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6/34页


小说写的是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但主人公不是战斗英雄,而是当过俘虏的司机.按当时的军规,凡当过俘虏而生还者,必须受到严格的审查.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情况下,大批官兵被俘.这是战后涉及千家万户的现实问题.这些战俘身心遭受折磨和凌辱,他们最后历尽艰苦,回到祖国,却面临着新的不幸,冷漠、怀疑、审查,甚至关进"自己的"集中营.肖洛霍夫在作品中开创了歌颂"俘虏的英雄主义"的先例.不惜篇幅地描绘他在德国集中营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曾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集中营,后又被追回,警犬把他咬得血肉模糊,体无完肤.但他仍奇迹般活了下来.法西斯听说他讲了不满的话要枪毙他.临刑前要他为法西斯的胜利干杯,他却骄傲地为自己的死亡干怀,在饥饿难忍情况下,决不流露贪吃的表情,以致从精神上战胜法西斯而免于一死,最后还巧妙地俘虏一个德军工程师和一皮包秘密文件,立下功勋.继这篇作品之后,苏联文学出现一大批描写战俘的作品.
小说在叙述视角的更新方面也作出了贡献.作品全部以第一人称叙述.
一个"我"是作者,他有时作为一个对话者出现,有时作为作者直接抒发感情.另一个"我"是主人公索科洛夫.全部故事由主人公自己讲述,语言朴实,深沉,与他的一生经历相适应,读起来也更为亲切、可信.而作为对话者的作者,虽然插话不多,但总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全篇结束的那一段作者抒情插笔,明确地点出主题.这种叙述方式一般作家不大采用,因为作者点题之笔,搞不好就会变成画蛇添足,现代读者不喜欢现成的结论.只有真正的语言大师,成熟的作家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在结尾处来一个感情的升华,把句点重合在高潮上.
(倪蕊琴)
弗·德·杜金采夫不单为了面包(1956)
作家简介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杜金采夫(1918—)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市.1940年毕业于莫斯科法学院,同年征召入伍,参加卫国战争,受伤后从1942年至战争结束在西伯利亚军事俭察院工作.1946—1951年任《共青团真理报》特写记者.1952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七勇士》和《尼娜车站》,1954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在自己的岗位上》.1956年长篇小说《不单为了面包》问世,小说描写主人公(中学物理教师)搞了一项发明,与官僚主义者、学术权威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作品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但受到批评界的严厉批判,被认为是"诬蔑性的作品".以后几十年主要致力于苏联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其间还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1959)、《短篇小说集》(1963)和《新年的童话》(1965).1986年9月,《星火》和《科学与生活》两家杂志分别发表了他构思并写作20余年才得以完成的新作《穿白衣的人们,的片断,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1987年,《涅瓦河》杂志在第1—4期上连载了这部长篇,获得评论界的高度赞扬,并于1988年获苏联国家奖金.作品描写50年代李森科学派迫害生物遗传科学家、阻碍社会进步的罪行和忠于科学的正直知识分子的思虑、痛苦、追求和斗争,进一步发民了作家在《不单为了面包》中善与恶、真导假、美与丑的主题.
内容概要1946年初,木兹加市最大的联合工厂厂长德罗兹多夫从莫斯科出差回来了,他在莫斯科工作顺利,还听到了将调任部技术管理局局长的消息,很是得意,但给洛巴特主带来的却不是好消息:部里不支持他的发明.洛巴特金是木兹加市中学的物理教师.他研究设计了离心铸管机,可以成倍提高管子产量和节约原材料.三年前已向木兹加联合工厂合理化建议和发明管理处提出了制造离心铸管机的申请.材料转到部里.他也领到了发明专利证书,当时副部长舒季科夫通知他去莫斯科制定方案,待他辞去教职去莫斯科后,却来得到部的任何支持.原来铸造研究所的权威阿甫吉耶夫教授也在研究这种机器,他利用自己的影响,使舒季科夫改变了态空.洛巴待金回来后,中学已聘了别的教师,他失去了工作,从此他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继续研究,同时又不断向有关部门申诉,木兹加联合工厂厂长德罗兹多夫不愿与学术权威和上级发生矛盾,何况半年前厂里已收到阿甫吉耶夫为首的设计师设计的离心铸管机的草图、说明和部里立即按图制造该机的指示,机器也已在制造,更不会认真对待洛巴特金的申诉了.1947年初,洛巴特金接到通知,部里重新研究了他的意见,决定调他去铸造设计院分院制订建造离心铸管机的技术方案.他于六月中旬去分院,九月完成了方案设计.参与此项工作的有分院设备科科长马留宾和木兹加联合工厂设计师马克秀坚柯.他俩参加工作的目的是为阿甫吉耶夫窃取洛巴特金的研究成果.他们把洛巴特金的设计改头换面,但关键问题没有解决.1948年4月洛巴侍金到莫斯科参加部里专为他的方案组织的讨论会.在会上阿甫吉耶夫的同伙极力反对洛巴特金的方案,表示基本赞同的只有加利茨基.加利茨基原在铸造研究所工作,对阿甫吉耶夫的离心铸营机的设计持否定态度,因而离开研究所,到军工部门工作.他是铸造专家,博士,对洛巴特金的设计早有所闻.他肯定了洛巴特金设计的基本思想.在阿甫吉耶夫一伙人的操纵下,会议否定了洛巴特金的方案.加利茨基鼓励他继续搞下去.洛巴特金虽然很困难,但还是决定留在
莫斯科,向育关部门申诉,一面继续修改方案.这时,德罗兹多夫已到莫斯科,调任部属技术管理局局长.副部长舒季科夫和德罗兹多夫对洛巴特金的申诉都置之不理.在莫斯科,洛巴特金结识了布西科教授.他也是发明家,他的发明不被承认,本人还受到排挤,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但又无力与之斗争.两人谈得很投机,布西科便让洛巴特金住在他那里,一起生活,过着清贫的日子.到了秋天,他们的经济已到了山尽水绝的地步.德罗兹多夫的妻子娜佳,在十月份暗中送给洛巴特金六个卢布,帮他们度过难关.娜佳原是木兹加中学教师.她从同事和丈夫那儿听说了洛巴特金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对他很是同情,而对德罗兹多夫的官僚主义日益不满,最后终于感情破裂.现在娜佳常去洛巴特金和布西科的住所,成了洛巴特金的常客和助手.1949年2月区检察院找洛巴特金去谈话,原因是阿甫吉耶夫等人对洛巴特金诽谤,把他说成是"假发明家"、"骗子"、"十恶不赦的诽谤者"等等,洛巴特金坚决否认并皮驳了这种诬告.3月中旬洛巴特金完成了新的设计方案.他又四出奔走,但处处碰壁.到了7月,他偶然见到了部长的女秘书,她答应帮助他,把他的设计和说明转呈部长.过几天,部长果然接见了洛巴特金,在场的还有舒季科夫和德罗兹多夫.部长对洛巴特金的设计思想感兴趣,表示了洛巴特金和阿甫吉耶夫的方案可以互相竞赛的意向,责成重新组织讨论洛巴特金的方案.两周以后,德罗兹多夫主持会议,讨论时,阿甫吉耶夫勉强同意试制洛巴特金设计的机器,另一位院士则完全肯定洛巴特金的方案,会议最后通过了洛巴特金方案.现在洛巴特金可以顺利进行工作了.铸造设计院给了他二名最好的设计师,组成了工作小组,工作进展很快.但洛巴特金总感到有某种不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加利茨基,加利茨基洽了他电话,让他有需要时找他.到了7月底,正当全部图纸即将完成的时候,对洛巴特金的新的一次打击开始了.部里接到木兹加来的报告,阿甫吉耶夫设计、由乌留宾和马克秀坚柯制造的离心铸营机试验成功,并运来了该机生产的样品.舒季科夫随即通知洛巴特金,部长已决定中止他的工作,因为没有必要造两种同类型的机器.舒季科夫还以优厚的薪俸和职位引诱洛巴特金,要他放弃原来的设计.此时此刻洛巴特金几乎绝望了.接连二天找部长都未能见到,碰到曾帮助过他的部长女秘书也认为他是只顾自己的个人主义者,对他表示厌恶.洛巴特金回到住所,伤心极了,失去了为制造离心铸管机而奋斗的信心.这时,娜佳向他提供了最新信息.现在需要能防酸的双层管子,目前还不能生产,而他设计的离心铸管机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信息使他恢复了信心.他决定以他和娜佳的名义共同研究、解决这个难题.他打电话找加利茨基,他不在莫斯科,到乌拉尔去了.第二天他到铸造研究所去,发现他的小组已知是部里的决定,停止了工作.这时候加利茨基所在的军工部门来找洛巴特金,他们要求他和他的小组继续工作,他们作为向科研所提出科研任务的单位提供全部经费,娜佳作为合作者参加,全部工作必须保密.这样,由于军工部门的参与,洛巴特金得以继续研究、设计离心铸营机.这种情况自然引起舒季抖大、阿甫吉耶夫等人的注意.10月,乌留宾和马克秀坚柯来研究所探听洛巴特金工作情况,发现娜佳也参加了工作,便向部里打报告,反映洛巴特全泄密.打击又一次落到洛巴特金头上.他被控泄露国家机密,于11月被捕,由军事捡察院起诉,经过军事法庭审判,被判8年劳改,他的工作小组被解散,材料被销毁.后来,一位侦查员发现了洛巴特金一案中的疑点,进行复查,给洛巴特金平反,因此洛巴特金一年半以后
便从劳改营中放出来了.1951年他回到莫斯科.娜佳告诉他,他设计的机器已经建成,试验成功.现在还要建造二台.原来洛巴特金被判刑后不久,加利茨基回到莫斯科.听了娜佳介绍后,马上把参加小组工作的二名设计师找来,加利茨基扣他们一起,干了20个夜晚,凭记忆画出了基本图纸,拿到他所领导的厂里去制造,二个月后便造出来了.洛巴特金的设计已完全成功,部里被迫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任命他为离心机设计局局长.他和娜佳正式结合.阿甫吉耶夫设计,由乌留宾、马克秀坚柯制造的机器,实际上是对洛巴特金设计不成功的剽窃,试验成功是谎很成绩,他们造出的管子质量不合格,重量超过规定,浪费了大量钢材.为此部里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乌留宾和马克秀坚柯被撤职,舒季科夫调动工作,而学阀阿甫吉耶夫丝毫没有触动,德罗兹多夫不但没有揭露出来,还可能官运亨通,爬上更高的位置.
作品鉴赏《不单为了面包》于1956年发表后,立即得到评论界的好评,认为它是一部反映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但不久又受到指责和批评,说它是一部具有不健康倾向的作品,是对现实的歪曲等等.现在苏联文艺界在作历史的回顾时,又重新肯定了这部作品.《不单为了面包》是问题小说.它通过洛巴特金和其他科研人员的坎坷遭遇,揭露了苏联学术界的宗派主义、因循守旧、争名逐利、道德沦丧等不良风气,尤其对政府部门中扼杀新生事物、与学术界狼狈为奸的官僚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抨击.洛巴特金发明了离心铸管机,在实现此项发明的过程中,几经周折、甚至身陷囹圄,最后还是加利茨基冒了个人风险,私自复制了他的设计图纸才造出了机器,前前后后长达七、八年之久.另一发明家布西科教授的遭遇更惨.他的极有价值的发明不被承认,他申诉无门,疑虑重重,似乎处处与他为敌,甚至不敢向有关部门提出对他的发明进行鉴定,他对生活和事业都已丧失了信心,最后惨死于失火的事故中.他们的遭遇是对官僚主义最有力的鞭挞和控诉.小说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官僚主义者德罗兹多夫和舒季柯夫的形象.德罗兹多夫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功名利禄.他精明能干、积极工作,把成绩看成是晋升的台阶.他对洛巴特金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利害关系和上级的眼色.在他看来,洛巴特金是小人物,无法与大学者抗衡,没有前途,因此他积极帮助阿甫吉耶夫等人反对洛巴特金的阴谋活动;当他看到洛巴特金成功后,又后悔当初没有支持他.部里追究谎报成绩的责任时,他便把矛头指向与他沆瀣一气的舒季科夫.总之,这是一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圆滑的官僚主义者.舒季科夫与德罗兹多夫属同一种类型.他对铸管机感兴趣是因为它可以成为他的资本;他不敢得罪权威而对洛巴特金出尔反尔;他弄虚作假,谎报成绩,迫使洛巴特金停止工作,他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可以无视国家利益、甚至不择手段,这二个形象充分体现了官僚主义者的基本特征.与他们对立的是洛巴特金.他为了造出离心铸管机,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经受了种种困难和多次打击,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为人正直,具有崇高的理想,甚至有一种殉道者的神圣感情.在作者笔下,他还是"善"的化身.但作为一个艺术形象还比较苍白.小说虽然以洛巴特金的成功而结束,但并不意味着矛盾冲突的解决.官僚主义者舒季科夫只是调动工作,德罗兹多夫没有揭露出来,学阀阿甫吉耶夫根本没有触动,这就表明洛巴特金等人和官僚主义的斗争远未结束.这样的结尾与"无冲突论"流行时的模式迥然不同,耐人寻味.小说主要揭露在个人迷信盛行时期的阴暗面,作者对反面人物的描绘主要采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小说对事件发生的时间交待非常具体,使主要人物在各个
时期的遭遇和官僚主义的危害给读者造成鲜明的印象.《不单为了面包》在50年代的同类作品中是一部具有相当深度的长篇小说.
