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8/34页


对质;莫斯科开始在反个人迷信,而那是针对斯大林的.卢萨诺夫听后,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在医院的花园里,科斯托格洛托夫遇到了病友舒路宾.舒路宾是个共产党员,而且学有专长.三十年代的大清洗殃及了他所在的农业科学院,许多人被捕.为了自己和妻儿,他违心地承认错误,与被捕者划清界线.在这样于时,他的灵魂是不安宁的.在临上手术台前,他向科斯托格洛托夫倾诉了自己由衷的悔恨.这一年的春天,报上不断出现一些新的信息,如斯大林去世两周年纪念日,报上无动于衷,又如贝利亚下台,最高法院人事全部更新..科斯托格洛托夫已经感觉到命运的叩门声已在他的头顶响起.科斯托格洛托夫康复出院了.此时,他与薇拉医生的关系已经发展到相当微妙的地步.薇拉给了他自己家的地扯,但科斯托格洛托夫最终还是决定不去扰乱她的生活.他在坐火车返回流放地前,去了城里的一家百货商店,可是几次都遇到尴尬的场面.当他听到有人询问有没有某种领子号码的衬衫时,他的反应竟是"好象被人用锉刀同时在左右两侧狠狠地挫了一刀",与劳动营中艰辛的生活相比,那"纤尘不染的小子"竟然"记得自己领子的号码"?!而后,他受病友之托去了动物园,然而举目所见均引起他与众不同的反应:看到一动不动的山羊,想到的是"具备这等性格不愁经不起人生的波折";看到关在栅栏里的熊,觉得"按熊的尺度来衡量,这只能算是隔离室";看到一份公告上写着有人将烟末子撒入猕猴的眼睛,感到的是"仿佛烟未子是撒在他的眼睛里!究竟为什么?!..平白无故?"生活的大门已重新打开,然而重返生活对于抖斯托格洛托夫来说并不是轻松的事.
作品鉴赏揭示极左路线对人性的深度摧残是《癌病房》的首要着眼点.小说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是一个被抛出了正常的生活轨道的人物,小说有意识地将这样一个人物置于30——40年代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和50年代初那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氛围中,揭示不正常的生活造成的心灵扭曲.这一点在科斯托格洛托夫重返生活时的心理矛盾中表现得最明显.作为一个极左路线的无辜受害者,在失去了青春、爱情和事业,在多年被迫低头、丧失自由之后,"解冻"的每一丝迹象都使他欣喜若狂.他是那么地渴望重返生活,那么地渴望回到梦牵魂绕的故乡.然而对他来说,重返生活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受伤的心灵会被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现象所刺痛,并激起病态的强烈反应.作者真实地写出了主人公在经过炼狱般的磨难后重返生活时的特殊心态,写出了他力图驱散而又无力驱散的内心阴影,从而有力地渴示了肃反扩大化和劳动营中的异化劳动对人性的摧残.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有过各自不同的命运浮沉,并带着各自的心灵重载.一种是为个人迷信和错误路线推波助澜的人,如卢萨诺夫.他曾经味着良心打击迫害他人.他很清楚,他的地位、特权、乃至灵魂,都是与这条路线紧系在一起的.因此,卢萨诺夫对劣迹败露、惩罚难逃的恐惧几乎超过了肿瘤对他的打击.一种是错误路线的盲从者和个人偶像的盲目崇拜者,如瓦吉姆和他的父亲.这样的人也在时代风云的变幻中品尝到了人生的苦酒.还有一种是错误路线横行时的清醒者,但他们迫于压力痛苦地保持了沉默,甚至干了违心的事情,如舒路宾.从舒路宾的忏悔中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清醒而又软弱的沉默者在精神上所受到的煎熬之深.《癌病房》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斯大林个人迷信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的充满政论色彩的严峻审视.首先是肃反扩大化问题.小说通过科斯托格洛托夫和他的同学、罗季切夫和古宗、叶丽扎蔽塔一家以及其他许多事例说明肃反扩大化的严重后果,它涉及面广,时间又
长,给苏联社会造成极大的创伤,留下了浓重的阴影.其次是知识分子问题.小说中对医生阶层描写较多.在"左"的干扰下,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中往往首当其冲,不少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如小说中的奥列宪科夫医生.还有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心情舒畅地工作,如董佐娃医生就是因为超负荷的运转和不被理解的痛苦,身体过早地垮了下来.此外是人治代替法制问题,只要是权威者的意见就不得更改.法制不健全为品质恶劣者为非作歹创造了条件.卢萨诺夫等人就利用手中控制的档案随心所欲地操纵人们的命运.小说中还触及了民族政策问题、劳改营中的人道主义问题、文艺政策问题、官僚主义问题、不正之风问题、信仰危机问题、纠"左"的阻力问题等等.就上述两个方面来看,《癌病房》显然有着不可否认的价值.当然,这部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小说在激烈地抨击个人迷信和揭露社会阴暗面时,有时界限不清,分寸失当.小说还不适当地推崇了错误的人生哲学.《癌病房》是一部结构严谨的社会心理小说.它不注重叙述故事情节,而把主要笔墨用于对人物心灵震颤的描摹上.在浓缩的时空和独特的观察点上,小说准确而又细腻地显示了不同阶层的人物的强烈的情绪波动,并以此揭示人物的性格、时代的氛围和历史的阴影.小说以近距离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大胆地触及敏感的政治问题引起读者注意.作者在有限的场景中展示了广阔的历史背景,并且在主人公身上赋予了某种自传因素,这就为作者在小说中"抒一已之情,辩兴亡之理"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小说带上了鲜明的政论色彩和较强的辩析力量.
(陈建华)
格·莫·马尔科夫西伯利亚(1909—1973)
作者简介格奥尔基·莫克耶维奇·马尔科夫(1911—)当代苏联作家、社会活动家.出身于西伯利亚托木斯克一个猎人家庭.1930—32年就读于国立托木斯克大学.1927年起在托木斯克州做共青团工作.1931年起在新西伯利亚和鄂木斯克的报纸、杂志编辑部任编辑.卫国战争期间应征入伍.1956年任苏联作协理事会书记,1963年起任俄罗斯联邦作协莫斯科分会第一书记,1965年起汪俄罗斯联邦作协理事会书记,1971年7月起升任第一书记,1986年为作协主席.曾任苏共中央检察委员会委员、苏共中央委员会委员.1974年和1984年两次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曾获两枚列宁勋章和劳动红旗勋章.马尔科夫从1936年起开始发表作品.他的历史长篇小说《斯特罗戈夫一家》(2卷,1939—1949,1952年获斯大林奖金)描写西伯利亚人民为夺取苏维埃政权而进行的斗争以及最初阶段的社会主义改造,长篇小说《大地的精华》(2卷,1954—1960)描写改造西伯利亚的科学家和党的工作者;长篇小说《父与子》(2卷,1963—1964)反映了几代苏联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的斗争:长篇历史小说《西伯利亚》(2卷,1969—1973,1976年获列宁奖金)再现了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十月革命前夕的历史事件;长篇小说《面向未来》(3卷,1981—1984)反映了苏联现代生活.此外,还著有中篇小说《步兵》(1947—1948)、《辛冈上空之鹰》(1967)、《伊凡·叶戈雷奇的土地》(1974)、《遗书》(1975),短篇小说和待写集《寄往马列耶夫卡的信》(1952);文集《列夫·托尔斯泰和我们的时代》(1960)、《现代性与文学》(1963)、《生活,文学·作家》(1971)、《生活的前程,作家的劳动》(1978)、以及《我的部队生涯·往事近记》(1979)等作品.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内容概要深秋时节,戈列希欣纳村的头号财主叶皮凡正为儿子尼基福尔操办婚事.正当婚礼闹得红火的时候,几名警察和村警闯进门来,命令立即停办婚礼.不论男女,一律出动去抓一个逃犯.在河边树丛中,新娘波丽娅意外地发现了逃犯,她不忍心让他受到非人的折磨,悄悄让他躲进河湾地窖里.几天后,波丽娅的父亲——地下工作者戈尔比亚科夫医生收到了一封纳雷姆党中心的来信,信中通知说出逃者是阿基莫夫,他将前赴斯德哥尔摩去加强瑞典社会民主党布尔什维克的活动,并执行一项特别任务,来信让他务必全力以赴保证出逃成功.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条胡同里住着一位名叫利哈乔夫的俄国老教授,他是阿基莫夫的姨夫.利哈乔夫毕生人事开发西伯利亚的研究工作,足迹遍及西伯利西,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同情学生的反政府游行示威,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于是党组织安排他从彼得堡来到斯德哥尔摩.他在病危之际,渴望见到阿基莫夫,以便把资料交给他.而外国大亨们电对教授的科研成果垂涎三尺,他们收买暗探接近利哈乔夫,以期有一天窃取他的宝贵资料.阿基莫夫就是奉命去瑞典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此时,纳雷姆警方正计划进行一系列围捕,为了阿基莫夫的安全,戈尔比亚科夫派他的岳父——经验丰富的猎人费多特老爹把阿基莫夫转移到了泰加林.林中的生活虽然寂寞,然而阿基莫夫却在费多特老爹的帮助下了解到了许多林中奥秘.与此同时,卡佳受党组织委托带着阿基莫夫的护照和路费从彼得堡来到了托木斯克,住在联络点纳西莫维奇裁缝家.在接船的时候,她没能接到阿基莫夫,却被一个暗探认了出来,幸亏她及时逃脱.她只好随玛莎转移到
卢基杨诺夫卡付.在玛莎家的一张照片上她惊奇地看到了她心中的恋人阿基莫夫和利哈乔夫教授.原来他们在西伯利亚考察明间,玛莎的父亲卢基扬诺夫曾做过池们的向导.在一次村民大会上,她与一社会革命党分子针锋相对,向讨民们宣传了真理,戳穿了此人妄图欺骗村民的阴谋,而她自己却被村警关了禁闭.卢基扬诺夫派小伙子佩季卡设法救出了卡佳.逃出禁闭室后,卡佳几经周折,终于又回到了纳西莫维奇家.
一心只想发财的叶皮凡要儿媳波丽娅跟他一起出趟远门.波丽娅出门之前回家看望了父亲.得知波丽娅要出门的消息,深爱女儿的戈尔比亚科夫极为担忧,他担心波丽娅会由于贪图享乐而在富贵之家毁掉自己的一生.他完全可以过问这件事,叶皮凡是会让步的,然而如果他大吵大嚷,势必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这对保证阿基莫夫的安全,使他得以继续逃亡汲为不利,权衡利弊,戈尔比亚科夫还是让波丽娅去了.
叶皮凡把波丽娅带到了密林空地一幢大房子里,迎接他们的是三个阉人.叶皮凡交给波丽娅一个帐本,让她好好看看.从这个帐本里波丽娅看到叶皮凡是如何靠掠夺当地村民的财富发财的,她顿时对叶皮凡了产生痛恨,她万万没有想到她的公公竞是一个奸商.一天夜里,她听到隔壁房间里叶皮凡和3个阉人正跟另一个人高声谈话,原来他们正进行一项交易.那个人叫洛帕特金,他捕到了"鱼坑"中的鱼,叶皮,凡他们要他把"鱼坑"的位置告诉他们,因为"鱼坑"是个大聚宝盆,"鱼坑"里有数不清的珍贵红鱼,它能使穷人摆脱贫因,按照规矩,谁发现了"鱼坑",应该先告诉全村人,然后全村一起出动起鱼.而叶皮凡他们为了个人发财,想私下起鱼.波丽娅为他感到耻辱,便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当地一个村民,使叶皮凡等人的阴谋没有得逞.波丽娅回家看望父亲,戈尔比亚科夫让她去完成一件重要的任务.党委会决定让阿基莫夫继续逃走.事情紧急,戈尔比亚科夫只好让波丽娅到泰加林去接阿基莫夫,波丽娅到此时才明白她父亲是个地下党.接受任务后,波丽娅撑滑雪板来到泰加林,把阿基莫夫接到奇加拉村.阿基莫大辗转来到斯捷帕哈高地,新向寻将会来此接应.阿基莫夫没想到新向寻竟会是卢基杨诺夫,从他口中阿基莫夫得知他保存着利哈乔夫遗忘在林中的一些极其珍贵的资料,就决定把它们带走.在林中小屋,阿基莫夫与卡佳意外相逢,两人心中顿时燃烧起深藏在心中的爱情之火.相会是短暂的,然而却是幸福的.告别了卡佳和同志们,阿基莫夫带着资料登上了西伯利亚特别快车.途中,他被人发现了,幸亏他及时跳上一趟开往莫斯科的列车才免遭逮捕的危险.阿基莫夫在莫斯科只呆了几个小时就又出发了.然而在即将离开祖国的最后几分钟,他又被暗探盯上了.万不得已,他只好决定立即上船,但利哈乔夫的资料却不幸落入晴探手中.阿基莫夫终于抵达斯德哥尔摩,然而两星期前,利哈乔夫教授已回到了彼得堡,回国后3天就去世了.在利哈乔夫住所,阿基莫夫读到了教授的《西伯利亚(导论)》一书的草稿,它是教授毕生研究和探索的结晶.此刻,阿基莫夫还不知道,在他的祖国俄国,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开始..
