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6/34页


《富人,穷人》在艺术表现上基本采取以人物带故事、循序渐进的白描手法,构架繁而不杂,脉络纷而不乱,于质朴中见功力,读时有不忍释手之感.
(王玮)
欧内斯特·盖恩斯简·皮特曼小姐自传(1971)
作者简介欧内斯特·盖恩斯是美国黑人小说家,1933年1月15日出生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奥斯卡附近的一个种植园里,父亲是种植园里的工人,他本人从9岁起当童工,砍一天甘蔗挣5角钱,直到15岁才随父母迁居加州,16岁时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被纽约一家出版公司退了回来.1953年在加州读完高中后参军,2年后入旧金山州主学院,1957年取得学士学位后获华莱士·斯坦格纳文学创作奖学金,在斯坦福大学攻读文学创作一年.从1956年起他陆续在一些小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1959年他的短篇小说《归来》获得约瑟夫·亨利·杰克逊文学奖,此后他就立志专门从事创作,迄今已出版长篇小说4部和短篇小说集2部.第一部长篇小说《凯瑟琳·卡米埃》(1964)的初稿完成于1949年夏天,几经修改才得以出版,内容主要写黑人杰克逊与一个骄傲的克里奥尔农夫之女凯瑟琳之间的恋爱,从政治、经济和历史的角度描写爱情,颇具深度.第二部长篇小说《爱情与尘土》(1967)也是爱情小说,写一个黑人青年与某个法裔有夫之妇之间的爱情悲剧,通过活生生的形象揭示出腐朽的社会经济制度是产生悲剧的根源.第三部长篇小说即本书,是作者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书名虽是"自传",其实是一部描写生动、人物形象丰富的长篇小说.第四部长篇小说《在我父亲的屋子里》(1978)写美国南部某小镇是一个身为黑人社会栋梁的牧师与他青年时代过放荡生活时被他遗弃的私生子之间的矛盾,儿子的控诉动摇了父亲的信念和他的社会基础.这部小说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较为逊色.
内容概要全书共分4卷,前2卷《战争岁月》和《重建时期》通过简小姐的经历描写美国黑人在南北战争后所获得的"自由"的真相.后2卷《种植园》和《黑人区》主要写南北战争后南方种植园里黑人的生活与斗争.1884年七八月里天气炎热的某一天,我才10岁或11岁,主人和其他人都躲到沼泽地里去了,只剩下女主人和我在家.先是一大队南方军经过这儿,女主人命我提水到路边给士兵们喝.夜里北方军来了,我送水去时,一个名叫布朗的下士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笛赛,他说笛赛是奴隶的名字,以后你就改叫我女儿的名字简·布朗吧,我觉得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最美丽的名字.北方军走后,女主人叫我笛赛,我说我已改名简·布朗小姐.因为我顶了嘴,老爷就叫两个奴隶把我按到,剥光我的衣服,先叫女主人用9根皮带编成的鞭子抽我,接着老爷自己抽.他们打得我浑身出血,还想卖掉我,但照目前的时局又无人要,想弄死我又怕万一布朗先生回来追问我的下落,最后罚我下地去干重活.有一天太阳还老高,我们在地里忽然听到收工的钟声,监工要我们到大房子里集合,老爷拿着一张纸沾在廊子上,宣布说我们都自由了.我们可以留在这儿按谷物分成制干活,也可以离开.我妈妈在我很小时候就被监工打死,我爸属于另一个种植园,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我们有几个人决定去北方.老爷只准我们带随身的衣服(奴隶时代男人有2条短裤2件衬衫、一双鞋和一件外套,女人有2件衣服、一双鞋、一件外衣和一些土豆苹果当食物),于是我们几个人结伴北上.有一个伙伴叫大劳拉,身材和力气都跟男人差不多,她一手抱着小女儿,一手搀着儿子内德,同时还一路上保护着我.不久我们遇上巡逻队,他们是南方各州的穷白人,过去经常被雇佣来为老爷们寻找逃跑的奴隶,就是他们和南方军的一些士兵后来组成三K党虐杀黑人.大劳拉和小女孩以及几个同伴都被巡逻队打死了,我牵着孤儿
内德继续前进.谁知走错了路,北上变成了南下.路上我们遇到从北方来的一个联邦政府调查员,被送进孤儿收容所,又从收养所出来北上去找布朗先生.在树林里有个打猎的黑人告诉我们说,不久前他亲手埋葬了一个被南方军吊死在树上的黑人,他的内脏都被挖了出来,以儆诫其他黑人.后来我的多半时间都在灌木林里穿来穿去,看见人就躲藏起来.最后我们实在走不动了,一个好心肠的南方穷白人乔布用马车把我们带到一个同情黑人的共和党种植园主博思那里,我们就留下来在田地里干活,我那时不过十一二岁,但干的活和拿的工资跟其他人一样多.后来听说为了国家获得统一,南方的土地又还给南方军管了,北方军和自由局离开之后,人们又开始逃离南方.那时内德已十七八岁,长成一个又高又瘦但很严肃的小队子,改名内德·道格拉斯,想成为象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那样的伟大黑人领袖.他已学会看书写字,还习惯叫我妈妈.我注意到他在参加什么秘密活动,是什么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一些种植园主想阻止黑人离开南方,也开始注意象内德这样的人.一天夜里,九个披着床单的人一脚踢开我家小屋的门来找内德,恰好内德不在,他们对我拳打脚踢,威胁说要烧掉我的小屋,逼着我说出内德的下落,我当然一字不说.但我与内德不得不分手了,我在某种意义上说已嫁给了这地方,很难离开.内德去了堪萨斯,我开始跟乔·皮特曼来往,他死了老婆,有2个小女孩.我由于从小挨鞭子毒打,受了内伤,不但长不高,而且不能生育.我渐渐爱上了乔,最后与他居住在一起.我们那时不信教,不知在教堂里结婚.奴隶制时代老主妇和小主妇抬着一把扫帚,离开地面一点,老主人叫一对奴隶夫妇拉着手跳过去,算是结婚仪式.我们当然不再需要举行跨扫帚的仪式.我们为了多挣些钱,搬到另一个种植园去住,乔当驯马师,我在大房子里干活,两人每天合挣一美元.我们一起生活了十年,乔终于因追捕一匹逃跑的雄马被绳子勒死.内德走后一直跟我通信,他参加了古巴战争,战后回到了我身边,当了教师,但一年后因宣传激进思想,被白人杀手枪杀了.我为了摆脱对往事的记忆,就只身搬到沙姆逊家的种植园居住,给罗伯特·沙姆逊上校干地里活,不久我就参加了教会,皈依了宗教.这里是南方落后地区,虽说奴隶制被废除了,奴隶时代的主活方式和习俗却大部分保持着,监工可以随意鞭打男女工人,种植园主有无上权力,连州长因过于同情穷苦白人和黑人也被暗杀.罗伯侍与女黑奴的私生子蒂米只能当少爷鲍伯的仆从,尽管鲍伯是蒂米的同父异母兄弟.后来鲍伯爱上了混血女教师玛莉,遭到父母的反对,也是先辈留传下来的"正常行为"准则所不允许的,结果留下一封遗书自杀.然而黑人区里的情况并不因此有些改善.但不久我们中间终于出现了带头人.他名叫吉米,出生在黑人区深处,是我简·皮特曼接他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吉米13岁时皈依了宗教,去新奥尔良他母亲那里呆了两年,又回到他姑奶奶莉娜和我身边,还在教堂里讲话,说是整个南方发生的事这里也要发生,我们大家必须战斗.吉米希望我也能参加他们的斗争,因为象我这样一位百岁老人是可以帮助很多黑人的.我们这儿贝荣城里的饮用喷泉上不准黑人喝水,吉米却让一个黑人姑娘去喝了,结果那个姑娘被捕,吉米立刻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我和一伙黑人,包括莉挪和照顾我生活的玛丽正要出发去贝荣,罗伯特上校却赶来阻拦我们,还说吉米已在贝荣被人开枪打死.有些人听了这话害怕了,但也有人说吉米根本没死.我说,死去的只是他的一小部分,他的其余部分正在贝荣等着我呢.于是那些勇敢的人都跟我一起向贝荣出发了.
作品鉴赏本世纪60年代在黑人抗暴斗争的影响下,美国黑人知识界也掀起一场争取全面文化自主的运动,一些黑人学者提出要把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其中包括对奴隶制重新作出评价.美国黑人学者海泽尔·卡比在《黑人思潮:写奴隶制的黑人历史小说》(1989)一文中说,尽管奴隶制对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的影响很大,但奴隶制作为一种主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秩序,却很少成为美国黑人历史小说中艺术构思的中心.这种情况在70年代以后才有所改变.以威廉·L·安德鲁斯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黑人学者通过收集、考证、整理、出版,对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奴隶纪实文学作出新的评价,甚至称盛行奴隶纪实文学的18世纪50年代为"第一次黑人文艺复兴."本书就是模仿奴隶纪实小说写的一本奴隶自传体小说,它有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新奴隶纪实小说的共同特点:用黑人众口相传的民间历史来纠正和补充有关奴隶制的历史记载,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已不同于旧奴隶纪实文学中的男女主人公,他们有更高的政治觉悟,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作者盖恩斯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他迄今为止主要写他故乡路易斯安那的黑人.小说里的人物都是他极为熟悉的,这些人物都能"在极艰苦的环境中不失去人的尊严,能英勇顽强地生活和奋斗",简·皮特曼即是这一样个人物.作者还说,有些激进的黑人作家曾指责他对社会的抗议不够有力.但他认为,"写小说更应注意表现人物品格的力量,而不在于表现人物的忿怒.《简·皮特曼小姐的自传》也是一部抗议小说,只是抗议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谈到他自己的艺术特点时,盖恩斯说他受海明威的影响最大、在引文中把所有不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都去掉了.他说,海明威的艺术特点之一是笔下人物经得起在压力下的考验,但有谁比美国黑人民族更受到压力?有谁比美国黑人民族更经得起考验?因此他觉得自己受海明威的影响是很自然的,盖恩斯的头两部小说显然更多地受福克纳的影响,不过有些西方评论家如美国的埃尔文·奥伯特则认为盖恩斯对美国南方社会的理解要比福克纳深刻,他的作品也更富于戏剧力量,艺术上更有成就.盖恩斯的四部长篇小说中唯有本书模仿奴隶纪实小说的结构和叙事方式,借简小姐之口,叙述从1864年美国奴隶宣布解放前一年起到1963年美国黑人民族运动高涨时期为止近百年的历史,作者所采用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方法,把罪恶的奴隶制对美国黑人民族的影响描绘得淋漓尽致,历历在目.奴隶贸易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从17世纪初期起,欧洲各国的奴隶贩子就开始从非洲贩运黑人奴隶到北美洲去开发富饶的自然资源.在美国获得独立之后,贩卖奴隶的罪恶活动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如杜波依斯所说,"靠美国资本、由美国船只装运、在美国公民管理下、在美国旗帜下继续进行下去."自由的非洲黑人被迫在美国南部的种植园里过着暗无天日的奴隶生活达200年之久.主人和监工可以随意鞭打与虐杀黑人,可以任意蹂躏黑人女奴隶.本书开卷就勾画了十来岁的小黑奴简惨遭女主人和主人鞭打的图景.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黑人只是获得名义上的解放,正如列宁所说:"闭塞不通,粗野无知,缺乏新鲜空气,好象一座对付'解放了的'黑人的监狱,这就是美国的南部."本书第三部《种植园》把这座"黑人监狱"的习俗风尚、行为准则描绘得栩栩如生.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美国广大的黑人终于逐渐觉醒,起来斗争,连沙姆逊种植园这样的落后地区也不例外,而且象筒小姐这样一百多岁的老人也坚持去参加示威游行.本书称得上是一部写得很成功的反映近百年来美国黑人生活的形象历史.