(冯增义)
巴维尔·尼林冷酷(1956)
作者简介巴维尔·尼林(1908—1981),苏联俄罗斯作家,苏共党员,曾当过工人、刑事调查局职员,卫国战争时期担任中央和前线报纸的随军记者.第一部作品《人往山上走·日常生活特写》发表于1936年.短篇小说有《可爱的姑娘》(1936)、《有名的帕甫留克》(1937)、《最后一次盗窃》(1939)、《关于爱情》(1940).电影剧本《伟大的生活》(第一集1940,获1941年斯大林奖金.第二集1958)描写了顿巴斯地区的矿工生活.中篇小说《试用期》(1956)和《冷酷》(1956)是尼林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都提出了人道主义问题.此后还作有中篇小说《穿过墓地》(1962)、《初嫁》(1978)、《非洲日记》(1979)等.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在20年代初期.那时,新兴的苏维埃政权刚建立不久,国家仍陷于战后的贫困之中.白军虽然遭到惨重失败,但一些残余的匪徒们在农村猖狂活动,搞得人心惶惶.在西伯利亚杜达里县四周的泰加森林里,活动着几股土匪.他们杀害农村中的积极分子,洗劫合作社,无恶不作,还利用一切机会煽动人们对新生政权的不满,制造骚乱.在这些土匪中,有一支以科斯佳·沃隆佐夫为首的队伍.沃隆佐夫是一个富农的儿子,高尔察克手下的中尉,自封为"全泰加林之王".时值隆冬季节,匪徒们都溜进深山老林,在茫茫的雪原里躲藏起来,等来年春天再出来活动.杜达里县的刑事调查局早就想消灭这股土匪,但沃隆佐夫凭着机智灵敏和手下的一批"信息网",几次死里逃生.有一天,刑事调查局的侦察员冒着暴风雪在黄金谷歼灭了一股流窜的土匪,活捉了一名叫拉扎尔·巴乌金的匪徒.巴乌金曾是沙皇军队的一名小卒,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作战勇敢而得到三枚乔治勋章.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的全部奖章变得分文不值,成了废铜烂铁.他回到了故乡——偏僻的泰加森林.他的家在战争期间彻底败落了,没牛没马,穷得叮..响.妻子只得带着三个很小的孩子靠给有钱人家帮工糊口.战争非但没有使巴乌金感到厌倦,反而使他变得狂热.尽管他受过三次伤,但还得靠枪杆子生活,因为他对农活已经相当生疏了.1918年深秋,他那在外当了军士的哥哥回乡探亲,在哥哥的鼓动下,巴乌金加入了白军,因为他受不了巨大的诱惑.匪首们许愿:国内战争胜利后,都会得到优厚的待遇和奖赏.巴乌金想借此来恢复他那破落的家业.但事与愿违,白匪失败了,巴乌金不得不躲了起来.后来他又参加了以克洛奇科为首的匪帮.巴乌金与克洛奇科长期不和,因为他认为可以抢劫合作社,但不应该骚扰农民.而城市商人之家出身的克洛奇科却袭击所有居民百姓,到处制造恐怖气氛.在这次黄金谷的战斗中,匪首克洛奇科被击毙,巴乌金被活捉.但巴乌金不肯老实招供,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就是冷嘲热讽,破口大骂.连刑事调查局的局长也拿他没办法,只是命令把他单独关押.局长秘密行动助理维尼阿明·马雷舍夫审讯巴乌金时,巴乌金认出了这就是被自己打伤的侦察员.因为马雷舍夫戴着全局唯一的一顶蒙古式皮帽参加了黄金谷战斗,而当时巴乌金就是瞄准这顶帽子开枪的.马雷舍夫整天和巴乌金等人在一起,用自己分到的罐头食品招待他们,甚至还用没收来的私酿白酒给巴乌金喝.马雷舍夫还和巴与金拉家常,问起他妻子和孩子的情况.审讯就是在这样一种谈话的气氛中进行.有一次,巴乌金问起马雷舍夫肩上的伤口长好了没有,还说谢天谢地,只打中了肩膀,并告诉马雷舍夫怎样用草药治伤.马雷舍夫想搞清楚巴乌金是怎样
的人,他认为"人与人可不一样",巴乌金是个"有头脑的人",通过他可以了解沃隆佐夫匪帮的消息.在马雷舍夫的努力下,平时生性暴躁、目中无人、鄙视一切的巴乌金在被捕的三天后开始招供了.一个周末的晚上,巴乌金趁洗澡的机会逃跑了.侦察员们追捕了整整一夜,但毫无结果.马雷舍夫冒着严寒来到了泰加森林的深处,人迹罕至的沃耶沃德角,这里是匪首沃隆佐夫的老巢.马雪舍夫见到了巴乌金,并得到他提供的重要情报.巴乌金虽然逃了出来,但却回不了家,他妻子挥着炉叉子对地大声喊道:"走开,你这魔鬼!"沃隆佐夫对他也不放心,要考验考验他,这就使他的处境很不妙.但巴乌金没有接受沃隆佐夫对他的考验,即没有杀害马雷舍夫.相反,让马雷舍夫扮成土匪联络员住进了沃隆佐夫最宠爱的情妇克兰卡的家,从而摸清了沃隆佐夫的行踪.马雷舍夫回到了县城.春天来了,土匪开始下山活动.为了摸清土匪的情况,马雷舍夫又到沃耶沃得角去了几次,与巴乌金接头.巴乌全还用草药治好了他的肩伤.夏天来了,在巴乌金的帮助下,马雷舍夫已完全掌握了沃隆佐夫的情况.并向局长作了汇报,巴乌金和马雷舍夫周密地制定了活捉沃隆佐夫的计划.行动开始了,包括局长在内的6名侦察员冒着酷暑向泰加森林进发.侦察员们埋伏在沃隆佐夫情妇克兰卡房子的附近,等待信号.当沃隆佐夫来与他的情妇幽会的时候,巴乌金活捉了沃隆佐夫,并把他捆了起来.侦察员们跑进克兰卡的院子,局长作了些指示便骑马走了.巴乌金对马雷舍夫说:"你不用担心.你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信义比金钱还重.我让人们把你们一直送到地方,然后我自己就到杜达里去自首."巴乌金指挥沃隆佐夫的卫队押着沃隆佐夫向县城走去.沃隆佐夫对巴乌金说:"你别高兴得太早",他们"饶不了你的."突然,从驿道两侧的林子里走出了一队骑兵民警.局长也穿着从杜达里换上的崭新的民警服,成风凛凛地骑在马上,并用鞭子捅了捅巴乌金,命令他站到被捅的土匪中.马雷舍夫为巴乌金不被信任而向他道歉,并与巴乌金走在一起.回到县城,巴乌金被留了.马雷舍夫来到饭店喝酒.他感到害臊,认为欺骗了巴乌金.特别是当局长已经在全城造遍舆论说,活捉沃隆佐夫是他们干的,是他亲自干的时,马雷舍夫全身哆嗦起来,他流着泪说:"我打生下来就没当过奴才,也决不会当奴才!决不.."说完便开枪自杀了.
作品鉴赏《冷酷》是苏联文坛50年代中期的产物.青年侦察员马雷舍夫对土匪巴乌金进行感化教育,巴乌金有了悔改和赎罪的表现,协助马雷舍夫抓获了匪首沃隆佐夫.但局长仍把巴乌金看作土匪,把他关押了起来.马雷舍夫看到自己的努力失败了,又没能说服局长,便开枪自杀了.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悲剧性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了人道主义的温暖与反人道主义的冷酷之间的对立,提出了应该相信人,做人的教育转化工作这一重要问题.巴乌金是一个作恶多端的土匪,有一头又粗又硬的红发,熊一般的小眼睛露着凶光.被捕以后,非但不招供,还大骂局长是头"骗猪",气焰十分嚣张.但他又是一个与沃隆佐夫之流不同的人.他原本是个焦油工人,还是个猎人,他的祖父和父亲也是炼焦油和打猎的.他聪明能干,可头脑糊涂.用马雷舍夫的话来说,是"形形色色的白匪军官们把拉扎尔·巴乌金搞昏了,使他的头脑里塞满了糊涂观念".他身为土匪,但非常想干家务活,还担心"孩子们长大不认他这个爹".他还反对骚扰农民.由此可见,巴乌金的本质并不坏,只是一时糊涂而当了土匪.在马雷舍夫的感化教育下,巴乌金有了转变.他庆幸自己没有打中马雷舍夫的脑袋,还为马雷舍夫治伤.他提供了有关沃
隆佐夫的重要情报,使沃隆佐夫被捉拿归案.在押送沃隆佐夫的途中,当沃隆佐夫讥笑巴乌金的胸前也刺有"消灭共产党"的字样时,巴乌金气愤地说:"..你是条狗,根本不是什么皇帝,你是富衣的走狗.富农用你来吓唬人,蒙骗人.."他决心用自己的血来洗刷耻辱与罪过,他说:"谁也没有教我,我自己有脑子.四周的事我都亲眼看到了,我又不是瞎子.老百姓都在耕地种田,炼松脂干活.可我同你,康斯坦丁·伊万内奇,好象把杀人放火当儿戏,不让老百姓去干活,残害老百姓.可这是为了啥?"他还表示回到县里就去自首,"有多少罪,就判什么刑".作者在这里要告诉人们的是,即使象巴乌金这样的土匪,只要还有人性,就要唤醒其沉睡的良心,使之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作品还涉及到无产阶级专政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什么是革命的人道主义,作者虽没有进行明确的概括,但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得到这个答案.在黄金谷的战斗中,只会"在当官的面前爬来爬去"的侦察员戈卢布奇克冷酷无情地砍死了一个才十五岁的孩子、匪首克洛奇科夫的侍从.对此,马雷舍夫骂道:"这只蠢猪!谁让他伤害小孩的!"在共青团会议上,从省团委来的苏拇斯科依和省报记者乌泽尔科夫蓄意迫害共青团员叶戈罗夫,要把他开除出团,理由是叶戈罗夫曾参加过舅舅女儿的洗礼和喝过两杯酒.用苏姆斯科依的活来说,叶戈罗夫"离背叛无产阶级利益只有一步之差".为什么要对叶戈罗夫大动干戈呢?乌泽尔科夫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有时,为了政治的需要和利益,需要惩罚一个人,这样做可以'杀一儆百'..对此不应当表现出所谓的怜恤和小资产阶级的软弱.."马雷舍夫挺身而出,为叶戈罗夫辩护,保留了他的团籍.马雷舍夫虽然年轻,但却懂得如何从心理角度去做人的工作.对待巴乌金,他不是训斥,而是从关心他的生活、家庭着手,与他拉家常,以此感化他.虽然巴乌金心狠手辣,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马雷舍夫会把他当个人来对待.马雷舍夫不仅争取了巴乌金,就连被捕的沃隆佐夫都带着钦佩的口气对他说:"好样的,没说的,好样的."马雪舍夫之所以能征眼这些强悍的农民,"不仅是凭着他恰如其份、亲切的言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共产主义信念的力量,而且也是凭着为悍卫自己的信念在这伙以胸前刺上'消灭共产党,为最大勇敢的人中间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胆识."巴乌金信守诺言,活捉了沃隆佐夫.但局长却把他给关了起来,马雷舍夫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屈辱和愤怒,他说:"在一个人努力要做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要尊重他."马雷舍夫感到害臊,感到欺骗了他们,愤而自杀,他不愿让自己的良心向没有人性的冷酷行为妥协.