作品鉴赏《西伯利亚》是苏联70年代重要的文学作品.小说以西伯利亚为背景,以阿基莫夫的出逃为主要情节线索,展示了十月革命前夕西伯利亚人民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前途,从而揭示了一个主题:要开发西伯利亚,要使西伯利亚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靠科学,而科学只有被掌握在人民手中,才能真正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这样巨大的任
务只宫一种力量才能够担负得起,这就是布尔什维克党,因为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土壤中.小说自始至终贯串着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艺术形象,这便是西伯利亚大地.作家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西伯利亚鄂毕河和叶尼塞河流域的秀丽山川的瑰丽图画,那广褒的土地和白雪皑皑的茂密森林无边无垠、神秘莫测,看起来单调乏味,实际上却孕育着骚动不安、日益不息的多彩生活.然而作家描写西伯利亚恢宏的气势并非为了掩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而是为了更突出地表现西伯利亚英雄儿女的命运和前途,衬托了为争取人民幸福而勇于奉献自我的布尔什维克党和高尚品德.小说的故事是围绕着两个主要形象——革命者阿基莫夫和科学家利哈乔夫展开的.作为一个革命者,阿基莫夫有着坚定的信念、刚强的性格,正是对时代的重大事件——革命所抱的坚定宗旨构成了阿基莫夫的性格核心,化作他的激情;作为一个未来时代的建设者,他对西伯利亚森林的奥秘充满了求知的欲望;而作为一个人,他又不乏普通人的感情,他对卡佳的爱情是真挚而炽烈的.如果说阿基莫夫是革命者的典型,那么利哈乔夫就是先进民主科学的代表.他是位有才能的地质学家,他毕生献身科学事业,洽学严谨,虽然他对革命还不太理解,但他同情革命事业,并在事实的启示下逐渐认识到在沙皇制度下科学不可能为人民服务、西伯利亚的无尽宝藏不可能成为人民的财富、他的科学为人民的理想也不可能变成现实,于是他越来越倾向阿基莫夫和他的革命战友.小说结构中阿基莫夫和利哈乔夫正如一种伟大的改造力量的两股源泉互相作用,越来越接近,最终汇合在一起.此外,小说还塑造了在磨难中锻炼成长的卡佳等其他革命者的形象,刻画了一群各具个性的西伯利亚人民的典型人物形象:心地善良的波丽娅;对森林了如指掌的老猎人费多特;忠于革命、充满智慧、老成持重的卢基扬诺夫、小说对他们是歌颂赞美的,小说通过他们反映了西伯利亚人民的觉醒、成长、走向革命的艰难历程,表现了进步知识分子与革命和人民之间的必然联系.与此相反,小说对贪婪成性的财主叶皮凡和软弱无能的尼基福尔等人则竭尽讽刺挖苦之词.小说运用具体的历史主义反映了革命发展中的生活.这种写作手法与深刻剖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结合在一起,使作品获得了真实可信的效果.小说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无疑是成功的.小说人物众多,但作者抓住各个人物的本质特点,往往仅用几笔就勾勒出不同人物的鲜明形象,树立起一座形态各异、性格各不相同的群体雕像.小说的叙述形式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结构,以阿基莫夫和利哈乔夫这两代人和革命的关系为主调,以卡佳等人协助阿基莫夫出逃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副调,以西伯利亚的壮美景色为背景,奏出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西伯利亚人民革命斗争的交响曲,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王永)
钦·艾特玛托夫白轮船(1970)
作者简介钦吉斯·艾特玛托夫(1928—)苏联吉尔吉斯作家,同时用吉尔吉斯文和俄文写作.童年时祖母讲述的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哺育了未来的作家.从小与俄罗斯邻居相处,在俄罗斯学校读书使艾特玛托夫熟练掌握俄语.父亲早年在江布尔市做工,后来成了尔分吉斯第一代苏共党员,担任过高级领导职务.1937年父亲惨遭镇压.故乡舍克尔村以古老的传统接待了蒙受不白之冤的寡妇孤儿,给他们多方面的照顾,卫国战争爆发艾特玛托夫被迫辍学,年仅14岁就担起村苏维埃秘书的重担.多年工作以后又继续学习,1953年毕业于吉尔吉斯农学院.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不少短篇、中篇小说和特写,如《阿希姆》(1953)、《面对面》(1957)等.1958年发表描写吉尔吉斯大草原生活的中篇小说《查密利推》.这部优美的爱的赞歌使他在国内外一举成名,连同《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1961)、《骆驼眼》(1962)、《第一应教师》(1962)等中篇小说,组成了一部歌颂爱情、友谊和献身精神的小说集《草原和群山的故事》(1962),于1963年获列宁奖金.此后陆续发丧《母亲—大地》(1963)、《别了,古里萨雷!》(1966).1970年发表中篇小说《白轮船》后,在创作手法上有显著更新.短篇小说《花狗崖》(1977)、长篇小说《一日长千百年》(1980)、《断头台》(1986)等采用神话、传说、科幻与现实交融的手法,加深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哲理思考,同时提出尖锐的现实问题,引起广大读者关注.作品译成90多种文学.艾特玛托夫的创作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浪漫主义的激清、严峻的哲理思考赢得读者,而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抒情色彩使他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
内容概要《白轮船》作者称它为仿童话.主人公是一个没有姓名的7岁男孩.他有两个故事,一个是他自己的,另一个是外公讲的.男孩的父母亲离了婚,母亲在城里当工人,有了新家和子女,父亲在伊塞克库尔湖上的轮船上工作,也有新家和子女.男孩非常想念父亲,常常幻想自己能变成人鱼,游到伊塞克库尔湖中,等父亲的白轮船经过时,爬上船与父亲相会.他和外公一起住在湖边的一个护林所里,护林员阿洛斯古尔是他的姨父.这是一个专横霸道的土皇帝.他因为妻子不育而百般折磨毒打她,还因此无情剥削虐待岳父莫蒙老人.男孩没有伙伴,他的朋友是一具倍数很大的军用望远镜(外公的奖品)和刚从流动商店买来的一只久久电子书,可是为了这二件宝,他和外公受了多少苦啊!当男孩在卡拉乌尔山顶从望远镜里瞭望周围的美丽景色,幻想着与父亲见面的幸福时,往往忘记了他该照管的牛,而牛这时却自由自在地嚼着外婆晒在院子里的衣物,外婆不是亲的,少不了一顿臭骂.最大的不幸是买了新久久电子书后,男孩被送到5公里外山那边的学校去读书,莫蒙老头为了准时送接外孙不断受到阿洛斯古尔的训斥.到伙天土皇帝在外面吃喝阮乐欠下的债该偿还了,他就违法私砍百年大树.一天莫蒙帮他从山上运原木下来,冒着生命危险,搞得筋疲力竭,赶到一条溪边时已经很晚,莫拳心痛外孙,不顾一切地扔下原木,骑马赶去接男孩.等他们回到家,赶上阿洛斯占尔又兽性大发,痛打妻子,他见到莫蒙就大吼大叫,"现在这儿不需要你,我把你从护林所解雇了.你滚吧,要到哪儿就到哪儿!"男孩气得透不过气来,拚命跑开,到他心爱的石头——"坦克"、"狼"、"马鞍"、"躺着的骆驼"旁边伤心地嚎啕大哭起来.等他平静后抬起头忽然看到对岸
水边站着三只鹿.为首的一只是胸部发达强壮的公鹿,中间一只无角的幼鹿,后面一只是头上长着精细多枝的角、腰部发达的白色母鹿,十分美丽,完全象外公讲的长角鹿母一样.难道外公的故事真的变成现实了?故事是这样的:在很古很古以前,在宽阔、寒冷的爱耐塞河边住着一个吉尔吉斯民族.当他们为自己的老首领送葬的时候,一大帮敌军,出其不意地把深陷在悲痛里的吉尔吉斯人围困在宿营地,以突然袭击方式把手无寸铁的吉尔吉斯人挨个儿杀死,为的是没有人能记得这一暴行.一场灾难过去后,两个淘气孩子从森林里回来,发现整个民族被消灭了,帐篷燃烧着,他们失去了一切亲人,也面临着生命危险.长角鹿母的一对双生子被人打死,它决定收养这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就把他们从敌人手中救出来带走,一直带到伊塞克库尔.长角鹿母一直保护着他们.多少年过去了二个孩子长大成人,结了婚,有了孩子.鹿母给他们的头生孩子送来带银铃的白桦摇篮.这就是布古族的祖先.布古族一直尊敬鹿母,以鹿角做为布古族标记.后来有一个非常非常富有的布古人死了,他的继承者们想把丧宴办得尽量豪华,想让他们的名望传遍天下,他们想在父亲坟上安置一对鹿角.于是派了猎人打死鹿砍下角,安放在坟墓上.从此长角鹿遭殃了,甚至出现了专猎鹿角为主的布古人.这个故事外公讲了不知多少遍,男孩自己也会讲了.当别盖依姨妈挨打、受侮辱时,他就在内心祈求长角鹿母给姨妈送来桦木摇篮.他和外公一直盼着鹿母能在他们的森林出现.现在奇迹来了,而更大的不幸也随之降临,外公为了接他而受到被解雇的威胁,外婆逼着外公向阿洛斯古尔求饶,继续去运原木.三只美丽的鹿让阿洛斯古尔这些贪婪者撞上了,他们打死了长角鹿母,大摆"鹿肉宴".男孩在夜里发现家里人都疯狂地为"鹿肉宴"忙碌着:从不醉酒的外公醉酗酗地侥着火,被打得眼青鼻肿的咦妈浓装艳抹地欢腾着,而阿洛斯古尔凶残地用斧头劈开鹿头,撕折鹿角.男孩一个人躺在这一堆狂人中间,听着他们吃喝、讲醉话.他痛苦、恶心,在绝望中想着种种报复的办法.在这个世界上现在只剩下一个人可以信赖,他就是那个穿着水手服的复员军人,勇敢的司机库鲁别克.他在一个暴风雪的夜里带了一队司机在外公家度过一晚.他告诉了男孩那么多真理.男孩在想象中看到库鲁别克接到他的召唤立即驾着卡车飞驰而来.把冲锋枪顶住阿洛斯古尔的太阳穴.阿洛斯古尔浑身发抖,扑倒在地求饶.他平时的霸道劲一点影子也不剩,成了可怜的、微不足道的胆小鬼!男孩建议不值得打死他,让他永远离开护林所.库鲁别克同意,并对他说了最后一句话:"你永远不会有孩子.你是个凶恶的、没出息的人!"阿洛斯古尔头也不回地跑了.库鲁别克又对其他面带愧色的人说:"你们怎么能跟这种人一起生活?你们真不害臊!"然而,一阵实然爆发的狂笑把男孩从他的正义审判中拉了回来.他听到护林工谢大赫玛脱正在得意洋洋地夸口他如何恐吓莫蒙老头,逼他亲手打死了长角鹿母.男孩再也忍受不了,从床上爬起走出屋子,他呻吟着、哭着,反复说"我还是变成鱼好."就这样,他走到河边,迈步跨进了水里.到了水深流急的地方,他被冲倒了.他在激流中挣扎着,顺水流去,逐渐闭住了气,冻僵了.而从院子里传出了醉鬼们的歌声、叫声."你已经听不见这只歌.你游走了,我的小兄弟,游到自己的童话中去了."