(施咸荣)
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1975)
作者简介(见"赫索格"条)
内容概要著名的戏剧和传记作家查里·西特林如今年逾55岁了.这位瑜咖教信徒,体育爱好者在走过了一段人生成败道路之后,才开始回忆起他的亡友和导师洪堡·弗莱谢尔.早在1938年,西特林在威斯康星大学读书的时候就非常爱读洪堡的诗.他崇拜这个诗人,借了旅费,前往纽约专程拜访洪堡,洪堡出身于匈牙利犹太族中产阶级,父亲曾追随潘辛,在其麾下当骑兵,驰骋于奇瓦瓦,在以妓女和马匹闻名于世的墨西哥战斗多年,后来又闯入美国.而他的母亲则是出生在美国一个子女众多,吵吵闹闹的家庭,"年轻时倒是个黝黑的美女子,逐渐变得忧郁癫狂,沉默寡言."洪堡少年时,母亲常叫他跟踪父亲,并抄下他的银行帐号和他的姘头的名字,以便日后控告他.谁知在那次股票大暴跌时父亲失去了一切,因心脏病客死于佛罗里达.这就是他写作诗歌的背景.洪堡二十三岁时,由于出版轰动一时的《滑稽歌谣》而成名,他的歌谣节奏明快,妙趣横生,纯正而富于人道气息,甚至博得了托马斯·艾略特的赏识.每张报纸都给予他以极高的评价,他成了"新时代的第一人".那时的洪堡,"漂亮,白皙,身材高大,严肃而诙谐,"正满不激情地演奏自己成功的主旋律.他既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个激情洋溢的幻想家,幻想用艺术来改造社会.作为洪堡晚辈的西特林,也是祖上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自从结识了诗人洪堡之民他成了洪堡在纽约扣新泽西两地寓所的常客.他着迷地倾听着洪堡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一会儿谈文学,、一会儿谈哲学,一会儿谈宗教,一会儿谈艺术,从电影明星的经历谈到世界名人的逸事,从巴尔扎克笔下的"青年野心家"谈到马克思对路易·波拿巴的描绘,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一切对于刚刚踏入文坛的西特林来说是如此的莫测高深.那时他还微未得不值一提,穿着哥哥的旧衣服,一边听,一边不住地擦汗.当洪堡纵谈人世沧桑并感慨系之的时候,西特林只感到初次访问一个诗人的喜悦,初次喝杜松子酒,吃蒸蛤蜊,闻海潮味和听新奇事的兴奋.谁知,洪堡的浪漫主义思想很诀过时了,失望之余,他把战后的美国社会视为肮脏的、杀人的和没有魅力的"物欲世界",令人心醉神迷的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了,以至于洪堡在大学谋一教职都不能长久,因为大学教授瞧不起他.后来,洪堡又把希望寄托在斯蒂文生竞选总统上,以为斯蒂文主的胜利即是文学的胜利,他将在未来的年代成为新政府的歌德,把华盛顿建设威魏玛.不料斯蒂文生失败于艾森豪威尔,使洪堡受到沉重的打击.他走投无路,得了精神狂想症,无端怀疑妻子不忠,妻子不堪他的监视,只好离池而去.洪堡因多次威胁被他怀疑为妻子情人的一个批评家而遭到当局的拘留,关进疯人院里.出院后,他无家可归,只好终日流浪街头,最后死在一个小客栈里.就在洪堡穷极潦倒的时候,一度得到洪堡提携的西特林却功成名就了.他曾想写一本以工业大城市为背景,以"厌烦"为主题的专著.后来,他又抛弃了这一主题而写了一个以洪堡为原型的剧本《冯·特伦克》.为了能得到百老汇的观众的欢迎,他任凭导演把自己的剧本改得面目全非.每当他忆及此事时,尽管心里也"充满了罪过和耻辱",同时又安慰自己"夜间上演的戏不是我写的那个","导演是盗取了素材,创造他个人的《冯·特伦克》.西特休成名后,甚至成了肯尼迪总统的座上客,他还注意广交各种商人,流氓、骗子等等,把这些人都看做自己"心理上的代表".一次,乘
飞机游览纽约市容归来.在广场饭店顶楼与知名人士聚餐时,他无意中看到洪堡正站在一条街上,手里拿着一块椒盐饼当午饭吃,满身尘土,面色死灰.西特林想,"现在,我怎么好和他打招呼呢,太叫人为难了".就这样,他避而不睬自己往日的恩师.西特林发迹后,在经济上更加挥霍无度,离婚的妻子,放荡的情妇,与之合作的无聊文人再加上仅有一面之识的流氓骗子都把手伸到他的口袋里要钱.不久,就使他陷入破产的境地,沦落在西班牙的一个小公寓里靠写导游手册度日.这时,他热衷于施太内尔的"人智学、陷入了宗教神秘主义,终日打坐,幻想能和死人谈心.在最困难的时刻,西特林意外地得到了洪堡遗赠的礼物——两个剧本提纲.第一个提纲已被人剽窃,写成电影剧本,在伦敦、巴黎上演,卖座极好.西特林是在一个骗子的帮助下索取了一笔赔偿费.第二个提纲是以西特林为原型写的,也为西特林换来一大笔钱.这两笔钱挽救了西特林,使他摆脱了困境.这时,他忽然悟到人生的"真谛".于是,他用一部分钱重新安葬了可怜的洪堡,其余的,则希望能有助于自己"新的生活".在洪堡的安葬过程中,西特林感慨系之:"我们沿着棺材,站在表示敬意的位置上.我抓住把手——这是我与洪堡第一次在一起,棺材里并没有多少重量.当然,我绝不会相信那堆遗骸会同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人的骨头很可能就是精神力量的标志..洪堡,我的伙计,我们的亲人和兄弟.他热爱善与美,他的一件小小的发明正在三马路和爱丽舍田园大街娱乐公众,但同时也正搜刮每个人的钱财.."西特林对洪堡的感情是复杂的,过去他有愧于洪堡,如今又从洪堡的下场联想到自己,最后他发出这样的叹息"啊,洪堡,我是多么懊悔呀.洪堡,洪堡——这就是我们的下场."
