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5/34页


实.剧终时,这个爱折磨人的专横女人非常需要同情和怜悯.尼克是作为乔治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乔治研究历史,代表过去.尼克研究染色体和基因,代表将来.他有野心,晚会后造访玛莎原是为了讨好校长的女儿,不料却陷入他们的"游戏"备受戏弄,但他终于明白玛莎的"孩子"并不存在,也明白了主人夫妇的困扰,因而也受到了震惊.对汉尼的刻画,作者落墨不多,她置身"游戏"之外,像个孩子,但剧将终时,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害怕承担养育下一代的责任到喊出了"我也要孩子",表现了一种觉醒.此外,"新迦太基"、"峨摩拉"均源于《圣经》,后者是一个城市,因其居民罪孽深重,上帝降烈怒将该城毁灭.作者用它指他们所在的大学村,自有深意存焉.
(何海伦)
托马斯・品钦V(1963)..
作者简介托马斯・品钦(1937―)是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1937年5月8日生于纽约市,在康奈尔大学主修英国文学获学士学位(1958).他是纳博科夫的学生,创作思想颇受其影响(尤其在文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方面),这也促使他在大学期间对现代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其创作的中心思想"热寂说"即是物理学的一种学说.他的大学同学理查德・法瑞那是个极有才华的小说家,可惜惨遭横祸年轻夭折,引起品钦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死亡是他长、短篇小说的主题,这主题最突出地表现在他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1973)中,该书就是献给法瑞那的.品钦大学毕业后参加海军,退役后为波音飞机制造公司编写宣传文章,《V・》出版后辞职当专业作家,平时深居简出,拒绝各界的采访和一切社交活动,因此有关他的情况外人所知不多.品钦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V・》出版之前曾发表过3个短篇小说,都以热力学中的"热寂说"理论为基本思想,发表后颇引起文学评论界的注意,品钦后来还把这几个短篇小说客入他的长篇小说《V・》中,例如《V・》里的一个人物(水手"猪猡"鲍定)就曾在短篇小说《低地》(1960)中出现过.品钦共出版三部长篇小说,除本书外尚有《第49号签的吼叫》(1966)和《万有引力之虹》(1973),后者是一部浩瀚巨作,长达千余页."万有引力之虹"是导弹发射后形成的弧线,作者认为它是死亡的象征,同时也是现代世界的象征.西方文艺界称赞此书的人很不少,称它是二十世纪的佳作之一和当代文学的顶峰,说它"概括了时代的内在活动,曲折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现实",但也有人(如美国的著名作家戈尔・维达尔和约瀚・加德纳等)认为该书只是一部"预告世界末日哼哼卿卿的"启示录式小说,内容杂乱难懂,甚至无法卒读.
内容概要全书共16章,有两条主要故事线索:一条描写历史,另一条描写当代生活;一条作解释写意义,另一条写感觉与经验;一条写英国人赫伯特・斯坦希尔追查父亲的死因以及神秘的V.在他父亲生活中的意义,而且越查找越糊涂,导致他对历史的彻底失望.另一条写混迹于纽约街头的一伙颓废青年,中心人物是班尼・普罗芬.作者称他是一个"不幸的傻瓜",一个"人形的'摇摇'"("摇摇"是一种玩具,是一卷线轴形的木块系于绳子的一端,用手拉动绳子另一端,木块就能上下飞动,但每次都回到原处),这种人整日里花天酒地,只知酗酒嫖女人,不懂得自己生活和行动的意义,在今天高度商业比的社会里活象个机器人,行为重复,毫无生气.班尼・普罗芬出生在"水手墓酒吧",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主要是水手和妓女.这个酒吧里的啤酒都装在泡沫塑料制成的大乳房里,乳头便是龙头,到时候总有约莫250个水手等候着往7个乳头上吮吸.班尼住在纽约西区,跟一群颓废的波多黎各"难兄难弟"厮混,有一个名叫雷切尔的女人爱他,但又指控他"没有作爱的能力".班尼自命为聪明人,每个聪明人都懂得抑制自己的欲望(包括喝啤酒止渴).他并不想有任何作为,包括拧开啤酒龙头.他所需的女人是那种并不爱他,却能真正自给自足的机器:"有关她的任何问题都能在一本机械维修手册中找到.你只须拆换些零件就成."他阅读招聘广告寻找工作,一想到有了钱就能找女人,性欲就会冲动,结果发现他勃起的性器官会在报纸上指引出一行字.他等着性器官软下来,看它停留在哪个招聘机构上,以便决定取舍.他要找一个最无刺激性的工作.他心境平静得已
超越理性.他曾一度受雇到纽约市地底下的阴沟里去捕杀鳄鱼.最后他被另一条故事线索里的主人公斯坦希尔说服去马耳他,似乎自杀而死,结束了他庸庸碌碌的一生.至于他为什么自杀,书中未作交代,不过读者可作出自己的答案.他的名字就有象征意义("普罗芬"在英文里是"亵渎"之意),他一生中不知敬畏上帝,只是随波逐流,虽不作恶,也不为善,只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既无生活的目的,也不知生活的意义.他的这种生活是作者心目中当代城市生活的写照.书中写到有一天马耳他的瓦莱塔城忽然断电,班尼的生活也就一片黑暗,于是他在"漆黑的夜里向马耳他的边缘走去,消失在地中海中."这就象征班尼与他所生活的城市休戚相关.另一条故事线索的主人公斯坦希尔出生于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恰好死于这一年),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睡了一大觉,醒来后有了胃口,想寻找生活的意义".他父亲原是英国外交部雇用的一个侦探,因探索
V.的秘密而死得不明不白.斯坦希尔翻阅父亲的日记,看到了有关V・的一鳞半爪记载;他访问了一些有关人士,发现"历史"象钻石一样,不知有多少"面",每一"面"都能耀花调查者的眼睛.斯坦希尔拼凑起有关V・的全部历史,结果发现这部历史与这个世界一样,既真实又虚幻,V.是英文的一个缩写字母,它究竟代表什么?它似乎代表无数的人与物,都以字母V・为首:一个神秘莫测的国际女间谍、一个有钱的意大利贵妇、一个德国荡妇、画家笔下的维纳斯、圣母玛利亚、希特勒的秘密武器、瓦菜塔城、失落的古城维海苏..甚至女人两股的交叉处.斯坦希尔发现欧洲和美国的每一场灾难都有V参予,却又弄不清楚其中的真正奥秘.这也就是"斯坦希尔",这个名字所暗示的含义,它在英文里意谓"蜡纸",作为记录工具只能客观地录下事实,却无力对这些事实作出任何主观的判断.在探查历史真相时为了不使自己卷入,从而使历史失实,斯坦希尔还几次乔装打份,隐姓埋名,但历史毕竟一去不返.他所了解的史实只能是别人的笔录或口述,难保其中不无猜测、编造或故意歪曲之处.因之他所能找到的只是别人对过去生活的印象,却不是他本人观察所得的实录,他追查V・的奥秘时线索越多,证据也越难确定,结论也越难作出.这也是一切历史学家的矛盾和难处.他们对知识或客观真理的追求往往没有结果,却又不得不继续追寻下去,就象斯坦希尔追查V.的秘密一样.正因为这个缘故,故事的一条线索有一个悲剧性结局(班尼在马耳他摸黑走向大海),另一条线索却没有结局.在这部小说里班尼一伙的现实生活很机械,毫无生气;相反,斯坦希尔所追寻的过去生活却丰富多彩,较有生气.从古到今,生活似乎每况愈下,连V.不管它代表什么,是不是物的形象越接近现代也越变得机械化和缺乏人性:先是发现V.的一只眼球是假的,里面装着一只小小的钟表,而到最后被孩子们撕裂时,却发现她完全是个人造的机器人:"她的两臂和乳房都可以卸下来;腿上的皮肤可以剥掉,露出下面错综复杂的银制透雕细工.很可能躯体本身还隐藏着其它奇迹,肠子是五颜六色的绸子,肺是漂亮的汽球,心脏是洛可可式建筑.作品鉴赏品钦是美国60年代后现代派文学中以"黑色幽默"为艺术特点的著名作家,他与冯尼格特可以说代表"黑色幽默"中两种不同的风格:冯尼格特、海勒等用夸张、讽刺笔法把现实漫画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作了相当深刻的批判;而品钦、巴思等则比较脱离现实,认为生活是荒诞的和不可理解的,因此小说本身应该比生活更荒诞、更离奇,使读者觉得自己不是在阅读生活而是在阅读文字,因此这类作家的作品想象力丰富得
使人捉摸不透,文字难懂得无法卒读.他们反对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传统,主张大胆创新,要求对小说的形式进行各种实验,往往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新理论作为新的美学观念的代用品.例如品钦就把物理学中的"热寂说"当作一种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创作.所谓"热寂说"是十九世纪末由美国历史学家、小说家亨利・亚当斯所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任何东西都会把能量消耗到其他物质上,宜至消耗殆尽,趋向死亡,不再成为物质而成了反物质.把这一理论应用于社会,就是认为整个人类社会和宇宙都在日趋混乱、衰竭乃至死亡.这是种虚无主义与悲观主义混杂在一起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以这样的世界观指导创作,作品自然充满混乱,黑暗和死亡,整个世界和人类都被描写成毫无前途.在《V.》中人类被分作两种类型:一种人依旧有能量,另一种人同热寂已变成无生气的反物质.品钦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的概念也有所改变:"在18世纪,很容易把人类看作是类似钟表机构的自动装置,在19世纪,有了以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尤其是热力学方面的新发现,人类更易于被看成是一架发热的引擎,有约莫40%工率,现在到了二十世纪,有了核与逊原子物理学,人类已变成某种吸收x射线、光子和中子的物体."著名评论家布里杰特・谢―谢士勒在评价《V.》时说《V.》有三条线索,除了斯坦希尔与班尼・普罗芬这两条外,另一条线索是"以假历史、假地理交织成的百科全书式布局使所寻找的V.变得扑朔迷离,不可捉摸,这样不仅嘲弄了斯坦希尔的探索,而且嘲弄了这部小说本身的过于雕琢".在读到普罗芬的这条线索时,谢―谢士勒说:"这是条完完全全、意味深长地描写当代生活的线索,代表人物是班尼・普罗芬和他的难兄难弟们,纽约市里的一伙傻瓜蛋和人形'摇摇',他们的行动过于随意而重复,使他们变得象物而不象人.品钦通过班尼不能作爱来隐喻人类的缺乏生气,班尼与两个名叫休克和尸布机器人相处倒比跟一心想跟他做朋友的雷切尔・奥尔格拉斯在一起更能相互沟通."有的评论家认为品钦通过班尼和他的难兄难弟们来讽刺与影射美国五十年代的颓废派青年运动――所谓"垮掉的一代",并把它漫画化.班尼要亵渎的不是上帝而是美国文化.周围的世界象斯坦希尔的使命一样.都是死亡的象征.诚如美国《字城》(1971)一书的作者托尼・坦纳所说,《V.》里"每一布局都表现出衰竭和消亡,一步步趋向混乱和死亡.书中充斥各种各样的死亡景色――从现代世界的垃圾堆到月球上真正的不毛之地."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约翰・斯塔克则认为《V.》描写的是一个颓废到了极点的社会,作者用卡通笔法描写了这个社会的代表人物:班尼・普罗芬和他的难兄难弟们,借雷切尔・奥尔格拉斯之口说出:"这帮人只有经验,没有生活.他们不会创造,只知谈论那些正在创造的人..他们在讽刺自己,却并不意识到自己在这样做."然而,这个以纽约市为缩影的社会虽然颓废到了令人发指,不过与马耳他人和非洲海瑞洛斯族所受的残酷剥削相比,则又显得为害较轻.综合英美文学评论,一般都认为
《V.》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深刻地讽刺了美国的病态社会,艺术上也有想象力丰富、立意新奇、结构复杂、构思巧妙等优点,但由于篇幅巨大,内容杂乱无章,文字晦涩难懂,而且象一般黑色幽默小说一样缺乏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因此很难为一般读者所欣赏.
