小说的故事由主人公杰米——沙利文——一个倔犟的13岁天主教徒叙述出来的.他回忆了两年前家庭发生裂变,从而使他改变生活轨迹的经过.杰米家住新西兰北岛的拉格尔顿;一个沿海小镇上.父亲是个退役军人,一手残废,在码头办公室上班,母亲是个普逼的家庭主妇.十七岁的姐姐莫利在惠灵顿一所寄宿学校就读,杰米在女隆道会办的一所学校里上学.还在他稍请人事的8岁时,幼小的心灵就蒙上了父母不和的阴影,几年来父亲嗜酒如命,大萧条使他一蹶不振,他限母亲瞧不起他,在外人面前也数落他,母亲性格暴戾,一多疑,讨厌父亲没有出息只会酗酒、他们见面就吵,互相指责.然而父母双亲对杰米却都关心备至,十分疼爱.在杰米眼里他们是一对慈母善父,因此他感到十分痛苦,常常晴自祈祷上帝,寄希望于上帝.一天早晨杰米在上学的路上对爸爸说,他想要辆自行车,他问,爸爸是否薪水低,买不起.父亲顿时勃然大怒,一把抓住杰米的肩膀并断言是母亲对杰米这么说的.杰米从没受过爸爸如此暴行,心里十分骇伯,他想辩解,可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不一会爸爸说忘记拿一样东西了得回家一趟,杰米明白他回去做什么,可又无能为力,心里十分内疚,他也想起第一次爹妈吵架的情景.那是8岁那年他放学回家,见厨房里有个陌生胖女人,说是母亲的朋友,他想上楼见妈妈,胖女人百般阻挠,说妈妈病了,哄杰米和她一同上街给他买冰淇淋,路上杰米和胖女人争吵起来.杰米一气之下来到码头边找杰克诉苦,杰克是个老头,每天在码头边垂钓,尽管什么也钓不到,同学们都说杰克是个怪老头,杰米却很喜欢这个大朋友,爱和他说说心里话.从码头回到家见母亲脸色苍白躺在床上,杰米和妈妈说起那个胖女人,妈妈要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别提起胖女人的事,晚上爸爸回到家一个劲地责备妈妈的病,他请来了医生,医生来了不到十分钟就走了,接着爹妈大吵起来,只听妈说:"我已经40岁了,明白吗,我40了,受够了."当时他想起伯尼斯修女说过万福马利亚是多么全能,便跑回房间祈祷.对父母第一次争吵的回忆以及对这一次起因于他的相骂的担忧使杰米上课时老是走神,受到了挨打的惩罚,放学后他不想径直回家,便约了几个同学在外面闲逛.杰米很想同小伙伴们谈谈他们的父母,但他们对这话题根本不感兴趣.杰米无法排解内
心的苦闷便去了码头找杰克,杰克劝杰米不要把父母的争吵放在心上,权当没看见没听见,大人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杰克还诉说了自己不幸的婚姻.晚上回家杰米发现母亲一直沉默不语,而且神情恍惚.突然妈妈开口对杰米说,姐姐莫利来信要杰米去惠灵顿和她外出度假,他们学校组织度假,有个同学带了一个和杰米年纪相仿的弟弟,莫利要杰米去作陪.杰米深感困惑,因为现在不是度假季节,母亲也一直拿不出莫利的来信.半夜他起床,翻遍了平时放信的所有地方,就是不见母亲说的那一封,最后杰米断定母亲是在撒谎,可又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撒这样的谎.次日清晨杰米上学出门,看见院子里放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杰米立刻欢蹦着冲上前去骑了起来,一边要爸爸把妈妈也叫出来看他骑车,爸爸此刻也喜形于色,当即转身进了屋.不一会妈妈被爸爸勾着脖子来到台阶,一转眼杰米见爸爸把妈妈摔倒在台阶下,杰米见状大声呼叫妈妈,妈妈却说是她自己不小心滑倒的.让杰米放心上学去.杰米真是追悔莫及、他觉得一切是他的过错.想到他去同学家作客亲眼目睹同学父母恩爱亲热的情景时,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他觉得自己应该振作起来,常以"我不在乎"来自嘲自慰,但内心深处总也无法排除父母不和给他带来的阴影和对上帝日益加深的怀疑.那天在教室里,他眼前总浮现出父母在台阶上扭打的情景,他仿佛看见身着白袍的上帝一手握着滴血的心脏,在一边旁观.这时他立刻祈祷起来,他相信,只要上帝关心他们家,一切事情都会解决了.下课后安吉拉修女向吉米指出,他近来成绩下降,表现也不如从前,告诫他不要上魔鬼的当.杰米说,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孩子,上帝应该关心他,排解他心中的苦恼,可上帝却没能做到,所以他生上帝的气,要和上帝争辩.这天下午是吉尔甘教上来接受学生仟悔的时间,杰米对吉尔甘教士坦诉了父母互为仇视的事实,然而吉尔甘教士却说,父母争吵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大人小孩之间都可能会引起争吵.他根本无需介意.杰米对教土的解释很感失望.回家的路上脑际中总是盘旋着父母扭打的一幕,此时此刻杰米的信仰、希望和现实发主了剧烈的撞击,无法排解的积郁酿成了一场暴行,他突然发疯似地抓起石子朝路边的行人,在园子里干活的老头及摆摊的水果商扔出,然后一口气跑到码头边朝杰克扔石头.杰克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杰米一人来到公园的灌木丛中痛哭了一场.晚饭时分父亲问杰米是否喜欢他送的车,杰米觉得不便回答,接着父亲发起了牢骚,说他这一辈子就栽在萧条和母亲手里,还告诫杰米长大后不要怕女人,一直保持沉默的母亲这时用低沉的声音说,你若再不住嘴我就杀了你.杰米不止一次听到类似的话,所以并不觉吃惊.夜晚杰米做了个恶梦大叫起来,母亲进屋安慰了他,他发现母亲穿着外衣.心里纳闷,但很快又入睡了.清晨起来一直没见爸爸,妈妈说爸爸旱早外出了,上学的路上妈妈对他说了许多莫明其妙的话,致使杰米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在教室里他几乎晕倒在地,休息一会儿后安吉拉修女合着眼泪说要送吉米回家,吉米回到家见屋里有好几个警察,心里十分害伯,以为警察为他用石头砸人的事而来,奇怪的是妈妈一人坐在客厅垂泪,见到吉米就一个劲对他说,她对不起他,还告诉他,父亲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以后她会去看他的.她说一切不是自己的错,丹知情的人都不会怪她的.吉米长大后会明白一切的,要他做个勇敢的孩子,因为他将被送到另一个寄宿学校了.最后母亲被带上了警车.这时杰米才明白,警察是为了父母而来的.从此杰米寄宿在远离拉格尔顿和大海的一个修道院里,和一群孤儿生活在一起,很长时间以来他一宜无法理解所发生的一切.
两个月后姐姐莫利来看他,给他带来了母亲的口信,说母亲重病住在医院,得过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来看他.这时他渐渐明白是妈杀了爸爸,他很想告诉妈妈,让她别为此担心,但又怕妈妈反而会更难过,在以后的通信中妈妈和杰米都只字不提此事.在修道院只收到过大朋友杰克的来信,信中说那天被杰米用石头砸的人都没受重伤,不必再为此事自责.如果当时他知道杰米的心情时一定会予以帮助的.家庭裂变后杰米常常夜不能寐,他思念父母、仇恨上帝,他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要如此惩罚他,他觉悟到应该自强起来,并且觉得自己比以往坚强多了,他能战胜整个世界.即使往事吞噬着他幼小的心灵使他无法入眠时他也常自言自语说,他有多么坚强,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摧垮他.