作品鉴赏在这部小说里,作者通过不同时代的两个作家的不同命运,真实地展现了美国现代生活瞬息万变的场景和当代美国人那种迷惘混乱的精神状态.从白宫到贫民窟,从神秘主义者向往的"高超境界"到黑手党逞凶的地下社会;从总统议员,诗人学者到流氓骗子,赌棍歹徒,小说几乎触及到当代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现象以及各式各样人物的命运,从而使读者意识到,那里既是物质上的乐园又是精神上的荒原.洪堡·弗菜谢尔,虽然在书中出现的场面并不多,但他是通贯全书的中心人物.洪堡早在三十年代就是闻名遐迩的诗人,他写作的歌谣,节奏明快,妙趣横生,且充满了纯洁、机智和人道的气息,他渴望以柏拉图的美的观念来改变"实用主义的美国",使美国得到精神上的复活.可是洪堡的善良在物欲横流的美国,很快成为过时的现象,及至四十年代就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时代的风云变化还把这位诗人刮得象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惶惶不可终日.一度崇尚马克思主义的洪堡一下子又成了"反斯大林分子",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美国社会出现的暴动、罢工和混乱以及三K党的恐怖活动更使洪堡充满了恐惧,于是他的思想变了性格变了,意志变了,发展到最后,他酗酒纵欲,整日担心别人暗害他,成了一个神经质的疯子,穷愁潦倒地客死于一个肮脏的小客栈里.纵观洪堡的性格的演变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如何把一个有正义感,有才华的诗人腐蚀成如此模样.他一步步地堕落,一步步地走向死亡,正是这个残酷的社会所造成的.小说恰如其分地把洪堡的变化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进行描述,二者的发展既是平行的,又是交叉的.与洪堡的毁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我"——戏剧和传记作家查理·西特林却尝尽了成功的滋味,他得到了金钱、地位、名声和
美女,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但他在精神上已经陷入了昏睡状态.不可能写出新的作品,于是,西特林开始怀疑,在物质上是成功的美国,在文学的世界上是不是还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他重新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恩师洪堡,试图理解洪堡疯狂致死的痛苦.不过,此时的西特林已经掉进社会设置的罗网中,难以自拔.人人都希望从他身上捞到最大的好处,人人都把手伸进他的钱袋:年轻的情妇需要享受,离婚的前妻索取巨额的赡养费;大批的律师企图捞取尽可能多的佣金,地痞流氓和文比骗子也对他抓住不放.西特林最终身败名裂,冷冷清清地流落在西班牙,金钱和名利并没有把他从穷途末路上拉回来,倒是高尚的道德观念的象征——洪堡的礼物,才把他从窘境中挽救出来.当然,小说并没有把洪堡和西特林写成两个简单的悲剧型人物,在作者笔下,他们是一切处于矛盾中且又精神脆弱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既不能忍受失败,又承受不住成功;既崇敬文化的神圣,又追求金钱的魅力;既向往柏拉图式的精神美,又耽于肉欲的满足.这就是当今美国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两重性.在写作技巧上,作者注意运用幽默和风趣的手法,使这部作品的基调就带有自我嘲讽的风格.譬如西特林不仅对周围的事物,甚至对他自己都一概加以嘲讽,常常以戏谑的口吻说他和他哥哥朱利叶斯是一娘所生的两个小丑:一个是"思想高超的小丑,一个是腰缠万贯的小丑这种自己拿自己开心的手法可以说是当代美国文学尤其是犹太文学的特色.另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与反衬来刻画人物,突出主题.在本书中,西特林达到成功的顶峰,洪堡正好跌落到失败的谷底;西特林正忙着彩排他的剧本,洪堡却在酒吧间扮演一场发疯的闹剧;西特林搂着情妇在高级矫形垫上恣意寻乐,洪堡的尸骨却早已化成几团油烟.这一上一下,一盛一衰充分暴露了美国的物质世界对精神文明的摧残.粗看起来,小说似乎采用了极难理解的艺术手段:时序颠倒,线索交叉,场景跳跃,情节淡化,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但仔细读来,我们逐渐就会发现,作者运用这些手段正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当代美国社会一幅光怪陆离的生活画面以及那种急促得令人头晕目眩的节奏."奇特的脚需要奇特的鞋",这一格言在《洪堡的礼物》被重复过多次,用它来形容这部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
(张锦)
欧文·肖乞丐,窃贼(1977)
作者简介(见"富人,穷人"条)
内容概要在午后的阳光下,一艘白色的游艇冲破地中海的波浪,缓缓地向前驶去.在船尾的栏杆前站着神情忧郁的富商鲁道夫,身旁是他的姐姐格丽卿.这个女人四十岁刚刚出头,颀长的身材,亭亭玉立,一头黑发在吹向海面的微风中轻轻飘拂,烘托出一张闪闪发亮的苍白脸庞.她现在已是著名的电影导演.姐弟俩呆呆地并立着,一句话也不说,甚至彼此都不看上一眼,他们是去给弟弟托马斯送葬的.托马斯从小混迹街头,寻衅打架,长大以后终于改邪归正,自食其力,后来为保护嫂子惨遭匪徒杀害.托马斯的儿子威斯利年方16,早已在家庭和社会的磨难中成熟了.他和父亲一样好斗,在学校里差不多和一半以上的学生打过架.他决心找到杀人凶手,为自己的父亲报仇.但他壮志未酬自己却先进了监狱.他在法国的一个酒吧间里和人打起架来,差一点用啤酒瓶把一个人打死,还动手打了警察.警察只好把他硬抓起来.威斯利躺在监狱里的一块光秃秃的木板上,心里反倒觉得有点宽慰,感到离自己的父亲更近了一些.他现在冷静下来了,思想上没有一点负担,什么也不顾虑.多亏别人把他从那个英国人身上拉开,但愿他没把那个狗杂种打死."如果那个狗杂种没死,伯父总会把他从这里弄出去,这个腰缠万贯的小老头".威斯利想到这里笑了,尽管一笑就感到疼痛.鲁道夫找到他在昂莱布的律师朋友,打通关节,他们告诉他,案情相当严重———个啤酒瓶完全可以被解释为危险的凶器——这样一来,威斯利在几周之内是不会轻易开释的.幸运的是,那个英国人已经完全脱险,而且此人也不止一次触犯过当地的法律,于是,警方从怜悯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威斯利的年龄和最近的遭遇,仅限他在一周内离开法国.这样,威斯利又回到纽约,由于不到继承年龄而身无分文,只得靠打工度日,可是仍不忘替父报仇.他靠在《时代》周刊工作的一位姑娘艾丽斯的帮助,遍访了父亲旧日的朋友,情人和敌人,对父亲有了更完整的认识.父亲一贯刚毅正真的品质更坚定了他报仇的决心.于是,他断然拒绝了鲁道夫要他进航海学校的建议,也放弃了当电影明星发财致富的机会.在这之前,他曾临时在格丽卿导演的片子里任一个角色,居然十分成功.鲁道夫家庭从来没有人有过这种天才,虽说格丽卿在舞台上干过几天,可也没有什么成就.大家看了样片上威斯利的表演,觉得非常惊奇.他身上具有的不只是一种特殊的才能,而是各方面的才能.在美国有一点是特别明显的,一个人从哪里启航,到哪个港口靠岸,不是靠地图安排.不管在哪里都没有可靠的家系图,干任何事情都得倚仗自己.后来,威斯利又来到法国,并设法打听到了杀害父亲的凶手是南斯拉夫人乔诺斯.他在策划行动时碰到了表兄比利.比利是格丽卿的儿子,从小就玩世不恭,胸无大志,最终因道德问题被学校开除.比利被迫应征入伍,在布鲁塞尔北约部队的美军总部服役.他在那儿爱上了一个德国姑娘莫妮卡,没想到,莫妮卡是恐怖组织的成员.本来对生活就毫无热情的比利这时认为从事恐怖活动或许可以表现自己的价值,使个人在整个卑鄙下流、残酷无情的社会机器中,已不再是一颗无足轻重,随时可以替换的齿轮了.他毫不迟疑地投入了恐怖组织.但当莫妮卡揭示他去放映他母亲导演的影片的电影院安放炸弹时,他退却了,他不忍伤害那些无辜的生命,遂去警察局报了案.结果,恐怖组织找上了他,在他驾驶的小汽车里放置了定时炸弹,差点把他炸死.由于比利
和威斯利经常生活在一起,他逐渐为威斯利坚韧不拔的复仇精神所感动,他决心帮助威斯利,并把他以前偷藏的一把无声手枪借给威斯利·威斯利经过周密策划,作好了报仇的一切准备.然而,比利在最后一刻越想越不妙.偷偷扛电话把他们的计划告诉了鲁道夫.鲁道夫深知问题严重,担心威斯利贸然行事,酿成无法挽回的大错.他火速赶到法国,找到那位律师朋友,不惜重金,要他雇佣一个杀手在威斯利动手之前,就干掉那个南斯拉夫人.过去,鲁道夫曾经在各种各样的交易上握手成交,事成之后总要庆贺一番.这一次握手成交,以后可没有庆贺的必要.几天后,报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昨天夜间,维克斯港的码头上发现男尸一具,经警方验证,系南斯拉夫人乔诺斯·丹诺维克,他的头部被人击中二枪."警方认为这又是一次仇杀事件.
作品鉴赏《乞丐·窃贼》虽然是《富人·穷人》的续集,自身却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它以鲁道夫家第三代在生长过程中的种种遭遇,生动形象地反映出70年代美国社会危机的加深和青年人徬徨,迷惘的不安心情.如果说作者在《富人·穷人》中还以肯定的态度描写了第二代人的追求,那么在《乞丐·窃贼》中则完全对他们的后辈失去了信心.这是更为痛苦的一代,他们一方面厌恶上一辈的放荡和虚伪,一方面又不得不仰仗自己老子的主钱,因而始终陷入一种异已的矛盾中,这些人的典型代表就是格丽卿的儿子比利.他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但又无法解释这个社会.他感到世上的一切都与自己格格不入,对自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自身的价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在舅舅鲁道夫的帮助下,他被学校开除后,又投身军队,借此逃避对社会的责任,不料,却在一场荒唐的"恋爱"中卷进了西欧的一个恐怖组织.他并不相信那些幼稚可笑的"革命"口号,但为了创造与众不同的"自我价值",还是积极地参与了恐怖活动,后来,自己则差点被恐怖分子炸死.比利所走的道路是60年代许多美国青年都走过的一条消极道路,这里,显然作者对他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个人与自我日益异化,罪恶与死亡交替出现的今天,作者满怀激情,不惜笔墨重点塑造的则是另一种人的形象,即小说中真正的主人公成斯利.威斯利从小生活在贫困中,恶劣的环境造就了他维骜不驯的性格.在那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他既不被强权所辱,又不为铜臭所污,无疑是个出污泥而不染的典范,浑身散发出一股清新、健康的气息.尽管鲁道夫千方百计地向他灌输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并为之安排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财致富道路,但被他一口回绝.无论面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他为父报仇的决心都不曾动摇.可以说,作者是把威斯利当成真正的美国精神的化身来加以表现的.可悲的是,正像威斯利的父亲当初不得不靠他的富亲戚过安定的日子一样,威斯利本人在复仇过程中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依靠他有钱的伯父.鲁道夫就如高悬在他头上的太阳,甩也甩不掉,离也离不开.要是没有鲁道夫出面用钱打通关节,他或许要在法国监狱里度过一半年华.尤其发人深醒的是在小说的结尾,当威斯利费尽心机,历尽艰辛总算找到杀害父亲的凶手,准备拼出性命完成自己的"英雄业绩"时,鲁道夫却轻而易举地用金钱买到杀手,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凶手除掉了.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威斯利再一次受到现实的嘲弄.这实际上等于宣告欧文·肖所赞赏的那种正直刚毅,永不衰退的美国精神的破产,同时点明了作品的主题.支配资本主义世界的,只是资本家的财富.金钱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时时刻刻绊住穷人的手脚,所以正直人不得不象乞丐那样靠富人的施舍过活,而富人总像窃贼一样,卑劣地偷走了穷人的权力,意志和精神.这就是所谓"富裕社会"发生
全面异化和精神危机的根源.在这样的社会中生长的青年一代,生活上受到诱惑,心灵上受到腐蚀,眼看着长辈的丑恶放荡,耳听着长辈的道德说教,又怎么能不否定一切传统的价值标准?无可奈何之余,作者借威斯利的内心独白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我父亲不应该只烧掉一只十字架,他应该放把火,把这整个该死的地方统统烧掉!"在艺术风格上,欧文·肖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象狄更斯那样地创造了形形色色令人难忘的众多人物,又象狄更斯那样完美地处理情节.不管是在散发着臭气的纽约的下等旅馆,还是在风景宜人的法国海滨,欧文·肖的故事在时间和地点上安排得都是有着有落,妥妥实实."在刻画人物时,他又随时间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使人物的思想和行动紧密相联.当然,小说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欧文·肖显然对美国早期的勤奋、忠诚等价值观念深怀眷恋,硬把它们塑造到鲁道夫等人的性格里,给人一种勉强之感.