(丁吉平)
安·安·沃兹涅先斯基工匠们(1957)
作者简介: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沃兹涅先斯基(1933—)苏联俄罗斯诗人.其父是水电站的设计师,喜欢文学.家庭给予诗人科技和文艺的双重影响.他在建筑学院读书时写的一些诗得到帕斯捷尔纳克的赞赏,认为很象自己的诗.年轻人开始恨高兴,随后对诗作感到不满意,因为他想写出属于他的诗.1957年大学毕业,他掌握了不少理工科和文科的知识,例如数学、材料力学和建筑学,音乐、绘画史和诗歌史等,这些综合知识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与众不同的基础.尤其建筑学给他的诗歌带来极大的影响,他自如地将二者融汇在一起,称他的缪斯为"建筑诗神".第一部长诗《工匠们》(1957)在诗歌界引起很大反响.同期发表的还有表现战争在诗人内心留下深刻印象的短诗《戈雅》(1957).从他在诗坛崭露头角之时,他的作品就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这与他追求独特新颖的诗风有关.1960年他的第一本诗集《镶嵌玻璃画》和第二本诗集《抛物线》出版.1962年他出访美国归来发表了长诗<三角梨>的40首离题抒情诗》,引起关于"当代文体"、艺术家的公民立场等问题的争论.他在50年代后期被看成是新潮诗歌"大声疾呼"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但在1964年他写出的抒情诗《静》被视作具有"悄声细语"派的风格(其实也不尽然,他的"我要静"仍然是用大嗓门喊出,隐含着自嘲).60—70年代他出版的诗集还有《隆日莫》(1962—63)、《反世界》(1964)、《奥扎》(1964)、《阿喀琉斯的心》(1966)、《声音的影子》(1970)、《一瞥》(1972)、《把小鸟放走吧》(1974)、《大提琴形的橡树叶子》(1075)、《彩绘玻璃大师》(1976、获1978年苏联国家奖金).80年代他又尝试采用不寻常的手法创作出中篇小说(也有人称之为散文式无体裁作品)《0》(1982)》还出版了诗歌三卷集(1983)、散文作品集《精神工长》(1984)等.他的诗歌贴近生活,时代感强烈,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契合,追求音响、色彩和立体化的效果,擅长运用复杂跳跃的联想、抽象奇特的隐喻,有些诗作比较晦涩难懂.他最大的特点是不断地向陈规旧套挑战,与平庸僵化作对,因此他总在探索、在变化、在创新.他是当代苏联最有现代感的诗人.他还获得法国马拉梅诗院、美国艺术院和巴伐利亚艺术院名誉院士的称号.
内容概要这首长诗是根据俄国16世纪工匠们在红场修建瓦西里·布拉仁奈大教堂后被弄瞎眼睛的传说而写成的.全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献词",有两个篇章,第二部分是长诗的主体部分,由7个篇章组成,第三部分是结尾"安魂曲"."献词一"钟声阵阵,此诗献给世世代代的艺术家们,献给那些无论是有名有姓的,还是无名无姓的工匠们.诗人赞美他们用手中的鎯头砸掉君王的皇冠,使宝座摇晃,他们是代言人和革新者,怀有翻天覆地的信念,永葆创新的精神.只是革新者不愿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因而遭受惩罚,或被封死在墙内,或被烧死在火堆上,然而死刑和拷打扼杀不了艺术,工匠们创造的非凡艺术永存."献词二"钟声齐鸣,此诗献给世世代代的野蛮人——独断专行的沙皇与暴君.他们为了保住权力和财产,将艺术视为邪端,把雕刀和平铲看成眼中钉,甚至迫害敢于创新的艺术天才,但是被他们弄瞎的工匠们的眼睛好象"烙印/在黑夜里仍大放光明",残忍的施暴者必将受到审判,他们卑鄙可耻,遗臭万年.正题7个篇章:一、古代有个沙皇,手中权力无限,常常把百姓搅得不安宁,他下了圣旨,要用彩陶
在广场上建造一座7顶的教堂,7个顶要有7个头的龙王,用它可以恐吓百姓,保护自己.二、蓝海之滨有7个能干的工匠,他们沿着白色海滩堆石砌砖,造起7座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的城市:"这一座——红砖瓦,有塔楼,/蓬蓬勃勃,不知忧愁./那一座——苗条淑女一个,/白嫩的胸脯,高高的身材仰着头./第三座——是绿色的城市,恰似树林悠悠"..,于是他们被禁卫军抓来修建教堂.三、刨子推出一朵朵刨花,这些身穿红衫的俄罗斯大汉们咬紧牙关,使出全身的劲儿,拼命干活.四、他们没有按照传统的样式、也没有按照沙皇的要求建造教堂,而是把自己的愿望和祈祷倾注在教堂的造型和图案上.他们盼望丰收之神能赐予百姓恩惠,教堂的塔顶呈现出16世纪的米丘林的所作所想:有的象椰子,有的象南瓜,还有的象叶子张开的卷心菜,塔楼象螺丝钻,塔尖象玉米棒棰伸向白云,大教堂的7个顶好象一座异教徒的大菜园.五、这座不守本分的教堂引来一片喧哗.贵族富商们大骂这几个工匠是骗子、叛匪和强盗,说他们亵渎神灵,反对基督,不满现实,大逆不道.唯唯诺诺的牧师们吓得直往后缩,口中念念有词:"这是耻辱,不是教堂."奇异叛逆的教堂仿佛是"愤怒的火焰","起义前的口号",令那些咒骂者惊慌不已,只有农夫吹着口哨,站在一边观望着.六、工匠们干完活开怀痛饮,逛集市,找姑娘,招呼木匠明天将开始新的劳动.七、谁知明天等待着他们的却是监狱的高墙.他们被弄瞎了眼睛,仿佛教堂的7个顶,站在黑夜中,站在断头台上.刽子手们最后用衣衫擦了擦手上的血迹."安魂曲"是为这几个工匠而写的.独裁者不许这,不许那,不许花纹塔楼出现,不许建筑城市,不许生活中有任何色彩,"梦中不许有,眼前不许存——哪儿也不许有,永远不许有.."诗人怒斥道:"你们胡说八道,/畜生们/城市会出现!"诗人发出誓言,"我,/沃兹涅先斯基,/要把城市建起来"!他认定自己和7位工匠同属一个作坊,"20个世纪/在血管里沸腾!/有了你们的手,/我就有了千只手,/有了你们的眼睛,/我就有了千只眼睛./你们所幻想的和没有幻想的,/我都要用玻璃和金属实现..",他不仅要让高楼象100级的火箭刺入青天,还要赶着去修建布拉兹克水电站.工匠们后继有人了.
作品鉴赏这首长诗发表后,其中的有些情节曾引起不同的看法,诗人就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是否相符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作者们有意识地改变某些事实,正是为了反映现象的实质,它的精神,以期达到艺术的真实,也就是历史真实.因此,这首长诗并非在复述一个久已流传的故事,而是意在表现一位当代诗人对艺术精神的追寻和思考.长诗的结构与表达的内涵十分协调相配,从中可见建筑学与诗学的和谐结合.对诗人以后的一些诗作有人批评是追求形式主义,诗人在后期作品《普利谢茨卡娅的肖像》中曾予以反驳:"形式主义者是那些没有掌握/形式的人们.所以形式才如此/使他们关心,引起对旁人的/嫉恨."在他最早发表的长诗里,已经可以发现他对形式的理解,他找到表达内涵的恰当的形式,使二者相辅相成,形式在他的诗中成为内涵的组成部分."献词一"和"献词二"都是以钟声开头,都是献词,形式上的对称却传达出内涵上的对立."献词一"是献给诗人所热爱、所尊崇的历代工匠们,他们都是艺术大师,弥撒的钟声含有告慰这些艺术创新者的敬意."献词二"实为反语,尽管诗人没有加引号,实际上是反讽他所憎恨、所不耻的历代暴君,丧钟正是为他们而敲.把他们称为野蛮人,是因为他们愚味残忍,用专制独裁绞杀文明.从这两篇献词的外同内异,就可
体悟到诗人构思的艺术匠心之所在.正题的7个篇章与诗人赞美的7个工匠和他们建造的7座城市以及大教堂的7个顶都一一暗合.尤其7顶教堂与7个工匠简直融为一体.他们以自己的天才睿智创造了大教堂,大教堂同时也成为他们艺术精神的物化,永留世间,启迪后代.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绘画、雕塑等艺术的综合结晶,沃兹涅先斯基深谙此道,他又是诗人,于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色彩、线条、音响,描绘出教堂建筑的光彩夺目.他用虚实相间的比喻来形容工匠们的艺术杰作,7座不同风姿的城市,有的蓬蓬勃勃(虚写),有的象苗条淑女(实写),有的似树林悠悠(虚实结合),而7顶教堂所蕴含的自由和反叛的精神,既象实体可见的"火焰,"又如抽象可想的"口号".他还用独白来刻画商贾贵族的恼怒和惊慌,用动作表现工匠们的劳动和快活,达到听觉和视觉上的形象性.在结尾的"安魂曲"里他以暴君的口气铺排了一连串的"不许",非常真实地揭示专横独裁本质的荒谬性,紧接着诗人对暴君的怒斥及他的誓言也就具有历史的、逻辑的威力,起到震聋发聩的作用.诗人重视联想,认为诗歌的未来属于联想.他在长诗的最后用联想纵横古今,从古代到当代,他与7位工匠共处对话,16世纪的大师似乎来到20世纪的诗人身边,与他一起为未来服务.这种联想隐喻了艺术精神在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民族血脉中绵延流传.有人因诗人反传统而对他颇有非议.确实,诗人是反传统的,他不愿继承已经定了型的艺术定论,而要磨砺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结晶.而诗人却又是最能继承传统的,他继承的正是艺术中反传统的传统,否则他就不会与7个工匠如此心心相印.这部长诗似乎是诗人诗歌创作的宣言书,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真谛的理解:艺术是创新的,因此它受到僵化守旧者的诅咒;艺术是自由的,因此它遭到独断专行者的残害,艺术是反叛的,因此它要突破不合理的规范;艺术是心灵的,因此它永远是人类灵智遨游的广阔天地.真正的艺术是任何强权外力都扼杀不了,任何陈规旧套都约束不住的,即使一时会被埋没,但总有一天它会复活,放射出永恒的魅力.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诗人仍追寻着7个工匠的艺术精神,不断变革诗艺,勇于创新,尽管他的探索和实验并不全都成功,但他不愿重复前人,也不愿重复自己,这种永不满足现状的艺术追求需承担风险,也极有难度,因而是难能可贵的.
(王圣思)
谢·谢·斯米尔诺夫布列斯特要塞(1957)
作者简介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1915—197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身于工程师家庭.苏联共产党党员.1937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工程学院.1941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卫国战争后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的主要时期,先后发表的代表作品有《第聂伯河上的斯大林格勒》(1954)、《布格河上的要塞》(1955)、《布列斯特要塞》(1957)、《布列斯特要塞的英雄们》(1959)、《在意大利》(1961)、《古巴之行》(1962)、《无名英雄的故事》(1960等.卫国战争期间,作者在前线担任战地记者,多次听到关于布列斯特要塞中英勇斗争的传说,深为激动.1954年起,斯米尔诺夫开始深入研究当时尚无人了解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查阅大量文献和档案,访问有关的见证人和知情者,逐渐找到散居各地的保卫战幸存者,同他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经过多年艰苦的工作,斯米尔诺夫终于弄清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真相,补写了卫国战争史上的重要一页.同时,根据探索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创作了长篇小说《布列斯特要塞》,于1957年出版,后经补充又于1964年再版,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次年该书荣获列宁奖金.斯米尔诺夫曾任《文学报》主编(1959—1960),苏联作家协会书记(1975—1976),莫斯科作家协会第一书记(1974年起),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书记(1976年起)等职.