作品鉴赏《上帝的孩子》在新西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小说最大的成功在于完全通过一个11岁孩子的眼睛对周围事物随观察,对所发生的事情有限的理解,揭示了严肃的宗教主题.探讨了婚姻、家庭、少年犯罪等人们普遍夫注的社会问题.虽然主人公在13岁叙述的当时对两年前所经历的事情还不能完全理解.但作者把这种叙述保持在一种透明度上,使读者既能理解主人公所理解的,又能明白主人公所困惑的.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主要叙述了主人公家庭发生裂变前三天的事,其中又穿插了一些有关的往事回忆,但整个故事脉络清晰,素材取舍得当.小说通过对自行车事件,与修女安吉斯的谈话,在同学乔·沃特家作客以及袭击路人和杰克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轨迹,通过主人公对父母亲一次争吵的叙述使读者对导致他生活转折的悲剧性事件毫无唐突之感.小说还很成功地塑造了杰米这个孩子形象.杰米就读于教会学校.是一个虔诚的小天主教徒,他品行兼优,自认为是上帝的孩子,相信上帝关心他,父母的不和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一遍遍祈祷上帝,得到的是一次次的失望,从而使他产主了信仰危机,怀疑上帝.他心想:"..如果有足够的人都起来反对上帝,上帝也许会立刻关心我们了."杰米对上帝的困惑反映了宗教对孩子心灵上的摧残和精神上的拆磨.杰米对信仰和现实的冲务一再表示不在乎,然而正是这无数遍重复的不在乎表明了他的在乎和内心的痛苦和愤怒.还也是主人公的性格悲剧所在.长久以来,宗教问题一直是新西兰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作家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于这一领域,就这一点来说,杰米这个人物形象是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作者在杰米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思想,倾住了满腔的爱心和同情,杰米对宗教的良诚.对父母的爱恋,对所发生事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强烈地感染了读者.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转变——从一个屈犟的天主教徒变成一个上帝的叛逆者点出了"上帝不可信"的小说主旨.在克罗斯之前没有一个作家对宗教主题的小说写得如此大胆和露骨.小说通篇采用了和主人公年龄相一致的孩子语言,简单明瞭且生动,十分口语化,表明了杰米家的社会地位及其本人的性格和年龄.在新西兰文学史上几乎很少育比"上帝的孩子"构思更精练,艺术更精湛、内容更真实的小说了.在一部焦点集于一个11岁男孩身上的小说中能取得如此的成功不能不显示作者的独具匠心和创作才能.
(任荣珍)
诺埃尔·希利亚德毛利姑娘(1960)
作者简介诺埃尔·希利亚德(1929—)新西兰作家,曾就学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和师范学院,先后当过"南方十字架"劳动党报的记者、教师和"新西兰听众"杂志的副编辑.1971年获奥塔戈大学罗伯特一伯恩斯奖金.他早期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六十年代开始转向长篇,主要的长篇作品有《毛利姑娘》(1960)《欢乐的权力》(1966)《绿河之夜》(1969)《毛利妇女》(1974)和《光荣与梦想》(1978).他的作品大多描写了毛利人,反映他们的痛苦和愿望,他们的所思和所想,涉及了新西兰社会突出的种族歧视问题,很具有现实意义,在国内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他的这种创作思想和他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他从小生长在毛利人集居的吉斯伯思,和毛利人有过广泛的接触,耳闻目睹的桩桩事实唤起了他对毛利人的同情,加深了对他们的理解,也触发了他的文思.作为一个白人作家,他能站在毛利人一边,用文学的形式为他们伸张正义,揭露、谴责社会对毛利人的世俗偏见和种族歧视,表达了"肤色不同,人格平等"的进步观念,这确实是一难能可贵之举,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个白人作家能如此打破禁忌,大胆地描写这一令人敏感的题材.这也是小说发表后引起轰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评论家赞誉小说是"一部"新西兰的生活曲,..一部敏感的,有思想性的作品..."
内容概要女主人公内塔出生在新西兰托岛马蒂蒂山谷一个不富裕的农户家,排行第五,从小得操持家务农活,饱受了生活的艰难.上学后,她认识了一位高年级的毛利女生格雷斯,格雷斯家境贫寒,学习成绩低下又常和班上一个男生来往,故遭到学校许多同学的冷嘲和奚落.内塔十分同情她的处境并给予种种帮助.格雷斯最后一气之下去了惠灵顿,这件事给内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学以后几年国内经济转机,内塔家也有了明显起色,村里通了电,家里买了收音机.有时全家还进城看看电影.内塔十分羡慕电影里和城里的姑娘们的装束打扮,内心开始涌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村生活的厌恶.不久哥哥姐姐先后离家进城工作,他们渐渐讲究穿著,每次回家都带来了外界的新闻.目睹着哥姐的变化,内塔很是嫉妒,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象他们一样有工作,有收入,不用再向爹伸手要钱.14岁那年内塔因为成绩不佳,一直毕不了业就干脆辍学,一人在家照料体弱多病的母亲.繁琐的家务,乏味的农户生活使她越来越耐不住寂寞而常去城里打网球.内塔的网球打得相当不错,也结识了不少男女球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塔对异性的倾慕越来越强,她希望男球友中有人能真心爱她.一个周末的晚上,内塔参加网球舞会后由一白人球友奥宾伴她回家.途中碰到一辆汽车,奥宾认识司机便跃上车扬长而去.内塔又气又伯,担心这事传到父亲的耳朵会有口难辩,还使家庭在村里蒙受耻辱.这时,长期以来潜意识中的出走念头顿然跃上脑际.对,到惠灵顿去,那儿可以天天抹口红,穿漂亮衣服,有工作有薪水,内塔终于怀着美好的愿望踏上了去惠灵顿的火车.到了惠灵顿为寻找安身的旅馆和工作,她饱受了人格上的侮辱,许多白人雇主直截了当他说他们不愿雇用毛利黑鬼,内塔开始产生了幼灭感.她觉得都市并不如她想象得那么好.在同旅馆一位毛利姑娘迈拉的帮助下,她来到了阿什利旅馆帮厨,打扫客房.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她想寄些回家,然而一张计划逐月添置的购物清单打消了她尽孝的念头.一天她在一爿咖啡馆里见到小学同学格雷斯,格雷斯这时已判若两人.她浓装艳抹,对几个白人男子在卖弄风骚,内塔见
之很有感触.后来她发现迈拉的变化也很快.她经常和白人男友出入旅馆、跳舞、喝酒.一次内塔拗不过迈拉的苦求加入了他们的聚会,因喝酒大多而失身于白人青年埃里克.打那以后埃里克堂而皇之进出她的房间,对她发号施令,他打骨子里鄙视毛利人,对内塔只有肉体上的占有欲,可内塔却痴心地爱上了这第一个占有她的男人.同旅馆的毛利厨娘以亲身经历予以她种种忠告,可她对埃里克依然情意缱绻.一天内塔和几个投宿的毛利青年在房间里聚餐,埃里克撞见就借题发挥,说全旅馆的男人都和内塔睡过觉,内塔一气之下辞去工作以摆脱埃里克的纠缠.在咖啡店上班的第一天埃里克找来非要和她谈谈,她只得向老板请假,老板当即就辞退了她.当她跟着埃里克来到街上时,埃里克又幸灾乐祸地撇她离去了,内塔终于痛下决心斩断情缘.一个月后内塔已在邦·阿科德饭店找到了服务员的工作.一天傍晚内塔挤在人群中观看两辆相撞的电车时认识了一个叫阿瑟·科伦侍的白人青年.阿瑟是个码头工人,身体魁梧,长着一对棕色的眼睛和一只扁平的鼻子.当晚阿瑟就带内塔参加了朋友们的晚会,他的白人朋友似乎对她还挺友好.来邦·阿科德饭店后,内塔的食宿稍有改善,但工作乃然很辛苦,还时常受到白人顾客的非难.一天她还在餐厅忙得马不停蹄,老板娘却要把餐厅部的另一毛利女招待放到厨房帮忙,内塔听罢就火冒三丈,说话间手里正拿着一把餐刀,便举刀威胁要老板娘改变决定.事过之后,几位毛利招待都夸内塔有毛利人的精神.在都市生活中内塔变得越来越爱虚荣,注重打扮,刻意模仿阔大太,娇小姐的举上行为.和阿瑟接触的几个星期中,内塔对阿瑟很有好感,他们时常手挽着手外出看电影参加舞会,而这在与埃里克的交往中是从来有的事.不久阿瑟就搬来和她同居了.开始阿瑟略感不妥,但叉自我安慰:只要找到合适地方就搬走.久而久之,他觉得和内塔一起生活很舒心,但内心深处却从来没想过要娶她为妻.同居后内塔的开支猛增,但他们生活得很愉快,阿瑟每星期在抽屉里放上一张五镑的纸币,偶尔也帮着干一些家务重活,内塔对他更是百般体贴.平静安宁的生活使内塔越来越渴望有一个真正的家,期待着阿瑟和她结婚,还暗暗地在银行存钱以备结婚之需.当内塔告诉阿瑟她已怀孕的消息时,阿瑟只得被迫承认事实,一边找合适的房子,一边联系接生的医院.就在这时经理杰克解雇了她并勒令她当天搬出寓所否则将叫警察来.原因是她怀了孕,内塔一时竟无言以对,茫然失措回到家,不一会阿瑟满脸怒气地进了屋,原来他从医生那儿得知,内塔应该在认识他前一个月就已怀孕了.他责骂内塔欺骗他,骂她是下流货,一定和老板勾搭上了,临走时还恶狠狠地说,找你那孩子的父亲吧.黑鬼,黑得象黑桃A一样!和阿瑟分手后内塔开始自暴自弃地酗起酒来.一天阿瑟在挂着一块"土著女人不得在本馆用酒牌子的旅馆就餐部里见到网塔,看样子她已喝了不少酒.但内塔见到他扭头就离过了.几个月后他从一个当司机的朋友那儿得知,内塔喝醉后倒在大街上被送进了警察局,他立刻赶到警察局想保释内塔,但又否认和这个女人有任何关系.警察不许,他只好留下姓名、地址怏怏而归.