(晓莉)
托妮·莫瑞森所罗门之歌(1977)
作者简介托妮·莫瑞森原名克鲁伊·安东妮,1949年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后去华盛顿入黑人大学霍华德大学时改名"托妮".她1931年3月18日生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附近的铜铁小镇罗伦城,父亲是蓝领工人,一生操劳,母亲曾在白人家庭帮佣,她的祖父母也都一生仇视白人,因此莫瑞森自幼在尊重黑人民族传统和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培养起强烈的民族感情.大学读书期间利用暑假巡回演出的机会回到南方故上,充分吸收了那里的文化营养.1953年人康涅尔大学攻读福克纳,获硕士学位后先到德克萨斯南方大学后又回母校霍华德大学执教.1964年与丈夫离异后去纽约,在兰登出版公司当高级编辑,主编《黑人之书》之类的史学百科全书.19T6年后又担任教职.曾在耶鲁大学等著名大学教黑人文学和文学创作,但是她早在当编辑时候就把文学创作看作"自己所尊重的事业",迄今已出版五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1969)、《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子》(1981)和《宠儿》(1987),引起美国文坛的重视,被认为是继鲍德温之后最重要的当代黑人小说家.她的小说全都描写黑人社会,从主题到情节结构和人物刻画都富于独创性,而且雅俗共赏,因此受到评论养的赞誉和读书界的欢迎,例如《所罗门之歌》与《宠儿》先后被评为1977年和1987年的最佳小说,不仅获奖,,而且畅销.《所罗门之歌》译成外文在11个国家发行,美国国内的廉价版一版就印了57万册.今天她与艾丽丝·沃克齐名,是两位蜚声美国文坛、最令人瞩目的黑人妇女作家.
内容概要小说分两部,共15章,上部写小说主人公的身世,下部写主人公去南方寻根和埋藏财宝.1931年某天,在美国北方靠近苏必利尔湖的一个小镇上,北卡罗来那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黑人史密斯先生身穿蓝绸人、腰缠一对蓝绸大翅膀,要从慈善医院屋顶飞往苏必利尔湖对岸.尽管通告已在两天前贴出,但吸引来的人群只四五十人,不象四年前林德伯格首次作横度大西洋飞行时的观众多.大多数黑人妇女正在扣胸衣,打算出门去看看肉铺会不会出售猪尾和下水.她门不知道有个黑人要飞,对此也不怎么关心.后来起飞的时辰到了,道院里的人走了出来,人群里有个妇女唱起《所罗门之歌》:"噢,售糖人飞走了..售糖人掠过天空,售糖人回家喽.."史密斯在歌声中往下一跳,坠地而死,也在这时有个男婴在医院里呱呱坠地,他就是小说主人公麦胄·戴德,小名奶娃.他直到上小学时还在吃母亲的奶,有一次被多嘴的看门人撞见,传扬开去,于是大家就管主人公叫"奶娃".奶娃的姓也来得奇怪,"戴德"原是"死亡"之意,南北战争结束南方奴隶获得解放之后,奶娃的高祖去自由民管理局登记,一个喝醉酒的北方佬军官问他父亲是谁,奶娃的高祖说"死啦",那军官就大笔一挥,在名字后的姓氏上填了"戴德",也即"死了"的谐音,于是一家人就承袭了这个古怪姓氏.就到奶娃的父亲这代,家境倒是富裕了,但麻烦也就跟着来了.父亲与儿子同名,也叫麦肯,为人自私、粗暴、刻薄,因追求金钱地位跟镇上受人尊敬但偷偷吸毒的黑人医生之女露丝结了婚,婚后生了两个女儿,但在露丝20岁那年医生死了,据露丝说是被麦肯偷走医生所及的毒品害死的.麦肯则说医生死的那天他赶回家来安慰妻子,却发现她一丝不挂地和刚死的父亲躺在床上,嘴里还含着死者的指头,于是丈夫怀疑妻子乱伦,从此恨她、打骂她,还不与她同房10年之久.后来老麦肯的妹妹派拉特来到镇
上,她会用巫术治病,让露丝往麦肯的食物里放了些草药,使麦肯一连四天都主动找妻子调情,并使她怀孕.接着麦肯后悔了,逼着妻子打胎,可是派拉特救了胎儿,这样奶娃才得以安全出世,未被亲生父亲所杀.婴儿出生后,麦肯迁怒于派拉特,把这个亲妹妹赶出家门,从此兄妹断绝来往.派拉特的身世极为可怜,母亲死于分娩,她在没有肌肉收缩和羊水压力的情况下自己挣扎着出了母亲的子宫,因此肚皮上没有肚脐的凹坑;她父亲不识字,从圣经上随便指出一个名字,随后把字母写在一张纸上,并把纸夹在圣经里,12年后这张纸被派拉特取出来叠成小块放入一个小铜盒里象耳环似的挂在她的左耳垂上.她来到镇上后以酿私酒为生,穿得破破烂烂.住在贫民区里,没有丈夫却有女儿,而且女儿也有女儿却没有丈夫.她很喜欢奶娃,常给他讲她爸爸和她本人的经历,听得奶娃如醉如痴.尽管他爸爸和他姑姑断绝了兄妹关系,他仍常到他姑姑家去,还爱上了比他大5岁的表甥女哈格尔,两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十余年,后来奶娃想与她分手,哈格尔却真心爱上了他,由妒到恨,几次想杀他,到时候又手软下不了手.奶娃长大后替他父亲干活,有一次看见父亲无故辱打母亲,一怒之下动手打了父亲,但他从思想到行动却越来越模仿他父亲,同时逐渐与他母亲疏远.有一次他开口向他父亲要钱,以便离家出走自己去闯天下.他劝父亲不要象他姑姑那样,把准备给子女的遗产都装在袋里挂在屋梁上.父亲一听这活,立刻答应给儿子钱,但要他去把那只袋偷来.原来当年奶娃的祖父拥有一个称作"林肯的天堂"的农场,当地白人枪杀了祖父,霸占了农场,奶娃的父亲带着妹妹躲到一个山洞里,杀死一个白人老头,还在洞里发现一袋金子.当时麦肯就想拿走金子,但派拉特不让,生怕被人发现后以为他们是谋财害命.兄妹俩吵了一场,妹妹拿着刀逼走了哥哥,麦肯第二天夜里悄悄回到山洞,发现妹妹与金子都已不见,就以为金子是妹妹拿走的,现在听说派拉特家的钱装在袋里挂在梁上,认为袋里装的是金子,因此唆使奶娃去偷,谁知偷到后却发现里面装的是尸骨.派拉特说,这是那个被杀的白人老头的尸骨.她与哥哥分手之后他父亲的阴魂就来找她,叫她去把那个老人的尸骨拣起来带在身边,此后她就一直与亡父的阴魂对话.奶娃断定金子仍在山洞里,就决定回故乡一趟,小说的第二部主要写奶娃还乡寻根和寻找财宝.他找到了山洞,却什么也没发现.后来他渐渐省悟,自己这次决意出来主要不是为了找金子、而是要想打破关于自己家世的疑团,把自己的出身与祖系弄个水落石出.他终于搞清,他曾祖姓所罗门,来自非洲,传说中是个会飞的黑人,生育过21个孩子,派拉特的父亲麦克就是第21个最小的孩子,在曾祖飞回非洲时原想带走他,但一不小心把他掉落在地上,被一个印第安女人拾去抚养,后来吉克与印第安养母之女私奔去北方.所罗门的后代却在沙理玛繁衍,奶娃在那儿还受到热情的款待.奶娃急于回家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家人,他首先去找姑妈,告诉她说她父亲之灵要她携带的尸骨原来就是他本人的尸骨,现在应该把他的遗骸埋到当年曾祖起飞的地点:所罗门起飞处.姑侄俩乘车去沙理玛,正在挖坑埋尸时,派拉特忽然被上枪打死,奶娃知道开枪的是他的黑人朋友吉他,这位朋友参加过七人组成的专门仇杀白人的"七日"团,奶娃曾邀请他一同去南方寻找金子,后来奶娃找不到金子而去寻根,吉他怀疑奶娃独吞了金子,跟踪而至进行报复.但这时奶娃已视死如归,从藏身处跃下,朝吉他飞去,他们俩究竟谁会在自己兄弟的怀抱中被杀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他已悟出他曾祖所罗门所懂得的道理:如果你把自己交给了空气,你就能驾驭它.
作品鉴赏莫瑞森的创作代表了当代美国黑人文学中的一股新潮流.她旨艾里森、鲍德温等新一代黑人作家一样,主张"对世界持更广博的看法",也就是说不把小说的题材局限在抗议种族歧视的狂热中,而是从多方面去探索人性的奥秘.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叙述家史的通俗性历史读物《根》出版后,曾引起轰动,而本书可以说是一本用小说体裁写的另一本《根》,但描写的角度不同:《根》是一部通过血淋淋的事实系统地反映和描绘美国黑人生活的形象历史,很象一部纪实小说,而本书则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主要是所谓"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新手法,成功地通过象征,隐喻等多种艺术技巧和变换镜头的蒙大奇手法描写了黑人民族和妇女,把今天的现实(包括黑人想要寻根的热潮)描绘成"现代神话".作者擅长用黑人民间传说和童话来渲染气氛,给环境和人物笼罩上一层奇谲的神秘色彩.全书用"黑人会飞"的古老传说穿针引线,使现实与神话糅合在一起,表现出极为浓郁的民族色彩.这部小说虽然写美国黑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但提出了今天美国社会中一个带有共同性的尖锐问题:社会富裕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精神却堕落了,应该如何在创造社会财富时建设精神文明呢?特别是在今夭貌似平等的美国社会里,黑人青年一代是否仍在西方精神文明的桎梏下遭受奴役?当中的黑人青年如奶娃、吉他、哈格尔等无不染上现代文明中的恶习,而按照作家的构思,只有让黑人尊重本民埃的文化传统,返璞归真,恢复古朴的风范,才能摆脱奴隶制被推翻之后这种新的"精神奴役制".派拉特是全书含有道德寓意的中心人物.她虽然靠酿造和贩卖私酒为生,无知无识,"却对人类的相互关系具有深切的关心"(中译本第194页).她携带着先父的遗骸和"导航"地图,指引奶娃飞行,奔向自由,她没有肚脐(传统中只有天使才没有肚脐),又有与死人交谈的禀赋,因此暗喻她是否有继承传统、传播黑人民族文化双重使命的"天使".作者不仅在刻画象派拉特、奶娃、吉他这类人物性格时使用了独特的象征手法,甚至书中的许多人名与地名也富于象征意义和幽默感,如"非医生街"、"不慈善医院"、"林肯的天堂"、"所罗门飞行处"以及与"死亡"谐音的戴德一家的姓氏,等等.全书的背景安排、气氛渲染、人物刻划和情节发展等都互相照应,浑然一体,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例如一开卷写史密斯先生安上绸翅膀试图飞行,谁都知道此举等于自杀,却不知道原因何在.直到第6章读者才看到原来史密斯是由于黑人仇杀组织"七日"团的压力而被迫自杀的,但直到第12章作煮才揭示卷首史密斯飞跃时派拉特所唱的和卷未主人公飞跃前自己所唱的《所罗门之歌》在黑人传说中的含义.这样剥象笋似的一层层披露故事,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一种结构布局,有助于渲染神秘、紧张的气氛.作者的文笔洗练清新,十分口语化,人物对话写得尤其出色.美国《民族》杂志上有篇评论说得很中肯:"莫瑞森创造了一个有自己特色的黑人社会,但又并不与白人世界完全隔绝..她用灵敏异常的耳朵倾听黑人语言的音乐,把它用作调色刀来刻画黑人生活井创作今日文坛上最佳的一种文学语言..语言与思想之间的一种美丽平衡."
