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企业--领导者篇》第29/32页



杜邦公司利用这种建立"命运共同体"的方法有效地吸引了人才,留住了人才。让雇员认识到自己是公司的主人,这样雇员怎能不全身心地投入杜邦的事业呢?又怎能不使杜邦人才荟萃呢?

3委以重任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员工被委以重任,就会使他有一种被认同感,自身价值得以实现,自然会留在企业内。

一般的做法是,当员工在某一职位得到充分锻炼,有能力承担更高职位时,就可赋予他新的职位。

三菱公司每年都进行一次人员评定,在评定中如果发现有特别优秀突出的员工,就会立即进行提拔,委以重任,如果过一年进行重新评定时,发现他在同类职务还是很突出时,又会把他提高到更高职位,以发挥他的才能。

如此,使公司从内部保留住了很多人才。

4建立良好的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的建立,能使员工感到公司是真正想留住人才,重用人才的。如今,很多人选择公司时,都把是否有良好的福利制度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加坡南益集团自1951年开始实行"休养金"制度。该制度规定,南益公司员工每月从薪金中扣除5%,公司则付出该员工月薪的10%,存入银行的特别户,后转入各员工的名下,使得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南益公司还制定了"居者有其屋"的计划,即南益公司属下的每一位职员拥有自己的房屋。公司以无息贷款的方式,把大约3年的薪金总额借给职工买房屋,房契的业主是公司的名字。然后,在每年的年终分红中,将该职员的分红扣除一半,作为偿还公司的房屋贷款,直到还清为止,此时公司才把房契移给该职员。

由于南益公司实行终身雇用制,职员待遇优惠,分红丰厚,而且"居者有其屋",因而他们都成为南益公司的中坚分子,所以,在新加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人有本领挖走南益的职员。"

松下电器也有良好的福利制度。它的住宅制度保障了职工住宅问题,他的养老金制度使员工可在退休后安度晚年……,这些制度都有效地留住了人才。

5多关心员工,与员工多交流

要留住人才,必须多关心员工,了解员工的生活,工作情况,尽量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平时,要多与员工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摸』准对方的脉搏,对症下『药』,满足其要求。

只有真正与员工打成一片,与员工达到共鸣,让员工感到为公司工作是为一个大家庭的发展,这才可能让员工有更大的忠诚感。

土光敏夫使东芝获得成功的秘诀是"重视人才的开发与活用。"在他70多岁高龄的时候,曾走遍东芝在全国的各公司、企业,有时甚至乘夜间火车亲临现场勘察,有时,即使是星期天,他也要到工厂去转转,与保卫人员和值班人员亲切交谈,从而与职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说:"我非常喜欢和我的职工交往,无论哪种人我都喜欢与他交谈,因为从中我可以听到许多创造『性』语言,使我获得极大收益。"

例如,有一次,土光敏夫在前往东芝路工厂途中,正巧遇上倾盆大雨,他赶到工厂,下了车,不用雨伞,和站在雨中的职工们讲话,激励大家,并且反复地讲述:人是最宝贵的道理。职工们很是感动,他们把土光敏夫围住,认真倾听着他的每一句话。炽热的语言把大家的心连到了一起,使他们忘记了自己是站在瓢泼大雨之中。激动的泪水从土光敏夫和员工们的眼里流了出来,其情其景,感人肺腑。

讲完话后,土光敏夫的身上早已湿透了。当他要乘车离去时,激动的员工们一下子把他的车围住了,他们一边敲着汽车的玻璃门,一边高喊道:"社长,当心别感冒!保重好身体,更好地工作。你放心吧,我们一定要拼命地工作。"而对这一切,土光敏夫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他被这些为了自己为会社兴旺发达而拼搏的员工们的真诚所打动,他更加想到了自己的职责,更加热爱自己的职工。

在留住人才的方面,除了以上谈到的一些主要措施之外,企业可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有几点要注意:

1提高领导自身的素质。要留住人才,除了应有的措施,领导也应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以使下属对你信服,很难想象,一个不足以服众的领导能够让下属留下来甘心为你卖命。

2让员工跳槽的客观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平时一定要注意激励的手段选择,不能以一概全,以为员工不稳定的原因除了工资还是工资。

3对优秀人才要特别敏感,否则他另择高就,领导还蒙在鼓里,不能及时采取挽留措施。

七、应避免因人设事的陷阱

应避免因人设事的陷阱,这层道理谁都清楚。但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为什么世间的管理人很多,但真能发挥他人长处者却不多?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往往以为他们首要的任务不在于因人设事,而在于因事用人。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先有了某一个职位,再物『色』人选来出任该职位。通常,这样的步骤会引人走入歧途,这是因为物『色』的对象,往往只是一位"最不至于出差错"的人选--也就是"仅合乎最低要求"的人选。其结果难免都是平平庸庸的人选。

防止这一错误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因人设事"。但是此法却比原有的错误还糟,仅是那些规模极小、事务极简的组织可能例外。这是因为职位应该是客观的,职位应根据任务而定,而不应因人而定。

"因人设事"难以解决问题,是因为组织中任何一个"职位"的变更,都会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组织中的职位,都是互相关联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不能为了给某人安『插』某一个"职位",而使整个组织的每一个人都受到牵连。因人设事的结果势必会造成大家都是"人不适职"的现象。

为什么我们坚持因事设人而不因人设事,这里还有一个微妙的理由。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组织选用所需的人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能不容忍各种人的脾气和个『性』。只有容忍了这些差异,内部关系才能保持以"任务"为重心,而不是以"人"为重心。成就的高低应以贡献和绩效的客观标准来衡量。只有在"职位"的设计和划分不以"人"为参照时,这种衡量才有可能。否则,我们就只会注意"谁好谁坏",而忽略了"什么好什么坏";用人的时候,我们也只会问"我是否喜欢此人"或"此人是否能用";而不会问"此人在这一职位,是否最能有所成就。"

因人设事的结果,一是会形成恩怨帮派。任何组织都受不起恩怨帮派。人事的决策,必须保证公平和公正。否则就会挤走了好人,或破坏好人的干劲。同时,组织也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否则就会缺乏改变的能力;也难于得到正确决策所需的不同意见。

上面的一番话,可用来说明一件事。凡是能建立第一流经营体制的管理人,对他们最直接的同事及部属,都不应太亲密。提拔人才时应以有能力的人为先,而不能凭一己的好恶,所以应着眼于所用之人能有绩效,而不在于所用之人是否肯顺从己意。因此,为了确保选用适当的人选,他们与直接的同事及部属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通用汽车公司的史洛安先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他充满热情,渴望有密切的人群关系,喜欢交朋友。但他知道,"公事以外"才是朋友。他知道不能受情感的影响:只有保持一份距离,他们才更能建立一个人人各有所长的团队。

当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有时也确有因人设事的必要。前文已述,以史洛安先生为例,他可算是一位坚决认定不因人设事的人物了;但在他早年筹设通用汽车公司的工程部门时,他的组织计划却是以那位发明家凯特林为中心。



运营企业--领导者篇 第6章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2)

以下是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所长,避开因人设事陷阱的四个原则。

1.不设无人胜任的职位

当前:第29/3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