作品鉴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西兰的城市大工业需要大批的生产工人,为摆脱家乡的困境,寻求都市的文明生活,大批毛利人离乡背井,从农村蜂拥城市.他们的到来使原来的白人与毛利人的矛盾和冲突变得日益尖锐突出.《毛利姑娘》就是截取新西兰这样一个历史背景来展示毛利人在都市社会中的命运、遭遇以及他们的传统观念、文化和生活因之所受到的侵蚀和冲击.《毛利姑娘》可称作一部对白人社会和统治阶级的抗议书,它描写了
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里,人的肤色之差竞成了人的等级之差;在这个社会里毛利人被看作是二等公民,他们含垢忍辱,受尽冷遇,在所谓的"都市天堂"里背负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十字架.小说围绕着女主人公内塔,一个毛利姑娘的成长,特别是她进城后的一联串逆遇,有力地揭露、抨击了这种人歧视人、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社会制度,把矛头直相当时的统治阶级,同时作者在内塔这个人物上又倾注了深切的同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小说通过内塔不幸遭遇这一条主线,并又从几个侧面:汉纳厨娘的经历,饭店女招待雪莉的感受以及迈拉和椿雷斯的堕落告诉读者,内塔的遭遇是成千上万个都市毛利人的必然遭遇,她的厄运决非偶然、个别的现实,而是整个毛利民族在这个历史时期的缩影,是整个社会,乃至统治阶级所持的偏见和种族歧视观念的结果.在都市社会里,毛利人处处低人一等,即便在爱情关系上也不例外.内塔在求生的同时,还遭到两个白人男人的肆意凌辱,当阿瑟给予她相对稳定的生活时她渴望有个真正的家,然而她的这一并不过份的愿望,只是普通人的生活权力却成了一片幻想,可望不可及,遭到两个白人情人对她的身心摧残后,内塔就自甘堕落酗了酒.内塔命运如何,我们可作种种猜测,但有一点可以深信不疑: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条件下,内塔永远也享受不到与白人一样的同等待遇,《毛利姑娘》在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也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作者没有制造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而只是象讲故事一样,以有声有色的叙述来打动读者的心,使读者为主人公的遭遇悲叹,不平,并欲知主人公的命运如何,有恨不能一气读完之感.小说以内塔的出生至全书结尾,没有跳跃性的叙述,通篇注重白描写实,结构紧凑,主题突出.小说中还完全采用了与写实手法相适应的语言:朴素流畅,且口语化,使人物形象更为准确鲜明.《毛利姑娘》无论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塑造,表现方法和语言风格角度来看,都堪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佳作.小说60年代初在伦敦首次发表,后又陆续泽成各种文字,它之所以产主如此广泛的影响绝非偶然,那是因为作家作为现实生活忠实的反映者能切中时弊,对症而发,提出了社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使一个普通毛利姑娘的故事具有控诉社会的典型意义.
(任荣珍)
奠里斯·吉普卢姆(1978)
作者简介莫里斯·吉(1931—)出生于新西兰北岛瓦卡塔尼市的一个木工家庭.1954年获奥克兰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学任教.从1955年开始,除做一些零工维持生计外,以大部分时间用来写作.1961年去英国,在伦敦的一所中学里教书.1962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重大季节》,获新西兰文学基金奖.同年,回国.1964年,作为罗伯特·彭斯研究员基金奖的获得者,他在奥塔戈大学从事一年的专业创作.在此期间,他完成了第二部小说《一朵特殊的花》(1965).1972年又出版了第三部小说《在父亲的书斋里》,第四部小说复于1973年问世,书名《抉择的比赛》.至此,作为一个小说家,他已赢得了很高的声誉.1978年,《普卢姆》的出版,把他的创作生涯推向了高峰.这是三部曲的第一部,接连三次获奖,即英国詹姆斯·泰特·布拉克纪念奖(1978)、新西兰巴克兰文学奖(1979)和詹姆斯·沃蒂年度书籍奖(1979).《普卢姆》三部曲的第二部《梅格》和第三部《唯一的幸存者》分别干1981和1983年出版.这是新西兰小说史上第一部描写某个新西兰家庭三代人生活经历的作品.莫里斯·吉在当代新西兰小说家中可算是最有成就的一位,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他还创作短篇小说、电视剧本和儿童文学,其作品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品主题,广泛而深刻.他通过对人类经历与社会生活的描述.揭示了人类的本性和社会问题.他擅长于塑造人物,常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并通过一系列矛盾冲突来描绘各类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因此,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内容概要时间:1893年,地点:克赖斯特彻奇城.乔治·普卢姆在球场上第一次碰到年轻端庄,气质典雅的姑娘伊迪.两人一见倾心,彼此相爱.第二年春天,他们便在长老会的圣安德鲁教堂举行婚礼,这时,他们正由圣公会教徒转变为长者会教徒.婚后,普卢姆辞去律师职务,因受神的感召,立志献身于宗教事业.经过考核,他如愿以偿,被长老会接纳为传教士,派往西部海岸上的小镇库马拉去履行圣职,库马拉镇偏僻冷清,居民多数是矿工.当时,教会为了考察传教士的虔诚和素质,一般都是先派他们去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去传教布道.普卢姆和妻子伊迪虽然过着清贫生活,但他们志同道合,以苦为乐.白天,普卢姆挨家挨户去宣传教义,晚上,则孜孜不倦地攻读拉丁文和希腊文的神学著作.他工作出色,很诀就赢得新的圣职,迁到厄姆斯利.在厄姆斯利任牧师期间,他博览群书,集思广益,在教堂里一面虔诚地宣传宗玫思想,一面有力地抨击社会弊端.厄姆斯利的教徒,大部分是商人或农场主.他们利欲熏心,让自己的孩子半夜起来挤牛奶、做衣活,一直干到早晨上学为止.有的孩子甚至来不及吃早饭就赶去学校上课,在课堂里往往呼呼入睡.普户姆号召教徒们停止使用这类苦力,因为上帝指出奴役任何形式的苦力都是一种罪过.在厄姆斯利传教期间,虽然阻力重重,他终于一一克复,并获得多数人的支持,因此事业有了很大的进展.不久,他全家迁居到索普,在圣安德鲁教堂担任牧师.1902年,他加入社会主义党,并参加优生学教育协会,又成为伦敦理性主义者出版协会的会员.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是普及优生学的国家.在这种国家里,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思想、身体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健全的.他阅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文献,了解了乌托邦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学说.在当时的新西兰宗教社会里,他的这种思想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特别是,陇在教堂里公开表态,
支持索昔码头工人罢工,这更加激怒了孜会.执行理事会对他的工作极为不满.向他提出警告,劝他立即悬崖勒马.普卢姆与他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未作丝毫让步.他认为自己的信仰和思想与教义并不冲突,更不曾把教区的教徒引入异道.1910年,当时著名的理性主义者约瑟夫·麦凯布在新西兰为伦敦理性主义者出版协合作巡回演讲,普卢姆邀他到圣安德鲁教堂做了两次演说,题目为《人类的进化》和从《当代科学与神学的矛盾》.普卢姆作为大会主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要解放宗教,使之合理化","不要盲目信教,不要相信迷信,要从科学角度去理解宗教信仰",并表示赞同麦凯布的观点.这如同重磅炸弹的爆炸,使长老会成员惊恐不安,唯恐这种邪说把教徒们引人歧途.摆在昔卢布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自己的信仰,要么放弃教职,他最后选择了后者.这时候,昔卢姆和伊迪已主了12个孩子.普卢姆把全部精力扑在工作上,抚养孩子的重担全由伊迪负担.伊迪为了孩子,自己省吃俭用.普卢姆辞去圣职,全家移看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在那里生活了两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普卢姆全家又回到新西兰的克顿斯特彻奇.普卢姆在全国作巡回演讲,反对战争,主张和平,1981年,他在索普所作的两次演讲,被指控为"煽动性的言论",判处监禁28个月.他的家庭再次陷入极其艰苦的处境.在监狱服刑期间,普卢姆的身体受到严重摧残,基本上丧失了听力.伊迪在继父韦利斯的接济下独自支撑家庭,忍辱负重,毫无怨言.这时,孩子们在学校里都受到歧视,遭人辱骂.13岁的女儿里培卡不幸溺水身亡,给了伊迪非常沉重的打击.普卢姆出狱后,在奥克兰郊外买了一幢房子,以溺死的女儿命名,以资纪念.普卢姆一边写作,一边读书,他的孩子们相继离家独立生活.1934年,伊迪去世.孩子们以各自不同的生活给普卢姆带来了安慰,也带来了失望.良子奥利弗在大战中失去了一条腿,在普卢姆的眼里,这个儿子是缺少人情味的理智型的人,但在事业上却是可赞许的.他在惠灵顿任法官.长女费利西蒂在惠灵顿当教员,长得漂亮,有主见和独立性,但婚姻生活却不美满.她与自己所爱的人生了个儿子,却与自己不爱的人结了婚.最使普卢姆失望的是,费利西蒂改变了宗教信仰,信奉了天主教.维利斯十几岁时出海当了水手,回来时少了一条腿,普卢姆喜爱他,因为他生性自然开朗,很讨女人们喜欢.他把自己所结识的女友们的名字都刻在那条木制的假腿上.最后,他同米尔斯结婚,在郊外的山上买了一小块地,同妻儿女友们过着人类"原始"的本能的生活.爱默生号称"天空里的无业游民",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普卢姆为此而感到骄做.这个儿子爱好驾驶飞机,技术精湛,堪称"超一流".埃瑟是唯一由普卢姆主婚的孩子,她的丈夫弗雷德由肉店伙计一跃而成为房地产经营商,生活非常富裕.罗伯特是个热爱田园生活的儿子.他自幼爱干农活,种菜养牲畜.然而四年的监狱生活磨炼了他的性格.普卢姆喜欢他,因为他使普卢姆懂得了人情和爱.他生活在一个小农庄里,那里的人们象个大家庭,自给自足,人人平等自由.梅格是普卢姆最疼爱的小女儿.她善良、温顺、体贴.可她不顾父母的反对与铅管人弗格斯结了婚.婚后,她才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她和丈夫的感情生活每况愈下,这使她迷惘不知所措.阿尔弗雷德是个清高而酷爱文学的才子,也是普卢姆认为最有希望继承自己事业的儿子.然而,他与普卢姆的朋友约翰·韦利斯的同性恋终于被普卢姆发现,因而被赶出家门.他与约翰·韦利靳庄奥克兰合租了一间房子生活在一起,直到约翰·韦利斯去世.后来,普卢姆试图与独身生活的阿尔弗雷德恢复父子关系,
却已过去了二十多年,为时已晚.普卢姆临终时与能够面见的孩子一一见了面,但三个女儿及一个儿子却在美国.