(施咸荣)
诺曼·梅勒刽子手之歌(1979)
作者简介(见"裸者与死者"条)
肉容概要1976年4月,加里·吉尔摩由表妹布伦达等人作保,获得假释
出狱.他14岁时因盗窃波兰进少年管教学校,到现在已断断续续坐了18年的牢,最长的一次连续在狱中生活了12年.获释出狱后,加里回到母亲的故乡犹他州普罗沃市,住在姨夫弗思的家里,并在弗恩开的鞋铺当帮工.长朗的监狱生活,使加里形成了独特的品性,而一旦获得自由,他便在各方面都使这些品性膨胀起来.在鞋铺,加里无心认真干活学艺,却整天以喝啤酒为乐,并四处闲逛,追逐女人.姨母艾达把一位姑娘介绍给他,第一次约会,他便把她灌醉强行奸污.渐渐地,周围的人对他反感起来,弗恩夫妇也被他搅得不得安宁.这样,表妹布洽达不得不在另外一家工厂给他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这家工厂,加里认识了一个叫斯特林的人,与他交了朋友.一次,他去斯特林家,碰巧斯特林的堂妹尼科尔也去了那里.尼科尔年轻貌美,身材丰满,虽然经历坎坷,近乎放浪,却又心地简单,不失少女的纯真.加里与尼科尔一见钟情,恨快就搬到一起同居了.他们整天纵情欢误,陶醉在爱情之中.但加里毕竟是加里,尼科尔毕竟是尼科尔,生活毕竟是生活.加里仍然终日酗酒,并且不时偷些东西,甚至偷了许多枪支.尼科尔则经常为他担惊受怕,提心吊胆.两人的关系渐渐紧张起来,加里开始对尼科尔大打出手.有一次,尼科尔实在忍受不了加里的毒打,离家躲了起来,坚决不见加里.这使加里急得发了疯,坐立不安.本来在生活中失去了很多的加里,这时又失去了自己内心深深地爱恋着的情人,不由得失去了理智.在驾车四处寻找尼科尔而又找不到时,他在一个汽车加油站随意用枪打死了正在值班的工人.第二天,他又持枪闯进了一家汽车旋馆,凶残地开枪杀死了这家旅馆的经理.在逃跑的途中,他把手枪藏在一片灌木丛中,不料手枪走火,伤了自己的手.
随后,加里给表妹布伦达打电话,把自己的藏身之处告诉了布伦达,请求她来给自己包扎伤口.这时,警方已经开始认为这两件凶杀案的重大嫌疑者是加里,正在追捕他,并到布伦达家去打听加里的下落.布伦达左右为难,最终还是把加里的藏身之处告诉了警察,警察精心布置,最后逮捕了加里.
10月5日,普罗沃市法院公开审理这两起凶杀案.在法庭上,公诉人列举了大量证据证明加里是杀人凶手,而加里本人也面对法官和陪审团讲述了自己杀人的整个过程,并为自己终于引人注目、受到重视了而流露出得意之情.这一切都给法庭及陪审团留下了很坏的印象.最后,法庭判处加里死刑,十二名陪审员一致举手通过.
此时,美国已经整整十年、加里犯罪所在地犹他州已经16年没有实施死刑了.如果加里上诉,州法院极有可能对他改判为无期徒刑.加里的官方指派律师等都希望他上诉,以便免于一死.可加里却不愿这样做,他不想在坐了18年的牢以后,继续坐牢,在监狱里过一辈子,因此,他坚决要求按期对他执行死刑.
在狱中,加里终日思念情人尼科尔,主要事情就是给尼科尔写信,向她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尼科尔这时也意识到,自己仍在深深地爱着加里,离开他,自己的生活就变得毫无色彩,毫无意义.分开得愈久,两人的爱情愈热烈,尼科尔每天都去监狱探望加里.
11月11日,应犹他州大赦委员会的要求,州长宣布推迟刑期,加里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自杀.尼科尔也不愿意自己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决定为加里殉情.她设法搞到了50片安眠药,一半留给自己,一半藏在身上,
探监时趁看守不注意交给了加里.两人约定当天午夜同时服药自杀.不料,由于药量不够,两人都没死成,被送到医院里抢救了过来.加里康复得很快,而尼科尔却因此受了刺激,脑神经严重损伤,被送进了精神病院隔离治疗.
此时,加里的名字传遍了整个美国,印有他头像的T恤衫风靡一时,《时代》杂志选出他作为本年度新闻人物,在扉页上刊登了他的大幅照片.加里每天都接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来信,其中不乏求爱的情书.各新闻单位也都派出了记者,关于加里的消息每天都出现在电台,电视台及各类报刊杂志上.
12月25日,犹他州法院宣布,将于1977年1月17日对加里执行判决.加里的母亲身患重病,派小儿子麦克尔飞到犹他州,劝加里上诉,加里向他倾诉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弟弟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一生都彼关在铁窗里面会是什么滋味.麦克尔被哥哥说服了.1月15日,麦克尔去监狱向加里告别.加里交给他一张画着只破狱鞋的纸,说这是自己的自画像,送给弟弟留作纪念,又托弟弟给母亲带去一本《黑暗的人》和一幅尼科尔的肖像.最后,加里情不自禁地拥抱了弟弟,说"转达我对妈妈的爱.好孩子,你得多吃点,你太瘦了."
1月16日晚,加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获准与自己的律师和亲友通宵聚会.他没有丝毫的沮丧与绝望,兴致勃勃地表演拳击、跳舞.唯一让他难过的是再也见不到尼科尔了,他托弗忌把自己的一盒讲话录音磁带和一顶罗宾汉帽转交给尼科尔,凌晨1点钟,狱方通知加里,州法官里特再次宣布缓刑,理由是纳税人的钱不能用于处决犯人.加里急得差点哭了,提出由他自己出钱买子弹枪毙自己,否则他就再次自杀.
1月17日早晨6点55分,州法院召开紧急听证会.经过激烈辩论,主张处死加里的一派占了上风,法院最后裁决维持原判.
7点55分,加里做好了服刑的准备,手捧尼科尔的照片走出牢门.他被推上警车,押往刑场.刑场是一家废罐头厂的一间破厂房,厂房的一端是一座用麻包垒成的高台,高台的前面放着一把椅子,警察将加里绑到椅子上.他看上去瘦削衰老,但双目炯炯有神,面无惧色,几个参观死刑的亲友依次走到椅子前与加里话别.加里招呼弗思走到自己身旁,示意他解下自己腕上的手表.表已经被加里砸坏,正好停在原定的死刑时间——7点55分上.这时,典狱长走上前来向他宣读了判决书,然后问他还有什么话说,加里回答道:"让我们动手吧!"法医在他的黑色上衣胸前用粉笔画了个白圈.8点7分,几名刽子手一起瞄准这个白圈开了四枪.加里的手臂轻轻地抬了一下,心脏停止了跳动.
加里死后,按照他的遗嘱,医生摘取了加里的眼睛等身体器官,他的亲友则把他的骨灰用飞机洒到了犹他州的上空.
作品鉴赏1976年7月,美国犹他州普罗沃市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凶杀案.一个名叫加里·吉尔摩的假释犯无故杀死一个汽车加油站的工人和一个汽车旅店经理.被捕之后,杀人犯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并甘愿接受枪决.他的死打破了美国10年无死刑的记录.根据这一事件,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写成了轰动一时的长篇纪实性小说《刽子手之歌》.
《刽子手之歌》发表于1979年,当年即发行逾百万册,列为美国本年度畅销书之首,1980年获普利策奖,并被法国权威书评杂志《读书》列为世界理想藏书之一.本书是被介绍到我国的第一部梅勒的著作.
《刽子手之歌》是一部扣人心弦、引人深思的非虚构长篇巨著.作者从主人公加里的情人尼科尔,从他的亲戚、朋友、他的雇主和受害者,从警察、侦探、监狱看守、法官、律师、精神病专家、记者等人那里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成功地再现了加里的痛苦扭曲的内心世界.美国原编者对这本书的评介说:这是个"悱恻动人的故事..是一个暴力与恐惧、嫉妒与失落的故事,一个在死亡的沉寂中仍在抗争的爱情故事."
本书规模恢宏,构架博大,从各个方面,同时又是围绕着加里的凶杀案件,全面而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当代社会的生活,读来令人慨叹.作者揭示了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对加里的不良影响,以翔实的笔墨证明了正是"自私、欺诈、虚伪和商品化"的美国社会诱使加里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最终导致毁灭.读罢全书,人们不能不对"谁是真正的刽子手?"这样的问题进行一番深刻的思索.小说基本上采用的是新闻语言,开创了世界范围内非虚构小说的先河,在当代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张英)
威廉·斯泰伦苏菲的选择(1979)
作者简介威廉·斯泰伦,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1925年生于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1947年,毕业于杜克大学.从1945年起,斯泰伦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作为"南方派作家",他的作品既带有显著的南方派特点,又不局限于南方小说的思想主题,以风格多样化而驰名.他尤擅通过人物的千姿百态来戏剧化地表现时代的特征.1951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黑暗中躺下》问世.这部作品赢得了美国批评界的高度评价.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南方姑娘佩顿·洛夫蒂斯悲剧性的生活经历,描写了一个南方家庭的解体,对南方的衰落和现代主活的灾难作了象征性的描述.由于作者熟练地运用了象征、意识流等技巧,在修辞方面以福克纳为楷模,这部作品获得了美国文学艺术学会颁发的"罗马奖".中篇小说《远征》(1953),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次强行军,着重刻画出现代军队对士兵的要求与士兵的个人自白意识之间的冲突,以及人在战争中所遭受的精神痛苦和肉体摧残.斯泰伦的第三部作品《放火烧屋》(1960)曾以其存在主义的思想倾向而倍受法国读者的青睐.1967年,他发表了《纳特·特纳的自白》.小说描写了19世纪时弗吉尼亚州的一次黑奴暴动,提出了许多探讨文学和历史真实性的复杂问题.这部小说曾获出版当年的普利策文学奖.斯泰伦曾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现在是全美文学艺术院和科学艺术学会成员.