作品鉴赏《白轮船》是艾特玛托夫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从内容方面看,作家从现实描绘向道德探索和哲理思考过渡;从文体方面看,它标志着作家从中短小说的写作向长篇小说的过渡;从创作手法看,它标志着作家的一次
自我超越:叙述方式灵活多变,内、外视点交叉,叙事抒情溶为一体,特别是在现实基础上大量插入假定性因素:传说、幻想、童话,而在孩子的心灵世界中它们是完全有机的整体.小说提出了古老的永恒主题:善与恶的斗争.但却以崭新的角度,从一个刚满七岁、童心未变的男孩的眼光来观察以阿洛斯古尔为代表的"大人"世界中的恶.而界定善恶的标准是如何对待大自然——人类的母亲.长角鹿母的传说正是为了加深作品的哲理内涵.
男孩视鹿母为圣礼,衷心爱护它,宁死不与恶势力妥协.莫蒙相信鹿母是吉尔吉斯人的祖先,却属服于恶势力,亲手射死鹿母,大吃鹿肉,从此失去了做人的信念.阿洛斯古尔身为护林员却乱砍树木,破坏资源,灭绝生物.当人类背叛大自然,与大自然为敌时他们自己也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和良心的谴责.小说的结构布局极为巧妙.从一件最平常的莫蒙给外孙买久久电子书开始.通过孩子奔走相告、稚气地向大人们炫耀他的新礼物,而使三座院子里为人物一个个亮相.然后孩子带着新久久电子书,用望远镜观看四周景物,伊塞克库尔湖,湖上出现的白轮船引出他心中的童话——变成人鱼的他游上船去与父亲相会.而买久久电子书上学校,还引出了莫蒙与阿洛斯古尔的矛盾冲突,进一步介绍了三家人的相互关系.同样,由七岁的孩子思考善与恶的问题,却能既朴实又深刻:"为什么人们这样生活着呢?为什么有的人凶恶,有的人善良?为什么有的人幸福,有的人不幸?为什么有的人大家都怕,有的人谁也不怕?为什么有的人有孩子,有的人没有?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不发工资给另外的人?大概,最好的人就是那些拿最大工资的人吧!外公工资拿得少,所以大家都欺侮他."作家对他的小主人公寄托了深深的爱,孩子的悲剧结局,使作家感情升华,他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面对小主人公说话了:"我现在只能够说一点——你否定了你那孩子的心灵不能与之和解的东西.而这一点就是我的安慰.你短暂的一生,就象闪电,亮了一下,就熄灭了.但闪电是能够照亮天空的.而天空是永恒的.这也是我的安慰.我的安慰还在于:在人的身上存在着童心,就好象种子里有胚胎一样,——没有胚胎,种子是不能生长的.不管世界上有什么在等待我们,只要有人出生和死去,真理将永远存在.."《白轮船》发表后却遭到评论界的指责,说艾特玛托夫有悲观主义情绪,作品结尾太悲惨,没有给人留下一线希望.以至作家不得不在《几点说明》中对《白轮船》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方法进行阐述.直到小说改编为电影时,库鲁别克的形象加强以后,才得到官方认可,授予1976年第9届苏联电影节大奖.与人合写的同名电影剧本,获1977年苏联国家奖.
(倪蕊琴)
瓦·弗·贝科夫索特尼科夫(1870)
作者简介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贝科夫(1924—),苏联白俄罗斯作家.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委.《民族友谊》杂志编委.白俄罗斯人民作家(1980)、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84).生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乌沙奇区的农民家庭.曾在维捷市斯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雕塑,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辍学,参加卫国战争,担任过中尉排长.1956年进《德罗德诺真理报》社当编辑.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多为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1960年发表战争题材中篇小说《鹤唳》引起文坛重视.1962年中篇小说《第三颗信号弹》(获1964年白俄罗斯国家奖金)问世,成为"战壕真实派"代表作家之一.此后一直坚持用中篇小说的形式,进行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作有《陷阱》(1964).《阿尔卑斯山颂歌》(1964)、《死者不痛苦》(1960、《前线笔记》(1966)、《跑步冲锋》(又名《该死的高地》1968)、《克鲁格良桥》(1969)、《索特尼科夫》(1970)、《方尖碑》(1973)、《活到黎明》(1973、与《方尖碑》同获1974年苏联国家奖金)、《狼群》(1975)、《他的营》(1976,与《狼群》同获1978年白俄罗斯国家奖金)、《一去不返》(1978)、《灾难为标志》(1982,获1986年列宁奖金)、《采石场》(1986)、《在雾中》(1987).这些作品,贝科夫都通过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那复合多变的旋律,突出一个音符,加以强化,来揭示主人公复杂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内涵.如果说60年代的作品有些还表现出"非英雄化"的倾向,那么70年代的作品中,人性、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都得到了应有的张扬,而83年代的作品,作家的视野更向战前和战后的生活延伸,进行更深层的挖掘.1990年,作家又创作了一部以三四十年代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中篇《围捕》,引起评论界的注目.
内容概要二月寒冬的一个夜晚,游击队员雷巴克和索特尼科夫行走在森柞里遍地积雪的道路上.他们的支队被敌人压进了戈列雷沼泽地,处境困难.他们奉命出来给支队找给养.两小时前差一点遇上德国鬼子,拐进森林后又迷了路,耽误了时间.现在正赶到库利加耶夫村去.索特尼科夫不断咳嗽、喘气,步履蹒跚,他在感冒发烧.他原可以不来,但他"不拒绝别人拒绝的事",还是和雷巴克一起出发了.现在他感到体力不支,但仍然坚持着.到了库利加耶夫村,看到的只是被德国鬼子焚毁的一片废墟,只好另找村子.田野上寒风刺骨,比森林里冷多了.索特尼科夫头晕眼花,害怕成为别人的负担.他原先在部队是炮兵连长,战前师范学院专科毕业后在学校工作.雷巴克原是步兵连司务长,只读到五年级.他们俩最近才接近起来.突然传来了吆喝声和枪声,说明前面有德国人或警察,于是他们又从路上拐弯,在雪地上向灌木丛走去.索特尼科夫对这一带不熟悉;各方面都依靠雷巴克.雷巴克跨着大步,走在前面,索特尼科夫落在后面,冷得缩成一团,脑袋嗡嗡直响,有时会出现过去经历的事情,他忘不了第一次战斗的场面.当时他属于最强大的炮兵军团,他们从斯洛尼姆向东方出发,跋涉了十二昼夜,在渡过列别津河的时候,遭到敌人炮火伏击,几乎全军覆灭,他虽然击毁了三辆坦克,但和幸存者一样,却当了俘虏..他们到了利亚西内村,闯到了村长家里.村长彼得·卡昌是个倔强、善良的老人,家里只有一个老伴,儿子在炮兵部队,现杳无音讯.他是应乡亲们和原区委书记的要求才当村长的.雷巴克和索特尼科夫不了解内情,误以为他为德国人效劳.雷巴克威胁说要枪
毙他,只是从他那里拿到一只羊胴后才放过了他.在归途中他们遇到了警察.雷巴克撒腿就跑,翻过山岗,向灌木丛奔去.索特尼科夫因身子虚弱,跌倒在斜坡上.当他站起来,向下跑去时,他腿上中弹,倒在雪地里.警察向他走来.索特尼科夫忍着伤痛,向他们开枪.在对射中,索特尼科夫自己也不知道已击毙一名警察,警察停止了追捕.雷巴克当时已到达灌木丛.枪声使他意识到索特尼科夫在掩护他,处填危险,这种情况下自己走掉是丑恶行为,于是便跑回去找索特尼科夫.负了伤的索特尼科夫在雷巴克的帮助下艰难地走着.当他们找到路时,已临近拂晓.天亮时,他们到了波社比依村的杰姆奇哈家,偶然路过这里的警察发现了他们.他们和杰姆奇哈都被捕了.在去警察局的路上,索特尼科夫为雷巴克和杰姆奇哈的被捕而感到深重的罪责,而雪巴克则埋怨自己不谨慎,原来克制着的对索特尼科夫的不满情绪涌上心头,都因为他的缘故才落到敌人手里,现在一切都完了,但他还想活下去,要寻找机会逃跑.到警察局后,警察局督察波尔特诺夫审讯了索特尼科夫,要他交待出部队的番号、驻地,他们的任务,在什么地方受伤等等.索特尼科夫拒绝回答,只关心无辜的杰姆奇哈的命运,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被拉去用刑.雷巴克在审讯时很害怕,回答了提出的问题,只是问及部队领导人姓名和驻地时才撒了谎.审讯结束时,波尔特诺夫表示,只要他不撒谎,就保全他的性命,让他当警察,为德国效劳.雷巴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觉得有了靠山,感到愉快.回到牢房后,他见到受刑后的索特尼科夫躺在干草上,处于昏迷状态.他突然想到,如果索特尼科夫死了,他说什么都可以,会赢得时间.索特尼科夫醒来后,和他谈起审讯情况.雷巴克要索特尼科夫统一口径,虚与委蛇,避免直接冲突,否则会有危险.索特尼科夫告诉他,他什么也没说,并警告雷巴克,他要"和他们做一笔交易"决不会有结果,只会沾污红军的荣誉.彼得·卡昌因为没有向警方报告游击队员的行迹也已被捕,和他们关在一起.他被提审,回到牢房时已经傍晚了.后来又关进了一个犹太小姑娘巴霞和杰姆奇哈.警察说,这一屋子人明天早晨都将处决.索特尼科夫听着彼得和杰姆奇哈的谈话,心头感到沉重:他了解了彼得当村长的真相;他原以为杰姆奇哈会骂他们几句,可是她却把满腔怒火发泄到德国人和警察身上,他错怪了他们.半夜里,雷巴克和索特尼科夫醒了.巴霞正在和彼得、杰姆奇哈讲她悲惨的遭遇.雷巴克对巴霞的遭遇已不感兴趣,他面对明天的死亡,只觉得审讯时没有立刻答应当警察是个错误,他不能白白送命.索特尼科夫想的是要积聚起最后的力量,体面地迎接死神.他视死如归,因而保持了一种绝对独立自主的精神,什么也不怕.他决定,把一切都揽在自己身上,他明天要对督察说,他是来侦察的,负有任务,打死了警察,是红军指挥员等等.他要用自己的牺牲挽枚别人.黎明时分,五个人被带出去行刑.索特尼科夫在院子里看到一个像局长打扮的人,便对他说了他昨夜想好的话.局长不感兴趣,还是命令将他带走.雪巴克一见到波尔特诺夫,立即表示同意当警察,他得救了.索特尼科夫轻轻喊了一声"卑鄙家伙!"他伤心透了.他没有料到雷巴克会这样.雷巴克似乎不是背扳者,也不像胆小鬼.他只是为了逃命,自私自利,这和背叛行为只有一步之差..四个人被处绞刑,索特尼科夫还是由他抉上绞架的.雷巴克活了下来,刹那间闪过了他犯了罪的念头,心里一团乱麻,死里逃主的欢乐蒙上了阴暗,他想逃之夭夭.他看到了街道两边的人投来憎恨的目光.他现在成了大家的敌人.他的生命真正结束了.到了警察局,他走进厕所,决心上吊
自杀,结果发现皮带没有了——进牢房时已被警察取走,昨天他把当警察看成一条生路,今天却变成奇耻大辱.外面有人催他去见局长,他急忙走出来,局长已在等他了..