(施咸荣)
约翰・奥列佛・基伦斯于是我们听到了雷声(1963)
作者简介约翰,奥列佛・基伦斯是美国黑人小说家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1916年1月14日出生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麦康,在南方成长并受教育,上过霍华德、哥伦比亚、纽约等大学,1936年起在华盛顿的国家劳工关系局任职,1942年入伍参加海军陆战队,曾在南太平洋作战2年多,《于是我们听到了雷声》就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写成的.60年代以后,他一方面从事写作,一方面在费斯克、霍华德、哥伦比亚等大学教文学创作,主张用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重大的社会题材.他虽也写过一些电影剧本、剧本和政论,但他的主要成就是4部长篇小说,除本书外,尚有:《扬布拉德一家》(1954),以扬布拉德这个黑人家庭两代人的生活和遭遇为主线,集中表现了本世纪头30年里美国南方黑人所遭受到的歧视和迫害,也描写了黑人的初步觉醒和在革命的工人阶级领导下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意识,《西比》(1967),通过爱情故情描写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取消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后黑人民族与白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八人舞》(1971),作者自称是用"美国黑人语言"写的一出"黑人的黑色幽默喜剧",以讽刺为初进社交界的姑娘举办的舞会以及"其他类似的资产阶级臭玩艺儿..它们把黑人民族引向民族团结的相反方向".作者在写作之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担任哈莱姆作家协会主席和美国非洲文化协会作家委员会主席等职.1973年曾来我国访问.
内容概要沙利和他的新婚妻子米丽在纽约曼哈顿岛共度蜜月,他们的肤色都很浅,相貌都很漂亮,只是米丽出身资产阶级,把一切都看成理所当然,而沙利出身贫寒,靠自己奋斗上大学读法律,差一年就可以在研究生院毕业,现在已应征入伍,将去军营受训,他有信心使自己成为出色的军人.可是才入伍第一个星期,他的幻想就破灭了.一个绰号叫"书呆子"的黑人士兵因为白人连长专管他们叫"孩子",就当面讽刺连长说,如果这里是童子军,就该放他们回家去见爸爸妈妈,不该到国外去送死.连长气疯了,立刻叫人把书呆子关进警卫室,还指名要沙利作证.沙利略一抗辩,就遭到连长一阵训斥,使沙利泄气不少.但这支新兵正式编入辎重团的H连之后,连长却委任唯一受过高等教育的沙利当了文书,连部里与沙利一起工作的犹太人塞缪尔斯少尉也学法律,跟沙利很合得来.沙利的妻子米丽也来信鼓励他,说是凭他的相貌、才能、个性与教育,一定能在军队里出人头地,沙利本人也很自信,只是觉得自己在黑人兄弟们的眼里已成了"白人连长的宠儿,值星官塞缪尔斯心腹",换句话说成了白人军官的坐探.连长是南方白人,对待黑人士兵很苛刻,因此这个H连队获得了"地狱连队"的绰号,不过连长确实对沙利另眼看待.破例给他外出签证.沙利很苦闷,情不自禁地在随军酒吧里与一个受过大学教育、很有民族意识的黑人女招待芬妮厮混起来,两人还发生了超友谊的暧昧关系.一天沙利没带签证外出去找芬妮,等公共汽车时受到白人警察盘问.按例警察无权管辖现役军人,但排队等车的黑人士兵都一个个乖乖地出示了签证.检查到沙利时,他由于没有签证,就硬着头皮说:"我不信你们有权检查.你们不是宪兵."白人警察立刻把沙利揪上警车送往警局,在警局里沙利见到了警察局长和一位宪兵上校.上校说:"这个黑鬼准是被一身军服冲昏头脑了."沙利气坏了,脱口说出:"别骂我黑鬼!我是美国军队里的士兵.我是人,他妈的!"上校上去打了沙利好几个
耳光,还连声侮辱他和他妈妈以及他妈妈的妈妈,沙利气往上冲,扑过去一拳把上校打倒在地,随后掐住他的喉咙,揪住他的脑袋使劲往水泥地上撞,差点儿将上校杀死.沙利马上遭到一阵毒打,很快失去了知觉,醒来时已在军医院的黑人病房,是塞缪尔斯上尉把他从警局的车房里领出来的.沙利在病床上躺了两个星期,开始痛恨"伟大的、民主的美国"的白人军人,也开始痛恨要他努力往上爬的妻子米丽.书呆子也常来看他,跟他密谋写了好几封写给黑人报刊,揭露黑人士兵在军队里受歧视、受迫害的情况,要求舆论主持公道.他们的信在纽约《人民先驱报》上发表了,上面还有他,书呆子和连队里其他一些黑人士兵的署名.他看见报吓坏了,但书呆子和芬妮却欢呼起来.芬妮说,"沙利太太知道了,不知该多么高兴、多么为你自豪哩."沙利心想:"米丽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的,因为她从来不看黑人报纸.她要是知道了,准会大闹一场,还要骂我是大傻瓜呢!"写信的事终于在连部闹了开来,连长暴跳如雷,口口声声说要把写信的人全都送上军事法庭.但黑人士兵紧密团结在一起,指挥部也怕事情闹大,结果干脆把这个部队调往前线.他们被送到南太平洋某个岛上的军事基地,有一天沙利、书呆子等五个士兵到红十字会的俱乐部去参加舞会,有30个漂亮的白人姑娘来前线慰劳,但到了俱乐部门口,所有黑人士兵却不准入内.他们才争辩几句,就挨了宪兵们一顿揍,还被关入禁闭室.这件事对沙利的刺激很大,他在日记中写道:"留神吧,美国.我深深地爱着你,从未出卖过你.可是别把我的爱看作是理所当然.单恋总是危险的.别逼我说出这样的话:'我恨不得你早些死去,你这烂污货!'"后来这支黑人连队在菲律宾打了一仗,作战英勇,但伤亡惨重,沙利也受了重伤,昏迷了四昼夜之后脱离危险,却成了黑人民族的"英雄",除了升为上士外,还将获得美国政府的勋章.不过沙利已心如死灰.他们的部队被调往澳大利亚本勃立琪城驻扎.黑人部队刚到时,澳大利亚人民对待他们很友好,但后来美国南部的一个白人师团也进驻了,当地就出现了禁止黑人士兵入内的"禁区",而且师团的白人宪兵比美国南方的宪兵还要野蛮.沙利病愈后,回到连队当了第25排排长.有一天,他偕同塞缪尔斯去一个曾经看护过他的澳大利亚白人护士西丽亚家度周末,临走时把西丽亚家的电话告诉了值班的琼金斯下士.当地的南方十字座酒吧原是黑人士兵常去的度周末的地方,但最近被宪兵司令部划为"禁区".沙利的第25排士兵在周末无处可去,这天下午不顾禁令,照常去酒吧饮酒作乐,酒吧女掌柜与在场的澳大利亚士兵都表示欢迎.正当跳舞喝酒最热闹的时候,忽然来了两卡车美国宪兵,命令所有在酒吧的黑人士兵靠墙站好,出示证件.黑人士兵拒不服从命令,反而一拥而上,把宪兵围住,还有人一拳打倒一个宪兵.宪兵们拔出手枪,抓了两个离得最近的黑人士兵押上军车,向宪兵部驶去.被抓走的士兵中有一个是第25排的,名叫吉米,还是沙利的好友.他的战友们决心救他出险,知道靠说理无济于事,就回到军营动员了整个排,在7辆水陆两用装甲车和三辆军车上架好机枪,50名全副武装的黑人士兵乘车向宪兵部进发.他们把所有宪兵都缴了械,救出了两名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战友.但那些来自美国南部的白人军队一听说黑人士兵在闹事,认为这是"狩猎"的好机会,不等上级命令都纷纷出动.于是美国的白人军队与黑人军队在澳大利亚爆发了一场浴血战,沙利和塞缪尔斯接到报告后也赶去参战,这场血腥"内战"打了一天两夜,直等到澳大利亚当局正式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抗议,军部才正式下令召回出动的白人士兵.星期一早晨,沙利与塞缪尔斯
在稀疏的枪声下坐在人行道上休息,沙利心中怀念着书呆子、杰米等阵亡战友,喃喃地自言自语说:"弟兄们,我回家后一定要把你们在这儿发动的战争告诉给全世界知道.也许现在还不太晚.我要告诉全世界,要是他们不把这个问题解决,整个混账世界就会象今天早晨的本勃立琪一样!"