作品鉴赏《普卢姆》是三部曲的第一部,但它却是结构紧凑,内容完整,能够独立的小说.主人公乔洽、普卢姆的形象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外祖父詹姆斯·查普尔的原型塑造的.小说采用自传形式,描写了主人公作为传教士和思想家、大夫和父亲的生活经历,与此同时揭示了20世纪前半期新西兰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反映了主人公和信仰和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的矛盾.乔治·普卢姆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与各种社会偏见和非正义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在道义上取得了胜利.这是一根主线.另一根主线叙述了普卢姆的家庭生活以及他的儿女的成长过程,从家庭生活的角度刻画了普卢姆性格的另一面.如果说普卢姆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话,那么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却是不称职的,至少是没有尽到他应尽的责任.小说的两根主线,相互交织.作者别具匠心地把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揉合在一起,对过去的回忆穿插着对现在生活的描绘,两根主线不断交替出现,使整部作品的结构显得流畅而多姿.小说一开始,写的是步履蹒跚,年老耳聋的普卢姆去惠灵顿探望两个最大的孩子.惠灵顿之行,使普卢姆了解许多事情的真相,并发现他的记忆与事实不尽相等.普卢姆从年轻时起就信奉这样一个生活准则:"一个人必须做正确的事情."然而他却忽略了衡量"正确事情"的标准乃是受社会和人类这两大客观因素制约的,同时,他对"正确事情"的理解也应该不断改变.客观因素在不断变化,然而他在实际生活中却始终如一,不变准则,丝毫没有意识到他所认为"正确"的事情正伤害了许多人,尤其是自己所最爱的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他的妻子,他虽然尊之敬之,可他却没有真正地理解她爱护她.当他从奥列弗和费利西蒂那儿了解到伊迪为他所忍受的各种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时,他才恍然醒悟到自己忽略了妻子的存在,甚至"剥削"了她的"血汗".在对待同性恋的儿子的问题上,他也曾深深刺伤了伊迪的感情.普卢姆作为宗教上的"叛逆者"、政治上的"囚犯",他是孤独的.但真正的孤独在于他与女儿们的隔阂已达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作品描绘他与儿子阿尔弗雷德的最后一次会面以失败而告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从他们对生活各有选择这一点上,普卢姆意识到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既有美与善的存在,也有丑与恶的存在.追求十全十美,或只能接受完美无缺的人,只会象普卢姆那样,为现实生活中的丑与和恶所击倒.晚年的普卢姆逐渐学会了接受和容纳一切.从罗伯特身上,他体会到了人情味,看到了人类的真正的自然之美.他从而理解了人类的天性.萌发了与同性恋儿子言归于好的念头.普卢姆在为捍卫真理和自己的信仰而作出不屈不挠的斗争过程中,领略到人类的生活准则和信仰与日常生活行为莅往是背道而驰的.现实世界不存在着绝对真理,更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普卢姆的生活历程是一部复杂.丰富而感人的记录.然而.也存在着局限性.当主人公的追求和信仰与社会和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时候,他便关进书房,从书本里寻求解脱,书房成了他的"避难所",书本便成了他逃避现实的"挡箭牌".尽管如此,普卢姆性格中最突出的一面是他敢于面对真实的自我.正如他在小说结尾时指出的那样:"我想,不论是生是死,还是去理解去爱,无论是什么,我都作好了准备,为我自己所做过的好事感到欣慰,也为自己做错的事感到悔恨."《普卢姆》是一部刻画人物心理的小说,风格朴实,笔法细腻,语调从容,用词
准确.作者悯熟的笔法,巧妙地组织和安排了众多的材料,并且通过对许多次要人物的主动描绘,从侧面供托了主人公的性格和生活.《昔卢姆》在新西兰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作者通过对动荡不安的70年历史和斗争的描绘,把"新西兰之梦"——一个精神自由、政治平等的梦想,向现实推进了一大步.
(夏勤)
凯里·休姆骨干人物(1984)
作者简介凯里·休姆(1947—)新西兰当代优秀的毛利女作家,生于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的穆拉基并在那儿长大,祖先有毛利人、苏格兰奥克尼人和英国兰开夏人.她先后当过厨师、电视台导演、法律学生、采烟工、毛纺工等,现在是个专业咋家.凯里·休姆60年代开始创作,70年代便在文坛崭露头角,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沉默之中》(1982)、长篇小说《骨干人物》(1984)短篇小说集《食风者》(1986)和发表在诸多文学杂志上的诗歌及短篇小说.她的许多作品都被电台广播或被搬上电视屏幕,有的还被译成瑞典语,日语等多种文字.凯里·休姆1973年曾获特·阿瓦梅德短篇小说奖,1975年获卡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奖,1977年获奥塔戈大学伯恩斯研究员奖金,1978年获为毛利人用英语创作而设置的信任基金奖,1973、1977、1979分别获文学基金奖,她还应邀参加过夏威夷和澳大利亚阿德雷德的艺术节.《骨干人物》是新西兰文学史上一部罕见的长篇巨作,是作者在18岁开始创作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的基础上改编加工而成,小说几经易稿,前后用了12年时间,1978年完稿后送交几家出版机构均被粗暴地作为异端而拒之门外,最后由新西兰妇女团体联合创办的"斯皮拉尔"出版机构出版,小说问世后几周内就被抢购一空,后又多次再版,人口稀少的新西兰对《骨干人物》一书的需求量成为近年来新西兰文坛一奇,小说发表的当年就荣获新西兰小说奖和为毛利文学设置的莫比尔飞马奖,次年还荣获英国政府很少烦发给外国作品的文学创作奖,《骨干人物》的成功标志着毛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凯里·休姆的作品主要涉及毛利人与本民族人在情感上的疏远,折射了毛利人介乎于两种文化传统之间心态和难以归顺其一的痛苦心理,同时还注重描写反对贫困和暴力,反对监禁、被歧视或被保护,刻画了新西兰这个种族隔离、经济不平等、社会不公正的世界.凯里·休姆擅长纯心理描写,善于从探究历史、部落和神话的民族特点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小说立意新颖、语言精辟是她作品的主要特色,《骨干人物》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毛利读者的青睐,是因为小说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立足于新西兰社会,剖析了具有新西兰社会特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男人、女人、孩子,这三个小说主要人物是社会的共性,但他们又分别是毛利人,混血女、白人,这匣是新西兰社会的特性,小说通过他们三人聚合、分离、再聚合的叙述、探讨了当今社会的许多现状和问题,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新西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小说大团圆的结尾正代表了广大善良的人们希望两个民族能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