作品鉴赏《索特尼科夫》是贝科夫的代表作之一,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他后期创作的特点——人物的心理刻画与道德探索相结合.在小说中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塑造了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索特尼科夫被捕以后,面对死亡,首先考虑的是别人的安危,他千方百计保护杰姆奇哈、彼得、雷巴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以挽救他们的生命,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警告雷巴克不要与敌人做"交易",以免沾污红军战士的荣誉,他从容就义,认为他的死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正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仰使他保持了绝对独立的精神,充分显示出他生命的价值.与他相对立的是雷巴克.他被捕以后,求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他原想投机取巧,摆脱敌人,但事与愿违;只要活命的自私想法使他对别人命运采取冷漠态度,最终导致他成为祖国的叛徒,敌人的帮凶.当他意识到自己己陷于困境,他的生命也就真正终结,于是他求死不能,只得沿着罪恶的道路滑下去..作者通过索特尼科夫与雷巴克的对比,充分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无视任何原则,是德论丧意味着背叛,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舍己忘我的精神才是生命力量的源泉,才能使生命闪现出令人目眩的光辉.与道德探素紧密联系着的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描绘和剖析.两个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反映了道德主题的深化.以雷巴克为例.在作者笔下,雷巴克是个普通战士,既非天使,也不是恶魔,更非生采就是叛徒.当他还没有丧失起码的道德准则和责任感的时候,他能够关心和帮助索特尼科夫,甚至觉得自己一人逃跑可耻,返回去寻找负了伤的索特尼科夫.但在生死考验面前,个人主义占了上风,他的情绪也随之变化,他开始埋怨索特尼科夫连累了他,甚至暗中希望经受酷刑之后的索特尼科夫死去,以便他自由行动.强烈的求生欲望彻底毁掉了他仅存的道德观念,他同意当警察,这时他尚存侥幸心理,希望能摆脱敌人.他参加行刑以后,似乎觉得有一点错误,但竭力为自己辩护,只是看到人们投来憎恨的目光,才最终理解他已成为大家的敌人,觉得他的生命已经彻底结束.雷巴克的心理变化过程清楚地表明,自私自利导致道德沦丧,这和背叛行为只有一步之差,反映出一个普通人堕落的全过程.《索特尼科夫》作为中篇小说,情节极为简单,但却孕育着尖锐的矛盾冲突.作者把主人公放在非同寻常的境遇里,逼使他们作出道德上的决择,使矛盾发展进入高潮,充分显现出主人公的道德面貌和精神品格.在小说中,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卫国战争,只是以卫国战争为背景,但作者成功地运用人物回忆、插叙等手法,以及为数不多的场面,不仅说明人物心理的社会历史基础,还从侧面表现了卫国战争初期的艰难,苏联人民的英勇斗争、爱国主义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冯增义)
亚·瓦·万比洛夫打野鸭(1970)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瓦莲京诺维奇·万比洛夫(1937—1972)是苏联俄罗斯剧作家,出生于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的库杜里克村.父母都是乡村教师.父亲是市里亚特人.他的家境和低微的社会地位,从小就培养了他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感情,使他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比较清醒,比较富于正义感.1955年万比洛夫在伊尔库茨克大学文史系学习的时候,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直到去世前,他一直在伊尔库茨克地方担任记者、编辑,主要精力用来从事戏剧创作.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他周围的生活.万比洛夫的一生是极富戏剧性的,1972年他泛舟贝加尔湖,不幸落水身亡.他匆匆走完了35年短短的生命历程.但是,他的剧作在他死后所引起的轰动却足以使人们惊奇、疑惑.所以苏联文坛素有"万比洛夫之谜"的说法.他短暂的一生写了5个多幕剧、3个独幕剧、2个戏剧小品.主要作品有:幽默短篇集《凑台》(1961),剧作《窗子朝田野的房子》(1964)、《六月的离别》(1966)、《长子》(1968)、《打野鸭》(1970)、《和天使在一起的二十分钟》(1970)、《密特朗巴什事件》(1971)、《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1972)以及游记《库杜里克漫游记》(1968,于1979年出版).1975年在他出生的小镇库仕里克建立了万比洛夫纪念馆.
内容概要《打野鸭》是万比洛夫的一个三幕剧.剧本的基本情节就是主人公的6段回忆.戏剧发生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里.在新标定型市区住宅楼的一个单元,主人公齐洛夫躺在弹簧床上,床头有张搁电话机的小桌.房内家具很平常,窗台上一只大丝绒猫很显眼,脖子上扎着蝴蝶结,其它东西很乱.这时电话铃响了,齐洛夫勉强醒来,过了好久才从被窝里伸出手去接.这是朋友季玛来的电话,因为下雨,他们打猎计划被耽搁,现在要整装待发.突然齐洛夫摸摸下颔,记起昨天和一些朋友打过架.与此同时,他的那些朋友们正聚在一起,想凑钱给他买花圈,他们要为昨天的打架报复.几个人边走边向托盘里扔硬币,后来他们求一个小男孩给齐洛夫送来追悼他去世的花圈.哀乐声起,乐声越来越响,齐洛夫坐在沙发床上,开始了他一个一个的回忆,在观众面前展现出一幅幅齐洛夫精神堕落的场景.同时相伴的音乐由哀乐变得活泼起来,扣人心弦,还是那同一个旋律,但却是另一种拍子和节奏.整场戏都伴随着这段音乐,人物的出现和他们在这场戏中的谈话都显出讽刺和丑剧的色彩,不过,是一种不无忧郁的讽刺色彩.在这种音乐渲染的气氛里,齐洛夫和几个朋友小聚,他邀请大家去庆贺他的乔迁之喜.于是几个朋友纷纷前来,齐洛夫和妻子加琳娜在忙碌地招待客人.朋友门中齐洛夫的情妇薇拉送来了一只大丝绒公猫;古札可大送了一张长凳;瓦莱丽娅和萨亚宾送了一套打猎用具,这是齐洛夫最喜欢的,因为打猎是他唯一的爱好.齐洛夫的上司古沙克提议为新住宅干杯.在这里能分到房子实在是不容易的,为了一套房子,人们费尽心机地明争暗斗,而齐洛夫呢?他是违背着自己的本性去讨好上司,尽巴结、奉承之能事,得到了这套住房.他的上司看中了齐洛大的情妇薇拉,齐洛夫深知这套房子是他的上司给他弄来的,所以他必须允许他的上司在这里与薇拉相会,齐洛夫的妻子是一个贤慧本份的女性,她表示不同意时,齐洛夫还不得不极力地为他的上司辩护,这一切也是违背了他的良心而又无可奈何的.当客人们纷纷离去的时候,齐洛夫坐在窗台边喝啤酒,突然站起来,并把丝绒猫扔到房间的角落里.齐洛夫对现
实的认识是清醒的.第二个回忆是在机关办事处.描写了他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甚至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是否该在方案上签字.同时这也是对其上司的极大讽刺,因为他明白哪种方案到了上司那里都是一个样.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倒能做点事.不过,我不想,没愿望."第三个回忆是在齐洛夫的家里,他与妻子谈话开始.齐洛夫有一个贤慧的妻子、妻子体贴他、理解他、也希望得到他忠贞热烈的爱恋.而齐洛夫却时常对妻子、家庭非常冷淡.他不愿让家庭来束缚自己.他爱自己的妻子,但不能持久,也不能以此满足.他觉得妻子一个人给予他的欢乐是不够的,他想寻求一种刺激,一种新的感觉,于是和情妇打得火热.当加琳娜说邻居发现了他的不忠行为时,他说妻子应该相信他.他试图回忆6年前他们的恋爱,但他却记不得了,加琳娜痛苦地哭起来.第4个回忆是在技术情报所,他接到了一份父亲病危的电报.齐洛夫已有4年多没探望过父亲了.他总是责怪病危的父亲装病,怕连累自己,不肯去照顾,父子之间的感情已荡然无存.他没有表示出哀伤,想去吃点东西,然后去为父亲送葬.这时伊琳娜来了,伊琳娜是一个中学毕业生,她年幼、单纯.齐洛夫轻易地就骗取了她的爱情,经常背着妻子与伊琳娜约会.伊琳娜提出要吃东西,齐洛夫趁机大献殷勤,在他眼里生身之父的去世远不如自己的享乐更重要.第5个回忆也是发生在齐洛夫的家里.他对爱情的态度极不认真,妻子决定要永远离开他.这时齐洛夫又苦苦地哀求.他说:"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你,今天我才明白了,你听见了吗?除了你,我有什么?朋友吗?我什么朋友也没有..女人吗?是的,有过,可是要她们干嘛?我不需要她们,相信我吧.."这一段话正是他的心里话,是他内心的表白.他需要一个温柔的妻子,但又不肯为了一个女人厮守终生,他希望妻子忠于他而他却可以胡作非为.齐洛夫的最后一个回忆是在一个叫"勿忘依"的咖啡馆.齐洛夫坐在首席,他醉后吐真言,痛斥了在场男女朋友们的虚伪,包括他的情妇薇拉.他结交的朋友多是逢场作戏的人.他对着被他怒斥出去的人说:"滚着见你们的鬼去吧!我再也不愿跟你们来往了!渣滓!你们该死!"然后他给自己倒伏特加,一饮而尽.这时他终于醉了,对着加琳娜也喊出了:"你也跟他们一起滚."说完站起来,差点跌倒.人们抓住他,就象抓住一具尸体.这时朋友们想到送花圈进行报复.绝望之际,齐洛夫决定自杀,但没有成功.而他的朋友们却已在算计他的房子和小船了.尽管人们已向他道歉,但他仍是凶狠地咒骂他们,并想对其中的古札可夫开枪,但他最终还是放下了手.这一幕幕回忆都——在他的眼前闪过,最后一段回忆与剧本开端相连接,头尾照应.戏剧的最后仍是与开头重合.在齐洛夫的家里,他用平稳的、务实的甚至有点高昂的声调打着电话,约他的老伙计去打野鸭,正如他自己所说:"只有在那儿你才感到自己是个人".去打野鸭,也许标志着他已恢复生气和新生活的开始.
作品鉴赏1967年《打野鸭》的问世,标志着万比洛夫的创作进入了新阶段.假如没有《打野鸭》,万比洛夫也就不成其为现在人们心目中的万比洛夫,也就说不上什么"万比洛夫流派"什么"万比洛夫戏剧之谜"了.《打野鸭》之所以值得重视,当然并不是因为它的戏剧形式所具有的某些别开生面、引人注目,亦或是故事令人触目惊心、扣人心弦;而是它给苏联的戏剧舞台塑造了齐洛夫这个当代人物的典型.他是苏维埃时代的"多余人"形象.齐洛夫有他的矛盾性,他很聪明,很清醒,他感到自己斗不过周围的黑暗势力,感到现实生活没有出路,这是他高于一般人的地方.他作为苏联当代社
会生活中一个方面的产儿,反映着他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许多令人无法解决的矛盾.正是由于苏联众多的人群中,齐洛夫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打野鸭》能在苏联剧坛以至观众生活中激起波澜,这并不足为怪.他是这一主流的代表,反映了整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在万比洛夫的戏剧中,齐洛夫已经不再是有理想、爱生活的青年,而是一个在社会的精神危机中丢失了人生的价值观念,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自己生活的应有位置,因而浑浑噩噩玩世不恭.他想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但又无力改变现代.戏一开始,齐洛夫从朋友给他送来的花圈引起了一个个的回忆.从回忆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他虚度此主,无所作为.对生活的厌倦使他变得冷酷无情,竟然把年迈多病的老父亲丢在一边.在生活中他象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麻木不仁地混日子.他感到这个社会令人失望,而他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痛苦不堪、自甘堕落,灵魂似乎已经撇下他的躯体而死去,花圈的寓意也就在于此:虽生犹死.他在生活中也曾激动过,他的正义感也没完全消失.比如在乔迁之喜时对上司的讽刺和揭露以及不满,对售货员在上班时间出去游逛他也表示愤怒.剧本的高潮是最后一幕,他彻底的觉醒了,他感到人与人之间弄虚作假、自私虚伪,他看出咖啡馆服务员他的老伙伴季玛唯命是从,毫无个性与人格.他感到自己在灵魂的深处与这些人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以前混在这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中间是对自己的一种放纵,他不再想随波逐流.在他的身上犹存一种是非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只是齐洛夫能够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刻的堕落,但却无力说服改变他人,而阴暗的强大势力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他不愿再象从前那样生活下去,于是决定出外打猎,到大自然中去净比自己的心灵.这也是他身上仅存的一点生气.打野鸭去,这是从启幕到结尾贯穿全剧带有象征意义的主题,也是齐洛夫能否复生的一线希望.只是离开尘世的纷扰,回到大自然中去,齐洛夫果真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灵魂吗?这是一个悬念.也许这也是"万比洛夫戏剧之谜"的含义之一吧.万比洛夫能够运用戏剧独特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用灯光渲染气氛,利用某些道具刻画主人公的心理,用音乐烘托情节.音乐贯穿戏剧始终,时而活泼,时而哀怨.对主人公的心理刻画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戏剧的最后一幕,主人公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主人公内心的道德冲突成为剧本的一大特点.作者把主人公回忆过去的事件和主人公现在的认识感受交织在一起显得真实可信、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打野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受到冷遇,正象作者本人一样生前并不被人重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作者与他的作品的价值,并感到万比洛夫是他那个时代的代言人.万比洛夫以他超前的意识塑造了齐洛夫这个典型形象,这部作品越来越成为舆沦注意的中心.万比洛夫用《打野鸭》唤起人们沉睡的意识,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真正的生活中来.