作品鉴赏基伦斯继承美国黑人文学中以赖特为代表的抗议小说的传统,采用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作品中对美国社会上种族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种种丑恶现象作了尖锐的批判.他不仅反映和描绘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且注意人物的典型性和语言的正确性.早在50年代初,他就在保尔・罗伯逊办的进步刊物《自由》(1952年6月号)上撰文赞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批判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恶意地歪曲了黑人生活".他还在政论集《黑人的负荷》(1965)中强调他自己的全部创作都是要"改变世界,捕捉现实,将它溶化并提炼成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从政治上说,所谓"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就是社会主义,所采用的方法是批判现实主义.他自称他所有小说的重点都在于把自己所知道的"痛苦的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来,"让炮火落到该落的地方".象杜波依斯和赖特一样,他认为在美国,是过去和现存的社会经济垄断势力及种族偏见阻挠和破坏了黑人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团结.在艺术创作中,他依旧重视英雄人物的塑造,例如在本书中的沙利、书呆子、芬妮等都是,全书的重点是描写沙利这个英雄人物的觉醒过程,整个故事情节即是这个英雄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正如高尔基所说的,在现实主义小说中,情节就是主人公性格发展的历史.著名的美国黑人学者、《黑人美学》一书的编者爱狄生・盖尔评价基伦斯时说:"正当西方世界的小说祝贺反英雄的诞生时,基伦斯依旧强调英雄的价值,指出英雄的标志是他对人民的爱,英雄主义在于努力为自己和他的人民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当代的美国黑人文学中存在着两股不同的思潮,不仅指导着文艺创作,而且影响着广大黑人的生活与斗争.一派黑人作家要求"对世界持更广博的看法,"黑人女作家托尼・莫瑞森在1981年一次谈话中曾说,现代美国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作四个阶段:先是抗议的狂热,随即是较为反省地寻找自我本质,进而进一步探索文化,技艺上精益求精,最后是对世界持更广博的看法."这派作家要求黑人作家在创作思想上与白人作家一致,一同在作品中探索当代西方文化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人的异化以及对自我本质的重新认识等等.在60年代美国黑人抗暴斗争掀起新高潮时,黑人文艺界曾发生过一场争论,一批激进的黑人作家提出"黑人美学",搞"黑人艺术运动",要求黑人文学继承赖特派抗议文学的传统,反对黑人作家学白人作家的样,在小说中描写象"看不见的人"这一类懦弱的、被白人踢来踢去的"反英雄".他们认为,今天美国黑人受压迫、受歧视的处境,决不是探索"我是谁?我的'身份'或自我本质如何?我与上帝、宇宙以及其他人的关系如何?"他们主张暴力斗争,象赖特的小说《土生子》的主人公别格那样用暴力对付暴力.这派黑人作家有阿米里・巴拉卡(原名勒洛依・琼斯)、约翰・威廉斯、朱里安・梅菲尔德以及本书作者基伦斯等.两派黑人作家的两股不同的文艺思潮在美国当代黑人文学中流行,前一种目前占主导地位,在评论界和读书界受到普遍的赞誉与欢迎;后一种则是星星之火,受到进步舆论的注意与重视.
(施咸荣)
阿米里・巴拉卡荷兰人(1964)
作者简介阿米里・巴拉卡又名勒洛依・琼斯,是美国黑人戏剧家、诗人、小说家和政论作家,也是有影响的黑人领袖,左翼黑人文艺运动的领导者.他1934年10月7日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1953年毕业于霍华德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过诗歌和戏剧,50年代与垮掉派和纽约派诗人交往密切,自称"洛尔伽、威廉斯、庞德和奥尔森对我的影响最大."除了写诗外,他还替一些音乐刊物写爵士乐评论.60年代出版两部诗集:《二十卷自杀笔记的序言》(1961)和《死讲师》(1964),作者自称这些诗篇"反映了一个病态社会."60年代风起云涌的黑人抗暴斗争使他的思想和艺术起了根本变化,1966年与他的白人妻子离异,干脆搬到他家乡的黑人贫民窟里居住,兴办黑人戏剧学校,号召黑人讲斯瓦希里语,穿非洲传统的服装,梳非洲发式,改用阿拉伯或斯瓦希里文字拼写自己姓名,他自己就把原来的勒洛依・琼斯改为阿米里・日拉卡.60年代初曾上演过两个剧本:《但丁》(1961)和《盥洗室》(1962),但未引起注意.1964年,外百老汇连续演出他的四个剧本:《盥洗室》、《洗礼》、《荷兰人》和《奴隶》,一举奠定他作为戏剧家的地位.尤其是《荷兰人》是他的成名作.这一时期他参加并领导黑人艺术运动,宣扬黑人穆斯林的暴力斗争观点,主张成立黑人解放党.1973年以后,他的思想和创作再次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声称黑人民族主义是"死胡同",于是"在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后,逐渐懂得"黑人解放斗争是导向社会主义的关键".他开始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强调"黑人艺术家的任务是帮助摧毁美国",在我国"四人帮"被粉碎后曾在长诗《一切反动派注定要死亡!!!》中批判林彪和"四人帮",要求人们改造世界观,并号召全世界工人阶级起来革命.
肉容概要《荷兰人》是一幕二场的独幕剧,剧中人物主要有两人:克赖,20岁黑人男青年和鲁拉,30岁白人妇女.陪衬人物有其他乘客(黑人和白人都有)、售票员及另一黑人男青年.全剧的舞台指导说明中说:"城市中漂泊的下腹部.热得冒烟,外面是盛夏.在地底下.一辆充斥现代神话的地铁中.幕启时,一个男子坐在地铁火车的座位里,手里拿着一本杂志,但两眼茫然望着杂志上方,偶尔瞥一眼右边的车窗.火车停了.男人懒洋洋地抬起头来,看见一个女人的脸从窗外瞪着他;当那张脸发现男人已看到它时,就开始露出一个事先早已准备好的笑容.男人也报以微笑,象是出于本能,随即移开目光,等到他再去看那张脸时,它已消失不见,火车也已开动,第一场主要写鲁拉与克赖两人单独相处时的对话.火车隆隆前进,窗外有灯光掠过.鲁拉高挑身材,披着长长的红发,十分美丽动人.她从后面车厢走过来,身穿夏装,手里拿着一个网袋,里面装着纸面廉价版书、水果和什物.她吃着苹果,站到克赖跟前,跟克赖打了个招呼,就在他身边坐下.她问他为什么刚才在站上要透过车窗瞪着她.克赖说,"我没瞪你,倒是你在瞪我来着".鲁拉说,"是的,我还冲着你微笑呢,我甚至改变方向,特意进车厢来找你".克赖问,"我的相貌到底有什么特别,竟如此吸引你?"鲁拉回答说,"你看上去好象跟你父母同住在纽泽西,脸上快要长胡子了.你看上去象是在阅读中国诗歌,呷着不加糖的温茶,"随即大声笑着说,"你看上去象死神吃着咸饼干."接着她又改用一种严肃口气说,"我刚才撒谎来着.它能帮助我控制世界,"说着就动手抚摸他的大腿,讲一些淫猥下流的话,还给他吃
一只苹果.她语无伦次,一会儿说他祖上准是个奴隶,他忘了自己只是个黑鬼,一会儿又承认他是有身份的中产阶级,是个黑人波德莱尔.克赖见她这样,就问她是不是演员,她先说是,又说不是,再次承认她善于撒谎.最后她说,"我们可以假装空气很轻松,充满芳香.我们也可以假装人们,就是市民们,都看不见你.你忘掉你自己的历史,我也忘掉我自己的历史.我们可以假装我们是一对无名无姓的情侣在城市的心脏里疾驰,奔向爱窝!"第二场的市景同前,只是依稀可以看见其他座位和乘客.但克赖和鲁拉并没注意到有其他人在场.克赖的领带已松开.鲁拉挽着他的一只胳膊.鲁拉坚持要克赖带她去参加一个家庭舞会,要不就一起到她家去.这时她意识到有乘客进入,略显得沮丧,但挑逗克赖更加露骨.克赖后来也注意到有其他人在场,就环顾车厢,看见其他乘客,就说:"嗨,我都没注意到这些人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在众目睽睽下,鲁拉向克赖谈到南方种植园,谈到布鲁斯,问克赖敢不敢在车上跟她贴着肚皮跳舞,用词越发下流,进攻的势态越来越厉害.后来她索性骂她中产阶级黑杂种、没出息的汤姆叔.克赖抓着她的肩膀,使劲在她的嘴上打了一巴掌,鲁拉的头一下子撞在椅背上.她刚把头抬起,克赖又给了她一巴掌,接着当众侃侃而谈:"鲁拉,你失去了理智.我现在可以轻易把你杀了.你的喉管那么细,那么难看.外加所有这些坐在这里看报的白人."他指着一个穿着很讲究的白人说,,"我可以把《时报》从他手中撕下来,尽管我长得瘦小,是个中产阶级,我可以把报纸从他手中撕下来,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的喉管撕裂.不用费多大的劲,不过为什么呢?为什么要杀掉你们这班窝囊废呢?你们啥都不懂.贴肚皮?你要跳贴肚皮舞?呸!你都不懂得怎么跳;你们说,'我喜欢贝西・史密斯.'却不知道贝西・史密靳在说,'吻我的屁股,吻我的黑屁股吧.'在爱情、痛苦、欲望或一切你能解释的事物前面,她在清清楚楚地说,'吻我的黑屁股吧."如果你连这都不懂,那就是你正在吻她的黑屁股.还有查利・派克?查利・派克.所有那班赶时髦的白人小伙子都嚷嚷着说欣赏伯德.可伯德说,'×你屁眼,低能的白鬼!×你屁眼!'他们却坐在那儿大谈查利・派克受尽痛苦的天才.伯德决不会演奏一个音符,他倒会走到东66条街杀掉他头一眼看到的10个白人.他决不会演奏一个音符!可我是未来的伟大诗人.那是一种狗娘养的文学..只需要一刀子捅进去.只要让我捅你一刀,你这个满嘴脏话的婊子,于是一首诗就消失不见.你们白人都是神经病,拼死拼活不愿恢复理智.只有杀了你们,才能治好你们的神经病.就这么简单.我是说,要是我宰了你,其他白人就会开始理解我.你明白吗?"说完,他伸手去拿自己的书,打算下车.鲁拉转身迅速朝车厢扫了一眼,看到其他乘客向她点头表示同意,就趁克赖弯腰跟她说话时拔出一把小刀一下子戮进克赖的胸膛,连扎了两刀.他倒在她膝上,傻呼呼地嗡动着嘴.鲁拉对其他一些已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的乘客说,"把这个人的尸体从我身上搬开.快!"他们过来把克赖的尸体拉出车厢.鲁拉又说:"打开车门把尸体扔出去.下一站你们统统下去."他们都照着她的吩咐做了.很快车厢里只剩下她一人.她取出一个记事本,匆匆记下什么.不久一个约莫20岁的黑人小伙子上车,胁下夹着两本书,在鲁拉后面的座位上坐下.鲁拉转身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售票员进来,向黑人小伙子和鲁拉打过招呼之后,继续往前走去.鲁拉目送他离开.