内容概要这部小说有三个重要人物,第一个是女画家克勒温·霍姆斯,是毛利人和白人的后裔,但她认为"鉴于血统、肉体和遗传我是个有八分之一毛利血统的人,但从心灵,精神和情趣方面来说,我是个十足的毛利人."克勒温是个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的女子,从绘画到音乐,从历史到宗教、从钓鱼到下棋、从烹调到酒类无一不晓,无一不精.她自信自傲,以冷女人自居;她性格坚强,喜怒无常,但感情丰富,攀上艺术家的宝塔并没给她带来幸福和满足,相反更加深了她与亲人的疏远,感到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她在甫岛一个遥远的沿海村落自行设计建造了一个塔型房子,并借鉴毛利人的传统艺术和自己的想象,在塔内安造了螺旋形的楼梯,在地上画了双螺线一人离群索居,第二个重要人物是乔,一个中年毛利工人,心地善良,富有
同情心,但脾气暴躁,性情忧郁,在他第一个孩子刚去世不久时,营救并收养了一个父母在船只失事不幸遇难的白人男孩西蒙,不久妻子和另一孩子也被流感夺去了生命,乔悲痛万分,一蹶不振,脾性更为暴戾,时常怀念死去的妻儿.第三个重要人物就是西蒙,双亲的遇难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创伤,被乔收养后又获得了家庭的温暖,而乔妻的病故尤如雪上加霜在他心头刻上了新的伤痕,他为此十分伤心,常说要去找母亲.他平时寡言少语,举止令人费解,时而可爱逗人,时而惹事主非,好斗违法.在学校里常受到处罚,乔为此伤透了脑筋.乔是出于同情.其次也是为了补偿失去妻儿的痛苦一直照料着西蒙,有时他对西蒙充满母爱般的柔情,有时却又粗暴地鞭打他,事后后悔万分,到时候又会遏制不住了,一个傍晚西蒙离开镇上的家漫游到克勒温的塔房前,克勒温收留他住了一晚.乔为此登门感谢,两人说起了毛利语,彼此都有一种亲切感,他们开始了来往,西蒙喜欢克勒温,时而擅自来到她的塔房,这也增加了她和乔的接触机会,他们各自追忆了故乡的往亭,倾诉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和内心的孤独和痛苦,乔时常陪克勒温下棋、弹唱、散步、钓鱼、他们还带孩子一起开车兜风,外出度假,克勒温帮助照料西蒙,对西蒙萌发了本能的母性,西蒙也会向她撒娇,对她十分亲近.就这样这三个不同肤色的男人、女人、孩子出于各自的需要聚合在一起.然而,由于他们在性格、经历上的差异,克勒温因为乔对西蒙粗暴行为的厌恶,乔对克勒温自信孤高的反感,以及他们在性关系方面的不同经历、分歧扣西蒙给他们增添的种种麻烦,这一切使这三人又有意无意地互相刺伤感情,他们三个被损害的人卷入了一场螺旋形的感情纠葛中,有时他们是向心的,互相帮助,有时是离心的彼此伤害,西蒙对克勒温也偶有暴力行为,克勒温感到伤心.终于这一切又酿成了他们的分离;克勒温外出旅行,乔被捕人狱,西蒙生病住进了医院.在分离的这一段时间里三个各自在身心方面都经历了痛苦的考验、回忆了他们欢聚的时光,克勒温后也身染重病,她还去探望了住院的西蒙和入狱的乔,最后这三人又重归于好,起先关系不太融洽,但在全书结尾时,彼此已有所谅解而和睦共处了.
作品鉴赏《骨干人物》是毛利作家们一直试图把本民族文化和欧洲文化熔于一炉的优秀作品,也是凯里·休姆的长篇处女作,小说的成功标志着70年代兴起的英语毛利文学的发展,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小说以三个主要人物的相识、交往、欢聚、分离、再次聚这一条主线展开情节,刻画了新西兰社会的种族关系,家庭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书名所提示的那样.他们的关系是具有"骨干"的概括性和社会代表性的.作者在克勒温身上主要表达了毛利人与本民族人在感情上琉远的一些问题.他们的与毛利家乡都已失去了联系,留恋故乡追忆往事和互诉感受把他们连结在一起,他们都认为这是他们生活方式中失去的最宝贵的一部分,这种失落感给克勒温带来身心的痛苦始终贯穿于全书,小说还涉及了当今社会上的同性恋、犯罪和暴力等问题.《骨干人物》所反映的主题正是80年代来毛利作家们力求表现的主题和他们创作的艺术源派.而凯里·休姆独特的艺术手法对这一主题的刻画比她的同行同胞们更为出色和成功.作者开篇不凡;描写了三个主人公各自在路上行走的轻松心情和美好感受,暗示着故事大团圆的结尾,塔屋内的螺旋形梯子和地板上绘画的双螺线象征着主要人物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起初,他们出于需要和愿望,生活在一起,象围绕着同二基点的舞圈跳着舞,结果,这个舞圈又成了分离他们,并使他们陷于孤立和绝境的漩涡,螺旋体
对全书的含义、构思和形式都是至关重要的,作者有意识地将人物关系的描写、情节的发展作了螺旋体般的结构安排,从广义上来说人类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象螺旋线一样无限止地延伸,从他们三人关系的狭义上来看,螺旋线又回归到,这种描写结构给小说细节带来了活力;也是作者最直接深入地吸取毛利文化的方法之一、她在书中写道:"她(克勒温)脚下地板上刻着两条螺线,你的目光循着其中一条一圈又一圈地延至中心,这时你会吃惊地发现,另一种螺线又从这里开始,将你的目力引至室外..老人们会发觉,这正是他们在笔直的羊齿树.上姻熟地刻双螺线所引起的灵感..",小说在思想上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但采用的手法却是现代主义的.作者用"意识流"和象征主义强化主题,不注意人物的情节,只着眼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进展缓慢,无跌宕悬念之势,但内容纵深广泛,表层描写丰富多采,着墨错落有致,全书出现的人物并不多,但对书中虚设和真实人物的刻画都以精辟的纯心理分析落入情节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内心活动则又通过对话和思想丰富,感情炽烈的内心独白来完成的,乔多次和亡妻的对话写得哀怨凄婉,催人泪下.这种描写在新西兰小说中是十分罕见的.小说的语言也极其丰富,从军事艺术到用于烹任用的蒲公英,从音乐到钓鱼等描写各种兴趣的专门词汇和习语使小说生趣盎然,可见作者驾驭语言能力之深和知识面之广的程度.
(任荣珍)
加拿大文学
休·麦克伦南长夜漫漫(1959)
作者简介休·麦克伦南(1907一),加拿大小说家.生于新斯科省市雷顿角岛.父亲是苏格兰医生,母亲爱好音乐美术.他在哈利法克斯长大,从达尔豪西大学毕业后,靠罗德兹奖学金赴英国牛律大学进修,并且游历欧洲,后来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古典文学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读书期间,他也开始尝试写小说,然而为生计所迫,他只得在1935年去蒙特利尔下加拿大学院教授拉丁文和历史.1936年与美国女作家多萝西·邓肯结婚.邓肯鼓励他创作,最初他写了两部描写国外生活的小说,均不成功.于是妻子引导他以自己熟悉的加拿大风情为题材.他根据1917年在哈利法克斯的童年经历,撰写了《晴雨表在长升》(1941年).后来他又创作了《两地孤栖》、(1945年)、《悬崖》(1948年)和散文集《穿越田野》(1949年)这三木书都获得加拿大文学最高奖——总督奖.他的另一部散文集《30和3》(1954),使他又一次荣获总督奖.1959年,在多萝西·邓肯的逝世的激励之下,他创作了充满激情的《长夜漫漫》,并且因此第五次得到总督奖.一般认为,这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他的主要作品还有《斯芬克斯重返人间》(1967)和《时代的不同声音》(1980年)等.从1951年起,他一直在麦吉尔大学任教,1979年退休后,与第二个妻子弗兰西斯·沃尔克住在魁北克省北哈特利.
麦克伦南的小说以描写加拿大的现实生活为主,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堪称加拿大民族文学的代表作家.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还十分关注希腊和罗马文明的衰落,并希望把新旧两个世界——传统文化和北夫的实利主义调和起来.他的小说基本上是写实的,但有时也出现夸张离奇的渲染;虽富于哲理有时却流于说教.他喜欢用连续不断的形象化描述结构来烘托人物和主题.