(高红瑛)
伊·福·斯塔德纽克战争(1970—1980)
作者简介伊万·福季耶维奇·斯塔德纽克(1920—),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农民家庭.1940年参加苏共,受过军事教育.卫国战争时期在前线报社工作,1939—1958年在部队服役.1957年毕业于莫斯科印刷学院编辑系.1940年起发表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马克西姆·佩列佩利查》(1952年,1956年改编成同名电影)、中篇小说《士兵的心》(1954年)、《带枪的人们》(1956年)《前线——肇事的地方》(1960年)《铭记在心》(1962年),《军事故事》(1967年)描写苏联的军队生活.长篇小说《人不是天使》(又译:《人无完人》1962—1965)展示了集体衣庄制度在乌克兰的胜利.反映乌克兰农民在卫国战争中和成后恢复时期的命运.这部作品丰富了他的创作经验,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长篇小说《战争》(共3部,1970—1980)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他旱就酝酿着的.他说:"我早就想过要写一部我的主要作品——描写伟大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在完成了《人非天使》之后,这一想法又出现在脑海里."1984年发表长篇小说《莫斯科41年》,其内容和人物与《战争》有一完整的连续性.他还写剧本和电影剧本,如剧本《爱情与南瓜》(1967年)《真理的面包》(1971年),电影剧本《人不投降》(1958年)、《从科霍诺沃克来的演员》(1961年),《上天的契机》(1965年)等.他的作品曾被译成多种外语.
内容概要楚马科夫少将告别妻子女儿从列宁格勒来到莫斯科,他将奉调到西白俄罗斯国境线出任一个机械化军的军长.在国防委员会里上级交代他要保持战斗力,搞好备战.同时要尽量避免冲突.在莫斯科,楚马科夫还去看望了他的老师——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罗曼诺夫教授.教授认为,战争已迫在眉睫,形势险恶.与德国签订条约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国内已加紧备战,如向西线调兵,发展航空、自动化武器、火炮等工业.但斯大林还在希望能遏上住希特勒.最近塔斯社发表了一个声明,驳斥了西方关于"苏德战争迫近"说法.这个声明是想让希特勒最后明智起来.楚马科夫被派往克拉申,他带着一颗沉重不安的心前往明斯克.战争的乌云笼罩着苏联.斯大林对备战做了一定的工作并亲自兼任政府首脑,集中党政权力,便于统一指挥.但他仍想拖住希特勒,争取更多的时间.他要求军队尽量控制住自己,不要让希特勒有动手的口实.尽管如此,是否将爆发战争?是否要部队进入战斗状态?这些问题一直在折磨着他.他觉得,甚至办公室的四壁也在向他提出这些问题.希特勒进攻苏联的迹象已越来越明显.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总参谋长朱可夫等认为应命令边境各部队立即进入全面战争状态,严阵以待.但斯大林却坚持认为发出这样的命令还为时过早,问题也许还可以和平解决,因此他主张发一个简短命令,要边境各部队不要受任何挑衅的影响,以免使问题更加复杂化.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驻苏大使要求会见莫洛托夫,他转交了德国政府给苏方的一份紧急备忘录,正式向苏联宣战.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爆发了.刚刚到任的楚马科夫接到西线特别军区司令的命令,要求立即动员起来,投入战斗并拆阅作战计划,击退进犯的敌人.楚马科夫明白,摆在他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政治局在开会,委员们心情沉重而又焦急地围坐在桌子边.斯大林好象对战争的突发还不能相信,还在等待着奇迹——不是战争爆发,而是德国人的挑衅.然而事实就是事实.他承认"在日期上我们失算了."但他认为希特勒背信弃义,撕毁条约,才是彻底的失算!
他一定会被消灭!克里姆林宫钟楼的指针指到11点45分,莫洛托夫乘坐的小汽车向中央广播电台驶去,他要去宣读《告人民书》,宣布战争的到来,而此刻人们还一无所知.看,一队迎亲的行列唱着歌,弹着吉他,穿着白色连衣裙的新娘走在前面,喜气洋洋.人们的生活里充满着欢乐.忙碌,光明和美好的希望.可是《告人民书》一旦播出,周围的一切将完全变样.想到这里莫洛托夫不禁打了个寒颤."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将波打败,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电台里终于传出莫洛托夫的广播讲话.无论是斯大林,还是克里姆林宫的其他人都来曾料到敌人的突然袭击给苏联带来的可怕灾难和巨大损失.更为危险的是,苏联没有拟定任阿组织和进行战略防御的具体措施.战争第3天,敌机整天出动.机场、兵营、炮兵纵列、车库、油库、弹药库都是他们狂轰滥炸的目标.楚马科夫的部队与敌人正面交锋,虽然付出了代价,但顶住了德寇的进犯,然而后来还是未能坚持住.第7天,楚马科夫带着小股部队向东撤退,并成功地在别列津突围,回到西线特别军区指挥部.在那里首长告诉他,虽然苏军经受了第一次打击,但已经摸到德寇的主攻方向,转折一定会到来的.在战争爆发的日子里,斯大林一面忙于工作,一面痛悔没有及时发出战斗警报,错失了良机,但是他振作起来,顽强地从自己的记忆、经验,还有列宁的、党的经验里寻找办法,用最新的军事理论武装自己.为了加强对战争的指挥,斯大林决定组建象1919年列宁领导下的工农防御代表大会那样的机构.经商量,这个机构名叫国防委员会,由斯大林任主席,莫洛托夫为副主席,同时,斯大林决定派铁木辛哥替代帕伏洛夫任西线指挥员.铁木辛哥到任后先稳定西线的局面,站稳脚跟,然后再给敌人以打击.这时带着400多人冲击敌人重围的楚马科夫经过组织的审查甄别,又被任命为改编后的综合战斗部队司令.战争进行了3个星期,大片国土被法西斯占领,从边境到莫斯科之间的大半土地山被德寇侵占.但敌人进攻的速度已大减,有些地方已停顿下来,而整个苏联已经动员起来,全国己变成了一个大军营,前方后方密切配合,并肩战斗.1941年7月,德军以比苏军多3倍的坦克相比苏军多一倍的飞机、大炮和人员进攻战略要地、通往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德国统帅部预计在8月25日前就能拿下莫斯科,并在十月初直抵伏尔加河、喀山和斯大林格勒.苏军第十六集团军司令员卢金中将受命组织斯摩棱斯克保卫战.一场血与火的激烈战斗在斯摩棱斯克高地及其附近广阔的土地上展开了.可是终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斯摩棱斯克的南部被德寇占领,苏军炸毁了德聂伯河上的桥梁.总参谋部决定建立莫扎伊斯克新防线,组织新的顶备队.这一决策与斯大林的想法吻合.不久,斯大林下令集结优势兵力形成拳头对付敌人,将几个预备队集团军组成方面军的突击集群,以粉碎斯摩棱斯克南北两面的敌军,并援救被围的苏军.苏军的战略部署使德寇在主要战略方面上被迫转入防御.
作品鉴赏在苏联文学中,卫国战争是一个常写不衰的重要题材.当然,不同时期育不同的特点.例如在赫鲁晓夫时代,卫国战争题材作品侧重于描写"战壕里的真实",也就是描写下层军人在战争中的命运,谴责战争的残酷,如有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巴克兰诺夫的《一寸上》等.勃列日涅夫时期战争题材作品转向侧重于"全景描写",如西蒙诺夫的《最后一个夏天》、邦达列夫的《热的雪》等.斯塔德纽克的《战争》也属于全景式地描绘战争事件的广阔画面的作品.这部小说主要描写希特勒进攻苏联前夕和战争初期的情况.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描写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党政最
高领导的备战、外交活动和战争初期的组织指挥活动;另一条是描写由楚马科夫少将率领的一个机械化军在战争初期遭到希特勒突然袭击后冲出重围,迎接转折和新的战斗任务.这两条线索的交叉结合体现了作者"把真实性和幻想,文献和虚构"结合在一起的主张."全景式"地描写卫国战争必然要涉及到斯大林.在《战争》第一部中,作者主要强调斯大林对希特勒的突然袭击估计不足,迷信苏德条约,幻想用塔斯社发一个声明而使希特勒"明智"起来,企图用外交方式来拖延时间.但是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证明斯大林是"失算"了.这一评价基本上沿袭了赫鲁晓夫时期战争题材作品的写法,即把斯大林刻画为在希特勒突然袭击下节节败退的罪魁祸首.第一部发表后获得评论界的肯定,认为《战争》"以文艺的形式对认识伟大卫国战争的意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第二部中,作者明显改变了调子,较多地肯定了斯大林在扭转局势方面的作用,描写他从列宁的思想,从国内战争的经验中寻找办法,组建了国防委员会,统一了军事领导并把整个苏联都动员了起来.第二部发表后出现了批评文章,指责他"明显地按历史主观主义办事."一些西方舆论更是《政治角度认为小说是"恢复"斯大林的形象,是对斯大林"最露骨"的"颂扬."小说于1983年获苏联国家奖.
(赵泓)
瓦·格·拉斯普京最后的期限(1970)
作者简介瓦连京·格里高利耶维奇·拉斯普京(1937—)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于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一个农民家庭.祖母是一位典型的俄罗斯妇女,温柔善良,任劳任怨,体现了传统的道德.作家日后塑造的一系列女主人公身上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拉斯普京原来的志向是当一名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在伊尔库茨克大学文史系学习期间,经友人介绍到当地的《青年报》社担任一份临时工作,数月后转为正式工作人员.后来成为著名剧作家的万比洛夫及舒加耶夫当时均在该报社工作.周围浓厚的文学气氛使他对文学产生了强烈兴趣.1959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克拉斯诺雅尔斯克青年报社工作.作为该报特派记者,他先后访问了几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并于1966年发表了《天涯海角》和《新城的篝火》两本特写集.继而进入文学讲习班深造,受到著名老作家契维利欣的指点和引导,拉斯普京称契维利欣为自己的"文学教父".1967年发表短篇小说集《来自这个世界的人》.同年发表充满道德激情的中篇小说《为玛丽娅借钱》,显示了作家的艺术才华,从此为文学界和广大读者所瞩目.197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最后的期限》获得普遍好评.1974年问世的中篇小说《活着,并且要记住》(1977年获国家奖)确立了拉斯普京在文学界的牢固地位.中篇小说《告别马焦拉》(1976)带有明显的"寻根"倾向,曾引起文坛的争论.1984年推出中篇小说《火灾》,对于世风日下,道德沧丧这一现象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深刻的忧虑.《火灾》被授予1985年国家奖.近年来作家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积极参与社会活动,1989年被选为苏联总统顾问委员会成员.拉斯普京的小说语言朴实清新,心理刻画细腻传神,充满了浓重的西伯利亚乡土气息和紧张的道德——哲理探索,代表了当前苏联农村散文的新水平.