作品概要22岁的我,斯丁戈,正在努力奋斗要做一个作家.我没有正当工作,口袋里的钱少得可怜,是一名孤独地在犹太人王国里网荡的南方青年.我等了很久才收到父亲寄来的支票,但是曼哈顿的物价和房租都超过了我钱包的支付能力,连一个单间都租不起.我只好去布鲁克林区寻找便宜的房子.六月里的一个晴天,我来到了耶塔辛默曼太太开设的公寓.当我买来笔和稿纸,正要写作时,楼上房、间的骚动声打乱了我的思路.那是一对男女的交欢声、洗浴声,然后又是激烈的争吵声、物品的摔打声和女人的抽泣声.他们究竟是谁?同寓的房客莫利斯·芬克告诉我,男的叫拿坦,兰多,犹太人,女的叫苏菲,一个波兰美人.晚上,当我散步回来时,迎面碰上了苏菲,我第一眼看到她的身影,就深深地陷入了情网.第二天中午,拿坦和苏菲把我从酣睡中吵醒,约我一块去康尼岛游泳.面对着苏菲的请求,我只好答应.但我的脑子里仍不停地翻滚着,告诫自己不能卷入这两个病态人的生活.拿坦告诉我,苏菲从纳粹的集中营出来时,只剩下一身破布,一把骨头,而现在已经把她喂养成一个漂亮的姑娘了.在他们的欢乐气氛中,我觉得夹杂着一种烦恼和不安.在火车上,苏菲向我回忆起她的家乡.她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丈夫是数学教师.德国人入侵波兰后,把她的父亲、丈夫连同那所大学的180名知识分子一道杀害了.苏菲来纽约后,由国际救难组织介绍,到一家诊所当挂号员.有一次在图书馆借书时,因发者不准遭馆员斥责而昏倒在地,幸好拿坦帮助了她.他们从此便相爱同居.从苏菲那里,我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它使我能专心致志地工作.虽然我爱苏菲,但在最初几个星期里,我却相当成功地把对苏菲的迷恋埋藏在心底.由于苏菲比我大八岁,拿坦对我同苏菲的接触并不在意.拿坦的哥哥拉里是一个外科医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是他从医学角度使苏菲恢复了健康,拿坦的热情、精力和性格都吸引着苏菲,但她手臂上的令人恐布的数字,又迫使她不得不时常想起那可
怕的岁月.父亲和丈夫死后,为了病中的母亲,她违反禁令偷偷把一只猪腿带进华沙而被捕进了集中营.她的母亲不久就死去了.在集中营内,她由于懂德文而侥幸活了下来.苏菲在讲述过去时非常简略,往往漏掉了许多关键的事实.但是,每当她谈起拿坦对她的救命之恩时,都充满了感激之情.然而,我却亲眼目睹了拿坦对她的无礼和折磨.莫利斯·芬克迈告诉我他曾看见拿但把苏菲按倒在地狠命地踢打.我不明白苏菲为什么总是强忍着眼泪去爱拿坦?而拿坦这个热情的家伙怎么又会是一个活生生的暴君?夏天又来到了,我打算在这所公寓里一直住下,以写完我的大作.因为有苏菲作伴,我很满足.拿坦对我的鼓励又使我飘飘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了解了笼罩在他们生活中为阴影.一是拿坦骨子里的阴沉性格和虐待狂式的本质,另一点是苏菲前几年的生活经历,它是一种难以摆脱的现实.一天,拿坦又旧病复发,在对苏菲肆意侮辱又疯狂地把我咒骂一顿后,便不辞而别.苏菲走了一会儿又回来了.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时候,发生过两件最关键的事情.她只对我一人讲过.一件是1943年4月1日她被关进集中营的当天发生的.这件事直到我和她度过的最后一天里她才吐露.第二件事就是她和集中营的司令官鲁道夫·豪斯的关系.由于她懂德文,并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会了速记,所以,她没能立即被杀掉,而被指派在豪斯的秘密办公室里当秘书.虽然吃的是厨房的残剩泔脚,但她已经很满足了.在深深的地下室厚厚的石墙包围之中,这是集中营内很少几个闻不到焚烧尸体臭气的地方.苏菲就住在这里,虽然潮湿、有老鼠,但她终于可以逃脱睡眠的折磨,可以安静地睡觉了.为了能活着出去,为了证明自己的被捕是无辜的,她决定舍出自己的身体,去勾引豪斯.乞求豪斯能让她见见被关在同一集中营内的幼小的儿子,让豪斯设法把她的儿子列入德国的"生命之泉"的计划而能活下来,因为她的女儿已经在被关进集中营那天永远地离开了她.然而,豪斯不但没有理睬她,反而欺骗了她.不久,她就得到了儿子的死讯.在这同时,抵抗运动成员又让她利用这点特权为他们偷一台收音机.苏菲犹豫再三,胆胆怯怯去偷收音机,但遭到了失败.她离开了豪斯,又被关了15个月,到德国人垮台时,已经奄奄一息.正当苏菲进行痛苦回忆的时候,拿坦又回来了.我又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们又开始上班.就在他们宣布要结婚的时候,拿坦的哥哥拉里把我叫去,告诉我拿坦是个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病人,全靠吸毒来解除痛苦.他求我阻止拿坦吸毒,但我未能做到.拿坦又一次发作了.他拿着手枪,在电话里成胁要杀死我和苏菲.我们只好逃开了.我决定把她带回我的南部家乡,同她结婚、生孩子.苏菲虽然答应和我在一起,却拒绝了同我结婚.她不断地回想起华沙、她的故乡、她在集中营的日月、她同女儿的生离死别、她儿子的被害,我千方百计地想使她高兴起来,以驱散悬挂在我们头上的沮丧的乌云.但我发现,她心中想念的还是拿坦,皮箱里装的还是拿坦送给她的结婚礼服.在最后那天凌晨,我终于在自己的怀里拥抱了我心目中日思夜念的女神.我们发疯般一次又一次做爱,然后便死一般睡去.当我醒来时,发现苏菲不见了.她又去找她的拿坦去了.我急忙赶回那所公寓,看到他们俩紧紧拥抱在一起,双双服毒而死.
作品鉴赏《苏菲的选择》出版于1979年,是斯泰伦的一部佳作,也是当代美国文学名著之一.有的评论家推崇它是"现代经典作品."小说曾荣获1980年"美国图书奖",后来又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由美国著名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女主角苏菲,获得了1982年度(第55届)奥斯
卡最佳女主角奖.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独特的敏感来探讨人格的完整性问题和当代美国社会的精神现象.小说以波兰藉移民、女主人公苏菲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交织描写了她同美国犹太人拿坦·兰多的深沉的、热烈的、畸形的、变态的、大吵大闹的爱情悲剧,以及同小说的叙述者、南方青年作家斯丁戈的爱情纠葛,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精神和肉体所带来的灾难性的摧残,无情地暴露了德国法西斯集中营的令人发指的内幕,控诉了纳粹残杀无辜的罪行.小说除了描写苏菲的一生外,还以相当多的篇幅来探讨历史和现代文化问题、从不同人物的眼光和角度出发来争论的犹太民族问题,以及对南方生活传统的深刻反思,从而为读者成功地展现了一幅相当广阔、丰富而又复杂的社会历史生活画面.苏菲是小说的女人公,她的痛苦的回忆以及同拿但的爱情悲剧构成了本书的主要情节.她是一个年轻、漂亮、温柔、善良、多才多艺的波兰女子.脑争爆发前,她在故乡克拉科夫生活了20年.那是波兰也是她仅有过的自由的20年,是波兰阳光明媚的时代.她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和虔诚的天主教徒,良好的家庭教养和浓郁的宗教气氛,塑成了她温柔、善良的性格,给予她以多方面的才能.她不仅精通德文、俄文、会速记,而且在音乐上的造诣也很高.战争爆发的前二年,她结了婚,丈夫是数学教师.正当他们准备到维也纳留学的时候,德国军队开进了克应科夫.从此,灾难便接二连三地降临到她的头上.首先是父亲和丈夫的被害,毁掉了她对主活的幻想.这是德国法西斯残杀知识分子的血泪见证.其次是她本人的无辜被捕,造成了她终生的悲剧.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母亲的生命,为了能让母亲吃上一点好的,她违反了德国人的禁令,偷偷地把一只猪腿带进华沙.然而正赶上大搜捕,她的物品被德国人发现,因而被关进了集中营.然后便是母亲的离去和儿女的惨死,在她的心头刻下了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痕.就在她被关进集中营后的几个月,母亲便死去了.同她一道被关进集中营的儿子和女儿也相继被残忍地杀害了.而她本人之所以能侥幸存活,全凭她的美貌、她的聪颖、她的速记本领、她对德文的精通.虽然她九死一生地活下来了,但已只剩下一把骨头和一颗破碎的心.来到美国后,她巧遇犹太青年拿坦.拿坦帮助了她,挽救了她,使她恢复了身体健康和往日的美丽,燃起了一丝生活的欲望.但拿坦是个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病人,又是在二次大战中饱受苦难的那个犹太民族的成员之一.所以,他时冷时热、反复无常.高兴时与苏菲相亲相爱,病发时便对苏菲大吵大闹.尤其是他还要不时地揭起苏菲心头上那块最为痛苦的伤疤——她在集中营的生活,从而使苏菲处于痛苦的折磨之中.她爱拿坦,因为拿坦是她的救命思人,还因为她可以因此来忘却那过去的岁月.可拿坦是个畸形人、病人.他爱苏菲但并不理解苏菲内心的痛苦,他保护了苏菲坦又常常残忍地折磨苏菲.就这样,在他的虐待下,苏菲彻底冷却了她生活的信心,死亡便成了她的最佳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摆脱那无尽的痛苦.苏菲的一生是短暂的、悲惨的,她是那场可怕战争的无辜受害者的典型,她更是那种在精神上受害者的典型,她是一个可爱的、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这部作品结构复杂,风格奇特,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情节穿插安排得十分巧妙,并且以生动的语言和幽默的插曲来增强叙事和描述的效果,显示出作者在小说结构布局方面的卓越才华.
