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全集.com》第11/20页
然而很多人却往往用不平、无常之生灭心求玄、求奇、求功、求感应、求神通,心外求心,以至于误入歧途,陷入迷信,虚耗时光,甚至走火入魔,导致精神失常和家破人亡,实在可悲可叹。
慈悲
慈悲二字皆以心为基,但千万别被这心给骗了。不解心义,而妄言慈悲,那是假慈悲。
“兹心”为慈,“非心”为悲。兹是此的意思。可见此心即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际托空,无住相而兴慈悲,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真慈悲。
若心有住,即起妄心,妄心有能所,有分别,有能所有分别即非慈悲。慈悲心是很高的境界,非凡夫所能理解,凡夫所说的慈悲,已经和爱心、同情心等混为一谈了。
当然,爱心和同情心是通向慈悲心的阶梯。有时也是大慈悲者的方便说法。
惭愧
心鬼为愧,为什么有愧呢?心中有鬼也。
斩心为惭。斩除心中之鬼。人若知惭愧,常斩心中鬼,则鬼无处生,无处藏。心中无鬼,则问心无愧。
古今圣贤,皆知惭愧一法。近代高僧印光大师,公认的莲宗十三祖,可见道德之高峻,然而大师从来以常惭愧僧自称。常惭愧者,常斩鬼也,邪气敢近身么?
然而可悲的是,如今懂得惭愧的人太少了,甚至有很多自认为在修行的人,热衷于学什么法,练什么功,拜什么大师、神灵、佛菩萨,却偏偏忘了修行的根本一法――常惭愧。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我们心中的鬼气太盛,甚至让鬼做了主,鬼若做了主,还肯斩鬼么?
不知惭愧而言修行,邪魔外道也!
比比古今圣贤大德,我们应当惭愧。
迷信
人生斯世,哪个不迷?
孔圣人四十岁才不迷,故言不惑;释迦牟尼三十岁才不迷,故言大悟。其实迷不可怕,不迷不悟,大迷大悟,迷才会求索,才会精进。没有哪一个圣贤和成功人士不经过执著和痴迷的。迷信上帝才能最终参通上帝,迷信科学才能最终驾驭科学。以最大的执著迷进去,再以最大的勇气解脱出来,人生才会有大成。
世有一般人,刚读了几本书,走了几步路,便自认为是个明白人了,连自己在迷中都不知道,这正是很愚痴的迷中之迷。
那些动辄指责别人迷信的人更是可悲可叹。若问此等人:你是怎么知道别人是迷信的呢?他会说,站在XX主义立场上看,他们就是迷信。那我们再问他:这个XX主义,你真的搞懂了么?若真懂了,你便是圣贤,若不是真懂,那你是以此迷信攻击彼迷信。
据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世上的科学家只有两个半人能理解,这说明连大多数资深科学家也都只是科学的迷信者而已,更何况爱因斯坦也未必参透了宇宙实相。但这丝毫无损于科学家们的伟大,正是这种孜孜求索,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精神才创造了如今发达的物质文明,也为后来探求真理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参照。
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毛泽东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党内真懂马列的人不多”。他老人家自己是否真懂,他没有讲,但有一个潜台词很明白,那就是包括许许多多叱咤风云的大革命家在内,竟然也仅仅是马列主义的信仰者而已。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些革命家的伟大,正是这种真诚地为人民的利益献身的精神,为人类的觉醒、为世界大同的理想铺平了一段又一段的道路。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只有大迦叶一人破颜微笑,可见真能与佛印心的人何其稀有难得。这也说明亿万佛子也是在迷信中摸索,求道。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已经成佛,那还学佛干什么?古往今来千千万万高僧大德割爱辞亲,林下家间,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正是这种大愿大行大慈大悲的菩萨精神,才感得人天共钦仰,众生得衣估,成为这个世界的吉祥之源。
有人说,我不信佛、不信道、不信马列、不信上帝,我只信自己。那么请问,你懂得自己是怎么回事么?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能让地球不转么?你能让太阳不落么?如果不能,你自己有何可信之处?如无可信却又自信,非迷信而何?如此盲目自大,自以为是,一旦腊月三十无常到来,君欲何处安身立命?
有人说,什么都不可信,只有钱是真的。岂不知钱会贬值,钱会散失,信钱仍是迷信,只是这种迷信更等而下之罢了。
当然也有人真的什么也不信了,连自己也不信了,连钱也不信了,这便是真正的无信之人,这种人吸毒自残、醉生梦死、纵欲滥爱、挥金如土,已非正常之人,游魂活鬼、行尸走肉而已。若世人都如此无信,那必是一个颓废没落、疯狂失常的社会,人类的末日恐怕真要到了。
总而言之,迷信不可怕,也很正常。只要有信,就有破迷开悟的一天。只要发心正,行愿切,哪怕是迷中之信,也是正信。
衣钵
衣钵相传,穿衣吃饭。
佛教传承传统上以衣钵为信物,可见佛教是注重实修实证的宗教,佛法是最平实的道理。否则为什么不用经书或证书再签名盖章做信物呢?
然而穿衣吃饭,看似极平常之事,却也是法界六道众生共同的大事,六道众生境况的差别,很大程度也体现在衣食内容、方式、精糙、丰乏甚至有无的差别上。天人衣食应念而至,随念而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人类衣食奔波而求,耕织而得,贫富不均,精糙不等;三恶道众生衣食难觅且臭秽不堪,甚至饮铜食铁,剧苦交煎。
世间人类之烦恼执著首在衣食,饥寒时求温饱,温饱后求丰足,丰足后求奢华。因衣食而疲累,因衣食而缠缚,因衣食而贪嗔,因衣食而堕落。修行之人求解脱也由去除对衣食之贪爱为始。故而佛制便有三衣一钵之规矩,也有穿粪扫衣、坏色衣、过午不食、日中一食等诸多传统。
世上理论千千万,无论东方西方、传统现代、姓社姓资,归根到底都离不开穿衣吃饭,其他的都是装饰品。
放心
人生之累,人生之忧,均在于不放心,老把个心吊着。
从小处看,孩子要升学,能不能考上?不放心;单位要裁人下岗,会不会有我?不放心;物价会不会涨?户口会不会作废?不放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于是就苦恼,就忧烦,就焦虑,就心不在焉。结果眼前的事便做不好,就容易出错,工作、生活乃至身体都容易出问题,从而更增加了不放心的因素。
往大处看,国家体制会怎么变?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人类会不会毁灭?乃至地球会不会爆炸?不放心。于是就多虑进而多事。于是就有北约狗咬耗子轰炸南联盟。到头来不仅给人类给社会添乱,也给自己找麻烦。