内容概要在西伯利亚一个偏僻的山村,年届八旬的安娜老人气息奄奄,神志昏迷,躺在床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老人生了13个孩子,5个夭折,3个儿子牺牲在反法西斯战场上,丈夫也在卫国战争期间去世,剩下3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除了小儿子米哈伊尔留在本村陪伴母亲,其余的均已远走高飞.她象千千万万普通的俄罗斯妇女一样,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伟业,可是几十年来,她尽到了一个女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为了把众多的子女拉扯成人,她呕心沥血,从早到晚一刻不停"永远干不完的事情,孩子们要这要那,奶牛叫了,菜园子等待着收拾,还有地里的活儿,树林里的活儿,集体农社的活儿——永远忙得团团转."为了子女和家庭,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幸福,她默默地毫无怨言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她的为人有口皆碑:"安娜大婶遭了不知多少罪,吃了不知多少苦,可是对谁也不抱怨.没有人讲过她的一句坏话."面对死亡,她态度安详、平静、坦然,没有半点恐惧.她唯一的希望是在临终前看一眼自己的子女.米哈伊尔到邮局分别给哥哥、姐姐和妹妹发了电报,要他们回来与母亲作最后的告别.最先回来的大女儿瓦尔瓦拉看到母亲形容枯槁,昏迷不醒,不禁号陶恸哭.大儿子伊里亚和二女儿柳霞乘同一趟轮船同时赶到,唯独迟迟不见小女儿塔季娅娜归来.兄妹4人忙着为老人准备后事,米哈伊尔和伊里亚兄弟俩凑钱买来一箱优特加,打算在葬后宴上招待众乡亲,柳霞用随身带来的黑布连夜为自己赶做了丧服.也许是多年不见的儿女在场的缘故,也许是等待着小女儿的归来,后来处于昏迷状态的安娜老人居然奇迹股地苏醒过来,恢复了神忘,并且要求喝点稀
粥,后来还硬撑着从床上坐了起来,完全象健康人一样.随着母亲病情的好转,笼罩在家庭里的紧张、悲伤气氛逐渐减弱.贪怀的米哈依尔拉了哥哥躲进澡堂,偷偷地在那儿一瓶接一瓶地喝酒.米啥伊尔本来是个朴实本分的老实人,工作勤勤垦垦,再苦再累的活也愿意干.后来集体农庄几经拆并,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人们纷纷涌到国营林场去挣高工资去了.大家只关心自己,以往那种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亲如一家的和睦融洽关系已经荡然无存,于是米哈伊尔迷上了伏特加,成了一名酒鬼.喝醉了酒他就欺负妻子和母亲,甚至威胁母亲说国家规定老人只能活到77岁,过了这个年龄就要送去做肥皂,惹得母亲十分伤心.二女儿柳霞战后便离开村子到城里去了.她看到母亲病情好转便不再守在病榻边,走到树林里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在城里难以得到的乐趣.故乡的山川田野勾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青少年时代,她在这儿与伙伴们嬉戏玩耍,耕耘播种,参加星期日义务劳动,进城之后这一切逐渐淡忘了,也从未向别人谈起过这一段生活.眼前的一草一木使她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懊丧和难言的隐痛,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怀有一丝负罪的感觉.伊里亚从部队复员后便去北方当了汽车司机,并在那儿成了家,十多年来只回来看望过母亲一两次.兄弟妹妹之间难得的相聚并没有使他们重温往昔的手足之情,彼此很少共同语言.安娜老人急切盼望的小女儿塔季娅娜是她的掌上明珠.不仅因为她最小,出落得活泼可爱,而且因为她最孝顺、最能理解母亲的心.自从她嫁给一名军官到了基铺之后,还一次也没有回来探望过母亲,安娜老人连女婿是什么模样也不知道.不过,小女儿经常写信,而且与哥哥姐姐顺便在信上问侯母亲不同,她在信封上专门写上母亲的名字,还甜甜地称她为"我的妈妈,"使老人格外幸福.老人坚信温柔体贴的小女儿一定会回来为她送终,可是3天过去了,依然不见塔季娅娜的影子.老人并没责怪她,反而怀疑她出了什么不幸的事,大家对她隐瞒了真情.不知出于安慰母亲还是别的动机,米哈伊尔告诉大家他已经给塔季娅娜发了第二封电报,要她别回来了.老人听了气得差点晕过去.大家都责备他没有良心,存心欺侮母亲,"剥夺了母亲的最后一点欢乐,遮住了最后一点光亮."米哈伊尔并不服气,他说既然你们孝顺母亲,那就把母亲接走吧,免得她在这里受气.瓦尔瓦拉借口住房拥挤无法安顿母亲,柳霞推托母亲暂时经不起折腾,都一一拒绝了.伊里亚支支吾吾.不置可否.安娜老人决定在睡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可是死神依然没有光临.黑暗消逝,曙光初露,新的一天开始了.安娜老人竭尽全身力气,挣扎着下了床,扶着墙壁,爬过门槛,伤心地坐在台阶上.伊里亚和柳霞见母亲已经能够下床活动,再也不愿意继续留在母亲身边,决定乘当天轮船回去.米哈伊尔劝他们再稍等一两天,私下里向哥哥承认自己并没有给妹妹塔季娅娜发过第二封电报,那是故意编造的谎言.安娜老人含着眼泪苦苦哀求柳霞和伊里亚:"我要死了,就在今天.你们再等等吧,我再也不需要什么了."可是兄妹俩坚持要走,并开始准备启程.原来打算留下来的瓦尔瓦拉也改变主意,决定和他们同行.就在瓦尔瓦拉、伊里亚和柳霞离开的当天夜里,安娜老人的心脏停上了跳动,她的生命之火终于熄灭了.
作品鉴赏母爱是个永恒的主题,一代又一代的作家热情颂扬着人类这一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如果说普拉京诺夫写于30年代,以母爱为主题的短篇小说《第三个儿子》以其深沉含蓄的笔触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博得了读者的喜爱并令海明威倾倒,那么40年后拉斯普京联系当代现实,深入开掘
这一主题的《最后的期限》更有理由受到公众的好评并在苏联文学中取得一席经典性的地位.作者着力刻画的安娜老人这一形象十分成功,令人难以忘怀.这是个平凡而普通的女性,一生辛劳,忍辱负重.为了抚养众多的子女,她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她深明大义,献出了3个儿子,丈夫也在前线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人世.面对重重困难和一个个沉重打击,她没有退缩,没有消沉,没有抱怨,而是用她那孱弱的女性的双肩,负起了生活的全部重担.她只知奉献,不思索取,即使到了体弱多病的晚年,也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甚至在临终之前还为自己没有及时死去而感到不安.正是千千万万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使人类得以繁衍发展,使生活不断前进.安娜笃信上帝,不无宿命的思想,可是她心目中的上帝实际上是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理想.作者不仅从道德角度展示了安娜的崇高品德和美好心灵,而且从哲理高度概括了安娜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对待死亡的豁达态度.安娜把人类的生命看作一个永不停留永无止境的运动过程,但世代的更替交迭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生命运动的前进和发展.人是这根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如同自然界中的任何东西一样,既有自己的降生和开端,必然也有死亡和终结.既然活着的时候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问心无愧,那么面对死亡也毫无畏惧,平静坦然,正是这种朴素的哲理思考使安娜的形象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意蕴.就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而言,她的几个子女比她大为逊色,适成鲜明的对照.瓦尔瓦拉见到垂死的母亲不禁号陶恸哭,却又没有眼泪,柳霞指责弟弟和弟媳不关心母亲,让她睡又黑又脏的床单,可是自己又不愿瞻养,甚至不顾母亲苦苦哀求,在母亲咽气前夕扬长而去.小女儿培季娅娜没有出场,可留给读者的印象尤其深刻.她是母亲最钟爱的女儿.可是电报发出3天后杳无音讯.期望愈殷,失望愈深,作家用强烈的反差表现了母亲滚烫的爱心和小女儿的冷漠寡情.子女们没有继承母亲身上所体现的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必然会变得感情贫乏,道德低下.拉斯普京怀着深深的优虑和强烈的义愤谴责了背叛故土、抛弃传统、追求物质享受的丑恶现象,呼吁人们保持传统美德,继承安娜所体现的宝贵的精神遗产.拉斯普京在《最后的期限》中显示出洞察心灵奥秘的高超技巧.他创作这部小说时不满30岁,可是对安娜老人的心理刻画非常细腻,非常真实.老人弥留之际思想的变化,情绪的起伏,心灵的颤动,作家把握得相当准确,完全符合主人公性格.拉斯普京忌讳用单色调塑造人物,在他笔下没有或天使或恶魔的脸谱式典型,每一个人物都以其丰富复杂、真实可信的性格令人难忘.当你看到米哈伊尔狂饮无度,甚至唆使女儿去偷拿伏特加的时候,厌恶愤怒之情会油然而生,但是当他对伊里亚和柳霞撇下母亲表示不满,拒绝伊里亚递给他的伏特加的时候,你甚至会对他产生一丝好感,米哈伊尔复杂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那么逼真、那么自然.
(徐振亚)
加·尼·特罗耶渡利斯基白比姆黑耳朵(1971)
作者简介加夫里尔·尼古拉耶维奇·特罗耶波利斯基(1905—)苏联作家.出生于唐波夫省(现沃龙涅什州)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1921年毕业于农业技术学校.曾当过乡村教师和农艺师.1937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最初发表的一些作品未能引起大的反响.1953年至1954年期间,他在《新世界》杂志上发表了一组题为《一个农艺师的札记》的短篇小说(后结集出版),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注意.苏联作协书记斯米尔诺夫称他为写农村题材的"有才华的文学家",著名作家特瓦尔多夫斯基等人也给予高度评价.这部集子共有7篇小说,均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叙述了一个农艺师在某集体农庄的见闻,塑造了农村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是当代苏联文学史上,最早真实反映苏联农村生活的代表性作品之一.50年代他的主要作品还有电影剧本《大地和人》(1955)、中短篇小说《米特里契》(1955)、《副博士》(1958)、长篇小说《黑土》(共两部,1958—1961).60年代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芦苇丛中》(1963),这部作品借鉴了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的形式,提出了苏联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尖锐的问题.他还写了一部政论文集《论河流、土壤及其它》(1965).7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白比姆黑耳朵》(1971)和剧本《房客》(1971)等.其中《白比姆黑耳朵》一作给作家带来极大的声誉.小说获1975年苏联国家文学奖金.由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先后获1977年苏联"最佳影片"奖、1978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和1980年苏联列宁奖金.
内容概要退休老人伊凡·伊凡内奇的妻子已经去世,他没有亲人,生活恨孤独.他领养了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狗,那是只纯种的名犬塞特猎狗,可惜毛色不纯:身上是白的,有浅棕色的大小斑点,只有一只耳朵和一条腿是黑色的.为此它领不到猎犬协会的品族证书.但是老人非常喜欢它,并给它起鲁叫比姆.小狗长得很快,很壮实,而且聪明机灵.它渐渐明白了主人的眼神、声调、手势的意思,成了主人的好朋友.自从有了比姆,伊凡·伊凡内奇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不再那么寂寞孤独.他常常带比姆出去散步,训练比姆猎鸟的本领.满两岁时,比姆已经长成一只优秀的猎犬,可靠、忠诚.为了比姆,伊凡重新拿起猎枪,去森林里打猎.有一次,他带比姆到郊外去,公共汽车司机不让比姆上车,伊凡只得掏出钱贿赂了司机.过后,伊凡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可耻的事情:为一点小事,竟然出卖良心.一天、房管会主任来找伊凡,说是有人写信控告比姆咬人.原来这是游手好闲的邻居刁婶告的状.那是一天早上比姆出于友好舔了一下她的手,可她却大叫大嚷,到处告伏.伊凡当着主任和刁婶的面,让比姆把拖鞋叼来,把皮靴拿走,又让比姆坐到椅子上,伸出爪子与主任握手.当主人要比姆伸出爪子与刁婶握手时,比姆第一次没听主人的话,背过身去,奔向了墙角.刁婶气得破口大骂.但主任却明白了,这是一只有教养、有灵性的狗.这以后,伊凡还带比姆到森林里打过几次山鹬,还参加过一次围猎.不久后的一天,伊凡旧病复发了.当年他在战场上负过伤,有一块弹片留在体内,如今这弹片影响了心脏.临去医院前,伊凡请邻居斯捷潘诺芙娜老人替他照看一下比姆.伊凡走后,比姆似乎变了一个样,它忧郁地躺在屋里,不吃东西,时而还发出令人伤心的嚎叫.第二天早上,斯捷潘诺芙娜放比姆出去散步,比姆赶紧冲出门外,去找主人.它跑了一条街又一条街,可是无论哪里一点迹象也没有.快到中午