作品鉴赏这个独幕剧曾受到西方戏剧评论界很高的赞誉,美国著名剧评家克菜顿・赖里称赞它是"本国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短剧."剧本的篇幅
虽然不大,但反映的现实比较深刻,而且采用的完全是荒诞派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首先剧名《荷兰人》就有象征意义.根据西方民间传说,好望角常有象征凶兆的鬼船出现,船长是个不信上帝的荷兰人,魔鬼罚他终生漂泊海上.瓦格纳曾根据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小说《施纳贝勒沃普斯基先生的回忆录》第7章有关内容创作三幕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由于本剧取名"荷兰人",舞台指导说明中又提到"城市中漂泊的下腹部",因此美国有些评论家认为作者是把地铁火车比作传说中的鬼船,鲁拉是船长荷兰人,众乘客是船上的水手;也有人指出,根据苏格兰诗人约翰・菜顿博士收集的民间传说,"漂泊的荷兰人"这艘鬼船之所以象征凶兆,是由于它是第一艘贩运奴隶的奴隶船,而历史上第一艘运载非洲黑人奴隶到北美洲的船只确是一艘由荷兰人指挥的荷兰战舰.作者一向把奴隶贸易看作是原罪,认为奴隶制是对美国的一种诅咒,是一种凶兆的象征,因此剧名《荷兰人》的象征意义显而易见.剧中另一关于原罪的象征是克赖(原文意为"泥土",圣经《创世记》里说上帝用尘土造出亚当)象征亚当,鲁拉象征夏娃,她自己吃苹果,也给克赖吃,引诱他堕落,带来人的原罪.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黑人文学系主任华纳・索勒斯在他写的巴拉卡评传里指出:《荷兰人》之所以成为一出强有力的重要戏剧,主要由于它具有四种功能:写社会抗议,表达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采用荒诞派戏剧技巧.描绘"现代神话".作为现代神话中的"漂泊的荷兰人",剧本主要表现处境的绝望.而作为一出社会抗议剧,作者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黑人民族如果继续与美国的白人生活方式勾勾搭搭,必然导致自身的毁灭.在本剧上演后的次年,作者在"解放者"杂志(1965年7月号)撰文谈革命戏剧时指出,"'革命戏剧'里的人物目前都是受害者,但在不久的将来会是新型的英雄..我们的艺术必须起招引世界上忿怒的精灵的作用.我们是巫师,是凶手,可是我们将要开辟一个天地,让真正的科学家来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这是进攻的戏剧.这个将给我们开辟新天地的剧本名叫《美国的毁灭》".剧中克赖的长篇演说被认为是作者本人的宣言,也是60年代美国的黑人艺术运动中新黑人美学的中心内容,它实际上是30年代法国安德烈・布莱顿在《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强调的"艺术的作用是必须彻底反叛,并使用暴力"的翻版.荒诞派戏剧里的人物都没有个性,只是某种象征,因此在本剧一开始的舞台指导说明里不说"克赖"而说"一个男子",不说"鲁拉"而说"一个女人";关于鲁拉的出现,剧中先描写她的脸出现在车窗上,只是在克赖注意到时才露出事先早已准备好的笑容,这些描写都有其象征意义.男人见到女人的脸时有出于本能的反应;剧本一开始不指名道性,就是要说明它写的不是某个具体黑人或白人妇女,而是指整个种族.牵动剧情发展的是那强女人的脸.如果人不注意它,毫无反应,女人也不处于特地上车来与他勾搭,最后杀死他.当车上只有男女两人单独相处时,性的因素占上风,鲁拉甚至说:"我们可以假装人们都看不见你.我们可以假装我们是一对无名无姓的情侣在城市的心脏里疾驰,奔向爱窝!"这时候只有男女之爱,不讲种族矛盾和偏见,不讲个人身份与品格.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情况就不同了,种族的、社会的因素占了上风,矛盾和冲突开始上升,不可调和,终于拼了个你死我活.总之,这一短剧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匠心,因而受到评论家们的重视.
(施咸荣)
索尔・贝娄赫索格(1964)
作者简介索尔・贝娄(1915―),美国犹太裔小说家.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城.父母是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贝娄九岁时,随父母到芝加哥定居,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获人类学和社会学学士学位.二次大战期间,他曾在商船队服役,战后在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贝娄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挂起来的人》(1944),写一个应征入伍的人在等待去部队期间的心理活动;《奥基・马奇历险记》(1953),写的是一个年轻的芝加哥犹太人的经历,本书被认为是贝娄的成名作,曾获全国图书奖,《雨王汉德森》(1959)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百万富翁在内心"我要,我要"这一欲望驱使下来到非洲,在那里所经历的各种奇遇;《赫索格》(1964)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60年代动乱中的苦闷与迷惘,描写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危机,《赛姆勒先生的星球》(1970)借一位居住在纽约的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的所见所闻抨击了美国现代社会的混乱和疯狂;《洪堡的礼物》(1975)则描写了两代作家的成功与失败,反映了当代美国各阶层知识分子的精神感情和情操.进入八十年代,贝娄还创作了长篇小说《院长的十二月》(1981)和《更多的人因伤心而死》(1987).前者以芝加哥和布加勒斯特为背景,将所谓的"自由社会"和"警察国家"加以比较.后者侧重揭示当代文明对人的生活的侵蚀.此外,贝娄还写过长篇小说《受害者》(1947),中篇小说《只争朝夕》(1956)《偷窃》(1989)和《比拉罗赛内线》(1959),短篇小说集《莫斯比的回忆》(1968),《失言者》(1984),剧本《最后的分析》(1965)以及一部非文学类的游记《耶路撒冷来去》(1976).贝娄的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他善于描写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犹太裔知识分子在当代美国社会荒谬的处境中的思想状态.1976年,因其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概要赫索格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历史教授,专长思想史,发表过《浪漫主义和基督教》等颇具水平的论著.他一向崇拜理性,关心人类文明和人的尊严,然而在个人生活的道路上却障碍重重,阴霾密布.他最初与戴茜――一个纯朴的农村长大的大学生生活在一起,后来离了婚,娶了风流的玛德琳为妻,这是一个戏剧导演的女儿,自小任性,我行我素.她认为,赫索格不应当做一个终生默默无闻的教书匠,应该到乡下去潜心写作.于是,赫索格动用了父亲留给他的二万美元,在马塞诸赛州的路德村买了一幢很大的旧房子,并在这所房子里生了他们的小女儿琼妮.谁知在乡下仅仅住了一年,玛德琳又改变了主意,她觉得自己年轻貌美,聪明能干,不能埋没在这穷乡僻壤.她执意要搬回大城市,自己回城不算,还逼着赫索格一定要给她们的邻居,也是赫索格的好友瓦伦丁也找个工作,一同搬到城里.经赫索格多方奔走,玛德琳的这些愿望都实现了,可她的脾气却越来越坏,赫索格为此常去请教他们的精神分析医生和瓦伦了.大家都认为玛德琳有些精神失常,其实她与瓦伦丁早有私情,一起迁到芝加哥来也是为了过从方便.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玛德琳便把正在兴致勃勃地布置新家的赫索格找进屋来,向他宣布:"我根本不爱你,两人何苦违心地住在一起".赫索格一时摸不着头脑,呆里呆气地说:"可我却真的爱你呀!"这下子,马上提高了玛德琳的自尊心,她利用知识分子尊重别人自由的高尚心理,把赫索格撵出了家