内容概要全书共分三部.第一部《传奇变成了现实》描写了战争爆发之初苏军突遭袭击后所处的被动局面,叙述了作者寻访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幸存者的过程,并根据他们的回忆和有关文献资料概述了艰苦卓绝的保卫战始末.第二部《无名英雄和知名英雄》热情讴歌了保卫战参加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第三部《大家族》补充叙述了作者如何进一步查询探明保卫战史实,描写了幸存者战后重逢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重点突出了广大苏联人民对殉难烈士的缅怀之情和继承英雄事业的决心.小说从苏德战争爆发写起.6月22日拂晓,德寇发动突然袭击,猛烈的炮火片刻之间将整个要塞笼罩于烈火硝烟之中,营房坍塌,士兵大量伤亡,部队建制被打乱.6月21日又正值周末,大部分指挥员住宿在市区住宅或要塞北面的军官宿舍中,到要塞的通道已被德国空投特务切断,只有少数指挥员冲破火力网,赶到要塞.要塞很快就陷入德军优势兵力的层层包围之中,同外界失去一切联系,弹药粮秣供应中断,甚至饮水都无从取得.形势虽十分严峻,指战员们仍毫不犹豫,拿起武器,奋起抗击.某团政委福明主动承担起指挥中央城堡各分队的任务,召集战士,整理队伍,部署阵地.他的副手某团共青团委书记马捷沃扬率领共青团员们端起刺刀,冲向敌人,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给予猖獗不可一世的德寇第一次沉重打击,开始了历时五六个星期之久的要塞保卫战.马捷沃扬英勇顽强,虽多次负伤,仍继续战斗,后遭炮击,失去知觉,不幸被俘,囚于战俘营中.3个月后,伤势略好,他即与其他6名战俘一起逃出战俘营,进入森林,参加游击队.在一次战斗中他再度身负重伤,根据游击队指示,留在某村养伤.痊愈后,辗转前往卢茨克,参加地下斗争,并很快成为该组织的领导人之一.苏军解放该市后,马捷沃扬重返部队,指挥强击连,转战南北,最后还参加了攻克柏林的战斗,在德国国会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6月底,德军炸毁福明部队据守的营房大楼,绝大部分战士英勇牺牲.少数幸存者被德寇从废墟中拖出来时均已奄奄一息,成了俘虏.福明也在伤
重被俘者之列,因遭叛徒出卖,被当场枪决.当夜,该叛徒就被其他战俘秘密处决,落了个可耻的下场.与中央城堡一样,在要塞的其他地区也在进行激烈战斗.加夫里洛夫少校组织了数百名战士坚守东堡,多次重创迸犯之敌.6月29日,德寇发出最后通牒,守军置之不理.德军调来大批飞机,狂轰滥炸,工事大半被毁,苏军士兵多数阵亡,少数人伤势沉重成了俘虏.加夫里洛夫和一名战士射完了所有子弹后藏入一道土墙下的洞穴中,躲开了德军的几次搜索.几天后,他们离开洞穴,准备突围.这时,他们发现土墙上还有十二名战士.他们同加夫里洛夫一样,全隐蔽在地下的一同掩蔽所里.德军撤出该据点后,他们又重新占领了防御阵地.加夫里洛夫同他们会台后,决心率领他们,冲出重围,进入别洛维查森林.但突围尚未开始,忽被德寇发现,遭到猛烈围攻,大部分战士为国捐躯.加夫里洛夫同两名战士幸免于难,深知次日敌军必大事搜捕,遂于当夜强行突围.几经周折,少校终未能脱离险境,最后陷入包围,身负重伤,失去知觉,成了战俘.在战俘营里,加夫里洛夫面对死亡,坚贞不属,表现出苏维埃军人的高贵品质.他一直打算出逃,但因伤病,无法实现,直至胜利前夕才获得自由.在这些难忘的日日夜夜中忘我战斗的还有被称为"布列斯特要塞的加夫罗什"(雨果小说《悲惨世界》中勇敢机智的巴黎少年)的彼得·克雷巴.当时,他还不满15岁,是某团器乐排的学员.在保卫战中,他表现出惊人的机智灵敏、无畏气概和忘我献身精神.他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出没于最危险的地区.他找到半倒塌的卫生所和军火库,及时补充了业已告罄的弹药和医疗急救用品,使战斗得以继续有效地进了.当干渴折磨着重伤员时,彼得奋不顾身,多次前往被敌人机枪火力严密封锁的布格河边,从死亡线上取回宝贵的河水.不管情势多么艰险,彼得始终朝气蓬勃,情绪饱满,口中总哼着一首什么曲子,似乎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危险和困难.他的神情大大鼓舞了士气,给人们增添了力量.要塞保卫一直坚持到7月底.这时,虽然主要的战斗已因保卫者英勇就义而终止,但活下来的人还在地下的通道和掩蔽所里继续战斗,利用一切时机来杀伤敌人.保卫战参加者的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着苏联人民,他们的不朽业绩给全体苏维埃军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作品鉴赏《布列斯特要塞》是一部纪实小说,描写的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历史事件,因此,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应该先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才能切实理解本书的深刻思想内容,才能体会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布列斯特要塞位于苏波边境布格河同其支流穆哈维茨河交汇处,始建于十九世纪初叶,经营多年,成为西线重要边防要塞.但随着军事技术之迅猛发展,要塞本身的防御作用已日益削弱,古堡工事实难抵御现代化军队的强大火力,不再构成进攻部队无法逾越的障碍.其次,布列斯特要塞驻军不多,41年初夏兄大多开出要塞进行例行野营训练.要塞中只留下几个团部和若干分别由一两个连队组成的值班分队,总兵力不超过两个团,且分属不同部队.就总体而言,它们并不是一个统一和协调的战斗集体.再者,苏军战士和基层指挥员多无实战经验,领导层对德国可能背弃条约义务发动侵略战争又缺乏充分认识,未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而德军情况则截然相反.两年欧战,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他们可说是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士气正盛,实力更强.侵苏之前,精心策划,集结大量部队,分北、中、南三路大举进犯.勃克元帅统兵50余师,组成中央集群,管辖两个强大的坦克兵团,计划分别从南北两面摧毁布列斯特防线,深入腹地,围歼守军,会师
明斯克,而后经斯摩棱斯克,宜逼莫斯科.6月22日拂晓,德寇不宣而战.规模巨大的突然袭击使苏军蒙受重大损失,陷于短期内很难摆脱的被动局面.布列斯特要塞顷刻之间落人敌方重围,同外界失去一切联系.但是,指战员迅速克服了睡梦中突遭袭击造成的片刻慌乱,立即整理队伍,集结力量,很快形成在当时客观条件下所能形成的最坚强的战斗群体,顽强抗战,前仆后继,使孤立无援的要塞保卫战竟奇迹般地坚持了一个多月.个别战士在地下道里甚至一直战斗到冬天.要塞保卫者的英雄业绩使希特勒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德寇一踏上苏联国上之际就彻底破灭.就事件本身对战争总进程所起的作用而言,布列斯特保卫战自然不能同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等保卫战相提并论.但是,在这里也同样表现出了苏维埃军人的崇高思想品质,表现出他们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情伸、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对正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也形象生动地说明崇高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的辩证规律.这既是要塞保卫者所以能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也是卫国战争终将获胜的保证.小说的深刻思想性就蕴含于此,它对读者产生的强烈感染力和巨大的教育作用即源于此.这也正是作者创作意图之所在.他曾说过:"在伟大历史事件的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就其本身意义而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它却能特别鲜明地、异乎寻常地反映出整个事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如同有时一滴水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周围世界的巨大场面一样."可以说,小说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意图.在这里,还应强调指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小说的思想教育作用又是依托于作品的艺术力量而实现的.这部长篇小说采取系列特写形式,运用纪实文学手法,顺着作者如何搜集材料,查访幸存者,听取他们的回忆的线索,逐步复原了要塞保卫战的全貌,既有充分说服力,又娓娓道来,颇具吸引力.全书分为三部分,一方面紧扣主题,相互补充,组成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又各有侧重,不仅呈示出保卫战概貌,还详细描述了某些重点人物的性格和行动,人民和子弟兵的鱼水之清,因而很好地从方方面面体现出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这部小说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它的真实性,书中没有丝毫虚构,也绝不夸张渲染,一字一句都有事实为其依据.然而,作为文艺创作,作者又精心筛选,巧作安排,使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成为文学的典型形象.他在描写这些人物时,并不拘泥于真人真事,更不受细枝未节的束缚,不去罗列人物的各种言行,面面俱到,而在不同人物身上突出不同本质特征,例如,福明政委的高度原则性,加夫里洛夫少校的指挥若定的军事艺术和临危不屈的精神,马捷沃扬的视死如归、宁折不弯的气概,阿巴库莫娃的忘我献身精神,小战士彼得的机智勇敢和革命乐观主义等等.这样,不仅复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真实战士,而且汇总起来又构成了苏维埃军人高大的集体群象.
(郑锦棠)
尼·费·包戈廷悲壮的颂歌(1958)
作者简介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包戈廷(1900—1962),苏联著名剧作家.包戈廷原姓斯图卡洛夫.出生在顿河地区一个农民家庭.1920年开始发表作品.1922至1930年间,作《真理报》记者走遍全国,发表了特写集《红彤彤的清晨》、《红色的幼芽》(1926).此后从事戏剧创作.早期主要剧作有:《速度》(1930)、《斧头之歌》(1931)、《我的朋友》(1932)、《贵族们》(1934)、《银色的谷》(1939)等.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劳动者的热情与节奏,歌颂工人们的创造精神.包戈廷在三十年代苏联戏剧界"传统派"和"革新派"的论战中,是革新派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剧本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部不圃于传统,创有新意.包戈廷在促进苏联戏剧与社会主义现实的日益接近中起了很大作用.包戈廷的代表作是《带枪的人》(1937)、《克里姆林宫的钟声》(1941)、《悲壮的颂歌》(1958).这是以列宁形象为中心来展示苏维埃国家诞生后及其初期阶段生活的三部曲.它反映了苏维埃的历史精神,时代精神.为此包戈廷1959年获列宁奖金.在包戈廷生命最后10年也创作了不少作品.《库班的哥萨克》(1950,获1951年斯大林奖金)、《当辩论激烈的时候》(1953)、《我们三人去垦荒》(1955)、《波得拉尔卡的短诗》(1956)、《年轻的女大学生》(1959)、《活的花朵》(1960)、《淡蓝色的狂想曲》(1961)、长篇小说《琥珀项链》(1960)等.曾任苏联作家机关刊物《戏剧》杂志主编.1962年5月曾访问过美国.回国后不到半年病故于莫斯科.