内容概要朝鲜战争的第一个冬天,二月初的一天傍晚,乔治·斯图尔特离开大学教堂准备回家.乔治是电台的政治评论员,并且在大学里兼课.他有一个温馨的家,他一直把妻子凯萨琳视为生活的基石.虽然不感到十全十美.但是活得很安逸,无优无虑.可是,一个电话却搅乱他和他的家庭的平静生活.打电话的人叫杰罗姆·玛特尔.是凯萨琳的前犬.在30年代未,他为了支援西班牙人民的战争,毅然离别病弱的妻子和女儿,前往西班牙前线.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又到法国参加反法西斯斗争,被纳粹夫进了集中营.据当时的报道和一位法国飞行员的证实,乔治他们一直以为杰罗姆已经惨死在法西斯的屠刀下.杰罗姆死而复后的消息使凯萨琳极为震动,而杰罗姆的生女莎莉却对此感到气愤,因为她难以忘却当年父亲的离去给她的生活造成的创伤.乔治更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他回忆起少年时代.那时他才17岁,与凯萨琳是邻居,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渐渐地爱上了凯萨琳,凯萨琳也爱他.最初,两人爱情如同早春的嫩芽一样建康成长,然而不久就出现阴云.凯萨琳活泼可爱,却患有先天性的风湿性心脏病,被医生诊断为不能生育,不适宜结婚.这令她十分苦恼,她是个充满生活理想的姑娘,但是也十分清楚地意识自己的病体.另一方面,乔治虽然心地善良,感情执著,却生性怯儒,自幼缺乏自信.他深深地爱着凯萨琳,却无力抵制姑母的
干预.他姑母竭力反对他同凯萨琳发展爱情关系,她不让他和凯萨琳一同上麦吉尔大学,而是安排他回弗罗比歇中学再读一年.结果,凯萨琳上大学后他们便分手了.
后来乔冶历尽艰辛,终于读完了大学.毕业舌他到滑铁卢中学教了5年书.照他的话说,是5年的苦役.因为学校里一团混乱,滑铁卢这地方又枯燥无味.乔洽只能利用周末去蒙特利尔寻找刺激.他结识了一位名叫卡罗琳·霍尔的女人,并与她同居,虽然他们彼此并不真正相受.他从卡罗琳口里第一次听到杰罗姆·玛特尔这个名字,并且得知杰罗姆和凯萨琳结了婚.但是他伯见凯萨琳,因为他觉得结了婚的凯萨琳是他望尘莫及的成熟姑娘.其实,他仍然爱着凯萨琳.终于,一次看戏的时候他又见到了凯萨琳,顿时,他内心里又荡起一股激情.凯萨琳见到他也是喜不自禁.从此以后,乔治便进入了杰罗姆和凯萨琳的圈子里.他经常出入他们的家中,凯萨琳告诉他是怎样因看病而认识杰罗姆的.杰罗姆是蒙特利尔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他同凯萨琳认识没几天便闪电般地爱上了她.他认为凯萨琳能够生育,因此让她打消顾虑.很快他们便正式结婚,不久女儿莎莉也诞生了.杰罗姆性格刚烈,敢做敢为,这使生性羞怯的乔治颇为敬佩,不知不觉地,他逐渐把杰罗姆视为自己的保护人,甚至几乎把他当做父亲的替身.而对乔治和凯萨琳之间的奇特关系,杰罗姆似乎并不在意,他仿佛是超然一切之上的,他不属于任何特殊的团体,只属于总体的人类.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正义感,是那种把职业道德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物.凯萨琳以全部身心爱着杰罗姆,这一点乔治也意识到了,但是由于他对凯萨琳的爱情仍然有增无减,他无力自拔,不能违心地同另一个女人结婚.
杰罗姆出主在新布伦瑞克省内地的一个伐木营地,一个不知谁是自己的父亲、没有姓氏的可令孩子.他母亲是工地上的厨工,几乎是那里唯一的女人.她同许多伐木工人同居过,有些男人十分粗暴,给杰罗姆的幼小心灵里留下阴郁的印记.一年冬天,他母亲与一位同居的工程师发生争执,结果工程师一怒之下把他母亲杀了.杰罗姆乘上小木舟,冒着生命危险沿河漂出林区,在一个铁路小站被一对善良的老教士夫妇收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召上了前线;战争毁灭了他的宗教信仰,战后归来,他变成了不可知论者.后来靠勤工俭学获得学位,取得医生资格.西班牙爆发内战,白求思组织医疗队赴西班牙帮助同佛朗哥作战的游击队.这对杰罗姆触动很大,他同情西班牙人民的革命斗争,非常渴望能去那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时世界局势越来越不稳定,战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杰罗姆的这种情绪使凯萨琳深感不安,她不仅担心杰罗姆会离家远去,而且害怕他爱上另一个女人.可是杰罗姆已经被远方的斗争吸引住了.一次集会上,他与法西斯分子发生冲突,新闻界有意渲染这一事件,为此医院的首席医生解雇了同杰罗姆一起参加集会的一名护士.于是杰罗姆愤而辞职,去西班牙参加战斗.1941年初,传来杰罗姆被纳粹析磨至死的消息,凯萨琳受惊而病倒了,病愈后不久,她便同乔洽结婚了.杰罗姆的归来,在凯萨琳心中又引起一次剧烈的震荡,她心力衰竭,感到已经无力承受眼前的突变了.她的整个一生都是属于杰罗姆和乔洽的,可是由于固有的疾病,她经受不了这种打击.见到此情此景,杰罗姆只得默默地远走他乡.乔洽和凯萨琳恢复了宁静的生活,最后,凯萨琳终于安详地走完了人生旅程.
作品鉴赏《长夜漫漫》被公认为麦克伦南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主要刻
画了三个形象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乔洽·斯图尔特、凯萨琳·卡里和杰罗姆·玛特尔.作者通过这三个人物的经历和彼此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揭示了三、四十年代加拿大人的生活观念和命运.乔治和凯萨琳都出生于古老的移民家庭,虽然住在被称为国际城市的蒙特利尔郊区,但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于都市的气氛感到格格不入.他们似乎更迷恋纯朴、幽静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酿就了他们的诗一般的初恋,也塑造了他们的懦弱胆怯、耽于安逸、缺乏自信的性格.他们虽有理想,却总是摆脱不了旧的道德意识的阴影;虽然接受了不少外来的新观念,却抑制不住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的眷念.这在当时的加拿大颇有代表性.从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看,加拿大仿佛是一块世外桃源,远离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冲击,大部分加拿大人对世界上的动荡不安只是冷眼旁观,漠不关心.但是,也有少数敏感、活跃、敢于接受新思想的人其行为与此截然相反,杰罗姆·玛侍尔就是一个典型.他是个倔强自信、敢做敢为的人,不论对于事业还是爱情,他都表现出一种果断、坚决的作风.他并没有那种病态的乡土观念,而是关心国外的事变,甚至包括与国内生活毫无关系的西班牙内战.他富于正义感、充满献身的热情,为了支持异国他乡人民的革命斗争,他甚至不借抛弃优越的生活和温馨的家庭.毫无疑问,杰罗姆代表一种新的观念,这种观念震撼了加拿大古老的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过,作者似乎并没有以赞扬的笔调歌颂杰罗姆这种人,相反,他对乔治和凯萨琳倾庄了更多的同情.也许他认为杰罗姆的行为带有大多的政治色彩,或者说他本人也象乔洽一样,对往昔的恬适、优雅有着扯不断的情丝.从小说的描写来看,作者似乎想把古老的牧歌和新时代的交响曲调和起来,正如他在最后写道:"我心中充满音乐,全身以平都成了音乐和光明的融合体.她激发的爱情没有令彼此成为陌路人,不会消亡,也不会收敛,而会化作神秘的精神,四面八方地向空间扩散."当然,作者也看到生活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已不再会是一池宁静湖水.杰罗姆的归来就表明了这一点,它使杰克和玛特尔表面平静的生活顿时掀起波澜,这不仅是感情的冲击,而且是心灵的震荡.最后,杰罗姆虽然定了,凯萨琳的生命也终于结束了,这似乎意味着一种生活的结束.也就是说,不管人们愿意与否,世界还是变了.乔治最后说:"我周围的世界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一团,我却比以往更爱它,"似乎他也向往新生活,可是仍然觉得有点把握不住,这里显示出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
这部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但是在回顾中间又几次把镜头拉回来,这样便产生了一种对比的效果,使读者既能把握故事的脉络,又渴望知道下文.此外,这种方式也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容量,因为,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很难在这样篇幅里展示如此广阔的历史场景.而作者正是以熟娴的技巧,描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也是该书的一个优点,这个"我"既是叙述者,又是书中的一个角色,不仅可以省去许多笔墨,而且使读者感到更亲切、更可信.这部小说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它的抒情味,作者仿佛在利用一切机会抒发对自然、对田园生活、和对纯洁真挚的爱情的赞美,这显示出作者对于加拿大的大自然、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热爱.