门.从此,赫索格失去了职务,房子,财产和女儿.他精神颓丧,面容憔悴,在医生的劝说下去欧洲旅行了一个时期.但在半年之后,赫索格又回到美国时,他的好朋友,动物学家卢卡斯却告诉他,原来因玛德琳与瓦伦丁通奸,才使他的家庭发生变故,现在他们已在一起同居了.这一消息对赫索格来说简直是个晴天霹雳,自己的知心朋友竟夺走了自己的爱妻.这使他受到沉重的打击,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从此他行为变得怪诞,整天紧张地思考,不停地给人写信,给知心朋友,骨肉亲戚,报刊杂志,知名人士,总统部长,认识的,不认识的,活着的,死了的,甚至上帝和自己,一连写了上百封信,但一封也未寄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提着这只装满信件的旅行包.与此同时,赫索格还通过联想和回忆,叙述了家庭,父母,兄弟姊妹、妻儿朋友的情况以及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和遭遇.离婚后,赫索格在纽约和花店女主人雷梦挪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雷梦娜是个会体贴人的中年妇女,漂零半世,非常渴望和赫索格建立一个宁静的家庭,可是赫索格对婚姻已经害怕了,他有意离开纽约,拟去朋友家小住以摆脱雷梦娜的追求.然而到了旧友家没多久,不安宁的心灵又促使他不辞而别,返回住处.第二天还是去雷梦娜家幽会.一天,赫索格忽然心血来潮,乘飞机去芝加哥,一方面是为看望女儿琼妮,一方面是想以暴力来对付玛德琳和瓦伦丁这对下流坯.下飞机后,他返回童年的故居,拿了父亲遗留下的一些俄国旧币和一支装有两颗子弹的左轮手枪,再潜入玛德琳的住所.他想用这支枪杀死情敌瓦伦丁,但无意中从窗外看到瓦伦丁正在细心地替他女儿琼妮洗澡,目光里充满了慈爱,他感动得热泪盈眶,立刻打消了杀人的念头,积郁了许久的恨一刹那间都消失了.后来,赫索格托朋友接来女儿,准备父女俩好好玩上一天,不巧中途遇上交通事故,被撞断了一根肋骨,而且祸不单行,他还因随身携带没有执照的实弹手枪被警方拘留.经过审讯,玛德琳来警察局带回女儿,还把他大大地奚落了一顿.赫索格则由哥哥威利交付保释金后释放.他谢绝了威利要他去他家的邀请和住院的建议,独自一人回到了路德村那间空荡荡的乡间古屋里.屋子里有一股霉气,他打开了更多的窗户,阳光和乡间空气立刻进入屋中.赫索格真没有想到回到旧居会使自己感到如此的满意,也许这是他第一次感到完全摆脱了玛德琳而获得自由,以往她在这里给他留下了太多的痛苦和不快.今天,还是在这里,赫索格萌发了一种宁静的真情,他开始认真地回顾几年来的经历,而且又构思起另外一系列的书信来.谁知几天后,哥哥威利开着大"卡迪拉克"来看他.威利有一张人类中最常见和最受人喜爱的脸,他好象非常关心弟弟.兄弟俩正在交谈时,有人告诉赫索格,有位女士打来了电话.原来是雷蒙娜闻讯也赶到这里.威利看到了雷蒙娜,他发现雷蒙娜非常吸引人,简直就象一个"爱情强盗".她挣扎,她奋斗,她需要非凡的勇气来保持这种平衡.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个女人能把事情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了不起的,但她的这份勇气是稳定的吗?威利很为弟弟担心.赫索格告诉哥哥,蒙雷娜并不那么坏.哥哥说,"可是玛德琳当初也是这样."赫索格表示,"我不会再把自己交到任何人手里了".他为雷蒙娜打扫房间,安排饭菜,甚至为她准备了一大束鲜花.他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去写那种信了,不管过去几个月发生什么事,这种写信的冲动似乎真的在过去,真的在消失.
作品鉴赏发表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赫索格》是贝娄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以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面临的危机.小说的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教授,他
品格高尚,为人敏感善良,但是现实生活却处处跟他过不去.他希望有一个平安的生活环境,不料被意外的干扰破坏了;他原意与周围的人们友好相处,也被种种磨难打乱了.特别是妻子玛德琳和挚友瓦伦丁的忘情负义使他最终发现,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人类所有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都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于是他找不到精神支柱、找不到信仰,也失去了心理平衡.他还发现自己掌握的渊博知识简直是毫无用处,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认识周围的现实,怎样来对待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不能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生命究竟在哪里.显然,贝娄是把主人公作为整个中产阶级的总代表来描写的,象赫索格那样的现代西方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既高距于社会的芸芸众生之上,又受到来自不同阶层的意识的冲击;他们既对资产阶级的生活堕落表示极大的厌倦,在生活享受和物质追求上又离不开这个阶级所拥有的一切.因此,他们焦虑再三地反省生活中失败的教训,试图找到一条虽然生活在现实中,但又不附和时代的疯狂.虽然与现实妥协,但又能保持个人尊严的中间道路.当然,这样的道路是没有的.国外有些评论家把赫索格称为"精神过敏的奥德修斯",尽管,三千年前这位希腊军师的传奇式经历与赫索格的人生旅程并无相通之处,但按其本质来说都可以看成是对人类价值的追求.不过,奥德修斯胜利了,他最终赢得了家庭和个人的幸福.赫索格则失败了,他的悲剧是一切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空虚,生活漂零的必然结果.《赫索格》中写了有关人物的大量感觉、回忆、推测、意念、说理,它们混杂在一起,主人公自始至终沉浸在杂乱无章的内心活动中.但是,贝娄却运用意识流的手法,较为清晰地叙述了人物、情景和主人公思想的变化,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都作了深入的探索.我们从人物的内心世界里,能清楚地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从现实世界的描绘里也能看到它在人物内心所引起的反响.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贝娄的意识流手法与乔伊斯、福克纳等人有一定的不同,后者由于过多地使用深层潜意识,再加上缺乏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使读者如坠五里雾中,难以消化理解,而贝娄的意识流手法则较之清晰明快的多,他从容自如地进出人物的人心世界,不露痕迹地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隐秘,对人物的感情、性格以及所感受的外部世界都进行了精妙细致的分析.另外,《赫索格》中的语言也独具自己的特色,从高雅雕琢的上流社会用语到市井小民的粗俗俚语,从逻辑谨严,说服力强的哲理式陈述到质朴自然,毫不做作的日常对话,在贝娄笔下无不显得那么逼真毕肖,可见,贝娄的语言风格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文学语言和生活口语相结合的典范.《赫索格》的结构,乍看松散,甚至杂乱无章,殊不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正是为了表明主人公混乱变形的情思,以符合塑造这个"精神受难者"形象的需要,况且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当代美国社会本身就如一团理不出头绪的乱麻,有兴趣的读者只要开卷耐心阅读是不难从这种散点式结构中捋清作品的脉络,进而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所以,《赫索格》这部寓意深刻,趣味高雅的严肃之作才能走进畅销书的行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并获得1964年美国全国图书奖.
(张锦)
杜鲁门・卡波蒂残杀(1965)
作者简介杜鲁门・卡波蒂(1924―1984)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生于新奥尔良,病死于洛杉矶.作者曾这样自述自己的生平:"我在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在南方的好几个地区长大――冬天在新奥尔良,夏天在阿拉巴马和新佐治亚.我在学龄前就已开始读书,此后一直按照我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从不在乎别人的想法.我受的教育主要是自学.直到今天,我都背不出字母表或乘法表.我从14岁开始写短篇小说,其中有几篇还发表了.我在15岁辍学,16岁到《纽约人》杂志社工作,这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正式工作.我看上去那么年轻,他们始终不敢派我出去采访.因此我'退隐'到路易西安那一个农场上呆了两年,写了《别的声音,别的房间》.我在希腊、意大利、西班牙、非洲和西印度群岛居住过,也曾去苏联和东方旅游."卡波蒂的早期著作如短篇小说集《夜树》(1949)和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1948)和《草竖琴》(1951)探索梦幻与现实、虚构与真实之间的分界线,刻画了两种梦幻世界:黑夜与白天,或者黑暗与光明,被认为是典型的哥特式南方小说,但他著名的中篇小说《在提凡尼早冶》(1958)发表后,就转换方向,创作所谓"非虚构小说",并一再否认自己是南方作家.1965年发表非虚构小说《残杀》,引起轰动和争议,销售数高达300万册.此后他致力于写新闻报道,再没有巨著问世.