内容概要1923年—1924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共产党正处于复杂而紧张的时期.佳特洛夫和瓦列里克是一对好朋友,曾一起参加过攻打冬宫,现一起在国家政治保安局工作.逃亡工厂主的女儿娜丝嘉仍抱着旧社会的腐朽观点过日子,只想吃喝玩乐,瓦列里克自从爱上了她,就渐渐堕落了,犯下贪污受贿罪.此案恰巧由佳特洛夫经、办.佳特洛夫心里爱着瓦列里克的姐姐伊林娜,想得到她的谅解和支持,可是伊林娜提出要救弟弟.佳特洛夫心里十分痛苦.为了革命,为了国家,他拒绝了伊林挪的要求.伊林娜很气愤,骂他是个铁石心肠的人.伊林娜设法见到了列宁,交给他一份请求书,请求赦免她弟弟.列宁说他本人没有赦免权,只有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才有这种权力.但他耐心地听完伊林娜的诉说,并对她说:"瓦列里克是全俄肃反委员会的一个重要工作人员,大概他自己也审判过罪犯...贪污受贿是俄国沙皇制度留下响一种最卑鄙可耻的、最不能使人容忍的、最不文明的、最腐败与黑暗的行为..这就是您弟弟那种犯罪行为的本质...您只感到您个人的巨大悲痛,所以您恨难理解这种具有决定意义的情势.不过我仍然要请您了解我,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我不能,也不会做这种事情的袒护者."伊林娜听完列宁的话后,就不再请求了.列宁正身患重病,但他坚持即使休养也不能跟生活隔绝.他无时无地不在思考,从不间断的思想就象闪电一样在他脑子里发生.他一直在幻想看到俄罗斯怎样走向社会主义,怎样完成这个新的转折..东方如何沸腾起来..列宁的妹妹玛丽亚要去炼钢厂采访,她邀请列宁一起前往.列宁的心情很好,一点也没露出有病的样子.他跟工人们谈笑凤生,对他们寄以巨大希望.列宁说:"全部希望,整个我们的未来,和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全都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它是永远也不会欺骗我们的"."现在办不到——将来能办到.当每一个围着锅台转的厨娘,都
达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发展水平,那就一定能办到了."列宁赞扬了伊波里特工程师不断求新的精神.列宁说:"为新事物而斗争就是为未来而斗争."工人们都觉得列宁跟普通人一样,但却是个令人惊异的人.佳特洛夫已被调到工厂负责保卫工作,列宁见到他说:"不干肃反工作了吧,学习去!我们简直还没有党员工程师、党员技师和党员大夫...新的知识分子还没有成长起来..我们要派您去学习迫切需要的知识,让您别光发号施令,能奉行马克思主义就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当然,列宁的这段话是针对所有那些只知道钻在马克思主义里,别的什么都不管的人而言的.最后列宁要佳特洛夫找件轰轰烈烈的工作干干,到那些废墟上,去搞个工厂试试.新经济政策实行后,资本家又活跃起来,娜丝嘉的父亲也以合法身份回到俄罗斯.他们假说合伙办人造奶油厂,结果娜丝嘉被父亲骗取了钱财.父亲只身逃到国外.资不家来投资办厂是国家迫切需要的事业,它活跃了经济.但是,旧社会的坏风气象致命的病一样又泛滥起来.它已毁了瓦列里克,企图向佳特洛夫进攻.工程师伊波里特心里很纳闷,他不理解党为何要实行新经济政策.他痛苦地承认自己"心魂不定,六神无主",是个脆弱的人.他说:"假如抱着我这种心情,还混在党内是不老实的."他提出退党.佳特洛夫对社会上又出现不良现象也十分反感,性对革命仍抱有信心.他无法理解的是,象伊波里特这样大公无私的人竟提出了退党的要求.为此,他去找列宁.当列宁知道伊波里特要退党后说:"该判处死刑的不是您,而是我们——做领导工作的人..教育工作做得不好,不会训练干部,不会领导."破坏是容易的,建设和改造可就比较难了.党的伟大任务就是要进行广泛的、空前的工作,把千百万群众吸引到共产主义的建设中来..新型的人并不是靠着我们聪明的书本,而是要靠生活本身和它的物质力量慢慢地形成起来的...只看见生活中这些阴暗面,就没看见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吗?"当列宁了解到一个资本家说新经济政策是权宜之计时,他快活地说:"..这个资本家非常聪明.他明白了布尔什维克结束了退却.."听了列宁的这一席话,伊波里特深感惭愧.列宁嘱咐佳特洛夫"不要去责备伊波里特,他是我们的人.惟特洛夫根据列宁的指示去图拉搞工厂恢复工作.有一天他来莫斯科看望伊林娜.正当这一对青年男女达成谅解,互倾别离之情时,伊波里特突然前来,沉痛地告诉他们:"..一个钟头以前..列宁在戈尔基..逝世了."大家顿觉成了孤儿,整个世界都成了孤儿了.
作品鉴赏《悲壮的颂歌》剧情的时代背景是苏维埃国家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1923—1924年,实行新经济政策,这正是党处于复杂而紧张的时期,国内尖锐的政治情势,由于列宁的重病,由于列宁的不治之症更加日趋严重.这确定了这部作品的悲剧的调了,悲剧的激情,故而作品命名为《悲壮的颂歌》.列宁病重,命在旦夕.可在工厂里他却说:"我的情绪非常好".这句话包括了真正的悲壮和这个剧本的全部的艺术实质.在这个剧本中作者对列宁的性格作了进一步的深入.在工厂这一场是列宁跟工人阶级告别,再次证实了他对无产阶级的信心."我们的全部希望、我们的未来,我们整个的生活都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它永远也不会欺骗我们的".这表现了列宁的极大乐观主义精神.退却还是进攻?谁战胜谁?剧本围绕这些问题形成思想上、哲学上的冲突,开展争论.剧本内容形成多层次的社会对照——工人、布尔什维克、列宁、投机商.它充分表现了列宁性格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爱护人、相信人.新经济政策在党内、在工人阶级中有过强烈的反响.
它带来不良后果,私有制膨胀,资本家的女儿娜丝嘉把肃反委员会的重要工作人员瓦列里克推上犯罪的道路;抽象画家妄图把自己的"艺术品"硬塞给青年工人;诚实的,先前是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伊波里特面临着资产阶级的猖狂活动发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他把弟弟的堕落看成是普遍的社会浊流,被吓坏了.由此他痛苦,由此他得出悲观的结论:不配当共产党员,要求退党.肃反工作人员,十月革命参加者佳特洛夫产生了疑虑,认为象伊波里特这样大公无私的人都要求退党,那就是说确实形势不妙.佳特洛夫看到他那不共戴天的敌人格伏兹奇林活动猖狂,他女儿行事肆无忌惮,他却不能碰他们一下,心里非常苦恼.但是,列宁坚信他们忠于革命、忠于无产阶级事业.他们与无产阶级有共同理想,有共同目标.因此,他非常关心他们,尽力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矛盾,坚定不移地要他们明确现时斗争形势,直到完全克服困难时期产生的模糊认识.假如列宁去后,党能否保持自己队伍的统一团结,能否维持列宁的原则性和对胜利的信心呢?这在工程师伊波里特和佳特洛夫的形象的发展中得到明确的答复.在列宁办公室,佳特洛夫与伊波里特同列宁的谈话这一场最富有戏剧性.列宁的天性结合着人民领袖和"最平易近人"的人的一些特点.在伊林娜请求列宁赦兔她弟弟的那一场里表明了列宁对人道主义的理解.伊林挪的弟弟因受贿把国家运输证卖给投机商而落网.伊林娜想尽力减轻弟弟的罪行.他说:"他是个挺好的..挺纯洁的.""他年轻..还是个小孩子.他是为了爱情."列宁能理解女人的痛苦.他说:"真可惜..非常可惜."这使人感到列宁难以拒绝她的要求.接着他说:"我不忍心让你痛苦,""提到这个问题多么不幸,真的,多么专人痛心!"同时他指出她弟弟犯罪的性质.当伊林娜希望得到列宁的慈悲时,列宁说:"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我不能,也不会做这种事情的袒护者.我不能够,也不应该,不许可,也不能想象."这在包戈廷关于列宁题材的剧本中,以前从未如此深刻地揭示过列宁的这种人道主义.
三部曲充分地展示了包戈廷作为剧作家的天才.深刻、全面地展现了列宁的性格.这是包戈廷最大的成功.
(梁爱菊)
费·亚·阿勃拉莫夫普里亚斯林一家(1958—1978)
作者简介费奥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勃拉莫夫(1920—1983),苏联俄罗斯作家,文艺评论家.曾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理事.1920年生于阿尔汉格尔斯克省的一个农村里.1938年中学毕业后进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学习.卫国战争初期参加了列宁格勒近郊的战役.1941年两次负伤,1942年重返部队,1943至1945年在后方部队工作.曾获"卫国战争二级勋章".1945年参加苏共.战后进大学继续学习,1948年毕业干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并进研究班,专门研究肖洛霍夫的创作.随后一宜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1956至1960年任苏联文学教研室负责人.1960年起专职从事文学工作,多次当选为苏联作协列宁格勒作家协会理事.1949年起开始发表文艺评论文章,研究和评论苏联文学中关于农村题材的作品.他的论文《战后散文中集体衣主的人们》(1954年)曾引起广泛注意.1958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兄弟姐妹》这是四部曲《普里亚斯林一家》的第一部,后面三部是:《两冬三夏》(1968)《十字路口》(1973)和《房子》(1978).他还写有:《没有父亲的人们》(1961年)、剧本《上帝只有一个》(1962年)、短篇小说《秋季的一天》(1961)、《最后一次狩猎》(1962年)、《绕来绕去》(1963年)、《夭鹅飞去了》(1965年)、《木马》(1969年)、《佩拉格娅》(1969年)、《阿利卡》(1971年)等.阿勃拉莫大的创作真实,许多情节都是他白己的亲身经历,他认为,对生活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创乍的第一基础.
肉容概要卫国战争爆发了,苏联北方别卡什诺村"新生活"集体农庄的男人们全都上了前线,剩下的尽是妇女、老人和孩子.他们既要挑下全部农业劳动的担子,又要伐木,供应前线木料.14岁的米哈伊尔·普里亚斯林成了农庄的主要劳动力.在那血与火的岁月里,他们忍饥挨饿,辛勤劳动.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熬到战争结束,让生活好起来.农庄主席安菲莎也总是安慰姐妹们,"忍耐忍耐吧,再忍耐一下吧,好日子会来到我们村里的,会来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安菲莎立即发现庄员们的心里急切地盼望着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然而,区委书记对她说:"对有些人来说,战争结束了,可对我们北方人来说,战争还刚刚开始",因为战争第一年上级下达的伐木任务超过了整个战争时期.而上级在要木材的同时却从不关心农庄的农活和庄员的生活.安菲莎终因没有完成任务而被撤职.斩主席名叫别尔申.他一心抓运输木材的任务,把种子部用来喂马,下种时没有种子,愤怒的庄员向上级告他的状.结果区里来人宣布:给予别尔申警告处分,但同时又宣布给别尔申1500卢布的奖金,因为他出色地完成了木材的外运任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对"新生活"的庄员来说却又是难熬的季节,因为交税的日子到了,除了现金外,还要交实物税:谷物、土豆、肉、蛋、皮毛..交不出实物就得用钱去买了交.一个叫伊万的庄员因交不了税被查抄家产.农民们宰辛苦苦干了一年,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连肚子也填不饱.农庄主席又换了人,新来的叫鲁卡申.农民们希望新主席能改变一下他们的生活,鲁卡申也一心想搞好农业生产,但是伐木的任务繁重,连区委机关都关起门来参加"伐木月运动"了.农庄只得把全部人,马开进森林."伐木月"过后推销公债的任务又向鲁卡申医来,庄员得到消息后躲的躲,藏的藏,鲁卡申只得与区里来的特派员挨家挨户上门找人认购.党员伊里亚被特派员逼着买了1200卢布的公债,而残废军人彼得则要求用三个月的劳动日抵买公债来向特
派员故意寻衅.又一个收获季节到了,各色各样的征购特派员来到了别卡什诺村.他们拿着上司的指令要粮、要肉、要奶..幸亏老天爷帮忙,今年庄稼长得好.鲁卡申估计计划能完成,庄员的生活也过得去.谁知区里来人宣布:由于去年南方大旱,今年征粮任务增加百分之二百十五.正在热火朝天收割脱粒的庄员一下子围住了鲁卡申,责问道:我们怎么办?又要挨饿?大家扔下农活跑到树林里去采野果了.人们期望着战后生活能够改善,想不到却越来越艰难.伊里亚的女儿患了肺结核,由于无钱医治,眼看她离开人世.后来妻子玛丽娅又郁郁死去.米哈伊尔·普里亚斯林很同情伊里亚.他感到困惑的是伊里亚不是懒汉、酒鬼,而是农庄里最勤劳的人,他干起活来谁也比不上他.可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庄稼汉却难于度日.不过米哈伊尔自己的遭遇也并不比伊里亚好.战时他还是个少年,可是他和母亲还能养一头牛.战后牛死了,而他也已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子,连妹妹也已成人,一家三口却买不起一头牛.妹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惜以一头母牛的身价嫁了出去.米哈伊尔最不喜欢秋天,因为一到秋天他就要考虑往哪儿躲,怎样活下去.他不明白,他这个20岁的小伙子为什么不能展翅高飞?"新生活"农庄的田地一块块地荒芜,连沙皇时代开垦的土地也都荒废了.可是在战争年代,老弱妇孺连一小块土地都种上庄稼.原因很简单,吃饱了肚子才能干活.鲁卡申说,过去连富农也懂得要让雇工吃饱了再干活,区委书记也承认,喂饱人是一切任务的任务.别卡什诺村在两年前就动工建造新牛棚,可是后来大伙儿却毫无兴趣,因为养牛没有好处,例如一公升午奶成本要两个半卢布,而国家收购只给11个戈比.为了牛在冬季免遭大批死亡,鲁卡申劝大伙儿赶快把牛棚建起来,并批给每个木匠15公斤稞麦.谁知这位好心的农庄主席却遭到飞来横祸.由于他违犯了征购期间不准动用粮食的规定而被逮捕法办.区委书记为了减轻鲁卡申的罪责,声称是他指使农庄主席动用粮食,从而彼撤销处分.但是,尽管生活窘困,米哈伊尔还是感到一种主人公责任感.后来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新生后"集体农庄变成了国营农场分场,然而生产情况并不令人鼓舞,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不高,计划完不成,国家每年要补贴250万卢布,而分场主任达鲍尔斯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许多职工则忙着为自己盖房子,一些青年人不愿回忆往日的艰难岁月,常常把公物往家里拿.米哈伊尔.普里亚斯林对现状深感不满,与达鲍尔斯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后来达鲍尔斯基谎很产量被揭发,上级听取米哈伊尔等人的意见后,将其撤职,井派年轻能干的维克多接任.米哈伊尔庆贺斗争的胜利,而维克多开始对农场进行整顿.