(沈华进)
美国文学
诺曼·梅勒裸者与死者(1945)
作者简介诺曼·梅勒(1923—),美国犹太裔作家,生于新泽西州朗布兰奇,童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度过.194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军队服役两年,战后从事写作.梅勒是个在政治上十分活跃的小说家,对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同样感兴趣.他的作品往往直接反映美国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并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艺术俱乐部文学金质奖章等多项奖.发表于1945年的长篇小说《裸者与死者》是梅勒的成名作,因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军队中官兵之间的对立关系,被公认为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佳小说之一.《巴巴里海滨》(1951)则象征性地描写了美国左派政治力量和右派政治势力的冲突.《鹿苑》(1955)以同样的手法描绘了好莱坞电影界的苦闷和窒息.10年后,发表的长篇小说《一场美国梦》(1965)逼真地描写了美国社会中肆无忌惮的暴力、凶杀和强奸事件,从而揭示了美国的混乱和美国梦的破灭.《我们为什么在越南》(1967)都是一部宣扬存在主义的作品.《古代的傍晚》(1983)是梅勒的一部近作,主要以古代埃及为背景.自1959年以来,梅勒在创作上发生了重大转折,连续发表了多部"新新闻报导"作品,或称为"非虚构小说,主要有长篇论文《白种黑人》(1959),散文集《总统文件》(1963)传记《玛丽琳》(1973).《夜间的大军》(196s)等详尽地记叙了新左派向五角大楼进军的过程.而作为"生活实录小说刃的《刽子手之歌》(1979),因深入地探讨了一名死囚犯罪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被誉为非虚构小说的代表作.梅勒是当代美国文坛的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不少作品剖析了美国社会中的病态现象,在文体上也敢于作大胆的探索.但作品中不免有一些不健康的成份,如过分渲染了变态心理和变态情欲等.
内容概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艘满载美国士兵的军舰趁着夜色向南太平洋的安那波佩岛进发.凌晨四时,军舰向岛上的日本守军发动炮轰,随后,师长卡明斯少将率特种分遣队在半岛尖端登陆.最初几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重大抵抗.岛.止驻扎的日本兵不下5,000人.他们建造了一条牢固的防线,准备长期固守.所以卡明斯将军也不敢贸然向前推进.他从手下6,000人中抽调了三分之二的兵力,运送辎重,修筑道路,作好战前准备.一个月后,部队推进到距日军防线不到1000码的地方.卡明斯估计两周以后道路可以修筑完毕,再用一周即可突破日军防线.可就在这时,部下却象野兽一样进入冬眠状态,他的指挥不灵了.卡明斯感到心烦意乱.于是他加强了纪律要求,并首先拿自己的副官赫思少尉开刀.卡明斯时不时地斥责赫恩,说他对勤务兵管教不严,还不断分派给他一些无聊的工作.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赫恩很有独立自主性,明白自己不过是主人膝下的一条摇尾乞怜的狗,不能忍受这种侮辱.一天,他完成任务回到卡明斯帐篷汇报,见帐篷内空无一人,便故意将一支未抽完的烟卷仍到光洁如镜的地板上,用脚踩碎,以发泄心中的愤懑.卡明斯回来后,见地板上乱扔着火柴棍和碎烟头,并看到了赫思留在书桌上的纸条,知道这是赫恩干的,不禁勃然大忽:对这种犯上行为,必须趁早收拾!他打电话找来赫思,问赫思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赫恩直截了当他说:"战争不是好事情,某个人想推行他的制度,结果造成千百万
生灵涂炭."而卡明斯的理论则认为,战争是"权力道德"的表现,所有的人都转向极权,不识时务者都将被粉碎淘汰.为了证明他的观点,将军把一支烟扔到赫恩脚下,命令他拣起来,否则就要把他送交军事法庭,囚禁五年.赫思在卡明斯的胁迫下,只得屈辱地弯腰将烟台捡起.对于将军这种强使部下服从的作法,赫思少尉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反感,于是他坚决要求调离,卡明斯把赫思派到达勒逊少校的部下,让他继续在那儿出乖露丑,因为将军知道,赫恩代表了一种使他的理论无法成立的反叛力量.卡明斯制定了一个作战方案,派一连兵力乘小艇绕到南岸陆登,穿过安那卡隘口,打进敌后,以接应北岸的登陆行动.他命令赫恩指挥一个侦察排先去侦察,一下穿过隘口通往敌后的路线,赫思和克劳夫特上士带领侦察排乘小艇绕到南岸登陆后,在密密的丛林里艰难地开路前进,刚到达了安那卡隘口,就遭到日军伏击,威尔逊腹部中弹,其他人只得暂时撤回安全地带.克劳夫特上士却不肯善罢干休,他虽然没有卡明斯将军的思想和理论,但支配欲之强烈则不亚于将军.赫恩也一夜没有人睡,因为如果完不成探路任务没法回去向卡明斯交差,赫思决定先派马丁内斯趁黑夜上前面摸摸情况,马丁内斯发现,密林里仍埋伏着许多日军,但克劳夫特不让马丁内斯把真实情况告诉赫思,克劳夫特是个权迷心窍的家伙,对赫思调来侦察排怀有强烈的妒意.想诱使赫恩上当,谎告他前边非常安全,没有任何日军.赫思听说后,决定继续前进,结果进入密林不到半小时即遭到日军伏击,头一排子弹就把走在前面的赫思打死了.克劳夫特立刻成了侦察队的头,他命令,改变路线,攀越安那卡山峰,山路崎岖,山峰高耸人云,克劳夫特凶恨无情地驱赶着士兵,大家累得幽灵般地挪动着脚步.在距离顶峰不到一千呎时,遇到了一条四米宽的深涧,士兵们所处的位置极糟,只能横着跳,到对山后又必须马上站稳,任何一点差错就意味着粉身碎骨,侦察队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跃到对岸,只有犹太兵罗恩极度疲劳,双腿发软,没能跳过去,惨叫着摔下了悬崖,到了第二天早晨,原本就十分低落的士气消失殆尽,克劳夫特睡觉时,大家商量决定,拒绝继续前进.瓦尔森当着克罗夫特的面宣布,说他不走了.克劳夫特威胁要以违抗军令枪决他.瓦尔森告诉他,除非枪决每个人,因为大家都不定了,但遗憾的是,其他士兵都被克劳夫特镇服,没人敢站到瓦尔森一边.在克劳夫特的枪口下,瓦尔森最后只得屈服,侦察队又向上攀登了几小时,就连克劳夫特自己也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他透过浓密的树叶看到了阳光,知道山顶就在眼前.就在这时,他昏昏沉沉地撞着一个形状如足球的大蜂窝,被激怒的黄蜂成群结队地向士兵们袭来,士兵们被蛰得哇哇直叫,跌跌滚滚地逃下山去,克劳夫特自己也对付不了这些可怕的黄蜂,只得跟在大家的后面往回撤.他最终放弃了登山计划,一队人踏着丛林中的老路,默默无言地返回营地.第二天,由前来接应的登陆艇送回部队,回来后不久,克劳夫特就了解到,他们的侦察任务根本就没有必要进行.卡明斯少将煞费苦心地制订好周密的作战方案,并亲自离开海岛去争取海军支援,可是,没等他回来,安那波佩战役已不战而胜.原来日军早已弹尽粮绝,他们的军需仓库早在五星期前就中弹烧毁,整个防线支离破碎,有的阵地已经撤空,可卡明斯对此一无所知,他过去接到的军事情报没有一份是真实的.虽然,战事已经结束,海军却照样派来军舰,照样进行炮击和登陆.随后,电台广播了攻克全岛的胜利捷报,并把胜利归功子卡明斯将军的正确指挥和海军的有力支援.这一结论还将写进美国历史.
作品鉴赏在众多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的小说中,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是出类拔革的一部.小说的深度在于它不是简单地记叙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而是以战争为背景来反映更为深广的社会和历史主题.