内容概要1957年11月中旬,在堪萨斯州离加登城不远的河谷农场大院一座漂亮的住宅里,富裕的小麦生产商、前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任命的联邦农业信贷董事会董事克拉特一家四口惨遭杀害.四人都被捆绑着并被堵上嘴巴,用12寸口径鸟枪击毙.凶犯在逃,未留下任何线索.克拉特先生是位道地的绅士,待人和蔼可亲,他妻子患有精神病,经常卧床,他们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在城里学习护士课程,即将结婚,当时只有16岁的女儿兰希和15岁的儿子凯尼恩在家.兰希聪明美丽,非常善良,被杀那天还在教一个13岁邻居女孩做樱桃馅饼,凯尼恩正在做一只大衣柜,准备送给他的二姐作为结婚礼物.堪萨斯州调查局在局长杜威指挥下成立一个18人的侦察小组专门处理这个案件,但克拉特一家为人厚道,没有仇人,找不出任何明显的杀人动机,凶杀现场又不留任何痕迹,毫无线索可循,因此尽管杜威非常精明能干,手下的人也都是富有经验的老侦探,对此案却一筹莫展.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罪犯凶残狡猾,使人无法分析出明显的作案动机.但就在凶杀案发生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堪萨斯城兰星监狱里的一个名叫卡尔斯的囚犯从新闻广播里听到了有关凶杀的报道,受到良心的谴责,终于向警方提供了重要线索.原来韦尔斯曾在农场主克拉特先生家当过短工,克拉特先生对工人非常好,不仅工钱大,而且在圣诞节还多给50美元红包.韦尔斯在1959年9月因偷盗罪被捕入狱,在狱中结识了犯人狄克,无意中跟狄克谈起了克拉特家的情况,说克拉特很富有,曾经不到一星期就花掉了一万美元,还谈到他办公室里写字台背后有一个保险柜,里面藏有钱财.狄克此后就不停地向韦尔斯打听关于克拉特家的事,出狱前不久还曾扬言要伙同另一囚犯拜利一起到克拉特家去抢劫,并要干掉所有的目击者.起初韦尔斯还以为狄克只不过是说说而已,犯人在临出狱前往往扬言要去抢劫,要做贼,以表示自己的胆气,对蹲监狱满不在乎.现在狄克竟真的做出这种丧天害理的勾当,而提供情况的就是他韦尔斯,难怪韦尔斯要寝食不安,终于
向警方吐露了真相.杜威立即采取行动,找来狄克和拜利的照片和档案材料,跟踪追捕.他们先去找狄克的父母,他们是正直善良的农民,但一直很穷,几乎填不饱肚子.狄克上不起大学,19岁就在铁路局当工人,与一个16岁的姑娘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婚后狄克换了几次工作――开救护车,当机械工和油漆工――收入越来越多,但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终于走上赌博、开假支票、行骗、偷窃的犯罪道路.这期间他还勾搭妇女和诱奸少女,离了婚又结婚,那第二个女人在他因偷猎枪被捕入狱服刑期间又与他离了婚.狄克这次假释出狱后曾与他朋友拜利一起回家小住,随后又一起出去作周末旅行,过了24小时又独自回家,住了几天,便失踪了.侦探们又去访问了拜利的姐姐.拜利的父亲是个冒险家,剥熊、修表、盖房、烙饼、钓鱼等样样在行,母亲是印第安骑手,一家人曾挤在一辆破卡车上到处流浪,孩子们因肚饿整天哭闹.后来,妈妈死于酗酒,大儿子因爱情自杀,大女儿堕落、酗酒,有一次从窗口跌下来自杀身死,拜利从小桀骜不驯,终于成了刑事犯,只剩下拜利的姐姐约翰逊夫人过着中产阶级的正常生活,丈夫是人寿保险公司职员,收入有保障,生有两男一女,当时刚搬入旧金山城北山坡上带花园的新居.她告诉侦探们说,她弟弟拜利做事从不考虑别人,别人的一切对他来说都一文不值.两年前,拜利叫一个年轻姑娘带来一封亲笔信,说他出事了,要他姐姐照顾一下他的妻子.约翰逊夫人后来发现这姑娘实际上只14岁,也不是他的妻子,而且住了不到一星期就不告而别,同时叫人搬走了家中能搬走的一切东西――夫人的首饰、夫妇俩的衣服,连厨房里的座钟也拿走了,此后拜利就没找过他姐姐,也不知道她的新住址.侦探们从两个嫌疑犯的家属那里虽没打听出他们的行踪,却意外地发现狄克和拜利又在堪萨斯城出现,使他们大为兴奋.原来两个罪犯在作案之后东躲西藏,还到过墨西哥,最后把钱都花光了,不得不重返堪萨斯城,因为狄克只能在当地开不能兑现的假支票.但这次行骗泄露了他们的行踪,一个营业员记下了他们偷来的汽车的牌照号码,这辆汽车沿路受到警方严密监视,在驶抵拉斯维加斯后侦探们就把两个罪犯抓获.起先杜威还担心罪犯们已把物证销毁,这样如果他们死不招认,就很难定罪,谁知从拜利的行李箱里搜到了他们作案时穿的靴子,正好吻合尸体旁边留下的足印.经过迅雷不及掩耳的突击审讯,两个罪犯都先后供认他们的作案经过.拜利曾有个悲惨的童年,父母离婚后被送入教会孤儿院和救世军儿童收容所受尽虐待,16岁时就在商船上做苦工,参加过朝鲜战争,在一次车祸中受了重伤,两腿经常隐隐作痛.他从小养成仇恨一切人的性格,一次与父亲反目后就到处流浪,因偷窃、越狱罪受到联邦调查局通缉,在狱中结识狄克,一度还有点崇拜他,为了获得狄克的敬意,他吹嘘说曾无缘无故活活把一个黑人打死.狄克欣赏他残忍的性格,才与他结伙,并怂恿他一起到克拉特家作案,想抢劫保险箱里近万元的钱财,哪知韦尔斯提供的情报并不真实,不仅家中没有保险柜,而且只搜集到50元左右现钱.狄克还想奸污希兰,但被拜利阻止了,因为他最恨这一类事.最后他们把一家四口全都捆绑起来用鸟枪打死,以消灭罪证,想不到最后仍难逃法网.两人在1965年6月22日得到应有的惩罚,在州监狱里彼处绞刑,当时狄克年33岁,拜利36岁.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新型长篇小说,作者自称它为"非虚构小说",事实上它只是文学上真人真事小说的一种,但更接近于事实,也可以说是用小说的形式写成的长篇新闻报道,今天我们也可称它为纪实小说,它的主要艺
术特点是事实与虚构的混淆.美国早在1961年就由著名的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思在论文《写美国小说》里提出"事实与虚构混淆不清"的理论,他认为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的现实变得比任何小说家所虚构的情节还要离奇,因此"作家要做的,只是对美国的大部分现实先理解,再描绘,然后使它变得真实可信".美国作家们既然认为事实与虚构混淆不清,一方面感到现实的神秘性,一方面也对现实失去信心,结果一部分作家就脱离现实,去追求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于是产主了美国六、七十年代以黑色幽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奇小说.这派小说家认为,事实一旦与虚构混淆不清,现实也就成为超现实,结果作家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的无意识,另一方面又觉得自身的经历也可能是另一种梦.因此许多当代西方小说往往富于梦幻色彩,着力描写个人与荒诞世界之间的冲突.一般的小说既然致力于描写超现实的神秘世界,另一派象卡波蒂这样的美国作家就走向另一极端,认为当今大部分作家既然背离现实主义,抛弃极好的社会题材不用,那么"新新闻报道"正好利用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里的社会题材来大显身手,使作家成为"今日的菲尔丁和巴尔扎克"."新新闻报道"允许作家在描绘事实时掺杂个人的观察和想象,采用各种象征手法,在艺术形式上打破小说与非小说的界限,因此所谓"新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小说"实质上并无多大区别.另一位把"历史和虚构混在一起"的新新闻报道作家诺门・梅勒称他的非虚构小说为"生活实录小说",说社会上某些真实的事件在他心目中跟他作为小说家所能想象和虚构的事件同样富于戏剧性和讽刺意味,因此只要把这些真实事件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出来,就能说明用虚构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生活本身与小说有多么近似.梅勒的理论也可以说是卡波蒂的所谓"非虚构小说"的理论.《残杀》虽是一部赤裸裸地描写真实事件的书,但它从内容到形式都称得上是一部小说.《残杀》的故事是发生在美国堪萨斯城的真人真事,两个囚犯出狱后根据同狱犯人提供的错误情报,抢劫未遂,用极残酷的手段平白无故地屠杀了素昧平生的富裕农民一家四口.由于这个犯罪案件缺乏明显的杀人动机,被害的一家又是奉公守法的良民,案件发生后曾引起轰动,一时成为舆论中心.卡波蒂花了整整6年时间作了大量调查和无数次采访,访问了被害者的亲友与街坊邻居、警察当局、两个罪犯及罪犯的亲友,最后还取得了罪犯的信任,就刑时要求卡波蒂在场.作者煞费苦心,用一种独创的新体裁对这个案件的发生、发展、破案及审讯过程作了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分析,人物也刻划得栩栩如生,小说出版后之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少作家纷纷仿效,从此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一种带有美国历史、社会和美学特征的新纪实文学:非虚构小说或新新闻报道.《残杀》中所描绘的事件虽然以真人真事为蓝本,它的主题又恰好与当代的严肃小说近似.看,人性已堕落到何等地步!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还值几分钱!社会怎么会产生象狄克和拜利这样的冷血动物?他们残忍的"冷血"性格是如何形成的?这类犯罪案件和杀人凶犯在社会里是否有典型意义?对中国读者来说,既然这是一部新闻报道体的生活实录小说,看了以后不仅可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文明作一对比,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同时也可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活动和社会问题增加一些认识.