(王福和)
库特·冯尼格特囚鸟(1979)
作者简介库特·冯尼格特(1922—)是当代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1922年1月11日生于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父亲和祖父都是建筑师兼画家,很有艺术修养,冯尼格特自称,他是在他们的影响下从小爱好文学艺术的.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他父亲长期失业,因此决计不让冯尼格特去学建筑或艺术,而要他象他哥哥那样去学化学.冯尼格特从1940到1942年在康奈尔大学主修化学,虽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然而这方面的丰富知识有助于他后来独特风格的形成——用科学幻想的意境讽喻现实,将荒诞不经的幻想与重大的社会题材结合在一起.他在大学期间热衷于为《康奈尔每日太阳报》写稿,后来还任该报的编辑主任.这一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1942年入伍,先当炮兵后又当侦察兵,1944年12月12日被俘,囚禁在德国德累斯顿战俘营直到战争结束.战后入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同时在芝加哥新闻局当记者.1947年毕业后在通用电气公司公共关系部门任职,主要写宣传品,从1950年起专门从事写作,间或在大专学校讲课.他虽然也写剧本和短篇小说,但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他的头两部小说《自动钢琴》(1952)和《泰坦族的海妖》主要采用传统的艺术方法,科学幻想的成分较多,因此在50年代一度被看作科幻小说家.《夜妈妈》(1961)从内容到形式有根本性改变,此后作者就形成了被称作"黑色幽默"的独特风格.他60年代陆续出版的三部长篇小说《猫的摇篮》、《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主》,尤其是《第五号屠场》是他创作的高峰,极受美国评论界和读书界的推崇,在青年学生中还出现过"冯尼格特迷".七十年代"黑色幽默"流派趋向低潮,但他的作品《顶呱呱的早餐》、《囚鸟》等仍受重视与欢迎.
内容概要全书以主人公华特·斯代布克回忆的形式写成,用第一人称"我".我父母在1908年与萨柯、樊塞蒂等同时移民到美国,当时的者板希望美国有大量廉价而又容易吓唬的劳动力,可以把工资压得低低的.一个招工的眷当地最大的制铁公司招工时,也给老板麦康家招些模样出色的佣仆,我父母就这样进入了佣仆阶级,当时我母亲21岁,来自立陶宛,当了厨娘;我父亲19岁,来自波兰,当了保镖兼司机.我就在麦康的欧克里德大街宅邸中出世.宅邸静如死水,没有一点欢乐气氛,老板的儿子亚历山大娶洛克菲勒家小姐爱丽丝为妻,她比他还有钱,因嫌他口吃,大部分时间带着女儿克莱拉在欧洲度日,很少回家.小麦康也因口吃很少踏出家门.他的口吃病主要起因于那次大屠杀.1894年圣诞节早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库耶霍加桥梁铁制公司的工人与军警发生了冲突,民兵开枪杀死多人,史称库那霍加大屠杀.就在当天,哈佛大学毕业的亚历山大·麦康在圣诞节晚餐前敝祷告,却发现自己说话已无法成声,口吃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此后他只与一个孩子交朋友,经常与他下棋,这孩子就是我华特·F·斯代布克,小麦康认为我是天才,准备将来送我上哈佛大学深造,为此目的大约在我10岁时把我的姓氏从斯坦凯维奇改为斯代希克,说什么用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姓氏在哈佛就会受到器重.1931年我进了哈佛大学,从三年级开始成为激进派,担任过共产主义青年团哈佛支部的联合主席和激进周报《海湾州进步派》的联合主编,是一个公开的,而且引以自豪的持证共产党员,宜到1939年希侍勒和斯大林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我才成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半信半疑拥护者.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做共产党员一度是完全可以允许的,因此我做共产党员并不妨碍
我在哈佛大学毕业后得到罗兹奖学全去牛津大学进修,也不妨碍我在罗斯福政府的农业部任职.到了大萧条时期,眼看一场争夺天然富源和市场的大战就要发生.如果世界各地的老百姓掌握了全世界的财富,解散了他们各自国家的军队,取消了他们的国家;如果他们从此以后互相以兄弟姐妹相称,甚至以父母子女相待;如果全世界的老百姓都这样做,战争就不会再来,而在那样一个博爱慈善的社会中,唯一受到排斥的,就是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想得到比自己实际需要更多的财富的人,要是我有这样的看法,又怎能把我当作精神育毛病的人呢?即使时至今日,我己到了悔恨莫及的66岁高龄,如果遇到有人仍认为将来总有一天地球上会出现大同世界,我仍感到满腔的同情,我的这种理想主义后来在白宫的岁月里或者以后在监牢里,都从未丧失.此外我一辈子只爱过4个女人——我母亲,我死去的妻子露丝,一个与我好好歹歹做了7年朋友的莎拉以及与我发生成熟的性关系的第一个女人玛丽·凯塞琳,莎拉与我虽一度相恋,但我们在性方面不协调.我从来没有能够说服她同我过性生活.我们如果结婚是绝不会幸福的.我妻子露丝是犹太人,比我小6岁,在战争的最后两年被关人纳粹集中营.我第一次见她是1945年8月底在德国纽伦堡,我当时32岁,是作为国防部的文职人员被派去照看美、英、法、俄四国战争罪行审判代表团的膳食和住宿问题的.露丝身材瘦小,由于营养不良,看上去象个15岁的孩子,当时她被盟国军队临时拉来当翻译.我们闲聊谈到她身世的时候,她突然在我汽车里昏了过去,我送她进军用医院,让她不花一文钱得到了地球上最优等的医疗照顾.一年后地成了我的妻子.尽管她过去有过许多悲惨的经历,她还是处女,我也几乎是童男.露丝始终对我忠贞不渝,五、六十年代我失业时还供养我,直到1974年在我被捕前两个星期睡熟时死于心力衰竭.话说回来,1949年我带了我的小家庭——我已有了儿子,一个很不招人爱的人,痛恨自己的父亲,如今是《纽约时报》的书评家——从纽伦堡回到华盛顿,买了一所房子,刚刚安顿下来不久就受到众者员一个委员会的传讯,向我提问的主要是一个来自加州的众议员尼克松.国防部居然任命我这个前共产党员去把一批科学家和军人组成一个特遣组并领导他们的工作,任务是为地面部队提供战术方案,对付战场上的小型核武器,尼克松先生想要知道,有我这样政治历史的人能不能委以这样的重任?这次传讯以后,我就被调到国防部一个次要部门工作,调查士兵次食的口味并绘制图表.两年后,我被叫到陆军助理部长瓦克的办公室,瓦克先生代表国家对我多年来在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忠诚服务表示感谢之后,告诉我从我的行政才能,如果用在私人企业方面,一定可以得到更为优厚的报酬,换句话说我被一脚踢出了国防部.尽管我认识不少重要人物,在五、六十年代我开始不走运,那儿也找不到一个体面的差使,全靠妻子露丝把我们这个受人冷落的小家庭维持下来.尼克松靠传讯我和处理我的案件名扬天下,20年后当了总统,他的手下人发现我失业在家帮我妻子做室内装饰主意,尼克松知道后,想起没有那次对我的传讯就当不了总统,于是通过手下人赏了我一个差使,让我担任总统青年事务特别顾问,年薪36,000元.可惜好景不常."水门事件"发生后,地下室下层我那个不起眼的办公室被选中为最理想的窝赃地点,在我的默许下藏了一百万元非法的竞选捐款.赃款被发现了,我因盗用公款、作伪证、妨碍执法而被捕,但很快被营救出狱.我当天就乘飞机去纽约,在马路口邂逅遇到我在30年代的旧情人玛丽·凯塞琳.她化装成一个叫花婆,谁知她乃是杰克·格拉汉姆夫人,控制着拥有全
国19%财富的拉姆杰克公司.玛丽对共产主义的热情不减当年,嘱咐我说:"我死后,你看看我左脚的鞋子,华特.你会在鞋里找到我的遗嘱.我要把拉姆杰克公司的股票还给美国人民,他们是最合法的继承人."我认为她动机虽好,却一点改不了人民的生活方式,觉得把这样的东西给人民,不过是跟他们开个玩笑,结果我因未执行遗嘱在1979年再次进了监狱.
作品鉴赏冯尼格特的艺术特点是黑色幽默.早在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时期,在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中,讽刺与幽默已无法起着很大的作用.英美文学中出现了象狄更斯、马克·吐温这样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幽默家,幽默文学开始风行一时,但正如马克·吐温在《自传》中所说:"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经久的.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儿,一团花絮."到了20世纪,西方文学中幽默开始成灾,成了一种"工业",英国学者克顿说:"在20世纪,讽刺作品已很少,原因之一是幽默工业已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一个讽刺作家除非诉诸于漫画或卡通手法,就很难被人感觉出是讽刺家."几乎可以这么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幽默淋淋与讽刺分了家.真正的讽刺作家不再使用一般的幽默手法而是使用浸画或卡通手法.而冯尼格特的"黑色幽默"手法基本上就是这种手法.冯尼格特本人曾一再否认自己是黑色幽默派,说"作家不是商品,哪能贴上标签分类?"但他所采用的独具一格的艺术手法确实具有六十年代美国某些后现代派作家的共同特征,称为"黑色幽默"也有一定的道理.幽默而成黑色,就寓有罪恶、死亡、绝望之意.尽管西方评论界对黑色幽默的解释各有不同,但大多数认为它是一种荒诞的幽默、恋爱的幽默、病态的幽默,也有人称它为"大难临头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美国的黑色幽默作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以品钦、巴思为代表,作品一般都脱离现实,用黑色幽默的笔法去追求异想夭开的荒诞意境,想象力固然丰富,社会效果却较差.另一种以海勒、冯尼格特为代表,用卡夫卡式讽刺笔法来描绘与反映现实,但用的不是普通镜子,而是哈哈镜、折光镜,照镜的人不仅照到别人的脸,也照到自己的脸,但一张张都是漫画化了的"鬼脸".冯尼格特在《顶呱呱的早餐》里亲自画了许多插图,有卡车、手枪、肛门、女人短裤、电灯开关等,这些都是浸画,有所影射和讽刺.例如他画的电灯开关就模仿画家奥尔登堡的素描,以讽刺六十年代出现的一批所谓"流行艺术家、他们画汽车、可口可乐瓶和电灯开关等为了赚钱不惜卖身给大企业画广告,冯尼格特认为这是美国文化的堕落,《顶呱呱的早餐》从内容到书名,就是讽刺美国文艺学术的日益商业化.书中还有一幅作者的自画像:鼻孔冒烟,两眼流泪,表示他既愤怒又悲伤,通过替自己画侵画来表达他内心的真实感情.《囚鸟》的艺术风格与《顶呱呱的早餐》基本上一致,从超现实的角度用夸张的手法把主活漫画化,例如书中描写主人公斯代布克的旧情人玛丽拥有全国最大公司的多数股票后,为了防止人暗杀她,就从不翼面,而是用电话作指示,再以亲笔信证实,信上有她十个指头的手印,因此有不少人想要割掉她的手,把它们腌起来,然后用她的手控制拉姆杰克公司.本书没有什么主要故事线索或情节,也缺乏理性和逻辑性,人物象木偶,没有性格发展,内容荒诞得甚至到了难以理解或可笑的程度(例如写玛丽把自己的全部财富放在鞋里),悲剧的内容可以作喜剧的处理,痛苦和绝望也成了开玩笑的对象.作者在书中往往信笔所之,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随便变换时间空间,一个故事可以分割成零碎片断,分布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中间穿插一些莫名其妙约滑稽插曲或作者本人的奇谈怪论(如书
中谈到最后毁灭地球的东西可能是胆固醇),这样勾勒出一幅幅疯狂的、荒诞的画面来影射现实,讽刺现实.本书的另一主题是写美国知识分子如何从三十年代的激进主义转为七十年代的保守主义,结合着主人公斯代布克的生活历程对美国社会和政治进行挖苦和讽刺,可以说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达到了通常的现实主义手法难以达到的效果.