作品鉴赏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苏联文学开始"解冻",一批"积极干预生活",揭露苏联社会中各种矛盾与冲突,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相继问世,以奥维奇全为代表创作的农村题材作品异军突起,在苏联文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类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以特写的手法暴露斯大林时期农业政策、干部作风和农业生产中的种种弊端,例如强迫命令、瞎指挥、谎报产量以及苛刻的税收,低价征购农副产品,把农民辛勤劳动的大部分果实收购去,而庄稼人自己则食不果腹,生活困苦.阿勃拉莫夫继承了"奥维奇主流派的传统",在《普里亚斯林一家》中,通过"新生活"集体农庄的变迁,一方面揭露了农村生活中的阴暗面:迫在眉睫的衣活和农民的生活,强迫农民大量伐木;一到秋收季节则既要征税又要农民认购公债;既要征收实物税又要征购农副产品,弄得农民苦不堪言,也使农业生产力日见萎缩.另一方面,
作品又歌颂了普通劳动者坚韧不拔的劳动和斗争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男人们上了前线,老人、妇女、孩子饿着肚子挑起了伐木和衣活两副担子.战争结束了,但"对北方人来说,战争还刚开始."因为国家要木材,战后第一年的伐木任务超过了整个战争时期.人们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伐木和运输任务,还干了应干的农活.与此同时,他们又以毫不妥协的精神与官僚主义和种种不良现象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作者自己也说:"我看到了很多人间的痛楚和灾难,但我见得更多的还是人的勇敢、坚韧以及俄罗斯的豁达的胸怀.正是基于我亲眼看到和亲身体验过的这一切,后来才产生了我的第一部小说《兄弟姐妹》,随后又产生了它的续篇《两冬三夏》."苏联评论界对这部作品评价较高,认为小说"艺术地、客观地再现历史的真实"、"勇敢地指出了农村的迫切问题的症结."作品的许多章节"洋溢着集体农庄劳动的诗情画意,艺术地展示了劳动人民精神的美和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赵泓)
弗·阿·柯切托夫叶尔绍夫兄弟(1958)
作者简介见"茹尔宾一家"条.
内容概要老话剧演员古良也夫和画家卡扎柯夫在滨悔某市邂逅相遇.卡扎柯夫是随他的妻子、工程师卡扎柯娃来到这个城市的.卡扎柯娃大学毕业后在莫斯科安安稳稳地工作了6年后自愿来到这个城市的一家大型冶金厂,担任了高炉车间的工长.在这里,她结识了叶尔绍夫兄弟一家.叶尔绍夫家的长兄普拉东是高炉车间的总工长,有着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他在厂长契比索夫的支持下,否定了技术学校工程师克鲁季里契提出的"集中检修制度"的建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让车间自己检修机器.克鲁季里契来到市委会,向市委书记戈尔巴乔夫控告工厂压制他的合理化建议.从部里精简下放到冶金厂的阿尔连采夫也来到市委会告状.他自认为有学历,又有丰富的领导经验,是个冶金专家,起码可以当个车间主任.可厂长却让他到工段上担任工程师.当戈尔已乔夫告诉他赞成厂长的做法时,他威胁市委书记:"要是以后上级有人来麻烦某些本地同志,您可不要怪罪我."一个星期天,阿尔连采夫租了一条船,组织了一次游览.他请大家吃烤羊肉,要大家"为友谊干杯!"他的举动得到了不少人的好感.阿尔连采夫来到克鲁季里契娜又脏又臭的小茅屋.克鲁季里契骂不绝口,倾泄着他的不满.他说他有16个发明,但一个也没能用到生产上去,要是在国外,早就成了百万富翁了.阿尔连采夫鼓动克鲁季里契为得到10万卢布的发明奖金去斗争一番,把总工长普位东、厂长契比索夫、市委书记戈尔巴乔夫这些"障碍"除掉,向"官僚主义势力发动进攻."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沃罗别内回到了工厂,阿尔连采夫要他不能保持"沉默",不应该"服服贴贴地妥协",而应该"干下去".高炉车间的三号高炉发生了事故,普拉东的侄子安德烈因抢险而被烧伤.阿尔连采夫指责这次事故是"外行干内行亭的后果".普拉东遭到非议.12月里一个阴暗的日子,省报上刊出了一篇文章,诋毁厂长契比索夫是"官僚主义者","压制有价值的建议","扼杀先进事物".吹捧克鲁季里契是"天才发明家",阿尔连采夫"目光远大","知识异常渊博".这篇措词尖锐的文章是阿尔连采夫捐使一个青年记者写的.在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时候,部里下达了解除普拉东总工长职务和任命阿尔连采夫担任副总工程师的命令.普拉东被迫退休.沃罗别内接替了总工长的职务,克鲁季里契也当上了厂技术革新研究室的副主任.阿尔连采夫以庆祝乔迁之喜为名,邀请沃罗别内及剧院导演托马舒克等人在克鲁季里契的新居里举行了酒宴.他们大口喝酒,大声喧闹,声称"要把官僚主义、贵族老爷以及骑在我们头上的一切人的眼睛给啄出来."卡扎柯娃来到冶金厂后,感到在她的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疲乏,但同时也感到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幸福.她工作勤奋,能吃苦,又肯动脑筋,为改进高炉车间的工作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建议.为解决称量车里温度太高的问题,她向厂长提出在称量车里装置电气冷却设备,受到厂长重视.阿尔连采夫又一次来到克鲁季里契的家.他拿出了一份伪造的报告副本,内容是克鲁季里契向厂长报告说有可能解决称量车降温的难题.报告的日期是在卡扎柯娃向厂长提建议之前.在阿尔连采夫软硬兼施之下,克鲁季里契听命于他,用褪了色的书写纸伪造了报告的底稿.阿尔连采夫还利用他和厂长女秘书的暖昧关系,让她写了一张她曾经代表厂长收到过克鲁季里契报告的假收据.阿尔连采夫拿着这些假文件向厂党委书记告状,说厂长
压制建议、丢失文件、严重失职,卡扎柯娃是个剽窃者.正当受到流言蜚语诬陷的卡扎柯娃感到异常痛苦的时候,她的好友季米特里在信中告诉她:"那些诽谤您的话谁也不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造谣."季米特里的信给了卡扎柯娃莫大的安慰.季米特里是普拉东的四弟、冶金厂的轧钢技师.他经常在下班的路上等候卡扎柯娃,并伴送她回家.他们志同道合,彼此间产生了好感.季米特里的脸上有一条伤疤,那是在卫国战争初期,他因抗击德国鬼子的暴行而被敌人用刺刀砍伤后留下的.他还被敌人埋在地沟里长达十几个小时,但仍然活着.季米特里十分渴望看到共产主义,他为自己是属于具有这种理想的人而骄做.他脚踏实地进行创造性劳动,获得了全国劳动竞赛第二名,并在全国轧纲技术经验交流会上开过讲座.普拉东的三弟雅柯夫曾在平炉车间当过工人,卫国战争期间受过伤,至今身上还留有敌人的子弹.战后雅柯夫当上了剧院经理.他和老演员古良也夫一起,与剧院导演托马舒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支持年轻的剧作家创作了以叶尔绍夫兄弟的父亲——在卫国战争期间与法西斯作斗争而英勇牺牲的老叶尔绍夫为原型的话剧《奥库涅夫一家》.在充满疑惑的日子里,季米特里来到市委会,向戈尔巴乔大反映了厂里的混乱情况和剧院里的斗争,对一些反常的社会现象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十月革命节的晚上,《奥库涅夫一家》在剧院演出,全剧结束时,场内的欢呼声如春雷轰鸣.在全厂职工大会上,觉醒了的厂长秘书揭露了阿尔连采夫搞的阴谋诡计,阿尔连采夫被开除出党,沃罗别内彼解除职务,克鲁季里契离开了工厂,溜之大吉.总工长普拉东回到了离别一年的工厂,季米特里当选为厂党委委员.
作品鉴赏《叶尔绍夫兄弟》反映的是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后的斗争.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批判了"个人迷信,"开始了"科技时代."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怀疑党和工人阶级领导,否定革命成果的倾向.在这社会生活动荡、各种矛盾尖锐冲突的历史时期,柯切托夫"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产生了创作《叶尔绍夫兄弟》的构想."他说,"我想描写这股狂热病在一定环境中的种种表现,想表明我们社会的坚强机体是能够抵抗任何疾病的."作品通过叶尔绍大一家的生活,热情歌颂了工人阶级,反映了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的辛勤劳动和为捍卫马列主义所进行的坚决斗争.小说以叶尔绍夫一家为中心,以冶金厂内的斗争和剧院内的斗争为线索,将矛盾的激烈冲突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整部作品结构紧密、情节动人、叙述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叶尔绍夫是世袭的钢铁工人之家.父亲老叶尔绍夫在卫国战争初期与敌人作斗争时英勇牺牲在高炉旁.大哥普拉东在冶金厂千了大半辈子,对高炉有着深厚的感情,死也要"倒在炉子旁边."对他来说,什么也比不上工作更为重要,炼铁就是他的全部生活.当他被解除总工长的职务,被迫回到家里的时候,他感到整天在一群老人孩子中间"真丢人."他认为不能闲在家里吃养老金,打算到技术学校去传授炼铁技术,还向市委书记要求工作.表现了一个老工人不甘寂寞、视工作为生命的高尚品德.季米特里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现代知识工人的典型,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季米特里信仰坚定,早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誓言:"要等到世界共产主义建成的时候,你们才能埋葬我."他意志坚强,如同钢铁,脸上那块伤疤便是他铁打性格的标记.敌人把他埋在地沟里长达十几个小时,但他们仍然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虽然满身伤痕,但仍在为理想而忘我工作,获得全国劳动竞赛第二名.他不仅是
轧钢好手,而且兴趣广泛,爱好文学,并且在自学英语.他爱憎分明,充满斗争精神.当普拉东被迫退休后,他说:"你得去据理力争,争取你的劳动权利."对于工厂里的混乱情况、剧院中有人攻击党、大学生中间存在着的糊涂观念等问题,他向市委书记表示:"不能再忍耐,不能沉默,"应该斗争.季米特里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周围发生的事件.当卡扎柯娃遭到诽谤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新旧两个世界之间正在进行斗争."在厂党委会上,季米特里对这场斗争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过去的一年对于我们的党是一个艰苦的时期.对于世界上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也是一样.我们经受了严酷的考验."剧院里也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雅柯夫和古良也夫不满于现在"尽演些没热情的软骨头",支持年轻的剧作家创作了《奥库涅夫一家》.而导演托马舒克等则叫嚷"现在需要尖锐的批评,需要揭露,不需要粉饰现实的作品.要么就写离婚,写老夫少妻也行."他们想上演《被遗弃的妻子》向二十大献礼.这场反映文艺界的斗争以《奥库涅夫一家》的成功演出而告结束.叶尔绍夫家的第三代安德烈继承了老一代的光荣传统,有理想,有报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在高炉发生事故的危急关头,他冒着火焰冲上去抢险,被火烧伤.作品中的卡扎柯娃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她不留恋大城市的舒适生活,主动来到这个远离莫斯科的城市工作.虽然她的身材只有一米五,可整天象男子汉一样奋战在灼热的高炉旁.她信念坚定,认为"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能生活的".由于小说迅速及时地反映了当时苏联的社会现实,鲜明地表现了重大的政治主题及作品中充满了政论性的特点,因而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文艺界的普遍重视,并展开了一场争论.