时,它发现有个院子里有伊凡离开时出现过的同样的担架和穿白长衫的人,于是它就在那院子里苦苦地等待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次日一早,比姆又直接来到那个院子里,可是人们把它赶走了.它在城里游荡着,突然有个人在它身旁停住脚步,大声指责它是"病毒传播者."恰巧,刁婶也路过此地,又火上添油,诽谤比姆.行人中也有人维护比姆,于是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最后,一位善良的姑娘达莎陪伴它回到了主人的家.达莎从斯捷潘诺芙娜处得知,比姆的主人被送往莫斯科动手术去了.为了使比姆免遭欺侮,她做了一块黄铜小牌,挂在比姆的颈圈上,上面写着:"它叫比姆,在等主人,不要欺侮它."达莎走后,比姆来到街上,遇到了以托里克为首的几个孩子.孩子们都很喜欢比姆,并把从家里带来的香肠和甜薄饼喂它.一个戴灰色礼帽,着一身灰色衣服的男子从孩子们手中骗得了比姆,这是个专门搜集狗牌的家伙.他把比姆带回家后毒打了它,比姆愤起反抗,朝他屁股上咬了一口,然后冲出了他的家.有一天,比姆在街上闻到了一种熟悉的气味,就循着这气味走去,来到了火车站.这时,正坐在一列即将开往莫斯科的火车内的达莎见到了它,欣喜地叫了起采.火车开动了,比姆跟着车跑了好一阵子,最后累倒在铁轨之间.后来,比姆又沿着铁路线往回走,突然一只爪子被道岔给夹住了.幸亏一位火车司机发现并救了它.比姆拖着伤腿回到了家中.伤好后,比姆在一次外出时误上了一个见钱眼开的汽车司机的车,他把比姆卖给了一个农民.农民一家都待比姆很好,特别那个名叫阿辽莎的孩子更是比姆的好朋友.一天,村里的一个二流子借了比姆去打猎,因比姆不随他的心意,他狠狠地踢了比姆一脚,致使比姆内脏受伤,不停地咳血.凭着直觉,它在森林里吃了那些治伤的草和树皮,几天后它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重新拖着伤残的身子回到了城里.它发现了托里克的踪迹,并循着那踪迹来到了托里克的家,托里克欣喜万分.可是托里克的父母却十分讨厌这条病狗,他们乘托里克睡着之际,偷偷用车将比姆送到荒野里.为此,他们也失去了孩子的信任.比姆在荒野里费尽周折,咬断了拴住它的绳索,避过了狼的袭击,又一步一步支撑着回到了城里.拂晓时分,比姆终于来到了离主人家很近的地方.此刻,比姆为重新展现在它面前的希望而感到幸福.但是,它突然看到刁婶从院门里出来,并抄起砖块打它.比姆不得不退到街对面的人行道上.就在这时,路上出现了一辆专捕疯狗的检疫车.刁婶乘机要求工人将她称之为"属于她的、已发疯了的"比姆逮走.比姆被网子扣住,抓进了车内.饥饿的、浑身伤痛、冷得发颤的比姆躺在那封闭的铁罐车里,它注视着门缝里透出的一线细微的阳光,并从那缝隙中吸吮着自由的空气,它开始抓门,还用牙齿啃着门上的铁片.伊凡在莫斯科动了手术,手术很顺利,弹片取出了,他也恢复了健康.这一天,他正好回到了城里,并遇到了两个正在找比姆的孩子,托里克和阿辽莎.伊凡预感到比姆已被捕狗人抓去,可是等他赶到检疫站,站在打开的铁罐车门前时,比姆已经死去.它的嘴唇和牙床破了,爪上满是血痕.伊凡把比姆安葬在森林中,他永远怀念他的老朋友,并希望这样的事再也不要发生.他又养了一只小狗,这是新的比姆.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小说.黑耳朵比姆是一条聪明、机智、忠实的猎犬.它从出生到不幸死去,生命短暂,历尽坎坷.在寻找主人的过程中,它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纯真的孩子、善良的姑娘、泼妇、偷狗牌者、朴实的农民、贪心的司机、狠毒的无赖等等.这里有比姆的朋友,也有它的敌人.在与人的交往中,它受到过爱抚与关注,也遭到过毒打与追
捕.作者正是通过对人与狗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深刻地反映了当今苏联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比姆裴剧性的故事中,作者寓意了丰富的哲理内涵.善与恶之间的矛盾斗争、是小说展示的主要层面.小说中的邪恶势力并非是那些杀人纵火的歹徒,而是日常主活中处处可见的市侩.他们或出于卑劣的私欲,或出于极端的冷漠,或出于对善良忠实品格的木能的敌视,成了无辜的比姆的敌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比姆被拐卖、遗弃、圈捕、乃至惨死.这类形象中刻画得最鲜明的是靠倒卖农副产品而暴发、以窥视他人阴私为乐趣、兼有造谣生事和泼妇骂街之特长的刁婶,以及那个萎琐卑劣、心灵扭曲,力蝇头小利而不惜泯灭良心的灰脸.作者对这类形象尽管着墨不多,但却将他们作为现代市侩的那种精神蜕变、自私虚伪的本质特征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出来.同时,作者通过比姆不幸的遭遇,表达了他的深沉的忧患意识:随着物质主义的抬头,市侩哲学正在侵袭苏联社会,人际关系中自私冷漠、尔虞我诈的状况正在加剧.小说结尾处,伊凡·伊凡内奇面对大森林喊道:"不要再那样了!"森林里响起短促的回声:"不要——不要——不要——"这正是作者本人的心声.小说中,作者又热情颂扬了善良和直诚的品格.曾经参加过卫国战争的退休老人伊凡是比姆的主人,也是它最好的朋友.比姆在老人那里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而老人也从比姆那里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伊凡在自己的笔记中写道:比姆"用善良、无限信任和爱抚,赢得了我的好感、信任和爱抚."这种以善良和真诚为基石的友谊同样体现在比姆与达莎姑娘,与托里克和阿辽沙等人的关系上.作者不惜笔墨,对此作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描写,并在这些描写中寄托了自己对人类美好情感的由衷赞美.但是,小说没有离开生活的真实,作者无情地把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了读者面前:为什么善良的人们没能使比姆最终摆脱厄运?在小说的插叙中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好人总是很多,坏人只是个别,但是所有的好人都怕坏人三分."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固然有不少,然而在恶势力面前有些人确实表现得太软弱了,这不能不说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使比姆的悲剧不在人间重演,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与邪恶势力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小说中最动人的是比姆的形象.这是一条人格化了的猎犬,作为猎犬,比姆在外貌、习性和思维方式上都很传神.作者把比姆寻找主人的过程演绎为一支生命和自由的赞歌.在失去主人后,比姆是不幸的,但唯其不幸,比姆的顽强生命力才放出了异彩.比姆几度濒临绝境,被灰脸夫押和毒打,被二流子克利姆踢成重伤,被托里克的义亲拴住绳套,抛入荒野,被垂涎欲滴的饿狼逼入树洞..但是比姆没有屈服,它以惊人的生命意志与厄运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被关进囚车的比姆仍满怀着对生命和自由的渴望,一面用鼻子从门缝里"吸吮着自由的空气",一面执着地抓着和啃着铁门.比姆死了,但这只是个体主命的结束,它的精神已经升华.显然,作者在这里倾注的浓烈之情已远远超出了对一只猎犬的赞美.小说独特的叙事角度、细致的心理描写,以及与叙事交融的抒情旁白,使小说在艺术上也具有独到的魅力.
(陈建华)
亚·瓦·万比洛夫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1972)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瓦莲京诺维奇·万比洛夫,见《打野鸭》.
内容概要《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是两幕正剧.一座老式木房子:高高的台阶、凉台,还有一间阁楼.这是西伯利亚林区一个小镇上的小食堂.一个夏日的早晨,瓦莲京娜走向饭馆,她首先走进花园,从地上拣起拆下来的栅栏板,装回原处,然后扶直花草,着手修理便门,这是因为人们经常为了抄近路到饭馆去而弄坏的.这时她发现凉台的台阶上躺着一个人,瓦莲京挪惊叫了一声,看见是一个干巴巴的老头,他姓叶列麦耶夫.老人一边帮忙,一边同瓦莲京娜聊起来,他是到这来找一位朋友的.当饭馆服务员都来上班时,区卫生科的会计麦切特金一边在这吃早饭,一边说一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怪话,他责怪叶列麦耶夫老人不该在公共场所睡觉,又向瓦莲京挪打招呼说她给人的印象良好,瓦莲京娜只是谦虚的笑了笑,他的话使饭馆热闹起来了.这时叶列麦耶夫要找的朋友杰尔加切夫也来了,他将近五十岁,左手拿着一个木工用的工具箱.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叶列麦耶夫向他讲述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原来,老人从深山老林来,他孤苦伶仃,始终是一个人过日子.他曾为地质队做了四十年的向导,九年前退休,不知道办手续,因而一直没有领到养老金.现在女儿外出无消息,自己的胳膊又犯病,实在情况不好,想申请养老金.可是,如今当权的"只认纸,不认人".而地质队员已各奔东西,所以他想请杰尔加切夫帮忙找找人.人们劝他多跑几趟,求求情,也许执委会会给他出点主意.上面阁楼的门打开了,出来一个人,他叫沙曼诺夫,是个三十二岁的瘦高男子.沙曼诺夫是城里一个青年审判员,一年前,某个人人物的少爷开车轧了人,这个案子交给他去办理,谁也没料到沙曼诺夫竟想把少爷关到牢里去.由于他主持正义,这个案子就不让他办了,审判延期.他想坚持真理支撑住,人们却说他是发疯.于是,他便作罢,离开家,离开原来的地方,跑到了丘里姆斯克小镇上.他想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解脱.沙曼诺夫小心翼翼地从阁楼上下来,这时下面传来药剂员卡士金娜的声音,问他为什么象个贼一样溜下来.沙曼诺夫是怕人知道他与卡士金挪的暧昧关系,而实际上他沿着这条梯子都快走三个月了.卡士金娜就住在阁楼上.沙曼诺夫经常出入饭馆,和卡士金挪一起在饭馆用餐.他们谈笑着,怕人看见但也不躲闪,瓦莲京娜看见他们脸色都变了,动作也变得紧张,不自然.实际上,长期的观察,使瓦莲京娜对沙曼诺夫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她知道他与卡土金娜的关系,所以一直把这种爱埋在心底.瓦莲京娜收拾沙曼诺夫和卡士金娜用过的桌子时,帕士卡来了,他是霍罗希赫的儿子和杰尔加切夫约养子,帕士卡二十四岁,长期在外打工,有时回来休假.他粗暴、放荡,他看中了瓦莲京挪,约她出去玩,瓦莲京娜拒绝了他,这正好被沙曼诺夫碰见,沙曼诺夫要帕士卡对姑娘客气点.有一天早上沙曼诺夫问瓦莲京娜为什么要修理栅栏.她说:"除了您以外,别人都问过我了.我还以为您明白呢!"她说修理栅栏是为了使它完好无损.她要修到人们学会沿人行道走为止,而"您总是沿人行道走的".瓦莲京娜说完把头低下去,脸也红了.沙曼诺夫早就没有看到有人脸红了,于是他谈起从前他有一个恋人,瓦莲京娜就象她.沙曼诺夫觉得象瓦莲京娜这样的姑娘是不会爱上他了.意外的是瓦莲京娜却脱口而出:"不对".沙曼诺夫意想不到瓦莲京娜会说出这样的话.她的突然出现,对他就象"乌云中射出一线光芒".他感谢命运,想从此抛弃一切
偏见,开始新的生活,从现在做起,开始奋斗.现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卡士金娜不要再来打扰他.这天,沙曼诺夫与帕士卡相遇,他们都觉得瓦莲京娜应该属于自己,两人唇枪舌剑地争执起来,帕士卡愤怒之中竟然开枪,差点把对方打死.沙曼诺夫写了一张便条,托叶列麦耶夫转交瓦莲京娜本人,让她晚上十点钟等他.不料老人被卡士金娜花言巧语所骗,把条子交给卡士金娜转交,而她却把便条扣下了.第二幕的情节发生在当日的黄昏.霍罗希赫劝说瓦莲京娜远走高飞,不要为得不到的爱情伤心.但瓦莲京娜很坚决地说这是她自己的事,任何人也禁止不住她.麦切特金是一个小官吏,已到中年,一天他来到卡士金娜的屋里,想向她求婚,而卡士金娜却趁机怂恿他向瓦莲京娜求婚,麦切特金觉得自己没希望,卡士金娜就劝他与瓦莲京娜的父亲谈谈.瓦莲京娜的父亲同意了这门亲事,他觉得麦切特金有一定身价,较可靠,最主要的是瓦莲京娜的两个姐姐都远走高飞,但生活不幸福.他想留下小女儿在家乡.他对女儿说,只要他活着,瓦莲京娜的家就在这里.痛苦之余,瓦莲京娜和帕士卡跳舞去了,因为她没有看到沙曼诺夫的便条.就在这天晚上,帕士卡占有了瓦莲京挪.麦切特金也打扮了一番来等瓦莲京娜的到来,但也没有等到,当瓦莲京娜与沙曼诺夫再次相见时,她才知道了便条的事,她双手捂脸,号陶大哭.帕士卡得意地对沙曼诺夫说他迟到了.正在他们相争的时候,瓦莲京娜的父亲赶来,他问瓦莲京娜夜里和谁在一起,沙曼诺夫扣帕士卡争着承认和自己在一起,但瓦莲京娜却说她和麦切特金在一起.第二天早晨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一阵后,沙曼诺夫给民警局打电话说他即将重返法庭.老人叶列麦耶夫没有弄到养老金的证明,准备回去.静场中,人们都看着瓦莲京娜,她严肃而平静地走上凉台,突然停下采,不慌不忙地走向花园,去修理便门,加固木板,象往常一样.叶列麦耶夫老人也在帮她.帕士卡带着行李离开.
