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企业--领导者篇》第30/32页



职位必须由人来担任,而人总可能犯错。因此,他们绝不会设计一个"不可能达成"的职位,换句话说,不会设计一个"常人"做不到的职位。

但也有这样的情况:某个职位制订了,具体要求写在纸上,看起来也非常合理。但这样的职位却永远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往往先是由x担任,接着又是y担任,但最终一个一个都失败了。

何以会有这种悬之过高的职位,通常是因为曾经有了一位"非常人物",并按照这一人物的特殊天分订下了该职位的条件。于是这一职位,便需要具有多方面气质之人。可是又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呢?一个人也许可有多方面的知识,也许可有多方面的技能,但气质谁也改变不了。如果一个职位必须有特殊气质的人才能胜任,哪便注定了该职位是不可能的职位,是一个"坑人的职位"。

原则十分简单:凡是一个职位,先后由两人或三人担任都失败了,这就一定是一个不属常人的职位。这职位必须进行重新设计。

美国某一大学的校长,也是一个"不可能"的职位。曾经有不少人出任这所学府的校长,能成功胜任的人,简直少之又少。历任的校长,过去在其他大学担任校长时都非常成功,而在这所学府却失败了。

在许多跨国『性』大企业机构中,有不少都设置了专管国际业务的副总裁的职位。刚开始时,单独一个副总裁这一职位也许还能找到合适的人选。但国外分公司的产销业务成长到相当程度时,也许是成长到总公司产销总额的l/5以上时,"国际部副总裁"职位便成为一个"坑人"的职位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应按产品类别来调整组织,便是按市场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来调整组织。例如:可将国际部副总裁分设三位,一位管高度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西欧、日本)的业务,一位管发展中国家(拉丁美洲、澳洲、印度、远东)的业务,另一位则管其余待开发地区的业务。有很多化学工业公司,就是走的这条路。

所以,有效的管理人,首先必须把握各项职位的妥善设计。一旦发现某一职位设计不当时,应立刻进行重新设计,而不是到处网罗天才来担任。组织的良莠不是由天才来验证。惟有"常人"能够完成"非常之事"的组织,才是好的组织。

2.职位要求的涵盖要广

也就是说:合理的职位,是对具有才干者的挑战。同时,职位的涵盖要广,所以凡是具有与该职位相关能力者,都一定能有确实的成果。

然而,许多大型组织的政策却往往与此相违。他们的职位设计一般都过于具体,似乎非要受过"特殊设计"和"特殊加工"的人选才能符合职位的要求。但不曾想我们所能找出的人选,都是普通人选,而且,任何职位的要求,通常都会随情况而变动,甚至变动很大。于是,一位本来"绝对适合"的人选,可能忽然间完全不适合该职位了。惟有将职位设计得涵盖较广且要求较严,才能使人能够适应新的要求。

对于初级的知识工作的职位,这一原则更加适用。尽管一位新人的能力不高,但他在出任一项职位后应使他能有发展的机会。通常,一位知识工作者在初任某职位时,其职位的标准,应能作为他日后发展的导引,应能成为他衡量自己及测度贡献的依据。知识工作者在没有担任一项成熟的职位之前,一般都没有表现才能的机会。当初在学校念书时,至多只能显示他将来的"可能成就"。而实际成就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表现出来。研究所的工作、学校的教职、企业机构或『政府』机构的职位,都是如此。对于一位知识工作者而言,其同事及其上级主管最需要了解的是他究竟能做些什么。

知识工作者职位的设计,还应能够使人"及早"发现自己是否适合某一职位。关于测试一个人是否适合某一职位,在体力工作方面已经有了十分可靠的方法:例如测试某人能否担任木工,某人能否担任机工;而在知识工作方面,却远找不到一套事先测试的方法。这是因为对于知识工作,需要的并非是某种具体的技能,至多只能大致描出一个轮廓。因此,要测试知识工作者是否适合某一职位,只有通过实际的工作绩效才能印证了。

木工或机工的职位,属于技能『性』质;各工厂的木工或机工不致有太大的差异。但知识工作者却大不相同:某人在某一组织能有什么贡献,与某人本身的知识和技能固然有关,同时,组织的价值和目标也是同样重要的因素。一个人在某一组织可能会做出很大的贡献,而换到另一组织后,说不定就完全不同了。而前后两个组织,从外表看来也许完全相同。因此,当一位知识工作者初任某一职位时,该职位应使他能够衡量他的组织。

这一原则,不但适用于『性』质不同的各种组织,例如『政府』机构、学校、企业机构;而且也适用于『性』质相同的各种组织。美国管理学专家杜拉克说,在他接触过的许多大企业中,几乎从未发现任何两个组织的价值观完全相同,对贡献的重视完全相同。就学校来说,当一位大学教授服务于某校时能够胜任愉快,贡献很大,但调到另一大学后却很可能『迷』妄而不知所措。

曾有许多关于青年知识工作者的种种调查,例如医护人员、研究机构的化学家、工厂中的会计人员和工程师,以及医院的护士等等。所有的调查表明:凡是最能充分发挥长处,而且最受到挑战的人,其工作一定最为起劲,也一定最能有所成就。而对工作心怀不满的人,大都是异口同声的埋怨领导:"他们没有用我之所长!"