与其它战争小说不同,《裸者与死者》并没有笔酣墨畅地描绘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战场,其激烈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内部——在卡明斯将军和克劳夫特代表的一方与赫思(有时也包括瓦尔森)代表的另一方的两个阵营间进行.卡明斯将军是个带有浓郁的法西斯色彩的军人,他鼓吹权力至上,自命未来的世界必定是一个极权世界.他相信自己的理论,更迷信手中的权力,常用自己的职务和权威强行压垮下级军人的精神和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卡明斯将军可谓政治、军事统治力量的代表,他的仅力可以渗透到人的存在的任何一个方面,这种权力也因此构成了对人类的威胁,至于克劳夫特也同样具有主宰他人的强烈欲望.他虽不懂卡明斯将军的思想,却是其理论不折不扣的忠实的执行者.他是暴力和兽性的化身,不仅憎恨敌人,同时也憎恨自已人,并让这种仇恨蔓延滋生,以至导致自相残杀的恶果.作为他们的对立面存在的赫思少尉则代表了自由理想主义,他来自哈佛大学,对整个战争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从人道主义出发,同情士兵的处境,甚至敢于(不自量力地)同权力象征进行抗衡,而代表虚无主义的士兵瓦尔森实际上也等于站在他这一边.战争的特殊环境把双方的较量推向顶点.随着战役的不断展开,卡明斯唯权力论的铁腕统治更加强硬,代表这种权力的下士克劳夫特更加凶残无情,企图维护人类尊严和信仰的赫思等更加无力抵抗.尽管较量似平一边倒,但最后并没有得出胜负结局,因为双方都以失败而告终:赫恩可以说是死在自己人设置的圈套中,从此和他代表的信仰一起在小说中销声匿迹;瓦尔森不得不在克劳夫特的淫威下屈服,自认为作战骁勇的克劳夫特连一座山峰也不能征服,反而在一群黄蜂面前出尽丑态、抱头鼠窜;至于所谓杰出的战役指挥者卡明斯将军本质上则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最后的胜利与他周密的计划毫无关系,而是他不在场时,由一系列他权力控制之外的偶然事件造成的.我们注意到,小说貌似悲状的战争场面中,没有一个真正的英雄,没有可歌可泣的业绩,甚至也没有真正的敌方.日本军队的存在只是为了增添气氛,从来也没有成为作家描写的重点.小说的结尾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战争早已结束,匆匆赶来的海军却照样对没有敌人的海岛进行炮击和登陆.《裸者与死者》属于美国文学创作主流的现实主义和社会批判小说,但也具有浓烈的自然主义色彩.诺曼·梅勒以军队生活中的恐怖相压力,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对美国人的威胁和压迫,以军队的森严等级象征战后的美国社会等级,以战争的荒唐代表整个社会存在的不合理性,在卡明斯和赫思的对立上,作者以高超的手法对战争的历史和哲学含义,甚至对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存在及意义进行发掘.最后赫恩被摧垮,权力打倒理智,兽性战胜人性.这一结局代表了作者对未来的悲观看法,梅勒似乎以此来告诫美国公众,要警惕法西斯主义在这个国家的复苏和蔓延,除非人们有足够的力量扼止它,否则必将带来严重恶果.这种有刺激性的主题冲破了以往战争小说的创作思想,或许这正是《裸者与死者》格外受到公众欢迎的一个原因.小说的创作手法也是十分成功的.语言是士兵们熟悉的粗犷的"战壕语言",毫无做作之感.艺术上作者采用多斯·派索斯"时间机器"的手法,自然的插入和倒叙使作品的层次丰富鲜明,结构严谨有序,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整体感.
(张锦)
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1946)
作者简介罗伯特·佩思·沃伦(1905—)美国作家,文艺批评家.生于肯塔基州的格思里.先后就读于范得比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那鲁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读书期间,他结识了美国南方重农学派的成员,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毕业后,他曾在那鲁大学等多所大学执教.从1935年起,他和其他人共同创办了《南方评论》杂志,吸引了一批文人,形成了现代美国最重要的文艺批评流派——新批评派.1973年起,被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名誉教授、诗歌顾问.1986年,被选为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沃伦是以诗歌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的.早期的诗集有《诗三十六首》(1935)、《同一主题的诗十一首》(1942)和《诗选,1923—1943》(1944).《龙的兄弟》(1953,1979年修订)写杰弗逊的侄子于十九世纪初期在肯塔基州边疆谋杀黑人的事件,对恶的本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许诺》(1957)集中的诗歌比喻主动、描写优美,洋溢着作者故乡的泥土芳香,于1958年获普利策诗歌奖.另外还有《此时与彼时》(1978)、《在这儿》(1980)和《证实了的传言》等诗作.沃伦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夜间的骑手》(1939),《在天堂的大门口》(1943)、《国王的人马》(1946)和《足够的空间与时间》(1950),五十年代后的著作育《一群天使》(1955)、《山洞》(1959)、《荒野》(1961)、《洪水》(1964)和《将要失去的地方》等.沃伦还是美国20世纪的一位重要的文艺批评家.他是美国盛行一时的"新批评派"的主力,和著名文艺批评家克·布鲁克斯合著的《理解诗歌》(1938)是新批评派理论的力作.另外,还著有《理解小说》(1943)、《向西奥多·德莱塞致敬》(1971)和《民主与诗歌》(1975)等论著.
内容概要新闻记者杰克是在1922年结识威利的.当时,威利不过是个县政府的会计员,在选择县立学校校舍建筑承包商问题上,与上司发生争执,而且闹得满城风雨.于是,报社派杰克来采访此事.这场争执最终以威利在竟选中落选而告结束.成利从此失去了饭碗,只好回到父亲的农场.他憋着一口气,白天干杂活,晚上刻苦学习法律,终于通过了法学考试,当上了律师.两年后,县立学校在一次救火演习中,偷工减料建成的校舍,突然倒塌,造成了死伤十几名学生的惨剧.这次事故不言自明,在选择承包商问题上,威利的意见是正确的.威利的威信也由此大增,民众们都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支持他.四年一度的州长竞选又开始了.这一州的民主党有两大派系,哈里森是城市派领袖,麦克默费是乡村派领袖.哈里森为了分化麦克默费在乡村的选票,派遣达非鼓动威利再次参加竟选.在哈里森一派的一片恭维声中,威利飘飘然地同意参加竟选.正当威利到处巡回演说,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有人向他揭穿了哈里森的阴谋.威利气愤至极,当晚就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向选民们公开揭露老狐狸哈里森的阴谋,宣布自己立即退出竟选,然后转而协助麦克默费竞选州长,一举击败了哈里森.此后,威利当了几年律师,业务上获得很大成功,从政之心又得以萌发.1930年,他第三次参加竞选.这期间,杰克也因为不奉行报社支持麦克默费的竞选方针被除名,在他的全力支持下,威利这次竟选终于获胜,当上了州长,并任命杰克做自己的助手.又过了若干年,威利在竞选参议员问题上与老法官欧文发生矛盾.威利指令杰克尽力搜集欧文的隐私,杰克觉得在这位"正直的法官"身上似乎很难找出什么毛病,但威利认为,"人是在罪恶中孕育,在污血中诞生的,
从尿布的臊臭到寿衣的腐臭,这中间不可能没有一点污点".杰克经过深挖细查,果真发现欧文法官曾在1915年受过一家电力公司的贿赂,并得到已故州长斯坦顿的袒护,为此,这家电力公司的原律师利特尔波含恨自杀.杰克顺利地从利特尔波的妹妹手中拿到了这段隐史的真实凭证,杰克与已故州长斯坦顿的儿子亚当和女儿安妮自幼就是好朋友.杰克一度与安妮热恋,后来不知为何俩人的关系渐渐疏远.杰克大学毕业后当了记者,与一个庸俗的女人草草结了婚,不久就离异了.安妮从女子学院毕业后,却一直没有结婚,父亲的去世,使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慈善事业中.至于亚当现在已成为一位名医.威利为了扬名于世,决心创建一座全国首屈一指的医疗中心.他想请医术高超的亚当担任医疗中心主任,但孤傲的亚当予以一口回绝.在威利的授意下,杰克向安妮和亚当展示了表明他们的父亲犯有包庇罪的那份证据,为了维护父亲的名誉,亚当只好同意就任医疗中心主任.再说威利骄宠的儿子汤姆是个足球运动员,他一向目无法纪,我行我素.这次因为玩弄一个姑娘,致使女方怀有身孕,威利的竞选对手麦克默费立刻抓住这一把柄要挟威利退出竟选.为了反击,威利让杰克去向麦克默费的忠实支持者欧文施加压力,请他阻止麦克默费的讹诈行为.但是,欧文坚决不同意,杰克只好向他摊牌,展示他曾经犯有受贿罪的证据,并说好明天再来听他答复.然而,杰克回到家里,半夜里突然被母亲的痛哭惊醒.原来,母亲从电话中得到消息,欧文开枪自杀了.母亲悲痛欲绝,近乎发狂,在杰克的不断追问下,她不得不向杰克坦露了欧文是他的生身父亲这一秘密.杰克此时才明白了他"父亲"为何要遗弃母亲,那是因为他知道母亲与欧文私通而离家出走.自从威利投入政治生涯后,妻子露西与他的关系也一直不睦.女秘书萨蒂成了他的情妇.后来,威利又爱上了安妮,千方百计想甩掉萨蒂.萨蒂怀恨在心,决心伺机报复.恰好,汤姆在一次足球赛中被人踢伤,经手术确诊为椎颈骨粉碎,无法挽救,只能瘫痪在床,拖延时日.萨蒂趁此机会指使达非打电话挑拨亚当,说他担任医院院长的职务不过是出于安妮与威利的私情,而现在威利则认为他手术不高明,害得宝贝儿子汤姆一辈子站不足来,正准备罢免他的职务.亚当以前从不知道自己妹妹与州长威利之间的暧味关系,现在闻之,自然怒不可遏,他狠狠地责骂了安妮一通,并且不容分说,将安妮推倒在地.随即,他赶到州议会大厅,当众枪杀了威利,而他自己也倒在威利保镖的枪下.经历了人生这场明争暗斗,生死浮沉,杰克对尘俗世事完全淡漠了.但他又觉得"历史是盲目的,人却不是盲目的"如果不承受过去留下的重担,也就不可能创造未来.于是他与安妮结合,开始了新的生活.

当前:第22/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