作品鉴赏《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是万比洛夫生前最后一个完整的作品,发表于1972年,被看作是七十年代苏联戏剧创作的珍品.万比洛夫的创作大都是裴喜剧连在一起,戏剧中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命运、归宿.乍一看来,这部戏剧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外,但是观众一旦进入剧情,深刻体会到剧本的构思,则可以看到这个剧本不愧是个杰作.万比洛夫从三件小事淡淡写来,三条平行线索贯穿戏剧始终、戏剧的场景是通过偶然性展示必然性.人物写的都是普通、平凡的人,万比洛夫对周围社会观察得仔细,然后做一番冷静的思考.在《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中作者塑造了沙曼诺夫的形象.他原是个英姿勃勃、壮志凌云的青年审判员,因为坚持要依法惩办一位要人的儿子,结果被剥夺了审判权,他的精神支柱崩溃了,对一切都非常淡漠,虽然只有三十二岁,但却有一颗老年人的心,他只想着退休.万比洛夫指出造成这种人物性格的原因在于社会的弊端.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再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也会受到挫折,从此一蹶不振.万比洛夫十分强调社会环境对青年人的影响,他提出每个人应对社会尽职尽责,但社会也应该对个人负责.当物质文明提高的时候,精神文明的提高尤为重要,因而万比洛夫的戏剧围绕着社会道德问题积极进行探索.他把社会中不利于青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尽量地揭露出来,目的是号召人们起来与之斗争并消灭之.沙曼诺夫没有被困难彻底压倒,理智、正义的火种仍然埋藏在他的心底,终于在瓦莲京娜的感召下迸发出来.他觉得自己重新获得了这个世界,就象醉后醒来一样,一切都回到了他的身边,黄昏、大街、森林、一切美好的东西.他不再游戏
人生,他感到自己有责任站出来面对现实,不畏强暴,重新走上法庭.他与瓦莲京娜的爱情虽然没有得到实现,但双方的感情却具有了高尚的社会道德意义,他们的思想与心灵永远是相通的.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主要体现在这两个人身上.从启幕到幕落,瓦莲京娜一直都在修理便门,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体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倍加爱护,同时瓦莲京娜不断修理的动作,意味着他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她说修理花园界为了使它完好无损也意味着她修补道德的栅栏,到它完好为止.是维护还是破坏这栅栏的完好,成了作家衡量剧中人道德面貌的标准.瓦莲京娜是作者塑造的最完美的形象.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知道她最终还是留在了村里,选择了麦切特金.她是善良的,她深深地爱慕沙曼诺夫,但却不愿以自己受辱之身接受他的爱.所以她不能和沙曼诺夫一同离去,但无论她最终嫁给了谁,她的善良,信念是永恒不变的.她执着的追求完美的道德风尚、对未来抱着必胜的信心,她热爱生活,有着自己为爱与恨.万比洛夫爱祖国、爱人民、对人民的生活寄予深切的同情和关注,因此他的作品与普通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客观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黑暗势力.叶列麦耶夫老人虽然没有领到养老金,但他性格坚强、自尊自爱.老人饱尝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但还是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大自然中去,作者对他投以尊敬的目光.万比洛夫的戏剧时间都很短,但反映的内容却很丰富,他善于利用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内心生活,造成内在的戏剧冲突.万比洛夫的艺术手法朴实无华、含蓄深沉,细节的描写突出人物的个性,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散文化的心理剧是契诃夫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高红瑛)
伊·莫·德伏列茨基外来人(1972)
作者简介伊格纳季·莫依谢维奇·德伏列茨基(1919—1987)是苏联俄罗斯剧作家.出身职员家庭,库尔斯克州人,生于贝加尔湖畔斯留疆卡小火车站旁.在伊尔库茨克十年制学校毕业后当过渔民、拖拉机手、食堂服务员、镟工.1947年定居伊尔库茨克.50年代初在报社当记者.1958年曾在全苏作协高尔基文学院学习.德伏列茨基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伐木工人的生活》是他第一部作品集.早期著作多为中短篇小说,有中篇小说《春天的原始森林》(1952)、抒情短篇小说集《涨水》(1954)、中篇小说集《出差》(1957).50年代末开始发表剧作,有《管道》(1958)、《爆炸》(1960)、《巨浪》(1961)、《外来人》(1972根据剧本拍成影片《这里是我们的家》)、《林中凉台》(1978)、《剧院经理》(1984)、《疗养地区》(1984)等二十多部剧作.早期小说主要描写此方地区人民的生活,描写对追名逐利者、贪婪好财者的斗争.他的剧作内容主要写生产中的问题.剧中主人公均为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当代人,剧本描写先进扣保守势力的尖锐斗争以及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们的精神面貌.除最后二三部剧作外,他多使用纪实风格进行创作.德伏列茨基的剧作《外来人》引起强烈反响.剧中主人公切什科夫成为当时戏剧作品"实干的人"形象的典型代表.《外来人》一剧反映了陈旧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现代化要求之间的矛盾.塑造了苏联科学技术革命时代新型企业领导者切什科夫这一人物形象.这也是德伏列茨墓对苏联戏剧的一大贡献.
内容概要《外来人》的主人公切什科夫是个年轻有为的工程师,原在齐赫文市某冶金厂当车间主任,工作先进、甚得领导器重和下级拥戴;家里有妻子、儿子、日子幸福美满.然而抱负不凡的切什科夫得知列宁格勒涅列日冶金厂为一个有能力年产十万吨铸件的车间招聘主任时,他不禁心驰神往.切什科夫擅自离职,到列宁格勒的涅列日工厂去工作.他先买好了飞机票,然后才到厂长办公室辞行,但厂长"千呼万唤始出来"并看也不看他,只对女助理说限他三个月内必须回来,否则后果自负.切什科夫就这样事先也没与妻子告别就离开了齐赫文市,乘飞机飞到列宁格勒.他看到的第一件事便是许多女秘书年纪都很大,便奇怪地问生产科科长为什么工厂不用年轻的?科长说,这里上了年纪的秘书将近100,她们在战争时期经受住艰苦生活的考验,完成了繁重的任务,所以留用她们.并强调说这是涅列日工厂的革命传统.这已基本上透露了这个厂的情况,切什科夫面临的是一连串棘手的问题.切什科夫开始担任26号车间主任的职务,但他提了3个条件,工厂的经理普鲁任同意了.切什科夫又说要先用10天时间深入车间搞调查研究,然后再上班.切什科夫要求把这一切都明文记载下来:"我喜欢把一切用白纸墨字都写清楚."他的话把普鲁任竟然吓了一跳.这些表现了切什科夫的性格特征,他强硬、精明、喜欢办事干脆利索、有条不紊.在工作中他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在工段长办公室里,工段长纷纷议论切什科夫,说他只是在小笔记本上作记录,与人谈话一问一答毫无感情.尽管如此,切什科夫仍是大刀阔斧地工作,他要求各工段长精确地分折一昼夜的工作,每人的汇报只限5分钟,只谈安全、纪律、进度、设备以及向他本人提出问题,并宣布开始全面清产核资的命令.工段长办公室里有人大惊失色,调度室里的人也带着好奇心注视着切什科夫.切什科夫采取了各种措施,同时他还处理一些日常琐事.他消除女工带小孩子上班的顾虑,他还认为工人"是可以信赖的人",
相信能够完成任务.人们对切什科夫的认识慢慢地提高了,他从一开始孤立的状态变得和工人群众关系融洽,这对他工作的开展无疑是有益的.切什科夫一边制止一些干部因不习惯严格的要求而纷纷离去的现象,一边解决自己家庭纠葛的结子.他很干练地处理了后面这件事,开始了长期同涅列日工厂强大的保守势力的斗争.作者把主人公放在严重的冲突之中表现他的性格.而观众则始终注视着这个改革者的命运.切什科夫铁面无私、坚持原则、以工厂为重、不搞虚伪的人道主义、任人为贤.当切什科夫列席齐赫文工厂的党委会议时,他听到了党委会决定对他擅自离职给予严重警告的处分.切什科夫接受处分,但表示绝不离开涅列日工厂:"你们要留我,因为我是自己人,而那儿不愿接受我,是因为我是外来人.我已经不能离开26号车间了,如果离开,那实际上就是背叛."虽然切什科夫受到处分,但实际上他是胜利者.切什科夫开完会,飞回列宁格勒主持每周汇报会.会上他对厂领导搞欺骗、弄虚作假非常气愤.对于不诚实的说谎,他决心严加惩罚.其实这是两种思想的冲突,切什科夫也并不孤立、大部分干部还是留下了.既使是受过处分的老工段长柯林也没有提出异议,也在倾听、考虑着切什科夫的发言.切什科夫带儿子阿廖沙在国营公寓的客厅中吃午饭,然后他要把儿子送到造型工卢奇柯家里居住.在市委书记办公室里,书记听取工作人员汇报切什科夫的情况,书记对切什科夫表示钦佩,因为"他居然能在当地站住了脚".他询问普鲁任及第一副经理里亚宾宁对切什科夫的看法,普鲁任主张撤换切什科夫,里亚宾宁持不同意见.书记宣布提拔里亚宾宁为涅列日工厂党委书记的决定,音鲁任断然反对,愤然离去.普鲁任走后,里亚宾宁突然热心地为切什科夫辩护,认为切什科夫具有作为领导人所必须具备的公正的品质,市委书记十分高兴,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剧作者还借里亚宾宁的口揭露与谴责了保守势力对新生力量的压制,向社会敲里警钟.最后,涅列日工厂的矛盾得到了解决,革新派取得了胜利,里亚宾宁被市委任命为工厂的党委书记,主人公切什科夫得到了全车间干部与工人的拥护.剧作者把主人公放在尖锐的冲突中表现他的性格特征.切什科夫与原车间主任的见面,他参加原工厂的党委会议,他主持汇报会.这3件事是3次戏剧冲突,一次比一次尖锐,表现了他的原则性、事业心以及公正无私的品质.切什科夫对好好工作的人是讲情面的、甚至是可亲的,但对待那些弄虚作假的人,他一点也不会客气.由于他的坚韧不拔的努力,工厂走入了正确的轨道,人们也对他十分赞赏.
作品鉴赏《外来人》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科技革命时代的新人"实干家"
切什科夫的形象.切什科夫的性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概括了苏联科技革命时代新型管理人员的特征.他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满足已有的成就,希望不断地追求、创新.他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胆大心细,踏踏实实地走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改革之路.他敢于对强大的习惯势力挑战,尽管他还有不足之处,但他给予改革者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个形象一出现便引起了全社会的热烈反响,上演4年而盛况不衰、报刊杂志热列评论,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切什科夫是不是科技革命时代的"当代英雄"的典型.有人认为他不是,说他"象个小彼得大帝","手段野蛮"、"没有人性",大多数人则持肯定的意见,认为剧本抓住了现代生活矛盾的特征,"是一个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典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英雄,"不过他"不是按刻板公式塑造的白璧无瑕的'理想人物',这些评论基本上概括了切什科夫的特征.评论家库兹缅科说:"剧本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同常见的软
弱无能和善心进行了斗争".切什科夫面对工厂的弊病没有心慈手软,打破了靠老关系办事的传统,推行一套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讲求实际,不允许借谎报产量度日.切什科夫懂得创业的艰难,也了解厂里的混乱情况,但吸引他的是在这样现代化的车间"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因此他没有贪图安逸,躺在原有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他甘愿舍弃工作和生活上已有的优越条件,前往应聘.他要求责任到人,按生产进度表考核个人工作;他提倡"讲实话",因为"谎话会使领导下达错误的命令";他强调经济杠杆的作用,主张用"卢布鞭策人".他始终如一地坚持地自己的观点,制定符合实际的计划和奋斗目标.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成功.《外来人》说明了改革者必胜,而且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六十年代中期,苏联推行新经济体系,掀起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要改革就必然会遇到矛盾和阻力,这些正好是提供戏剧冲突的好素材,要变革也势必会引起人与人关系的变化,以及道德观念的改变,这同样是创作上进行探索的重要方面.《外来人》是反映这些问题的代表作,它抓住了现代生活的矛盾特征,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典型,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英雄.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外来人》这个剧本呢?剧本的主题思想正确而且深刻.剧作者通过切什科夫的所作所为,说明经济改革运动的开展,必然要导致企业领导层的更换,为了改变面貌,促进生产发展,必须由精通业务的内行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替代原来的保守落后的领寻人,需要一个有魄力的领导来改变工厂的旧面貌.

当前:第8/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