(丁吉平)
格·雅·巴克拉诺夫一寸土(1959)
作者简介格里戈里·雅科夫列维奇·巴克拉诺夫(1923—),苏联俄罗斯作家.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常委.《旗》杂志主编.主于沃罗涅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参加过卫国战争,授上尉军衔.1951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早期作品有描写战后农村主活的中篇小说《在斯涅吉里一家》(1954)和短篇、特写等.5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描写卫国战争的中篇小说,作有《九天》(1958)、《一寸士》(1959)、《一死遮百丑》(1961),作品着意描写普通战士和下级军官在局部战斗中的"战壕真实"和在生死考验时的心理状态,成为"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一寸土》与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轰》、且科夫的《第三颗信号弹》被认为是"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还作有中篇小说《卡尔普欣》(1966)、《美国一月》(1972),《永远十九岁》(1979)获1982年苏联国家奖金、《小兄弟》(1981),长篇小说《41年7月》(1965)、《朋友们》(1975)、短篇小说集《苦难的滋味》(1962)、《科斯坚卡和科连卡》(1983),电影剧本《四十九天》(1963)、《五月》(1971),剧本《人们为什么活着》(1978)、《永远十九岁》(1979)、《城里》(1984)等.中篇《永远十九岁》是作者的力作,也是苏联军事题村作品的名篇.
内容概要某炮兵连的几个战士保卫着一个战斗据点——两块小高地、一片小树林子和一块玉米地.前面是德军,后面是德涅斯特河.战士们白天蹲在战壕里,注视着德寇的一举一动,只有到天黑以后才能站直身子在地上走走.每当月亮决升起的时候,从德温斯特河对岸送来食物——面包、热的羊肉、黑黑的摩尔达维亚酒..羊肉是由送食物来的帕尔茨瓦尼亚亲手做的,可是今天不知为什么还不见帕尔茨瓦尼亚来.月亮已经升起,依然不见送饭的人影,连侦察员也没来.月亮越爬越高,终于有一个人来到据点,那是通信员巴钦科.他手里拿着食物,神色忧郁.原来,帕尔茨瓦尼亚在送饭来的途中被德寇炮弹击中,不幸牺牲.大家默默地吃着饭,忽然莫托维洛夫发现手掌上有血,再一看,面包上也沾着血,无疑这是帕尔茨瓦尼亚的血.有一天,莫托维洛夫发现德军在构筑工事,他决定把它打掉,便打电话到德涅斯特河对岸,要求营部给他炮弹,但营长亚增科以节约为由不肯给.莫托维潜夫中尉想到驻守附近的友军那里有炮弹,决定到那儿去"借",但到友军那里还要通过一块六十米的开阔地带.莫托维洛夫冒险跃出掩体,敌人的子弹雨点般地向他射来.他卧倒在弹坑里无法动弹,后来发现德寇设立了一个机枪点,莫托维洛夫机智勇敢地穿过敌人的枪林弹雨到达友军的据点并消灭了那个机枪点.某日夜晚上级液侦察队员格涅拉洛夫和两个战士来据点调莫托维洛夫等回德涅斯特河对岸休整.莫托维洛夫怀着复杂的心情和战士瓦辛向河岸进发.在森林里他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景象:炸掉半截的身子,穿在靴子里的一条腿..到了对岸,仿佛回到了生长和生活过的故乡.当夜,上级宣布提升莫托维洛夫为炮兵连长,对此莫托维洛夫并不感到振奋,因为战争就诀结束了,一旦战争结束,他就复员回故乡去.但是连长毕竟是连长,尽管官儿小,但是个"主人",他不需要象徘长那样跑步报告,早晨他醒来发现睡的房间也不同,窗户有呢制的窗帘遮着,睡的是新的宽大的木板床.为了让他睡得安稳,还有一个传令兵专门为他赶苍蝇..为了表彰作战有功人员,上级决定授予勋章和奖章,但莫托维洛夫认为存在该授的没有授,不
该授的却榜上有名的不公正现象.他尤其不满的是有个叫密津采夫的战士战前是乐队里的号手,战争爆发他没有上前线,他在沦陷区里还为乐队演奏并结了婚,连生两个孩子.这样约人却给了奖章,而且团里想调他去参加军乐队,但莫托维洛夫决定要带他过河上前沿阵地去.有一天营里来了两个女兵,一个叫里塔,一个叫摩西亚.莫托维洛夫和里塔差不多是同乡,他们在闲聊时莫托维洛夫突然感情冲动,强行与里塔接吻.正在这时,河那边炮声隆隆,而且越来越近,到后来炮弹落到营部,玻璃震得粉碎."摩西亚被炸死了,快去!"有人喊道.莫托维洛夫飞也似地奔向园子里,只见摩西亚侧身躺在草地里,身边是倒翻的一只桶,桶里的浆果撒了一地.摩西亚的身上看不到血,也没有伤口,但当里塔把她的身子翻过来时,见左边的军服上被鲜血染红了.河那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联系都断了?营长要莫托维洛夫派人去弄清情况.莫托维洛夫决定亲自过河去,并把那个乐师密津采大也带到前线去当通讯兵.一路上风雨交加,还不断育炮弹扣地雷爆炸,两人东躺西藏,连奔带跑,弄得筋疲力竭.后来总算到了森林里,不想在林中遇到驻守据点的两个战士."你们怎么会在这里?为什么联系中断?"莫托维洛夫问.原来,前沿阵地上流传着德军要进攻的谣言,结果枪炮齐鸣,与德寇对射,造成一阵惊恐.他们就是从600公尺前的据点逃到森林里来的."格涅拉洛夫呢?"战士指指躺在地上已经死去的格涅拉洛夫."给谁打死的?""自己人."这是为了制止撤逃,制上混乱而采取的必要措施.莫托维洛夫向营长作了汇报,但关于格涅拉洛夫则隐瞒了真相,只是说被打死了,因为格涅拉洛夫家里还有母亲,莫托维洛夫希望他母亲收到的是一张儿子"为国捐躯"的通知而不是因耻辱而死的通知.莫托维洛夫到据点发烧发冷,他患了前沿阵地许多战士患的疾病——疟疾.不久里塔来了,给他服了药,但当他得知里塔的丈大就是驻守在邻近据点的连长巴宾时,他感到很窘迫.为了准备对付法西斯的进攻,上级调来了反坦克部队等.莫托维洛夫为保持作战时通讯畅通,就派密津采夫到沼泽地去架设第二条通讯线路,就在这时营部来电话,要调密津采夫到团部的军乐队去工作,莫托维洛夫不同意,这时电话被到沼泽地去的密津采夫切断,于是莫托维洛夫便亲自到营部去,他对营长说,象密津采夫这样的人必须留在前沿考验,他坚决不同意把他调走.最后营长发了脾气,责问他为什么拒不执行命令?为什么置据点子不顾而跑到营部来?并说要罚他关五天禁闭.莫托维洛夫无奈只能服从命令,临走他叫正在写信的舒米林跟他到前沿阵地去接替密津采夫,舒米林脸色苍白,瓦辛则要求代舒米林去,但莫托维洛夫则坚持要舒米林去.到了据点莫托维洛夫正式命令密津采夫到营部报到,密津采夫则报告说,沼泽地的通讯线路已架设好.不久,大规模的战斗开始了,德寇出动了坦克,战场上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尸横遍野.莫托维洛夫与营部联系中断,他派舒米林到沼泽地去检修,结果发现密津采夫根本没有把线路架设好,舒米林不幸身受重伤,临终前他对莫托维洛夫说,他的妻子死了,他还有3个孩子,他希望能活下去.这时莫托维洛夫才想起为什么调他到这里来时脸色那样苍白,为什么瓦辛愿意替他来.激烈的战斗使苏军被迫向后撤,但到德涅斯特河时却无渡船过河.面对绝境巴宾决定全体将士冲向德军拚死突围,但巴宾后来不幸牺性,里塔悲痛万分.莫托维洛夫以及其他一些战士活下来了,战争就快结束,大部队向西挺进,密津采夫骑在马上和军乐队一起随军西行.虽然还能听到枪炮声和爆炸声,但已经远了.
作吕鉴赏《一寸土》是巴克兰诺夫的代表作,也是50—60年代描写"战壕真实"的代表作.所谓"战壕真实",简单地说,就是描写生活在战壕里的下层官兵在战争中的命运.《一寸土》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两块小高地、一片树林子和一块玉米地里.而那个据点小得真是名符其实的"一寸土".而作者正是在这"一寸土"的范围内用战士的眼睛来描写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中人的命运,特别是下层官兵的命运也是残酷的,这是作品要表现的主题.作者以自己深厚的战争生活为基础,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把人物的遭遇,把血与死描绘得淋漓尽致.例如那个送饭的炊事员帕尔茨瓦尼亚,牺牲时的鲜血还沾在面包上;舒米林阵亡了,却留下3个无人照管的孩子;格涅拉洛夫并不是一个胆小鬼,由于谣言引起的惊恐而死在目已人的枪弹下,家里还有一个母亲;那个女兵摩西亚被炮弹炸死,她刚采来的浆果撒落一地..《一寸土》,问世后引起苏联评论界的强烈反响,并掀起了一场热烈的争论,褒与贬,肯定与否定两种意见截然对立.赞扬者认为《一寸土》是某种"探索的成就和贡献",小说写得真实而富有人性.虽然它写的只是"一寸土",但却相当广阔地、充分地和多方面地表现了苏维埃人的性格.一位评论家认为巴克兰诺夫笔下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和全体苏维埃人相一致的."读了小说之后,你就会了解得更清楚,苏联人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他们为什么不能不取得胜利."还有的评论家赞扬巴克兰诺夫非常善于观察和描绘,他"不怕看到好的和光明的事物,也不怕看到坏的和可怕的事物.他善于把残酷的战斗描写成这样:大炮的轰击声和机枪的射击声掩盖不住战士的呻吟和私语,在火药的烟雾里可以辨别兵士眼睛的表情.作品写得象图画似的生动,细节精确和富有表现力,对话简洁."认为巴克兰诺夫在小说里无情地表现死亡和流血,破坏和荒芜,"这是苏联人民为保卫和平和反对新战争威胁而斗争的这些日子所给予他的权利."持批评意见的评论家指出作者把战争描写得太可怕了.它是那么残酷,可怕和血腥.它对人们任何一点弱点,任何一点疏忽和胆怯的表现,都是绝不原谅的.作者"有意无意地"过多采用"雷马克式的自然主义的描写战争的手法,照相式地记录战场上和附近后方的死亡,以许多篇幅描写了人们的恐怖和战争的可伯,结果恐怖和死亡的情景脱离作者原来的任务——表现苏维埃人的坚强性格而孤立起来,变成了目的本身."有的评论家还批评巴克兰诺夫竭力把人物加以"抑制"和"平凡化".人们在战斗中不是为"崇高的东西"所指快,他们所做的一切仿佛都是出于不得不做的,他们要后命,所以就使出全身的力量来为了活命而斗争.还有人认为小说充满了近平和平主义的阴暗的色彩,使人感觉不出这里进行为究竟是反对黑暗和混乱的人民解放战争,还是扣任何战争里都一样是使一切生灵的毫无意义的毁灭.因此发生了一个疑问:战胜强大敌人而取得的伟大胜利是怎么产生的呢?尽管对《一寸土》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批评家们认为,象《一寸土》这类描写局部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从小事物中看大事物"的作品应该在苏联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赵泓)
阿·尼·阿尔布卓夫伊尔库茨克的故事(1959)
作者简介阿列克谢·尼古拉那维奇·阿尔布卓夫(1908—1986),苏联剧作家.1980年获苏联国家奖金.11岁沦为孤儿,中途辍学,流浪街头.14岁登上舞台,担任歌剧群众演员.1924年进入列宁格勒戏剧讲习所学习,一年后转入杰布罗夫剧院附属戏剧学校,毕业后在该剧院担任话剧演员.1928年开始从事导演工作.1930年发表处女作.1935年发表《六个恋人》而成名.代表作:《丹娘》(1938)、《伊尔库茨克的故事》(1959)、《残酷的游戏》(1978).阿尔布卓夫是个多产的剧作家,半个多世纪的戏剧生涯中,创作了近40部多幕剧和大量的活报剧,他创作的基本主题是:不同时期不同的苏联青年人如何养成良好的精神面貌,如何确立高尚的人生观,如何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剧中的主人公大多是追求幸福、寻找真正生活意义的青年人.他们富于幻想、敢于探索,通过艰苦生活和繁重工作的磨练,对人生的思考,克服个人迷惘,摆脱精神空虚,明确人生,获得坚强意志,投入生活激流.阿尔布卓夫的创作特点:题材严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细腻淡雅的抒情风格,剧情发展缓慢,情节冲突尖锐,长于人物的心理描写,结构比较灵活.主要剧作有:《漫长的道路》(1935)《朝霞中的城市》(1941)、《城郊的小屋》(1943)、《欧洲纪事》(1953)、《漂泊的年代》(1954)、《十二点》(1959)、《不肖之子》(1961)、《某地在召唤我们》(1962)、《我可怜的马拉特》(1965)、《旧阿尔巴特街传奇》(1970)、《夜间忏悔》(1967)、《选择》(1971)、《老式喜剧》(1975)、《意外的目击者》(1980)、《女优胜者》(1983)等.