(施咸荣)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他们(1969)
作者简介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美国女小说家.生于纽约州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1960年毕业于锡拉丘兹大学,次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在底牛津大学和加拿大温莎大学教英美文学,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文学教授,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士.欧茨是一位创作力极为旺盛的作家,自从她的处女作《北门畔》(1963)短篇小说集问世以来,迄今已发表近四十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诗集和剧本.主要的长篇小说有《人间乐园》(1967),《他们》(1969)《奇境》(1971),《我任你摆布》(1973),《刺客们》,(1975),《查尔德伍德》(1976),《早晨的儿子》(1978),《贝尔弗勒》(1980),《光明的天使》(1981)、《温特瑟恩的神秘故事》(1984),《重点》(1985),《玛丽亚的一生)(1986),《你必须记住这个》(1987).主要短篇小说集有《洪水上》(1966),《爱的轮盘》(1970),《婚姻与不贞》(1972),《女神与其他》(1974),《越过边界》(1974),《诱奸与其他》(1975),《黑暗的一面)(1977),《最后的日子》(1984),《乌鸦翅膀》(1986)等.诗集主要有《热恋的女人》(1968),《匿名罪》(1969),《天使火》(1973),《梦中的美国》(1973)等.剧本主要有《奇妙的剧目》(1974),《心爱的东西》(1980).欧茨的作品题材广泛,从三十年代的经济萧条到六七十年代的城市动乱,在其作品中均有反映.她真实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揭示了当代美国人在新的形势下的内心世界,也表现了对弱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关切.作为一个小说家,欧茨不断地对写作技巧、写作方法进行试验、探索,尤其善于将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意识流的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达到相互交融和渗透,所以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内容概要1938年8月某个周末晚上,十六岁的少女洛丽泰和她的恋人初次幽会,睡梦中猛然听见一声枪响,醒来后发现恋人已躺在血泊中.原来她的哥哥是个流氓,回家时看到这一幕,当即拔枪,射杀了妹妹的恋人,随后,自己也溜之大吉.洛丽泰在惊惶中匆匆穿好衣服,到女友家借了点钱,想远走他乡.不料,半路上遇到了过去的男友霍华德・温德尔,向他吐露了真情.温德尔是个警察,答应帮她把这件事遮避过去,谁知到她家却先奸污了她,以后又娶她为妻.不久,温德尔因受贿被警察局开除,恰好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毅然投入了军营.这期间,洛丽泰带着三个孩子搬到大都市底特律,生活的日益窘困,使她不得不走上街头卖淫,头一次就被警察抓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温德尔复员回家,在一家汽车厂里当工人,谁知又被一次事故夺去了生命.洛丽泰只得另找一个丈夫.但她好吃懒做,不理家务,几个孩子都没有走上正道.大儿子朱尔斯盗窃成性,一次作案时看见一辆警车驶过,不免做贼心虚,拔脚就跑,被警察走上打个半死.大女儿莫丽恩在中学读书,她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以至到出卖肉体,并把积攒起来的钱藏在一本书里,后来这钱被继父发现,她遭到一顿毒打,从此精神失常,长期闲居在家.洛丽泰也因此跟丈夫离婚,靠社会救济过活.朱尔斯长到十八岁了,还一直没有找到职业,整天在马路上游荡,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结识了黑社会的神秘人物伯纳德.伯纳德雇佣朱尔斯当了自己的私人司机.然而有一次伯纳德进一所大宅办事,半天没有出来,朱尔斯最后闯进门一看,原来是所空宅,伯纳德早已被人割断喉管,倒在血泊
里.这件事对朱尔斯刺激很大,他怕受到牵连,又到了一家花店当司机.以前他曾见过伯纳德的侄女娜丁一面,谁知竟掉进情网,常常送花给她,借此表示自己的爱情.娜丁的父亲是个高级职员,整天忙于工作和应酬,她的母亲也是当地社交圈的活跃人物,因此,他们虽然很疼爱自己的独生女儿,却对她关怀不够,娜丁精神苦闷空虚,认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真没意思,她连续两次逃离,都被警察送了回来.自从认识了朱尔斯以后,使她看到了一线希望,不过她并非对朱尔斯产生什么爱情,只是愿意同他浪迹天涯.一天,朱尔斯偷了一辆汽车,找到娜丁,打算和她一起逃往墨西哥,到达得克萨斯州时,忽然染上重病,人事不知,等他清醒过来,娜丁早抛弃他回家了.朱尔斯病愈后就流落在西部,为了生活,一度在一家医院当科学实验的对象,结果把眼睛搞坏了.十年后,他又返回底特律,替一个发了大财的伯父做助手,从而再次与娜丁相逢,重新燃起往日的恋情.可娜丁此时已嫁给一位有名的律师.她生活虽然无忧无虑,但精神一直不好,心理变态尤其严重.为了能与朱尔斯幽会,她特地租了一个僻静的公寓,两人如胶似漆地在一起欢度了一天一宿,每分每秒似乎都沉浸在爱情的海洋里.次日清晨,朱尔斯恋恋不舍地与她告别,娜丁在送他的途中,突然拿出手枪,先朝朱尔斯打了两枪,然后又向自己开了一枪,结果两人都受了重伤.原来,娜丁是想与朱尔斯同归于尽,似解脱精神上久抑的痛苦.朱尔斯在西部时曾经常往家里写信,这些信给莫丽恩以很大的精神安慰,使她逐渐康复.从1966年起,她开始读夜大学,刚刚26岁,却觉得自己的灵魂衰老得象四五十岁似的.她对一些年轻的小伙子丝毫不感兴趣,一心想勾引一个已婚的中年教师,这倒不是因为她对他产主了真正的爱情,只是想试一试自己的魅力,看看能不能使一个有妇之夫抛弃家庭,和她生儿育女.不久,她果然如愿以偿,与那位教师结了婚.到了1976年6月,朱尔斯身上的枪伤已基本愈合,但心头的创伤依然如故.一天,他正在街上散步,偶然遇到"新左派"的一个主要成员毛特,立刻被其滔滔不绝的革命理论所吸引,他成了毛特忠实的崇拜分子,跟随他出席各种集会,几天后还跟他一起参加了底特律大暴动.那天,街面上到是拥挤的人群,抢的抢,烧的烧,一片混乱,人人都说"这是一场革命".市民们也乘机砸商店抢东西.混乱中连朱尔斯的母亲洛丽泰都抢到一架电视机.朱尔斯不知从哪里搞到一支枪,搭上一辆满载着狂热青年的卡车上街游行,看到警察向示威者行凶,殴打女学生,他开枪还击,竟打死了一名警察.暴动结束后,他又作为"反贫困联合行动"组织的成员,和该组织的领导人在电视上发表讲话,激情满怀地宣称,"火已经烧起来了,决不会再被扑灭."当洛丽泰在电视中认出她的儿子时,真为他感到羞耻,恨自己生了个"刽子手".其实,朱尔斯参加的是什么样的革命,连他自己也搞不清,他只是为了混饭吃,脑子里想的是如何大做生意,多赚钱,以便和家世高贵的娜丁结婚.受组织的委派,朱尔斯要到洛杉矶去开展"革命",临行前他向已怀孕的莫丽恩告别!"他把她的手抓过来吻了一下,说了声再见,带着讥讽而亲昵的神情又向她鞠了一躬.这就是她一直喜爱的朱尔斯的形象,如今他就要走了,跟她再见了,永远地离开她了."其时正是整个美国都处在动荡不安的1966年8月.
作品鉴赏《他们》是一部以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变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小说.作者通过温德尔一家,尤其是女主人公洛丽泰和她的几个儿女的经历,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的命运,提出了美国当代城市生活中许
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提出了整个美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按照欧文的说法,"整个底特律就是一出传奇戏剧,生活在该地的人命中注定要在这出传奇剧中扮演角色."与过去的年代相比,尽管他们有了汽车,电冰箱,电视机,可他们的精神世界依然空虚迷惘,生活仍象一场永远圆不了的噩梦;他们挣扎过,奋斗过,但对幸福还是可望而不可即;他们在社会的阶梯上不断地跌倒,爬起来,又跌倒,最终只能成为不幸的牺牲者.这一切,都在读者心里留下了一个找不到答案的疑问.洛丽泰的命运可谓老一辈人遭遇的缩影.她在青春妙龄时与伯尼相爱,谁知一天晚上心上人竟死于自己的流氓哥哥的枪口之下.后来,迫于淫威她只得嫁给了警察温得尔,然而大战的爆发,温德尔的入伍,又彻底打碎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把三个孩子扶养成人,她历尽千辛万苦,以至于沦落街头,出卖自己的肉体.好容易盼到战争结束,刚刚从战场归来的丈夫又无端死于工厂事故之中.从此,苦难就象影子紧紧追逐着她.洛丽泰虽然为人浮华浅薄,但她本性不坏,她一生渴求幸福,也曾为之不懈地奋斗,可是三十年来生活带给她的又是什么呢?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一再的打击使这个女人的心彻底地麻木了.我们看到,在本书的结尾,她已经从三十年代一个憧憬美好未来的纯真少女蜕变成为六十年代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孤独的老妇人.相比之下,洛丽泰的大儿子朱尔斯和大女儿莫丽恩则是青年一代的代表.在他们身上已很少看到委屈求全的忍耐,更多的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的钻营和抗争.他们不甘命运的任意摆布,以自己微弱的力量与命运进行顽强地搏斗.然而,这只是一种无望的挣扎,等待着他们的也是和老辈人同样的下场.于是,他们就以放浪形骸,玩世不恭的消极方式来表示对现实的轻蔑.莫丽恩为了积攒一点钱以便离开这个庸俗不堪的家庭,过一种安宁的生活,而不得不象其母亲一样沦为妓女.她后来虽然进了夜大学,并同一个已有三个孩子的男人结婚,但她没有因此获得幸福和爱情,自己反倒变得更加冷漠和自私.朱尔斯则很早就离开学校和家庭,干过小偷,也做过各种低贱的工作,甚至被人用作医学实验的对象.他凭借英俊的外表,赢得了许多女人的青睐,可他深爱的女友却在他病中离开了他,最后竟想开枪射杀他.从此,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愤激心理,盲目地向社会进行报复.这里,尤其发人深醒的是娜丁这个人物,从她所表现的那种近乎于歇斯底里的疯狂和变态,使我们不禁意识到,当前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已经达到何种严重的程度.因为小说探索的重点在于"我们这一代人",因此无论是朱尔斯、莫丽恩还是娜丁,他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处境和日后的前途都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情绪.正如莫丽恩在写给她的老师的信中发出的痛苦呼声:"..我知道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因为它将一去不复返了.但我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我已经麻木不仁了.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感到害怕,不仅仅是为我自己的前途而担忧,我还为整个世界的前途而担忧."在艺术上,作者着力探寻一种新的表现手法,除了采用剪辑式的结构和跳跃行进的方式,在传统叙事过程中还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以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此外,小说的语言晓畅明诀,比喻生动新颖,情节线索貌似混乱,实则乱中有序,确是"心理现实主义"的一部典范作品.