青年知识工作者的职位涵盖太小,不是向他的能力挑战,其结果即便不是他自请离职,便是使他很快变成"老油条"。我们常听到许多领导感慨地说:想不到满怀壮志的青年人都一个一个地消沉下去。其实这不怪别人,只能怪领导自己,是他们自己冷却了青年人的热情--他们将职位设计得涵盖太小了。

3.用人应先看人的本事,而非先看职位的要求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说:有效的管理人在决定将某人安置于某一职位之前,应先仔细考虑这个"人";而且他对于这个"人"的考虑,还不该与将要安置他的"职位"连在一起。

这一个原则是今天我们常用的考绩制度的依据,特别是对于知识工作者的考绩制度。考绩制度的目的在于决定某人是否宜于升迁。

虽然几乎每一个大型组织都有一套考绩制度,事实上从来都没有谁真正用过这套制度。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领导说:他们每一年都按规定考评他们的部属,可是他们自己却从没有被他们的上司考评过。我们也经常听说:年年考绩,年年归档;但在真要作某项人事决策时,却从来没有谁去查阅过考绩表。人人都将考绩表视为无用的废纸。此外还有所谓"面谈考评"的制度让领导与部属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但这种"面谈考评",事实上也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然而,整个考绩制度的重心却正是面谈考评。为什么面谈考评没有人肯用呢?其中原因之一:所有的领导都认为面谈考评是世间最无聊的事。

今天大多数组织所订的考绩办法,其实是脱胎于一般医师和心理医师对病人的评法。医师的目的在于治病:医师重视的是病人的"『毛』病",而不是病人的"优点"。凡是医师都有一种观点:健康的人是不会来找他的。所以,从医师的立场来说:搞"考绩"就是找"『毛』病"。

病人找医生,医生的责任当然是找出病人的『毛』病。但将这层关系用于主管和部属,未免有不伦不类之嫌,难免会造成双方永无合作的可能。所以,管理人不肯运用考绩制度,实在是无可非议。考绩制度确是一项错误的工具,用错了地方,也弄错了目标。

但考绩制度及其哲学,据说是可以发掘人的"潜能"。然而,发掘潜能又谈何容易。有经验的人都说:事先发掘潜能,或从一个人现所担任的工作中去发掘他将来可能担任的工作,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所谓"潜能",意指一个人的"前途"。就算是某人确实有某方面的"前途",但是在他的"当前"工作中又如何能表现出来呢?

我们所能测度的,只有绩效。我们所应该测度的,也只有绩效。职位之所以涵盖需广且需有挑战『性』,这是理由之一。之所以需要考虑一个人对组织的贡献,这也是原因之一。而因一个人绩效如何,只有针对组织对这个人的绩效期望进行比较,才能测度出来。

4.用人之长,必容其短

当然,古谚说:"仆役眼中无英雄",与英雄接近的人总能发现英雄的缺点。但仆役眼中所见英雄的缺点,无害其为英雄;无害于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呼风唤雨。

所以,有效的管理人会问:"此人在某一方面是否确有长处?他的长处,是否确为某一项任务所需?此人如果担当此任务,是否确能表现得与众不同?"如果答案为"是",那就毫不犹豫地起用此人。

有效的管理人,知道必须以某一特定的才能,才足以成大事。所以他们不会用十八般武艺样样都通的"万金油人士",而只想用一位精通某一门武艺的普通人才。但对这一门武艺,他们却要求真正能干的人。

这就是说有效的管理人在用人时是着眼于机会,而不是着眼于问题。

更重要的,有效的管理人绝不会对一位得力的天才说:"我少不了你;少了你我的事就办不成了。"我们一般所说"少不了某人",其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某人其实并不行,不过是管理人从不苛求他而已。二是由于管理人本人的能力太差,而实际上是误用了某人的才干,在勉强支持他的生存。三是本来潜存着某项严重问题,由于误用某人的才干而将这一问题掩蔽住了。

在上述三种情形之下,所谓"少不了的某人"无论如何都该调离,而且要越快越好。否则,某人的才干再高,也将被糟蹋掉。

反过来说,对于一位没有突出表现的部属,尤其是一位没有突出表现的主管,应该不顾情面地将他调离。这是管理人的责任。如果让他留下来,必将影响全体人员。而且对于整个组织来说也是不公平。对于其人的部属,则更加不公平。这是因为主管无能;就等同于剥削了部属发挥长处的机会。而且,对于无能的主管来说,也是一种"残忍"。他一定自知能力不够,不管他是否承认。结果他若不是饱受压力和痛苦的煎熬,就一定是默默祈求早日脱离苦海。

二次世界大战时,马歇尔将军也曾说过:一位将级主管如果没有特优表现,就必须马上调职。马歇尔将军认为如果不调离他,必将使其部下的官兵缺乏足够的战斗力。但是常有人说:"主管调走,我们找不出继任人选了。"而马歇尔将军并不理会这类意见。他说:"我们重视的,只是这位主管不能尽职,至于何处去物『色』人选,那是另外一回事。"

30年代中期,马歇尔将军出任要职之前,美国陆军几乎没有堪负重任的年轻将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马歇尔将军提拔后升为将级军官的人选,在当时几乎都是没有名望的年轻军官。艾森豪威尔将军也是其中之一,当时他是少校,年龄30来岁。到了1942年,由于马歇尔将军的用人得当,美国出现了一批有史以来为数量多、才干最强的将领。经他提拔的将领,几乎无人失败,即使勉强算是第二流人才的将领也只有很少几位。

马歇尔将军坚持的是原则。用人时他常问"此人能做些什么"。只要某人能做些什么,则其人的一切缺点都不重要。

当前:第30/3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