内容概要离伊尔库茨克市不远的地方,安加拉河畔在建造一座巨型水电站.女主人公瓦丽娅和作业班长谢尔盖、电工维克多在那里相遇了.瓦丽娅是位24岁的漂亮姑娘,在离工棚不远的百货店当收款员.一天傍晚,天空睛朗,夕阳西下,晚上7点多商店正要打烊,一醉汉因添了个儿子前来买酒.瓦丽娅拉着他,边唱边舞.小女孩递给瓦丽娅一个卢布,要买白面包.本该找小女孩40戈比.但瓦丽娅却说没零钱,拿下10戈比作手续费,只找给30戈比,并说:"合作社就是这样发财的."这时瓦丽娅的男友维克多和自己的领导谢尔盖溜达到此.瓦丽娅很爱维克多,但对谢尔盖也挺感兴趣.作业班的5个小伙子都住在一个工棚里.他们干起活来挺带劲,凑在一起有说有笑,日子过得挺乐乎.有一天,队长谢尔久克要堆克多到挖土机那儿去.维克多只得将准备好的电影票交给谢尔盖,并请他氏陪瓦丽娅看电影.电影散场后,瓦丽娅和谢尔盖在电影院旁边的一座花园里,坐在长凳上交换观感.谢尔盖提议送瓦丽诬回百货楼,而瓦丽姬害伯小伙子们取笑,不让送.她借机试探谢尔盖,把一块糖咬了一口,把沾了口红的另一半让谢尔盖吃下.她假说自己有个女儿寄庄保育院,看谢尔盖的反映如何,又问谢尔盖是否存在真正的爱情,要求他谈谈他自己的情况.谢尔盖原来是西伯利亚人.商年前工程一开始,他就来到这里.在挖土机上遇见了维克多,并成为好朋友,维克多的家母去世,父亲眼一个凶女人结了婚,回到列宁格勒.维克多限痛苦,很想念父亲,可又不能宽恕后母.谢尔盖还把维克多梦中念叨瓦丽娅的秘密透露给她,并劝她好好爱维克多.这时,几个青年人过来侮辱瓦丽娅,骂她是贱货,又勾引了一个新汉子.谢尔盖挺身保护瓦丽娅.为此她十分感激.瓦丽娅认为自己名声不好,难以嫁人.深感无聊至极.她将一封无名信念给
女友听:"人活在地球上不是徒劳无益的,..如果他的工作使周围为一切变得好一些,那么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大的成功.这就是为什么在孤独中永远得不到幸福的原因.祝你一切都好."这在瓦丽娅看来尽是废话.维克多来找瓦丽娅取乐,久久地吻了她.瓦丽娅开玩笑似他说要嫁给他,可维克多却说:"这可真够乐的."
"你别扯了..自找麻烦.我们俩就这样也够快活的.(拥抱她)今天晚上我晚点来找你..不过,你把尔同屋的那个女人打发去看电影——看最后一场."此后,瓦丽娅分别约维克多与谢尔盖两人来过生日.她念了两封劝她自爱的无名信.随后当着维克多的面对谢尔盖说:"..我可以告诉您,他为什么抛弃我?因为我的名声不好,我不配做他的妻子.你记得吗?在电影院门口小伙子们说我是什么来着?"听了此话,维克多一声不吱.谢尔盖承认无名信是他写的,并诚恳地表示他非常爱瓦丽娅.他还表明,他本来绝不会说出爱瓦丽娅的话来,是维克多自己抛弃了她.谢尔盖回到同伴那里立即宣布7月15日、星期天举行婚礼,邀请小队子们参加.瓦丽娅心里并没爱上谢尔盖,但十分信任他,相信和他在一起生活会幸福.所以当歌队问瓦丽娅是否想做谢尔盖的妻子时,她回答说:"是的.他是个多好的人啊..我呢,一个人过日子已经腻透了.我精疲力尽了呀,老天..还有周围这些调笑.我哪一点比别人差?而同他在一起,我会感到非常好的,.."工地上的婚礼热闹非凡,瓦丽姬与谢尔盖沉浸在幸福之中.婚礼之夜雨潇潇,水流洗去垃圾和尘埃,洗去昨天的余垢.一年后,瓦丽娅产下孪生兄妹费吉卡和列诺琪卡.家庭生活美满幸福.瓦丽娅成婚后对谢尔盖的感情日益加深.一天,瓦丽娅郑重其事地对谢尔盖说:"你是世上最好的人.""我非常,非常爱你..我不断地了解你,可是总不能彻底地了解你."谢尔盖总是淳谆诱导瓦丽奴,希望她成为一个坚强的女性.而维克多因忘不了瓦丽娅,害怕登门拜访.谢尔盖诚恳地向维克多指出,当时维克多没有真正爱过她,只是逢场作戏.后来瓦丽娅对维克多说,"我的快乐有多少价值?贱货!别人叫我是'贱货瓦尔卡',不是吗?他,谢廖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爱上我的,..娶我做妻子.就是他的这个爱情使我变成人."一个炎热的天气,谢尔盖去河中洗澡,为救二名落水小孩自己知丧了身.谢尔盖所在的作业班决定4人干5人的活,保留第五份工资,将它付给瓦丽娅养家.谢尔盖的死这一悲剧性的震荡对维克多产生了极大影响,唤醒他严肃地重估了自己过去的生活立场,形成新的道德观念.他挑起谢尔盖的工作任务,承担起真正爱瓦丽娅的责任.在双胞胎生日时维克多请大家不要让瓦丽娅靠恩赐过日子,把她安排到挖土机上工作,相信她会成为一个工人的.最后,瓦丽娅领到第一次工资时,热泪盈眶,满怀幸福,从小桥上跑下来,消失在黑暗中.此时维克多站在路上,望着她的背影,心里是多么爱她啊!
作品鉴赏《伊尔库茨克的故事》的剧情发生在西伯利亚一个建筑工地上.剧中展现了在劳动集体和在日常生活中新型的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反映苏联当代青年对真理与生活意义的探索.该剧自上演以来曾在国内180个剧场、14个国家的舞台上演过,引起巨大的反响.它具有如此强大的舞台生命力,是由于剧本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新意.其思想深度表现在作者把日常戏剧提高到思考青年道德标准的高度上.让新生的一代去思考幸福、爱情、婚姻、道德等"永恒"问题.他把主人公瓦丽娅放在克服现实生活的迷惆、寻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以特有的形式向她提出道德挑战.瓦丽娅最初深感
精神孤独.由于不相信有崇高纯洁的爱情,对人也失去信赖,不相信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她试图以频繁更换恋爱对象、满不在乎地生活、虚幻的浪漫主义来填补她那令人苦恼的精神空虚和繁琐乏味的工作.在头几场戏里,瓦丽娅就是这样自以为是,故意粗野,言语放纵.看来她似乎很满意自己的性格,满意自己的行为.在不断的取乐中寻找爱情是徒劳的.只能使她把自己的痛苦更深地埋在毫无顾忌地去寻欢作乐的假面具下.有时她突然对自己说:"有时候感到很可怕..孤苦伶订的一个人."瓦丽娅起初根本没有认识到与维克多的关系是对自己的侮辱.维克多不仅没想到瓦丽娅的人格尊严,而且根本就没发现她心灵的不安.在回答她开玩笑似的要成为他妻子的话时说:"是啊..这可真够乐的."自从瓦丽娅认识了谢尔盖之后,与其说是为了报复这种侮辱,不如说是确实相信谢尔盖是个真诚可靠的人,相信和他在一起生活会幸福,决定嫁给他,虽然她还没有爱上他.真正的强烈的爱情能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谢尔盖以自己热烈为、纯洁的爱情唤醒瓦而娅瓶庄痛苦与不信任之下的人性.瓦丽娅得到家庭幸福是第一步,是她精神上成熟的重要阶段.作者又把自己的主人公放到精神道德不所发展的过程中去,不断充实她的思想,婚后瓦丽娅沉浸在丈夫的爱和母爱的欢乐之中,把自己封闭在家庭这个小天地里.谢尔盖的爱情使瓦丽娅大大提高了一步,使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思考自己的生后道路是否正确.在《伊尔库茨克的故事》中,作者以巨大的艺术展现了在人们创造性劳动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它对主人公道德面貌起着决定性作用.谢尔盖有志向,坚强有力,温和善良,委婉和蔼,同时很有原则性,随时准备帮助或挺身保护他人,具有魅力.他这一罕见的完整性格就是在劳动集体中形成的.他认为这个建设者的集体就是他的家,就是他最可靠的支往.谢尔盖的牺牲来得突然,出人意料,但在作者的艺术构恩中有着内在的、合乎逻辑的基础.谢尔盖的牺牲这一悲剧性的震荡,不仅要求瓦丽娅在心灵上完成彻底的转变,而且对维克多也产主了巨大的影响,唤醒他严肃地重估自己过去的生活立场,形成新的道德观念.谢尔盖的生活在他死后仍在延续.他不仅活在他自己孩子的心灵上,而且也活在曾与他并肩劳动过的,亲身体验到他个性魅力的人中间.谢尔盖走后,不论是瓦丽娅,还是维克多,都不可能是先前的样子了.谢尔盖的品行使维克多认识到人真正感情的现实价值,使他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瓦丽娅走出封闭的生活,回归到劳动集体,力求成为谢尔盖希望她成为的人.瓦丽娅已意识到进入建设者友好团结的集体不仅是纪念心爱的人的责任,而且也是自己精神发晨道路上的自然步伐.瓦丽娅的转变展示出强烈的爱情与崇高的友谊是一种神奇的力量.爱情与友谊催人觉醒,使人变得前后判若两人.剧本的艺术新意在于作者充分利用戏剧的假定性,扩大戏剧的时间、空间.给人以逼真感.剧本创作冲破传统,不用幕,以独特的集合主人公的寓意形象,把整本戏串起来.通过他把作品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表现得栩栩如主.集合主人公——歌队,他不是一个角色,但他在剧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指挥戏剧,深入主人公生活,诉清人物的良心,询问所发生的事情的深刻意义,分担主人公的优愁.作者曾说过:"歌队不是舞台的点缀,不是导演的代言人,而是舞台的灵魂,"(《文学问题》1960年No.10).阿尔布卓夫功于语言,笔调抒情,表现细腻、风趣.整个剧本写得优美、通俗,但不粗俗.
(梁爱菊)
瓦·谢·格罗斯曼生存与命运(1961写成1988发表)

当前:第6/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