(施咸荣)
艾丽斯·沃克紫色(1982)
作者简介艾丽斯·沃克是美国黑人女小说家、诗人.1944年2月9日出生于南部佐治亚州伊顿敦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有孩子8人,艾丽斯是最小的一个8岁时被哥哥用玩具子枪射瞎一目,在孤独中以读故事与写诗为唯一娱乐.1961年获残废学生奖学金入斯帕尔曼学院,二年级时就积极参加黑人民教运动中的选民登记工作,1965年夏天获一项奖学金去东非洲旅行,回国后发现自己怀孕,差点儿自杀.1965年冬天她一边上学一边写诗,在一个星期内完成诗集《一度》的大部分,俱这部诗集直到1968年女权运动取代黑人权力运动时才得以出版,她先在东海岸的一些大学里任教,后来又去南部密西西比河一带从事民权运动工作,同时不断写作,获各种荣誉奖多种.迄今她已出版诗集3部8《一度》(1968)、《革命的牵牛花》(1973)和《晚安,威利·李,明天早上再见》(1979),威利·李是她爸爸的名字,短篇小说2部:《爱与烦恼:黑人妇女的故事》(1973)和《你压不到一个好女人》(1981);长篇小说4部:《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1970)写美国黑人佃农科普兰家三代人的生活,长期的贫穷落后使男人们变成野兽,使女人们成为社会与男人双重压迫下的受害者,格兰奇在孙女的感召和帮助下获得道德上的新生,但他在杀死儿子后被警察所杀.《梅丽迪思》(1976)通过女主人公梅丽迪恩·希尔的经历写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对黑人民族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象梅丽迪恩这样的人能摆脱罪恶的过去,在精神和道德上获得新生,继《紫色》之后出版的是近作《我亲人的殿堂》(1989),作者称它是"过去50万年的罗曼史",主要内容与她的前几部小说一致,写黑人妇女如何在美国社会里受到白人与男性的双重压迫.
内容概要全书用书信体形式写成,共94封信,其中有14封是女主人公西丽写给她妹妹内蒂但来拆封就退回的,有23封是她妹妹写给她的,有一封是西丽所爱的女人莎格写给她的,其余全都是西丽写给上帝的信,例如在第一封信中写道:"亲爱的上帝,我14岁了.我一直是个好姑娘.也许你能给我一点启示,告诉我究竟出了什么事..妈妈去梅肯看望她当医主的姐姐.留下我来照看家里的人.爸从来没对我说过一句好话,只是说你得干你妈不肯干的事.他一把抓住我,对我无礼,我叫喊起来.他用手掐住我的脖子说,你最好闭嘴,习惯它.可我习惯不了.每次我都觉得讨厌."西丽14岁后一再遭她的继父强奸,接着生了一女一男,都被继父领走送给他的一个朋友去抚养,却不告诉西丽孩子们的下落.后来西丽的妈妈死了,继父又跟一个与西丽同岁的姑娘结婚,同时对西丽的妹妹内蒂不怀好意,还硬说西丽在教堂里跟一个男人眉来眼去而殴打她.西丽怂恿妹妹赶快找个男友出嫁,但X先生来求婚时,继父却不答应,说内蒂年纪太小,却愿意把西丽嫁给他,还说"她太丑,却会干重活,而且干干净净的.你爱对她怎样都可以.她不会白吃白穿你的".X先生考虑了整整一个春天才与西丽结婚,不久内蒂就从家里逃出来,住到了西丽家里,但X先生又对内蒂不安好心,终于迫使内蒂再次离家出走,走前还一再瞩咐姐姐要斗争,要跟X先生的全家人斗.X先生家中已有三个孩子,最大的男孩叫哈彼,已12岁了,他不想认继母,还捡了块石头砸破西丽的头.X先生只说了声"别这么干",也就算了.有一次哈彼问他为什么要打西丽,X先生说,"因为他是我老婆,还有她不听话.
女人全应该.."他没把话说完,就埋头看报.哈彼后来爱上一个叫索菲亚的姑娘,但对方父母不肯把女儿嫁给他,他就先把她肚子弄大,然后在她姐姐家结婚,婚后哈彼也想叫索菲亚服服帖帖,但她就是桀骜不驯.X先生说,老婆就象孩子,你得让她知道谁厉害.除了狠狠揍她一顿,没别的办法.哈彼又问西丽该怎么办,西丽也说揍她.等到她再看到哈彼时,他已被打得眼青鼻肿,是给索菲亚打的,他俩就象两个男人那样对打.后来索菲亚说,"我对哈彼厌烦了.他只想使我对他百依百顺.他要的不是老婆,而是一条狗.我妹夫给征上兵了,我准备带着孩子住到我妹妹家去."索菲亚走了6个月,哈彼完全变了个人,他终日忙碌,把住房改建成酒吧,卖冷饮、烤肉、面包之类.这时镇上传说蜜蜂王后莎格病了,她是跟乐团一起来镇上的剧院演唱的,西丽早就听说她是X先生的姘妇,曾给他生过三个孩子,而且生活放荡,X先生很爱她,但她不安于室,老找一些有妇之夫做情人.X先生听说莎格病了无人照顾,就套车把她从镇上接来,告诉西丽说她是咱们家的老朋友.西丽对她一直很爱慕,不仅不吃醋,反而殷勤侍侯,亲自替她洗澡,偷偷欣赏她的裸体,心里还想:"我怎么变成男人啦."莎格渐渐恢复隧康,周末被邀到哈彼的酒吧唱歌,第一次唱歌时候西丽与X先生都去了.莎格唱着唱着,忽然喊起西丽的名字来,当众宣布她要唱的这支歌叫作《西丽小姐之歌》,是她生病时西丽小姐使她头脑里拼凑出来的,歌中唱的是"丈夫没有理由找她麻烦".西丽望着莎格,听着歌曲,心里很乱,觉得自己越来越爱莎格了.终于到了6月,莎格提出要走,西丽恋恋不舍,两人谈起各自对X先生的感情,西丽说她不在乎莎格跟他睡觉,而且她自己在性方面毫无乐趣.莎格走了半年,直到圣诞节才带了个叫作格拉迪的瘦男人回来,说是她的丈夫.她还热烈拥抱西丽,说现在我们两个都是结过婚的女人啦.有一天X先生与格拉迪同车外出,晚上只剩莎格与西丽在家,两人就同床而眠,谈到男女间的事,西丽诉说了自己被继父奸污的经过,莎格深表同情,最后两人互相亲吻、抚摸,享受了同性爱的乐趣.一天晚上,她们俩躺在床上谈起西丽的妹妹内蒂.自从内蒂从家里出走后,西丽始终未接到她的信,还以为她已经死了.早在内蒂出走之前,西丽有一天在街上看见一个女孩长得很象她自己,就尾随着进商店,与率领这女孩的黑人妇女攀谈起来,才知她是塞缪尔夫人,收了这小女孩当养女.西丽打听到塞缨尔是黑人牧师,将去非洲布道,当内蒂离家出走时,西丽就叫她去投奔塞缪尔.塞缪尔牧师原是西丽继父的朋友.看见内蒂与西丽的两个孩子长得有点相象,还以为内蒂是这两个孩子的亲生母亲,也就收留了内蒂,带着她同去非洲.内蒂到非洲后,共写给她姐姐二十几封信,但部被X先生藏了起来.在莎格的帮助下,西丽终于找到了那些信,读后才知道内蒂到非洲后的种种经历,也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原来西丽与内蒂的生父因开店做买卖抢了白人的生意,被白人私刑处死,店铺也给烧了,母亲疯了,不得已才嫁给原来的这个继父.西丽也从内蒂的信中知道塞缪尔果真收养了她的两个亲生孩子,现在都已长大成人.西丽得悉这一切之后,在写给内蒂的信中说,我不再给上帝写信了.上帝究竟给了我些什么?一个被私刑处死的爸爸,一个疯妈妈,一个混蛋继父,还有一个我这辈子也许永远见不着的妹妹.上帝是白人的上蒂,他所干的事跟我所认识的男人一样,无聊、卑鄙、无耻.西丽在给内帝的信中谈起她在莎格影响下如何觉醒.有一次她表示要与莎格一起去孟菲斯,X先生动手想揍她,她就用食刀扎他的手,这是她第一次公开反抗,此后X先生再也不敢揍她了.西丽在
孟菲斯学做衬裤,当了女裁缝并经销衬裤,能够自立.后来她继父死了,西丽姐妹俩获得了她们生父遗留下来的财产:田地、房子与店铺.西丽要内蒂带着两个孩子回来同住,这时塞缪尔的妻子死了,内蒂嫁给了塞缪尔,终于带着一家人回美国与成为新人的西丽团聚.

当前:第26/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