(张锦)
欧文・肖富人,穷人(1970)
作者简介欧文・肖(1913―1984)美国作家.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1934年从布鲁克林学院毕业后即从事文学创作.任《新共和》杂志的戏剧评论员,随后到纽约大学讲授文学创作课.1942―1945年在美国陆军服役,1951年以后长期居住在法国和瑞士.他的第一部剧作《埋葬死者》(1936)是用表现主义手法写的以反战为主题的进步戏剧作品.肖还成功地创作了《文雅的人》(1939),《儿子和士兵》(1944),《刺客》(1944)等剧本,同时在《纽约人》等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他的第一部小说《幼狮》(1948)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受称赞的战争小说之一,虽然在结构上显得有些粗糙,但由于作者严肃的现实主义手法和赞美人类进步力量伟大精神的主题,因而出版后颇为畅销.其它作品有《烦恼的空气》(1951),主要描写麦卡锡法西斯主义统治时期美国人的困境和矛盾.《露西・克劳恩》(1956),《另一个小镇的两个星期》(1960),《夏日的歌声》(1965),《拜占庭的傍晚》(1973),《夜间工作》(1975),《山顶》(1979),《水上的面包》(1981),《可以接收的损失》(1982).其中1970年出版的《富人,穷人》及其续篇《乞丐,窃贼》(1977),被公认为肖最优秀的长篇小说,通过一家德国移民老少三代的遭遇,显示了从40年代到70年代末美国社会的形形色色的矛盾.除了长篇小说外,肖还写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早年出版的集子有《欢迎到城里来》(1941),《言不失信》(1946)和《混乱的信念》(1950),《达克街的爱》(1965),197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五十年》是肖自创作以来半个世纪里最优秀的短篇总汇.
内容概要1945年时鲁道夫・乔达虚17岁,正在读中学课程.他有一个比他年长2岁的姐姐和年幼1岁的弟弟:格丽卿和托马斯.他们的父亲阿克塞尔・乔达虚靠开面包店养活一家老小.
貌美年少的格丽卿已经开始在经济上为这个家庭尽力了:白天在傅伊兰砖瓦厂担任打字员,傍晚去战时医院护理伤员.她并不想以姿色博得老板的欢心,甚至都没想到老板会叫出她的姓名.但一次在皇家码头路遇时,她的老板(也是菲利普港的头号大亨)西奥图・博伊兰拉她去吃饭.她平生第一次喝醉了酒,身不由己地被带到博伊兰家睡了两小时.第二天她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一枚信封,内装800元钱,不久,她的行踪就被弟弟托马斯发觉了.
传来德军战败、第三帝国投降的消息,但对于乔达虚一家来说,战争结束似乎没解决任何问题.托马斯放火烧了博伊兰家的十字架,阿克塞尔深知此事败露后不堪设想的后果.于是动手打了儿子,给他一笔路费,将他赶到了俄亥俄州的叔叔家;格丽卿在拒绝了博伊兰的"求婚"要求后被无情地赶出工厂大门.她不愿呆在家里听母亲骂她"婊子",就只身离家来到纽约,在一家剧团找到了一个象征"女性的神秘"的角色:只要身着三点式游泳衣在舞台上走三次,每晚便可挣60元钱.同时,她选择了有妇之夫威利・艾博特,与之同居.
托马斯刚到叔叔家还好,虽说不停地与表妹调情,与女佣克洛西德接触频繁,但在加油站的工作还算卖力.谁知不久便惹了祸:把一对儿双胞胎姐妹都弄成了大肚子,警察以强奸幼女罪拘留了他.阿克塞尔咬牙花了5000元与姐俩的父亲通融了一番才将儿子保出――这样做完全是为了鲁道夫的前途.他看准了只有鲁道夫才是乔达虚家族的希望,他不愿意鲁道夫为有一个
蹲监狱的弟弟而抬不起头来.
阿克塞尔为孩子们如此操心,老伴也跳出来凑热闹:她要求丈夫付给她自结婚到现在20多年间的补偿费3万元,否则便从此拒绝与之同床.这天,阿克塞尔独自一人驾船出海,一去未归,事后连尸体也没找到.
托马斯被保释后参加了一家拳击俱乐部,两年后他带着赚来的5000元回到菲利普港向父亲还债.然而,当年的家址现在成了一个超级市场,母亲和哥哥的下落也没有打听到.
1950年,鲁道夫从威特比学院毕业了.结束了4年的大学生活,他决定留在威特比镇上的百货商店任职,店主邓肯・考德伍德对他很器重.与他相处5年的女友朱丽对此强烈反对,他的选择成为他们分手的直接原因.4年后,鲁道夫已成了忙碌的襄理,正在发迹的青年企业家.这期间,朱丽嫁给了别人,鲁道夫没去参加她的婚礼,但拍贺电时,泪水却涌了出来.
格丽卿为威利生了个男孩,取名比利.她当上妈妈后便离开了舞台,开始撰写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论文章.
转眼比利已长到9岁.这期间,格丽卿与鲁道夫时有来往,但他们都不知道托马斯的行踪.一天,从《纽约日报》的体育专栏中发现了作为拳击选手的托马斯的名字,于是姐弟俩赶到比赛现场去看托马斯."为生存而斗殴"是托马斯的性格所在.在残酷的较量中,托马斯终于将对手打败.在赛场的休息间,姐弟三人见面了,他们不约而同的感觉是:"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相互间都欠对方一些东西."托马斯告诉鲁道夫和格丽卿,他结婚已经两年多了,妻子黛丽莎为他生了个儿子,但他并不幸福,这桩婚姻至多还能维持6个月.其实不幸福的还有格丽卿,如果威利肯于将对比利的览护权让给她,她会马上向威利提出离婚请求.鲁道夫答应帮姐姐这个忙.
比利14岁那年,格丽卿又为他找了一个新爸爸――戏剧和电影导演科林・伯克.比利很钦佩科林,但自从格丽卿嫁给他之后这孩子对母亲却不如过去尊敬了.天有不测风云.当格丽卿尚未体味出她的第二次婚姻是否幸福时,科林便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了.
鲁道夫在人生体验上都迟于他的姐弟,他的心思都放在了扩大企业规模上.经过努力,以考德伍德为总裁、鲁道夫任董事长的第西企业综合公司宣告成立.此时,考德伍德女儿弗吉尼亚不停地向他发起爱情攻势,鲁道夫则一直处于守势.他认为娶老板的女儿是一件平庸而危险的事.他选择了一位名叫琼的姑娘,尽管他十分清楚这样做将会失去一笔为数相当可观的财富.就在鲁道夫和琼到欧洲度蜜月之时,家乡拍来一封"母病危"的电报.
鲁道夫和托马斯相继赶回威特比,遗憾的是母亲已经在一小时前故去.
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很多,是鲁道夫的社会地位起了作用.托马斯已不干拳击了,他买了一条船,取名"克洛西德"号,从事租游船业务.
科林死后格丽卿去了加利福尼亚,一面整理他的遗稿,一面选修研究生的课程.后来在科林工作过的电影厂担任剪辑员.托马斯与黛丽莎分居后已经好多年没有联系了,这期间黛丽莎改了名,并因在酒吧间拉客被拘留过2次.托马斯是从1965年的一本画报上得知她的近况的,他必须找到她领回儿子威斯利并与她迅速办理离婚手续,并赶在这年的10月前与船上的女佣凯特结婚――因为凯特的预产期是10月.
鲁道夫是靠考德伍德起家的.如今年方36岁的鲁道夫决定脱离考德伍德的公司,另就高职了:他要参加威特比市市长的竞选.《观察》杂志那篇题
为《十个不满40的政治上有希望的人》的文章替鲁道夫说了不少好话,促成了他在竞选中的获胜.他准备将年薪1万元全部捐赠给慈善事业,在廉洁奉公方面给市民树立一个榜样.
琼为鲁道夫生了个女孩:伊妮德.但当她第二次怀孕时却不慎小产了,她很难过,从此不停地酗酒,并得了酒精中毒症.平时她一切正常,但两杯酒下肚可就什么也不管了.一次,学生到市长家门前请愿,鲁道夫恰巧不在,喝醉了酒的琼赤身裸体来到门口,被人拍了彩照,放大后挂在学校的教学楼窗外.鲁道夫恼羞成怒,指派警察使用了催泪瓦斯,致使一个闹事者双目失明.为此,鲁道夫受不住舆论的压力,不得不离开市长的宝座.比利已经到了应征当兵的年龄,而格丽卿最害怕的是把孩子送到越南战场.她曾打电话给鲁道夫请他关照一下,不料却得到了弟弟的拒绝.现在,是鲁道夫最后利用职权的时候了――离任前他办的最后一件事是托人将比利安排在北约驻布鲁塞尔的部队里.
更糟糕的是,琼的病情日益严重,一天晚间她竟趁人睡熟偷偷跑到红玫瑰夜总会跳起了脱衣舞,并被一个名叫丹诺维克的歹徒拖到了地窖里.是托马斯最先得到的消息,他只身一人救出了嫂子并惩罚了丹诺维克.事隔几天,丹诺维克带人报复,托马斯被活活打死.托马斯的尸体火化后,格丽卿、鲁道夫、凯特、威斯利等人一同登上那条洁净的白蓝色的"克洛西德"号.船在晨曦中驶出港口,威斯利把父亲的骨灰缓缓撒到海里.
作品鉴赏《富人,穷人》创作于1989年,出版后获得了较大的影响,成为七十年代美国最著名的畅销书之一,曾经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产生过一定的社会影响.
《富人,穷人》写了一个德裔美国家庭三代人的荣辱兴衰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六十年代末,近四分之一世纪里美国社会形形色色的生活在小说中都得到了形象而生动的反映.作为一部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富人,穷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透视当代美国社会的窗口.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乔达虚家姐弟三人,他们通过不尽相同的奋斗途径各自获得了在生活中的位置.作者将他们的悲欢离合细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一幕幕生活场景的摹写,对他们的行为方式给予了极富人情味的评说:或表示同情,或加以谅解,或寄予希望.小说问世后,美国报刊对它的评价较高,认为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当然在我们看来,由于作者对笔下主要人物的厚爱,涂抹在他们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似乎过浓了一些,但无论如何,作者在揭示社会矛盾方面,诸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与社会繁荣相伴的腐败罪恶现象等等达到了应有的深度,对于我们的读者,同样具有一定的启迪和警醒意义.

当前:第25/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